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在介绍江苏省山景,水景,洞景,石文化,地学人文等5类旅游地学资源的基础上,对全省旅游地学资源进行了分区,指出了开发江苏省旅游地学资源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旅游地学市场的良好前景,提出了根据不同对象同不同的旅游地学产品,建设一支精干的旅游地学队伍,加强地矿与旅游部门的联合与协作等战略主张。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旅游地学资源十分丰富。就如何充分利用旅游地学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浅析了目前旅游地学资源管理法治化的迫切要求,详细探讨了旅游地学资源管理法治化的内涵,指出了在旅游地学资源管理法治化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几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3.
改革我国地质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离不开对西方科技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为此,作者对西方国家地学基础理论研究、科技人才及科研成果管理诸方面做法进行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彭一民  赵华新 《地球科学》1994,19(2):262-272,T001
介绍了笔者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果,将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分为3个时期,即成岩期、成洞期和成景期。文中还进行了旅游市场分析及旅游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临城风景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第四次学术交流大会于1992年11月2日在汶川县召开。此次大会是在汶川县人民政府热忱支持下,由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与汶川县外事办公室、汶川县旅游局共同组织召开的。来自全省各地(州)县及各大专院校、科研、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从事旅游地学理论研究与管理的专家和学者共计81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主任陈安泽高级工程师从北京专程到会祝贺,并作了“我国旅游地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专题报告。这次学术年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  相似文献   

6.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15,61(4):6104776-6104776
<正>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英文版)]一书是论述旅游和地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旅游地学"的理论著作。旅游地学是中国地学家创立的地球科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而创立的一门学科。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一书是在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地学概论》的基础上修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92,38(5):482-484
《旅游地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旅游地学的理论著作,也是《中国旅游地学丛书》的首册;它初步地,但比较详细地总结了我国有关旅游地学方面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旅游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运用地学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8.
从地学的角度研究关中地区旅游景观不难发现:关中地区山水景观具有深刻的地学成因内涵,古遗址景观具有不深刻的环境地学内涵;古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充分表现出古代中国人民对地学环境的深刻理解和适度的把握与利用,古遗址与古建筑的表层“风水模式”具有深刻的地学内涵,而赋予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研讨会”于2001年7月30—31日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为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33名代表。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贾其海,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会长陈安泽、卢云亭和秘书长陈兆棉,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骆耀南、副会长汪贵生、秘书长赖绍民等参加了会议。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议期间会见了贾其海副局长,对中国西部的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四川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0.
什邡县、彭州市、都江堰市、汶川县等地,分布着诸多的旅游景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山景、水景、生景、气景和文景的旅游片区。根据景点的开发情况和地质地貌景象特征,可以划分为已开发旅游景区、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区三大类。本文对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矿床学的发展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研究思路的发展变化上。矿床学从传统的对单一矿种、单一矿床和单一成矿模式的研究发展到对成矿系列、成矿系统的全面探讨和整体认识,妥善处理了局部与整体、片面与全面、个体与群体、定性与定量、时间与空间等种种复杂关系,这种研究思路上的变化体现了系统的、辨证的哲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安泽 《地球学报》2016,37(5):535-561
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相似文献   

13.
熊康宁  刘琦  肖时珍 《中国岩溶》2011,30(3):243-247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把毕生的精力奉献在岩溶地质事业上。他对岩溶发育的规律及溶蚀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碳酸盐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岩溶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潜心研究岩溶地区的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参加了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研究,涉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许多流域,包括三峡、乌江渡、新安江等百多座水利枢纽;他指导有关交通、城镇、矿山等建设的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测研究;他提出多种水动力条件、三相流的作用机理与混合溶蚀作用等问题;他提出地质—生态环境的新概念,提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概念并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探索,积极开展岩溶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了一套有关岩溶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为岩溶地区的开发及灾害防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鑫  史静  肖仙桃  李娜  刘澜  章茵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5,89(6):1144-1150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7~2013年收录在国内地质学领域期刊上中图法P5类的文献,从发文的题目、关键词、发文单位与作者、资金支持等信息出发,着重分析了国内地质学领域的重要机构与科学家、研究热点及其重点资助情况,从文献计量角度展示了这些年国内地质学领域学科发展的脉络以及国家资金支持的趋势,为今后进一步把握地质学领域重点方向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地质研究主要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双  孙璐  殷秀兰  孟晖 《中国地质》2017,44(5):901-912
环境地质研究是以人-地相互关系为核心、促进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共处的重大课题,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普遍关注。本文在简要回顾环境地质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环境地质研究是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要使命,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应涵盖城市地质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地球关键带相关问题研究等,强调学科交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质学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范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不断扩大,生态旅游和地质科学考察旅游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和演化与地质学关系出发,探讨目前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对地质学的应用及其不足,提出以地质遗迹保护为基础建设地质公园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强调了地质学理论与地质资料在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这是提高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平,开拓旅游新领域,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友宁 《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正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加强矿床地质研究,提高找矿工作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急需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以提供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矿床学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矿床研究工作的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科内部各部分发展不平衡。为此,笔者提出了矿床学研究中的几个重点:①由浅部向深部开拓——深浅结合;②矿床解剖与区域展开——点面结合;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组成的矿化网络;④研究与发现新型矿产资源。对如何加强矿床研究,提出: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②宽厚基础与重点深入相结合;③国内矿床研究与国外矿床研究相结合;④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预计今后10~15年期间,中国的矿床研究将处在一个很有利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我们要加倍努力,为实现从地质资源大国到地质资源强国的转变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工程地质学在国家工程建设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注意到近几年来工程地质界越来越重视岩石风化、古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别形成了有关岩石风化速度测试和评价、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及针对山地旅游地质灾害防治的山区旅游规划工程地质方法等3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以地质遗迹为核心。甘肃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主要以丹霞地貌、滑坡堰塞湖和西北岩溶地貌为主,集旅游、休闲、探险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属中秦岭断褶带,地质遗迹丰富典型且在西北稀有,可分为3大类7类13亚类。通过定量评价可以看出,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区内出露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以区域大型褶皱构造为主,冶海古滑坡形成的堰塞湖规模巨大,滑坡遗存特征明显,保存完整,发育的丹霞地貌为典型的西北高寒湿润型丹霞地貌,在构造地质学、地层学、灾害地质学、地貌学以及生态学等各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状况,深入的进行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