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乌鲁木齐河流域径流增加的事实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对应于新疆气候转型过程,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径流呈现了明显的增加趋势.河源区1号冰川水文点、跃进桥水文站及出山口英雄桥水文站径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均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增大趋势,但其增加过程的转折时间不尽一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径流在1997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主要是由于强烈的升温过程导致了冰川的强烈消融和河源区降水的连续增加双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跃进桥水文站径流年际趋势同步和相似于河源区1号冰川水文点径流的变化.初步分析表明: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高山区降水的显著增加,而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的区域在高山带及山前平原区,中、低山带降水的增加趋势不是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蔡建元 《水文》1994,(2):11-17
本文论述大中河流流量站网规划的经济原则。从内插年径流的精度及其经济效益这一目标入手,通过布站密度与影响年径流量精度之间的关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精度-经济函数之间的关系。并以黄河上游干流水文站和泾河流域代表站为例,验证精度-经济函数结构的合理性。为以经济原则约束下,确定布站密度及其精度指标,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黄河河源区干流各水文站和有关气象站、雨量站的气温、降水与径流观测资料, 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及其水文响应. 结果表明: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北地区西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西部等地降水量显著增加、气候明显由"暖干"转向"暖湿"后, 到21世纪初的年代中期后黄河源区降水量亦出现明显的增长, 气候明显转向暖湿. 最新的观测数据显示, 2005年以来河源区平均年降水量已连续多年超过多年均值进入一个多雨期, 河源区各断面来水量也于2008年后连续多年超过多年均值, 进入一个连续丰水段, 并于2012年达到了自1989年以后20余年来的最大值. 这种变化的前景如何, 目前尚不能确定, 尚需对未来河源区气候在时间与空间上变化的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根据对与该区域气候关系密切的东亚季风活动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河源区气候与径流变化的观测事实及趋势推测, 未来黄河源区气候向暖湿的转化在时间尺度上年代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安康水文站位于汉江干流上游,距安康水电站坝址约1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8700平方公里,是安康水电站水文计算的主要依据站。水文站至坝址之间只有支流月河加入,其流域面积为2810平方公里。安康水文站自1935年开始有水文资料,其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5)
年径流计算成果的合理与否是进行各类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位于陕西富县的柳稍湾水库为例,为对水库控制流域进行年径流计算分析,针对水库控制流域内没有基本水文站的实际,选取与流域同一水文分区内的葫芦河张村驿水文站、沮河黄陵站和云岩河临镇水文站三处水文站为参证站,分别采用径流深等值线图法和水文比拟法对流域径流进行计算,并对最终成果进行比选评价。结果表明:由不同方法计算的柳稍湾水库控制流域年径流成果差异较大。以黄陵站为参证站的水文比拟法计算的成果最大,等值线图法的成果次之,以临镇站为参证站的水文比拟法计算的成果最小。考虑降水和流域面积的修正,最终选取以临镇站为参证站的计算成果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5)
设计径流量计算是关系水库规模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对于无实测资料地区,特别是参证站与设计流域下垫面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其设计径流量计算十分复杂。本文以冯坊河水库为例,通过分析千河支流冯坊河与千河干流千阳水文站下垫面情况,将千阳水文站控制流域地貌划分为千河南部石山稍林区和千河北部残塬丘陵区,从而计算出与设计流域下垫面情况相同的千河北残塬丘陵区年径流量,然后按面积比拟法并考虑降雨修正计算得冯坊河水库设计年径流量,并通过地区水文手册径流深等值线法进行验证,提出了分区计算水库设计径流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建梅  刘海隆  王辉  赵文宇 《水文》2017,37(2):14-19
山区融雪是内陆河流域重要的径流补给来源,融雪径流模拟是干旱区水文预报的研究热点。针对山区积雪消融的不确定性过程,根据能量平衡原理,以乌鲁木齐河源区融雪性洪水多发期为研究时段(2010年3月14日~4月12日),结合MODIS积雪产品和气象观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平台,阐述了融雪过程中能量平衡各收支通量变化的计算过程,并分析了融雪水量空间分布特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区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日空间变化波动相似,但方向相反;日融雪量数值波动不大,但日融雪量空间分布不均,日平均融雪水量约为8.6 kg/m~2;融雪产流模拟结果和同期出山口水文站监测结果相吻合,Nash-Sutcliffe系数(R~2)和径流体积差分析(D_v)分别为0.76和6.72%,满足精度要求。该研究结果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融雪型洪水预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乌尔达克赛河流域位于西天山南麓西段,是新疆博尔塔拉河右岸的最大一条支流,主要以冰雪水、降水及山区泉水补给为主。基于沿河阿合奇、精河山口和温泉三大省级水文站观测资料,对流域径流进行水文分析计算,主要选用阿合奇水文站资料,同时参证精河山口和温泉水文站长系列资料,对流域径流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中的插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径流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较好,当系列长度达30年以上时,系列统计参数基本稳定,与长系列比较均值相对误差小于1.5%。通过分析长短系列比例系数法、相关方程法和比例系数法三种插补、延长方法可发现,三种插补、延长方法资料系列的均值与实测系列均值相差很小,三种插补、延长方法资料系列的变差系数与实测系列的变差系数值相差相对较大,符合水文资料的插补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西线雅砻江调水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的一级支流雅砻江上游区引水至黄河源头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与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由于引水枢纽坝址缺乏实测水文资料,我们依据附近孜水文站实测资料,采用一些非确定性的数理统计模型来计算温波引水坝址的设计年径流量,并对计算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计算成果基本反映了温波引水坝址径流变化的客观情况,从而为南水北调西线雅砻江调水工程缺乏实测水文资料地区的水文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江-黄河源寒区径流时空变化特征对比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长江源区比黄河源区寒冷而干燥, 年径流量仅为黄河源区的60%, 径流年内分配较黄河源区均匀性差, 丰水年与枯水年比例基本相当, 而黄河源区枯水年占较大优势. 近40 a来长江源区径流量总体上呈明显的递减趋势, 黄河源区径流量则呈现略微增长趋势. 长江源区径流量以8~9 a的周期变化较为显著, 黄河源区径流量则以7~8 a周期比较显著. 对寒区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表明, 长江源区温度因子对径流年际变化影响大于黄河源区, 而降水因子影响相对较小, 长江源区寒区水文环境对径流影响较大是造成长江、黄河源区径流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