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洞子沟银铜多金属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长城系常州沟组地层中,受地层控制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及U-Pb同位素年代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吕梁运动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中,在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有沿同生断裂上升的幔源热液、银铜金铅锌等成矿物质组分与常州沟组陆源碎屑一同沉积,形成洞子沟银铜多金属沉积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王鹏 《江苏地质》2021,45(4):349-365
南秦岭柞水银洞子—山阳桐木沟铅银锌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中部,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的柞水—山阳矿集区内。该带东西长约71 km,南北宽1~7 km。对带内银洞子(铜)铅银菱铁矿床、黑沟铅锌菱铁矿床、桐木沟锌矿床、南沟(银)铅矿床和松林沟铅矿点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矿体均严格产于中-上泥盆统青石垭组,具有明显的时控、层控、岩控及后期热液改造成矿特征,属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层控矿床,构成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铅锌银成矿系列。建立以层控+热液改造为主控矿条件,以青石垭组热水沉积岩+断裂+化探异常+硫化物、重晶石、菱铁矿蚀变分带为组合的找矿模型,对柞山地区金属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秦岭柞水银洞子—山阳桐木沟铅银锌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中部,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的柞水—山阳矿集区内。该带东西长约71 km,南北宽1~7 km。对带内银洞子(铜)铅银菱铁矿床、黑沟铅锌菱铁矿床、桐木沟锌矿床、南沟(银)铅矿床和松林沟铅矿点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矿体均严格产于中-上泥盆统青石垭组,具有明显的时控、层控、岩控及后期热液改造成矿特征,属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层控矿床,构成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铅锌银成矿系列。建立以层控+热液改造为主控矿条件,以青石垭组热水沉积岩+断裂+化探异常+硫化物、重晶石、菱铁矿蚀变分带为组合的找矿模型,对柞山地区金属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冀北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矿石矿物组成、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物理化学特征以及成矿年代学等方面论述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指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中元古代早期大红峪火山活动有关,是一个浅成低温效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庙沟—韭菜沟金矿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柞水—山阳热水沉积盆地的中部,大西沟-穆家庄-黑沟菱铁、贵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区内出露的大西沟组第二岩性段(D2d2)上部层位及第三岩性段(D2d3)下部层位,分别是大西沟—银洞子菱铁铅银多金属矿、桐木沟锌矿、穆家庄铜矿、庙沟—韭菜沟金矿的主要赋矿层或矿源层,同属晚古生界泥盆系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的Fe-Cu-Ag-Au成矿系列。尤其是泥盆系大西沟组上段(D2d3(1-2))的中部层位形成一长度大于8km的庙沟—韭菜沟—笊篱沟金成矿富集带,成矿条件优越,金矿体受层间构造控制,均与黄铁矿化铁白云石石英脉相关,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铁白云石化、毒砂化等。通过分析其控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总结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结合物化探成果及与热液成因矿床类比,认为本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吉林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太平铜多金属矿主要赋存于下二叠统庙岭组下岩段交互层中,矿体呈整合层状或扁豆状产于一定层位,交互层为矿源层。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活动,外生沉积作用不明显。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反映了矿石原始沉积及同生特点和后期热液改造叠加特点。矿(体)化与侵入岩无成因联系。因此认为,该矿床为海底火山-沉积变质后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7.
柞水—山阳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柞水-山阳盆地发育热水沉积岩和复理石建造,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是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目前,在泥盆系碳酸盐岩建造内发现了Ag—Pb-Cu—Zn矿床,但众多化探异常尚未评价,故找矿潜力较大。笔者认为.在银洞子-桐木沟菱铁银铅锌铜金成矿带、东川-小川铅锌铜金成矿带以及沿山阳-凤镇断裂发育的铜金镍钼(钴)成矿带内,具有寻找热水沉积(改造)型多金属矿、钠长角砾岩型金矿、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及斑岩一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前景。其中.凤镇断裂北侧干沟-万丈沟-双元沟-土地沟一带、南侧李家砭-冷水沟-张氏沟口一带和穆家庄-肖台地段应是找铜的首选靶区:穆家庄铜矿和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等矿床的外围和深部也具有寻找新矿床或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洞子沟银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产于中元古代裂谷的银多金融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在过去中作过报道,但对其成矿时代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中切割矿体的辉绿岩脉进行Sm-Nd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Pb同位素的分析,认为洞子沟银多矿床和中元古代团子期-大红峪期火山喷发作用有关,其成矿年龄应为1683-1521Ma,属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9.
洞子沟银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产于中元古代裂谷的银多金属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在过去的研究中作过报道 ,但对其成矿时代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中切割矿体的辉绿岩脉进行Sm Nd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Pb同位素的分析 ,认为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和中元古代团山子期 -大红峪期火山喷发作用有关 ,其成矿年龄应为 1683~ 152 1Ma ,属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10.
茶尖岭矿区后水矿化点铜银多金属矿属于浅成热液脉型成因,通过矿床形成的热源、水源、矿源的信息标志分析了后水矿化点铜银多金属成矿条件。认为该矿化点铜银多金属成矿的热源、水源、矿源条件均较充足,指出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四川木落寨稀土矿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问题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四川木落寨稀土矿床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岩石化学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石是英碱正长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黑云母花岗岩。岩石Pb-Sr-Nd同位素研究说明矿区英碱正长岩及矿石具深源、甚至幔源特征,不同于通常具壳源特征的黑云母花岗岩。木落寨矿床与邻近的冕宁牦牛坪大型稀土矿床的成矿岩石相同,都为英碱正长岩,它们的矿床特征也相似。木落寨英碱正长岩的厘定对研究区域岩浆活动、寻找同类型的稀土金属矿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刘建民王平安董法先陈柏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地球化学金矿床大背坞江西1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区地球化学场大背坞金矿床位于江西省浮梁县,属含金石英脉型高中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区地层为中元古代双桥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火山岩、对面沟花岗(斑)闪长岩和金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及分布模式的研究对比,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二道沟的火山岩系,成矿热液来源于沿火山岩中裂隙下渗的被加热的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是一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陕西柞山地区穆家庄铜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尽管秦岭泥盆系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作用均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柞山地区却有别于凤太地区,具有独特的铜矿成矿背景。本文通过对矿床的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浸染状贫铜矿石和近矿围岩的稀土组成和配分曲线基本一致,表明浸染状贫铜矿石代表了泥盆纪时期热水沉积事件所形成的含少量硫化物的热水沉积岩初步富集的产物,泥盆纪时期形成了穆家庄铜矿的初始矿源层。嗣岩中的层纹状硅质岩可能代表了泥盆纪时期的热水沉积岩性质。块状富矿石的稀土组成代表了广泛的陆陆碰撞造山运动所产生的流体热液作用的结果,它既就地改造了初始矿源层,而且从异地可能带来了部分成矿物质,在合适的构造部位改造富集成矿。穆家庄铜矿的成因为改造型的。  相似文献   

15.
徐万臣 《地质与资源》2007,16(4):263-269
针对金矿床的矿石和岩石稀土元素、矿物的微量元素、金矿物成色、硫同位素和石英包裹体测温等方面阐述了二道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二道沟金矿床岩石和金矿石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呈向右倾斜的特征.金矿石稀土模式曲线与早白垩世岩石稀土模式曲线近似,表明金矿成矿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同时稀土元素参数也反映出成岩成矿物源的一致性.黄铁矿具有含As高及As/Sb和Co/Ni比值高的特点.金矿物成色为630~948,多数金矿物成色值大于800;δ34S值大多数在-2‰~+3‰之间,变化区向狭窄,显示出岩浆成因的热液硫化物之特征.石英包裹体成矿温度为210~322℃.研究表明,二道沟金矿床金矿石和岩石是地幔岩浆同熔地壳经分异作用而形成,成岩成矿系同源演化系列的产物,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上地幔或下地壳的特征,反映该金矿床是中深成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太平镇稀土矿床是河南省首个新发现的中型稀土矿床,填补了河南省稀土矿的空白.通过近几年的勘查在该矿区共发现稀土矿化带7条,圈出稀土矿体17个,估算稀土氧化物总量超过17×104 t.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太平镇稀土矿床的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基于详细野外调研及室内测试分析认为:①太平镇稀土矿床是以Ce、La、Nd、Pr为主的...  相似文献   

17.
湖南秀才洞铀矿位于诸广山北部的鹿井矿田,极具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查明秀才洞铀矿成矿条件,揭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及成矿成岩机制,本文开展了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对矿区典型岩浆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岩体属酸性岩,具富Si低Ca偏碱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花岗岩富集Nb、U、Th和Ta等高场强元素,贫Sr、Ba、V、Cr、Co、Ni等元素,具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岩浆岩及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平展型”,具强Eu负异常特征,岩浆岩及矿石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以为同一成矿系统。矿体均产于围岩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岩浆岩和地层均提供了一定的铀源。结合矿床特征、成矿地质特征及与岩体的空间关系认为秀才洞铀矿是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  相似文献   

18.
贵州紫云方解石矿床是在贵州西南部新发现的非金属矿床,方解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对紫云火山关、达则等方解石矿床开展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碳、氧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以富含HCO3-为主,大气水参与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不大。其中达则矿段相对于围岩,成矿物质具有较高的Sr、Zn和Ni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明显区别于围岩,δEu显示正异常等特征,暗示可能有深部流体参与成矿。火山关、打劳等其他矿段,矿体和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和∑REE变化规律,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碳酸盐岩围岩。通过区域成矿作用比较,认为成矿时代可能属于印支—燕山期。  相似文献   

19.
位处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辽吉裂谷带内发育有多处中、小型铅锌矿床,其中,同时发育层状和脉状铅锌矿的青城子矿床是典型的代表。为了探讨青城子层状铅锌矿和脉状铅锌矿矿质来源及成因的异同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利用ICP-MS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和后期穿矿脉岩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和明显分异的特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具有Eu正异常和较弱的Ce负异常,表明其成矿物质均来自上升的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在高温、还原流体和海水的参与下成矿。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相似,但其Eu为负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部分样品出现较弱的Ce正异常,对比分析穿矿脉岩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以及二者稀土元素总量稍大于层状铅锌矿的特点,文章认为青城子层状矿石为沉积成矿,成矿热液为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但后期受到岩浆侵入叠加改造的影响而在局部形成脉状铅锌矿体,引起了Eu负异常和局部Ce正异常的出现以及稀土元素总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属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结合硫铅同位素的工作,提出成矿热液为高温酸性、富C1溶液,其稀土特征为富轻稀土,具明显正铕异常。在蚀变过程中,流体/岩石比值相对较主,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围岩间具有明显的带进或带出。正铕异常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该区深部火山岩富含长石,热水溶液与火山岩发生水岩反应使长石释放出铕,使热水溶液具正Eu异常,这方面也反映该矿床成矿物质与深部火山岩有密切关系。弱负铈异常是成矿流体继承海水Ce亏损的结果。层状矿石中Eu异常变化较大,且其中LREE的含量变化大于HREE。主要原因可能是矿石中矿物组成和形成条件的变化。呷村矿床的成矿模式可以认为是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了岩浆热液,并带出了硫和金属元素,并在海底附近快速沉淀形成。成矿后为正常深海沉积岩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