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深海资料浮标投放于4000m水深、台风常经过的路径上。海况和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对海洋资料浮标用传感器的研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传感器必须适应恶劣的环境;具有长期稳定工作的性能;各传感器功耗要低;具有防腐和防生物附着的能力;水文和气象传感器应具有良好的水密性能和气密性能。除风速风向传感器是采用美国R.M.Young公司05103型风速仪外,研制了水温、气温传感器、波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海流传感器。浮标方位传感器、浮标倾斜传感器。下面就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技术指标、环境试验和现场使用情况进行简要…  相似文献   

2.
玻莫合金磁阻传感器在弱磁场测量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探讨了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将HMC1022磁阻传感器应用于数字流向传感器的研制中,以替代模拟方位传感器及码盘式方位传感器在海流计流向测量方面的应用,该流向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海洋环境参数监测传感器的性能是海洋环境监测参数数据质量的保障。文章以常用的海水温度、电导率、浊度和叶绿素传感器为评估对象,利用同一台仪器连续多年的校准数据实现传感器的稳定性评价。当漂移系数在1附近时,表明传感器性能稳定,当漂移系数大于或小于1时,表明传感器测量值发生漂移;由历年校准数据计算的漂移系数可实现各传感器校准周期内数据的修正,修正前各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大且呈单向增量变化,修正后的误差降至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且呈正态分布。利用历史计量数据建立的传感器性能评价模型可为用户提供长期的传感器稳定性评价,有利于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的性能和数据的准确性,拓展计量数据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浮标传感器     
浮标传感器是传感器的一部份,是浮标的重妻组成部份之一。本文对浮标传感器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种类型的浮标浮感器特性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浮标传感器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着重分析浮标测量项目(通过浮标传感器)的误差。最后提出浮标传感器的评价标准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海洋环境监测与现代传感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海洋环境监测对传感器的需求,分析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特点和关键技术,概述了海洋环境监测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近期进展,最后对发展海洋环境监测现代传感器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多传感器水下目标纯方位跟踪中的传感器测量衰减问题,建立水下目标静态多传感器纯方位跟踪模型,将传感器测量衰减建模为统计特性已知的随机变量,基于融合中心接收到的各水声传感器的原始测量值,设计了一种集中式状态估计器结构,利用最小方差方法推导出最优的集中式目标状态估计增益。通过算例仿真可以得出,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水声传感器不做机动的前提下跟踪目标,弥补了单个水声传感器观测性不足的缺点,对比传统的集中式Kalman估计器,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有效解决传感器测量衰减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固态压阻传感器的发展概况,并着重指出应用这种体积小、精确度高的新型传感器测量海洋要素是海洋仪器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叙述了固态压阻传感器的结构特征。同时提出了利用这种传感器测量海洋波浪、潮汐和深度等方面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应用国产CYG20B型固态压阻传感器进行深度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智能化一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作者在863-818计划中研制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接触到的国外智能化传感器,介绍了智能化传感器的组成,对传统传感器的优势及其实现方法,并对提高其可靠性提出了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9.
面向数字式、小体积的磁场传感器应用需求,现有的感应式磁场传感器普遍存在硬件电路复杂, 数字化需要使用模数转换器件,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需探索一种新原理磁场传感器。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激振荡磁感应技术的磁场传感器,该传感器测量原理基于激励电压占空比与被测磁场的线性关系。与其他磁场传感器相比较,提出的磁场传感器输出为占空比形式,不需要额外的滤波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硬件电路较为简单,因此有利于实现数字化和小型化。同时,分析了自激振荡产生过程,建立了激励电压占空比与被测磁场的理论方程;制作了原理样机,验证了基于自激振荡磁感应技术的传感器实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开环条件下,±100 000 nT 量程下传感器的线性度在 0.98%。  相似文献   

10.
YZY4— 1型温、盐传感器采用高稳定性的热敏电阻测量水温 ,年稳定性为 0 .0 2 5℃ ) ,采用电磁感应式传感器测量电导率。该传感器耐污染 ,能长期在海水中工作。传感器内单片机根据新盐标公式计算出盐度值。传感器内还设有自动校准电路 ,每次测量时自动修正漂移 ,使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时间稳定性。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变换、处理 ,最后以 RS2 32 C(CMOS电平 )或 485形式输出。传感器具有互换性。壳体采用进口 ABS塑料 ,耐海水腐蚀。该传感器可应用于海洋水温和盐度的现场测量 ,如在浮标、海洋站和船上作为海洋表层调查和海水污染监测用 …  相似文献   

11.
刘伯胜 《海洋工程》2004,22(3):61-64,74
矢量传感器是一种新型水声传感器。介绍了应用矢量传感器确定目标方位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讨论了矢量传感器具体体积小、输出信号多、抗各向同性干扰等特性。最后定性地分析了目标方位的方位估值误差。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型站结构特点与故障现象,依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电信号传输流程,通过读取传感器数据、测试关键点电信号,排除称重降水及能见度传感器故障。最后总结了排查此类故障所需掌握的技术要点,从而为新型站中独立型传感器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索了一种全固态Ag/AgCl电场传感器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的测试新方法。即通过直流电源控制流经电场传感器的电流,记录电源接通前后电场传感器的电势差U1和U2,同时记录直流电源接通后电流表的读数I,利用公式R=|U1-U2|/I,即可得出两个电场传感器之间的内阻值。流经电场传感器的电流要控制在微安数量级内,在此范围内电场传感器的极化可以迅速恢复,不会损坏电场传感器。本文还总结了不同极化时间和极化电流条件下,极化内阻的变化规律,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中对目前我国物理海洋要素观测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下,我国的物理海洋观测传感器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国际上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水平相比,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未来海洋观测需求的不断发展,小型、轻重量、低功耗、高精度、高灵敏、智能化新型传感器必将是今后5~10年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存在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温度补偿算法。文中使用高低温试验箱和高精度活塞式压力计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定标实验,考察压力传感器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传感器输出受温度影响较大且温漂系数与压力呈线性关系,经过温补算法修正后,传感器在-5~50℃、0~60 MPa的范围内实现了0.03%F.S.的压力测量精度。该温度补偿算法实现了传感器温漂特性与时漂特性的分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提出了一种低通滤波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抑制环境温度快速变化时传感器出现动态测量误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感器优化配置的修正逐步累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模态实验中传感器的配置问题。利用结构振型矩阵转置的 QR分解得到传感器的初始配置。以模态置信度 MAC矩阵的最大非对角元为目标函数 ,利用本文提出的修正逐步累积法得到传感器的配置 ,并提出传感器配置必须结合优化效果和经济性 2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业务人员对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有较全面的认识,介绍了DSC1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维护维修方法,为今后台站应用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传感器对水体叶绿素a 浓度进行原位测量是获取实时、连续、长时间序列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RBR 传感器和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ptics)传感器进行原理分析和线性度、稳定性、重复性等基本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利用单一藻种培养液和2020年南海北部海域现场数据校准传感器,并对新的传感器校准系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台传感器使用新系数比原出厂系数的叶绿素a 浓度测量准确度有明显提高。RBR 传感器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叶绿素a 标准值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从1.93 μg/L 减小到0.35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5.1%减小到10.9%;ECO 传感器藻液系数明显优于出厂系数和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从1.76 μg/L 减小到0.59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0.3%减小到15.1%。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提高,可为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等工作获取真实可靠数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海岸带、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应用可实现实时海洋环境的监测和快速预警,对于预防海洋灾害、调节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有重要意义。文中归纳了海洋生态环境类传感器所应用的分析检测技术,总结了目前所研发的各类海洋生态环境传感器,预测了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未来传感器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田间与传感器处因植被差异,造成土壤水分含量不同引起的;二是传感器不稳定造成的,目前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异常情况,分别是所测数据偏大、偏小,数据持续或突然升、降(非土壤水分变化引起),跳变(某时次数据大于或小于前、后两个时次的数据),全水(传感器所测容积内,测得全都是水),传感器低湿度时水分变化反映不灵敏等。探索降低测量误差的一些办法,解决方法主要是:传感器标定要达标,传感器安装前应检验合格,播种布局符合要求,应加强传感器的监测、异常数据的查找、异常数据的更正、异常设备的更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