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次交变的应力引起岩石磁性的变化称之为动磁。本文以吉林夹皮沟矿集区为例,通过磁力与成矿元素之间吸引或排斥关系,应力与岩石磁化率和应力与岩石剩余磁化强度等变换规律,探求大陆动磁变化对成矿元素富集的下列影响。1)当铁矿层或磁铁石英岩层褶皱时,金元素易在磁铁矿含量高、动磁强度大的部位(即褶皱转折端或两翼)富集。2)对非铁磁性介质,构造透镜体中的含金性既与低压区有关也与高压区有关,两者共性是沿磁能加大的方向有利于金元素的富集。对含矿围岩则相反,岩石磁性强、弱与岩石含金量呈反比。3)流体内非铁磁性物体动磁的变化对成矿元素富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体的总力—位移—剩磁—运行轨迹—成矿元素分异和富集的对应关系上。4)大陆动磁频度变化对成矿元素富集的影响,反映为同一构造带大陆碰撞频度与动磁强度呈反比,元素富集不明显;而不同方向构造叠加的频度与动磁强度呈正比,有利于元素富集。这些影响将拓宽和加大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间的研究内容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岩石压磁效应是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根据压磁与应力二者转换计量公式和压磁矢量特性,探求压磁效应与成矿元素预富集-富集的对应关系:①压磁系数和磁化率的变化强度与断裂规模和矿床大小相对应,磁化强度大的岩石有利于金元素的富集,抗磁性矿种和铁磁性矿种分别集中与磁斥力和磁引力有内在联系;②粘滞剩磁和剩磁矫顽力是压磁不可逆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对成矿阶段所出现的抗磁性与顺磁性矿物交替规律、岩体转动使磁铁矿和黄铜矿二者对顶分布、基性程度高比重大的矽卡岩矿物呈反向分带序列的存在等都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③含金量高的黄铁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矿石条带常平行于石英脉分布,是受压磁的大小、方向和应力三者作用的共同控制;④压磁效应和岩石粒化有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⑤压磁引起的电磁波效应有利于对围岩矿质的萃取和深部铁磁性元素的富集。基于压磁三重特性(与应力转换性、大小和方向性)和元素磁性四大类(铁磁性、反铁磁性、顺磁性和抗磁性)的划分,可建立构造应力-磁化强度(感磁 剩磁,压磁属剩磁的一种)-矿质聚集三者间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球环境电、磁力与成矿系统相关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忠实  邓军  张世红 《地学前缘》2004,11(1):195-199
文中根据电、磁力与多种元素分异和富集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求成矿系统的形成作用。初步认识如下 :(1 )地球环境电力可控制金属元素正、负离子朝向正、负电极各自作相向漂移运动 ,使核、幔金属元素呈不均匀分布 ,为成矿系统金属元素预富集—富集提供了运移的动力和空间 ;(2 )地球环境磁斥力和磁引力与成矿系统中金、有色多金属和黑色金属具明显的对应关系 ,即各自集中分布或相互垂直分布 ;(3)地球环境电、磁力交替变化有利于成矿系统矿质巨量富集 ;(4 )通过流动电位可求出流体推动压力与电力间的量化关系 ,加大流体脉动贯入与成矿系统中多种元素本身性质间的联系 ;(5 )根据电、磁力与流体参数间高灵敏度的对应关系 ,能深入研究成矿系统形成时各个温度段、压力段、多期多元素多源流体随机变化的过程及形成机理 ;(6 )地球环境电、磁力与板块构造和岩石可构成地质背景组合 ,这些将有助于大陆成矿作用动力学更深入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界牌铜钨矿床位于华南雪峰山弧形构造带南段东缘加里东褶皱带与南岭EW向构造带北缘交汇部位,隶属于南岭成矿带越城岭矿集区。利用数学地质中的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结合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将矿区矿致异常分为以W-Sn-Bi为主的高温成矿元素组合异常和以Cu-Ag为主中低温成矿元素组合异常。通过分析W-Sn-Bi-Cu-Ag组合异常特征,发现成矿元素异常走向分布与矿区侵入构造走向一致,说明成矿作用严格受构造控制,在侵入接触带附近强烈富集成矿元素,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铜、钨矿体。利用元素组合异常及矿区地质特征,圈定5个找矿靶区。通过野外调查、槽探施工确定矿区界牌处AP1、老木冲处AP2和报木山处AP3均为致矿异常,找矿潜力良好,是今后找矿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疆哈图金矿蚀变岩型矿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安芳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07,26(6):621-633
哈图金矿主要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组成。蚀变岩型矿体的矿化蚀变主要包括钠长石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其中黄铁矿化、毒砂化和碳酸盐化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矿体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和自然金。自然金主要存在于毒砂颗粒间隙内或被黄铁矿包裹。蚀变岩型矿体成矿作用可划分为5个阶段:石英-钠长石阶段(Ⅰ)、黄铁矿-钠长石阶段(Ⅱ)、毒砂-碳酸盐阶段(Ⅲ)、黄铜矿-碳酸盐阶段(Ⅳ)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Ⅴ),其中Ⅲ—Ⅳ阶段是主要的成矿期。黄铜矿-碳酸盐阶段(Ⅳ)沉淀了大量黄铜矿和少量辉铜矿。不同程度蚀变的玄武岩围岩具有相似的平坦型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并富集Cs、Ba、Rb、Sr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石英-钠长石脉的轻、重稀土元素发生了弱分馏,呈弱右倾式配分模式,显示弱的Eu正异常。石英-方解石脉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和Eu正异常较石英-钠长石脉明显,说明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流体向轻稀土元素富集和Eu正异常增强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6.
滇中地区的角闪石石棉矿床的成矿作用。严格受构造应力作用的控制,区域性构造控制矿源层的岩相古地理及成矿带的展布:矿区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及伴生矿物的分带、石棉纤维的生长、成矿元素的活化运移和富集,运用构造成矿作用富集规律,在找矿与勘探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胶东夏甸金矿地球化学场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运用成矿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指数、因子分析和随机场的理论与方法 ,解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夏甸金矿的地球化学场结构。指出金成矿作用过程中存在矿化叠加现象 ,矿化因子组合强度直接体现了成矿作用强度。综合成矿元素头晕、主成矿晕和尾晕异常套合的特征 ,指出了找矿方向。在此基础上 ,优选了 6个找矿靶区 ,对深部隐伏盲矿体进行了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8.
地壳演化和发展中特定的阶段能表现出特定的成矿作用,为查明尼木地区所经历的构造演化特征,本文选择仁钦则铜钨矿点的成矿作用进行研究,从而反演其构造环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矿点位于冈底斯岩浆弧多金属成矿带内,含矿建造为石英脉,围岩为中生代岛弧钙碱火山-沉积地层;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成矿元素为Cu、W、Fe、Rb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绿帘石化、电气石化、阳气石化、孔雀石化等;1:5万水系沉积物显示以W、Bi、Au、Mo等多金属元素的综合异常;1:5万地磁异常显示500nT等值线长2km,宽1.3km,异常强度最大值为1172.7nT。综合研究得出结论:中新世酸性花岗岩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和富集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火山-沉积地层为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了围岩条件,WE向滑覆型剪切带控制着成矿元素的富集。成矿作用为与中新世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稀有金属矿成矿作用,反演了后碰撞造山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阐明逆冲推覆构造地理分布,较全面论述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系统概括逆冲推覆构造对铀成矿作用。逆冲推覆构造不但形成了导、运、移、储完备的三维立体构造网络系统,而且使贯通基底的构造复活,诱发次火山岩浆侵入,形成了岩性差异明显并具多层岩性结构的“立交”式岩层构造组合,创造了有利于成矿的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地质环境。推覆体下隐伏构造是岩浆侵入、矿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存储空间,致使深部成矿热液在局部富集形成矿体。矿化部值一个足富集于次火山岩接触带产状变化或形态变异处;另一个是富集于隐伏逆掩断层与基底NE向构造交汇的复合部位。  相似文献   

10.
元古代末-寒武纪是北祁连山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台矿火山岩系产于大陆裂谷作用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陆壳拉张速度缓慢,碱性玄武岩浆可停滞于地壳中,导致地壳深熔,由此大量酸性岩浆产生。酸性岩浆上升、喷出并形成火山岩穹的中心。然后,基性岩浆喷溢,并覆盖在酸性火山岩之上,由此形成双层的火山岩穹.火山岩穹驱使海底热卤水对流和循环,同时火山喷出物提供了丰富的成矿元素,进而一系列受海底热卤水对流循环系统控制的矿体产生。笔者提出,大陆裂谷的初期阶段的海相火山作用提供了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即成矿元素及驱使成矿元素搬运和富集的海底热卤水对流循环系统。随着裂谷拉张强度加大,大量拉斑质岩浆形成并快速上升,深部地壳难于被熔融,只有少量或缺失酸性岩浆.因此,当大陆裂谷拉张速度快时,对成矿作用不利。  相似文献   

11.
矿床含矿岩系下石炭统依柳组(C1y)火山岩系形成于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具有大陆碱性玄武岩特征。岩系中成矿元素铅、锌(特别是铅)背景值较高,为区内银铅锌多金属矿重要矿源层;岩系因子分析表征:Cu、Pb、Zn、As、Sb、Sn、Ag、Au等元素与Cu、Bi、Sn、Mo、Se、W等元素均代表不同期次成矿作用和主要成矿元素组合,对指导区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吉林夹皮沟金矿带为例,通过板块碰撞或旋转所产生的磁斥力和电场来探讨流体中成矿元素运移和富集机制。基于块体转动与岩石剩磁磁斥力的产生,岩石电、磁场的形成和阴 阳离子相向漂移的地质证据及成矿流体与磁感应矢量、电导率间对应关系的讨论,表明:1)成矿元素的富集发生于新旧电、磁场交替变化过程中;2)岩石电场正、负极控制阴、阳离子作相向漂移运动,是流体中成矿元素运移、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3)深大断裂界面间的磁斥力是Au、Ag、Cu、Pb和Zn等有色多金属抗磁性元素成矿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3.
14.
鄂东南矿集区铁山铁矿床中磁铁矿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15,51(3):451-465
中国东部中生代经受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为中酸性岩浆的运移和上侵提供了构造通道和空间,因此湖北东南部铁山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中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许多学者对铁山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控矿构造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对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温度、以及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等的认识缺乏地球化学依据。本文在详细研究铁山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磁铁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铁山铁矿床主要存在镁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复合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溶型岩浆。这些研究为深入阐明鄂东南矿集区铁矿床成矿规律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肖继雄 《地质与勘探》2012,48(3):546-561
[摘 要] 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上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其成矿作用具有特殊性。本文应用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重点探讨了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中成岩与由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混染并形成系列成矿的关系。通过对马厂箐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稀有气体及Pb-Sr-Nd 同位素研究,论证了成矿流体和岩浆流体均来自于富集地幔,这种成矿流体是包含于富碱岩浆并与其互不混溶的地幔流体。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地幔流体可随富碱岩浆的结晶成岩过程对岩体进行同步自交代蚀变而在斑岩体内或其深部形成矿床;也可与岩浆分离而独立运移,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地层围岩中进行交代蚀变成矿。在这一成岩成矿过程中, 引发并促进壳幔物质混染和叠加成矿,由此导致了马厂箐矿区成矿分带表现为从岩体到围岩、从高温到低温的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系列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杜乐天 《铀矿地质》1990,6(6):338-348
Si迁移和K,Na蚀变是了解全部热液成矿作用的两个关键问题,但却长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研究去硅、加碱的机制要想真正认识热液成矿规律是不可能的。和一般习惯性思维不同,我们认为成矿元素在热液物质运动流中是微量的、被动的从属性成分,自然界不存在什么某某元素的成矿作用。除矿源问题受控于地幔和地壳岩石分布不均匀外,同一成矿作用几乎可以形成所有元素的矿床。热波物质系统的主活动成分是碱、硅和酸质挥发分。此3元素决定成矿元素释放、活化、迁移、沉淀和富集的命运。3元中各自起的成矿作用不同,有奇妙的职能分工。在这3者中主控因素是碱金属而硅和酸质是被碱制约的。酸质(包括硅)及成矿元素是碱金属活动的派生物。  相似文献   

17.
小水井金矿床赋存于哀牢山造山带红河断裂东缘韧-脆性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容矿岩石为砂泥岩、灰岩之角砾岩、碎裂岩。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中碳、硫来自深部或地幔;氢、氧同位素组成则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天水下渗及地下水循环从流经岩石获得物质而形成的混合热液流体。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以气-液相为主,少量气相出现。矿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为主,Na+/K+比值为3.056~4.940;阴离子以Cl-、SO24-为主,且Cl->SO24->F;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间有CH4、CO出现,属H2O-CO2-NaCl体系。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0~260℃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0 km,流体密度0.65~0.9 g/cm3,流体盐度w(NaCleq)1.74%~9.08%,平均5.33%。小水井金矿床属于浅成条件下,由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混合热液流体在韧-脆性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金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相似,成因类型应归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金元素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成岩期后剪切-逆冲推覆构造活动过程中的构造-热液作用富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沿剪切构造带及裂隙系统侵入活动形成的含矿热液叠加富集、表生氧化-淋滤再富集时期等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8.
阔尔真阔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阔尔真阔腊金矿床的成矿温度、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含量、流体包裹体成份、硫、氢、氧、铷、锶等同位素资料的分析对比 ,探讨了该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其主要过程。认为该金矿床是一产于地洼区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具有一系列多因复成矿床的基本成矿特征 ,其成矿至少经历了海西期地槽阶段的低温热液富集及中亚期地洼阶段的活化改造这两个重要阶段 ,并建立了其新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