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振球 《气象》1982,8(12):40-40
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召开的天文气象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19—25日在江西召开。16个省、市、自治区的气象、天文、物理、空间物理、海洋、水文、地理、农业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气象台站的代表共6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收到学术交流材料62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期间的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资料和同期太阳总辐射量、云量、相对湿度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了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及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指出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强,冬季最弱。紫外线辐射强度日变化有明显规律,日最大值出现时间多集中在12—14时。紫外线辐射强度与太阳总辐射量呈明显正相关,与云量、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徐纪昌 《气象学报》1963,33(3):410-410
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和辽宁省气象学会于4月22日—26日在沈阳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林业气象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林业、气象、地球物理、电工、数学等方面的专家,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基层试验站等30个单位,共40余名代表,另有列席代表20余名。  相似文献   

4.
陆振和  虞雅贤 《气象》1981,7(10):14-16
一、概述 本次日食太阳辐射能和下垫面辐射平衡观测的主要目的是:测定不同食分太阳辐射能各通量的强度、亏损量和亏损特征;测定辐射强度在日面上的分布,论述太阳辐射能亏损与太阳临边昏暗规律的关系等。 观测点设在全食带内的芒市和瑞丽两气象站较标准的气象观测场内。观测时间为2月6日至26日。日食时间为2月16日17时27分—19时31分(详见《气象》1981年第3期第6页)。 观测项目:垂直(于光线)表面的太阳直接辐射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了兰州周边地区6h内地闪闪区分布特征与200hPa高空急流、垂直风切变、高低空辐合辐散等环境风场以及K指数、条件对流性稳定度指数的关系,得到了地闪闪区与通气管指数分布的5种主要类别以及与高低空辐合辐散、稳定度指数分布的结构模型;指出了目前研究地闪频次与气象参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地闪频数与K指数的相关关系证实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建议在分析地闪频次和气象参数的关系时考虑选取有益的统计地闪次数的时间或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6.
低重力下云物理实验室的简况报告,原载美国气象学会公报1979年第一期。作者是M.H.Davis,H.Weickmann及R.E.Smith等有名望的云物理学家。此报告是1978年8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气象学会云物理委员会的年会上,由H.Weickmann提出的。报告的目的是向委员会成员介绍美国宇航局大气云物理实验室(ACPL)当前的状况。我们感到这对我国关心大气云物理实验的同志来说也会感兴趣的。原报告因篇幅所限只是定性地介绍大气云物理实验室的概况。大气云物理实验室是一个通用的研究设备,由通用电力公司为美国宇航局的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设计并建造的。该实验室是在航天飞机上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7.
国际云物理会议是由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IAMAP)的国际云物理委员会(ICCP)和美国气象学会、地球物理协会、海洋大气局、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于1976年7月26—3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召开。从150篇论文中选取其中三分之二在会上宣读并编成文集。挑选的重点放在有关云  相似文献   

8.
张宗淦 《气象》1981,7(4):9-9
太阳是个由高温等离子体物质组成的天体。因此它是个巨大的带电体,存在着强大的偶极磁场。太阳周围的大气,大体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部分。日冕是日球最外层的稀薄大气,它是由温度很高、速度很大的带电粒子组成的。日冕膨胀可将日磁带到星际空间形成扇形磁场结构。随着太阳自转,磁扇结构有规律地变更,使地磁发生相应的扰动。太阳黑子活动可释放出较多的微粒流,通过磁扇结构,使地磁发生短时、激烈的干扰性变化——磁暴。据研究,日曝粒子流不但增加了地球上能量的来源,而且可改变高纬度大气的辐射特性,增加大气的导电性,促进高纬度大气的对流,诱使冷空气爆发南下。为了探讨太阳活动、地磁变化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我们应用北京白家疃地磁台资料与天津地区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6—2013年北京市逐日15 min电力负荷资料及北京平原地区6个人工气象观测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昌平)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北京市电力负荷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及其夏季(6—8月)日最大电力负荷与各种气象因子的关系,采用剔除逐日最大电力负荷、历年夏季最大电力负荷极值及历年夏季最大电力负荷平均值的变化趋势项3种方法提取气象负荷并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累积气象因子与夏季气象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6—2013年北京电力负荷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电力负荷年变化和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北京全市及各区最大电力负荷多数出现在夏季,部分地区最大电力负荷出现在冬季(11月至翌年2月),朝阳和海淀地区夏季最大电力负荷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北京市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与闷热指数及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好;气象负荷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好于原始负荷,且剔除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平均值变化趋势项获得的气象负荷优于其他方法;当气象因子累积2 d时,夏季气象负荷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学会第23届大气物理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及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成立暨首次会议,于1996年1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验,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徐宝祥等出席了会议。大气物理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志晋研究员报告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新一届委员会的活动安排。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主任游来光研究员提出分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介绍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开展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专项咨询,积极推动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6月29-30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佳木斯大学、佳木斯气象局承办的空间天气科普系列活动在佳木斯大学举行。在活动中,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中心博士、研究员张效信,中国科学院博导、研究员王赤以及中科院院士,博导、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王会军分别作了题为《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空间物理探测最新进展与展望》、《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的报告,佳木斯大学、佳木斯气象局、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共320多人听取了讲座。  相似文献   

12.
红外窗区大气透过率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主要介绍了红外窗区太阳光谱测量的实验装置,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处理了2390—3470 cm-1和750—1300 cm-1区域内的太阳光谱资料,得到了它们的大气透过率数据,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大气透过率对气象卫星遥感仪器红外窗区通道选择和卫星气象资料反演等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从气象角度探讨日照对哈尔滨市建筑间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哈尔滨市的太阳高度角、方位角进行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气候、地理特点,研究哈尔滨市建筑工程设计中日照的一般规律,为哈尔滨市确定街道、住宅小区方位及布局和建筑物的最佳朝向提供了合理的依据。采用太阳真时计算出哈尔滨市太阳高度角h、太阳方位角A,并分析出其与时间的关系,并列出图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如何更加合理地使建筑用地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提供依据,而且还为建筑工程和住宅小区商品房推销提供了可靠的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香港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香港地区2006—2012年闪电定位数据、气象参数和海拔高度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及相关性分析,对香港地区的地闪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地区2006—2012年的地闪发生次数最多的是2010年,最少是2011年,每年地闪高发日的天数对地闪活动年际变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地闪活动的发生主要集中在4—9月,逐月地闪回击次数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及CAPE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闪活动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受到地闪高发日闪电活动、海陆热力差异及太阳辐射变化的综合影响,正、负地闪回击次数的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01时。香港西部地区的正地闪回击密度明显高于东部,而负地闪回击密度的高值中心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区。香港地区正、负地闪回击密度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有所增加,且六座典型山峰周围的负地闪回击密度与海拔高度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媒体使传统电视媒体在传播空间、传播内容、受传关系上发生了改变,借助数字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平台,气象信息的社会价值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本文着重论述了气象节目在数字化媒体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发展前景,为电视气象节目在传播方式上实现创新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为研究区,基于气象条件对腋芽萌发期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腋芽萌发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再生稻腋芽萌发气象适宜度模型,并分析了1981—2021年研究区腋芽萌发期气象影响因素及气象适宜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空气湿度、降水是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腋芽萌发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的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好地评价再生稻腋芽萌发期的气象影响。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降水适宜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总体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适宜度则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与空气湿度下降趋势显著,导致致害高温(日平均气温≥32℃)积温和致害低湿(日平均相对湿度≤65%)日数明显增加,这是再生稻腋芽萌发期气象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83,(6):80-87
气象现测P 412·1 830912谈谈雷暴移动路径及判别方法—张国治;峨四川气象科技》,四川省气象科研所,1982,池2,34一36P 412·15 830913关于新疆昭苏地区冰雹云结构及有关物理特征的研究结果(三):冰雹云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识别〔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中国气象学会雹云物理学术讨论会,1982·12,44一61 索取号:6009一3P 412·15 830914关于新疆昭苏地区冰雹云结构及有关物理特征的研究结果(五):冰雹云垂直气流的综合探测方法〔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气象科研所;中国气象学会雹云物理学术讨论会,1982·12,73一89 索取号:‘00…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0月24—28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第11届全国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气象学会及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各省、市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第一线的科研人员、研究单位及各院校和有关单位的170余名代表到会参加,国家气象局和  相似文献   

19.
锡林浩特市太阳辐射变化及相关气象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10年锡林浩特气象站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降水量、气温以及总云量的观测资料,运用5a滑动平均及最小二乘原理等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市1990—2010年来的总辐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云量等的变化以及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市太阳总辐射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但四季太阳辐射量在近21a的年际波动略有不同。相关要素分析表明,太阳总辐射与日照时数和夏季、秋季气温有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和春季、夏季的总云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们随中国气象考察团于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考察了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等单位,现将日本气象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综述如下。日本的气象研究工作主要由气象厅的气象研究所承担。根据气象业务要求和社会需要进行气象、水象、地象等研究及其有关的国际合作研究。气象研究所的前身是1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