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1988)在辽东半岛南部的瓦房店、复州湾和金州七顶山的晚寒武世凤山组中发现二层笔石化石,第一层笔石产在湾湾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Mu,Dendrograptus pennatus Lin,Dendrogra-ptus viminalis Lin,Callograptus sp.等;第二层笔石产在下楸树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kelanenseLin,Dendrograptus sp.,Callograptus sp.等,与笔石共生的三叶虫为?Calvinella sp.,牙形石为Proconodontus mueller。根据笔石和三叶虫等化石产出的情况及岩性特征,笔者认为辽东半岛南部晚寒武世凤山组可以从下向上划分为燕州段、湾湾沟段、下楸树沟段,寒武系的顶界即为下楸树沟段的顶界。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下寒武统辛集组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其岩性可分为二部分:下部碳质页岩、含磷粉砂岩、砂质泥晶白云岩等,为主要含磷层位,含三叶虫Hsua-sPtS及多门类小壳动物化石:中部条纹状白云岩、白云岩(或灰岩)、角砾岩,含隧石团块白云岩灰岩等,含石膏;上部以豹皮状灰岩为主,含三叶虫Redlichia sp.本组厚4.8—334米,由南向北明显变薄。与下伏震旦系罗圈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或超覆于前震旦系不同层位上。其上覆为馒头组,两者整合接触,Hsuaspis产出层位大致与滇东沧浪铺组红并哨段Drepanuroides带相当。辛集组时代为沧浪铺中晚期。从Hsuaspis在河南和安徽出现的层位来看,辛集组底界可能比猴家山组底界略低一些,辛集组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于秦岭—大别山北部凹陷带内,这个条带西延至陕西洛南、陇县一带,东延至安徽淮南附近。  相似文献   

3.
在华北地块西部,自最北部的山西鹅毛口至大同,向南至附城、豫东,石炭纪以海陆交互相为主,边缘出观陆棚。华北地块中部广大地区为海陆交互相。在华北地块东部,碎屑岩比自北而南递减,海相灰岩层数和厚度递增,越向南越呈现扬子型沉积特点。综合这些特征是:1.华北地块南北边缘接近古陆(岛),且陆缘不甚稳定;2.石炭系海相层自北而南逐渐发育,本溪组、太原组的岩石组合特征逐渐接近扬子型,并与苏北滨海县扬子型石炭系呈现连续过渡;3.华北本溪组、太原组(豫东、徐淮地区)与下扬子区黄龙组、船山组共同发育了相同或极相似的(?)带,腕足类等也呈现混生杂处。这些特征显示石炭纪华北海与下扬子海在苏皖地区呈现较广阔的连通。在华北南部和西部,华北海与中、上扬子海及祁连海连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西部寒武系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有1、采获了许多重要的三叶虫化石,以此基本统一了划分意见,确定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为:下寒武统辛集组、馒头组;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2、明确了辛集组时代为早寒武世中期,并以辛集组作为寒武系底界,以凤山组顶部产Mictosaukia的细晶白云岩作为寒武系顶界,之上产牙形石“Acodus”oncotensis,Scolopobus restrictus的含燧石条带细晶白云岩为下奥陶统冶里组。统的划分,以Redlichia绝灭及Ptychoparid类大量出现的毛庄组底界作为中、下统分界;而中、上统分界划在崮山组产Blackwelderia这一层泥质白云岩或泥灰岩之底;其下白云岩划归中统张夏组。3、初步建立了20个三叶虫化石带。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77年对挡阳山—安坡山登封群剖面的地层、岩性、构造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首次发现登封群中有两个不整合存在;并将登封群地层由下至上划分为青羊沟组、郭家窑组、金家门组及老羊淘组。前者置下太古界,次者置上太古界,后两者置下元古界。登封群中两个不整合,即青羊沟组与郭家窑组之间不整合(下不整合)和郭家窑组与金家门组之间不整合(上不整合),其依据是:(1)不整合上下两套岩系地层岩石组合有明显差异;(2)上下两套地层岩石变质程度有较大差别。并由此引起斜长石结构状态及角闪石光学常数不同;(3)上下两套岩石混合岩化程度不同;(4)构造形态和构造格局明显不同;(5)青羊沟组上部有类古风化壳物质存在;(6)接触带处(不整合附近)岩脉发育;(7)上下地层在时代上有明显差异等。  相似文献   

6.
放牛山石英岩系为经低绿片岩相变质的粗陆源碎屑岩。顶、底界线清晰 ,与下伏太古宙变质花岗岩系及上覆中元古界熊耳群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从层位、岩性、沉积环境及变质特征等均可与陕西铁铜沟组及嵩箕地区嵩山群罗汉洞组相对比。为此 ,将放牛山石英岩系归属下元古界嵩山群罗汉洞组。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华北台型石炭系拟划分为上统本溪组、太原组,缺失下统。太原组自下而上又可分为一、二、三、四段。本文列举了禹县猪头沟和鹤壁娄家沟两条石炭系代表性剖面。石炭系与下伏中奥陶统至上寒武统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二叠系山西组呈整合关系。本溪组厚2-44米,由北向南,自东而西逐渐变薄;太原组厚7-170米,由东南(东)向西北(西)逐渐变薄。本溪组及太原组一、二段,自北而南、由东向西呈超覆,故本溪组与太原组均具穿时性。本溪组的海浸方向由北向南,自东而西太原组三段早期开始、石炭纪海盆沉降中心逐渐由北部转向南部,故自三段早期之后,海浸方向即转变为由东南(东)向西北(西),海退方向也循此路线由西北(西)向东南(东),直至二叠纪末海水撤出华北地台为止,致使我省石炭、二叠纪海相层和可采煤层从西北向东南其层位逐渐抬升,而其地质年代则由早向晚迁移,这种规律在地层研究中应予注意。本文建立了石炭系若干全区性和地方性的标志层。研究了石炭系的沉积特点,即多旋回韵律,多冲刷间断的特征。石炭系赋存铝土矿、镓、钾、耐火粘土、钾、黄铁矿、煤、熔剂灰岩、化工灰岩、铁等十种矿产。  相似文献   

8.
笔者(1986)在辽阳兰家上寒武统崮山组发现一层笔石,初步鉴定为Dendrograptus,Callograp-tus,?Bryograptus等属,与之共生的三叶虫为Drepanura premesnili,Chiawangella sp.。笔石产在崮山组Drepanura带中,这是我国已知最低层位的笔石,它的发现,对研究笔石的起源、演化、扩散等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我们随广西大瑶山综合考察队对金秀瑶族自治县寒武系进行了实地考察(图1)。这里的寒武系统称为水口群(∈sh),分上、中、下亚群。 上亚群(∈sh_3)总厚为3176米,与上覆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为不整合接触,按岩性分为三个组:1.上组为粉砂岩夹细粒石英杂砂岩、砂质泥岩,  相似文献   

10.
温都尔庙群出露于内蒙古朱日和车站东北方。不整合覆于温都尔庙群之上的地层含有珊瑚化石Cladopora sp.及Trypolasma sp.等,并可与上志留统西别河组对比,故温都尔庙群时代为前泥盆纪。在温都尔庙群上部哈尔哈达组的含铁石英岩中发现了开腔骨类化石,为解决温都尔庙群的地质时代提供了依据。开腔骨类Chancelloria属在中国常见于下寒武统,如云南的渔户村组中谊村段—筇竹寺组八道湾段,贵州的灯影组戈仲伍段,湖北的灯影组天柱山段和西蒿坪组以及新疆的肖尔布拉克组。当前标本较难进一步鉴定到属,但为开腔骨类不容置疑,因此温都尔庙群的时代应归于早寒武纪。  相似文献   

11.
党河南山组是指分布于党河南山和疏勒南山等地、位于阿木尼克组之上的地层体。下部为兰灰色、白色石膏层,杂色泥岩及粉砂岩;上部为灰—深灰色泥灰岩、白云岩及灰岩,含腕足、珊瑚等化石。其界线层型下部以石膏层的始现与下伏阿木尼克组碎屑岩整合分界;上部以本组碳酸盐岩的消失与上覆羊虎沟组、巴音河群或下环仓组分别为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作为分界。格曲组是指分布于东昆仑山—阿尼玛卿山的一套碎屑岩及灰岩沉积的地层体。下部为碎屑岩段,主要由灰—灰绿色砾岩、岩屑砂岩、变砂岩、火山岩及板岩等组成,含腕足、双壳、菊石及植物化石;上部为灰岩段,主要由浅灰—灰黑色不纯灰岩、生物灰岩、砾状灰岩组成,偶见碎屑岩及火山岩夹层,丰含蜓、腕足及珊瑚等化石。大都未见底,有时与老地层呈假整合接触;未见顶,有时被新地层所不整合。  相似文献   

12.
笔者(1989)在辽东半岛南部复州湾和金县七顶山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附近发现一层笔石,它们为: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sp.,Dendrograptus sp.,并且建立了 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带,该带相当于华北的 Dictyonema flabelliforme-Staurograptus 带,相当于华南东南区的Staurograptus-Anisograptus 带,其层位相当于英国的特马豆克阶。由于该区寒武系顶部已建立了笔石带Dictyonema kelanense 带,因此,笔者将辽东半岛南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划在 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带与 Dictyonema kelanense 带之间。  相似文献   

13.
贵州早石炭世异珊瑚化石,目前仅见报导产于黔西威宁一属种。我们于1981年夏在黔南惠水摆金地区发现了两个异珊瑚化石,一个定为新种Hexahpyllia baijinensis sp.nvo.,另一个为Hexaphyllia sp.,暂未定种名,两个化石保存在一块灰岩上,采自下石炭统大塘组上司段。在这块灰岩上还有皱纹珊瑚、有孔虫等类化石。该新种与本属其他种不同点:林径微小,隔壁加厚明显;体腔呈花朵状。  相似文献   

14.
辽东半岛南部的太原组属石炭-二叠系(C-P)过渡层,其海相灰岩发育,类、牙形类等海相化石丰富,是东北南部和华北C-P界线研究较为理想的地区。目前国际上以牙形类化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为二叠系的底界,该牙形类化石的首现在我国尚难以确定,而以类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带的底界作为C-P界线已得到更多研究者的支持。与之相对应,辽东半岛南部太原组中上部类可归结为Sphaewoschwagerina-Rugosofusulina(SR)组合带,可作为C-P界线。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部小董板城一带广泛出露硅质岩地层,这些硅质岩形成于盆地相,由于缺乏足够的化石证据,其地质时代曾被不同的地质工作者定为晚泥盆世、石炭纪或早二叠世。1990年,笔者等为了确定这些地层年代,重新研究了这一地区的硅质岩地层,结果发现了比较丰富的牙形刺化石,如:Palmatolepis tenupunctata, Pa.minuta, Pa.subperlobata, Pa. glabra pectinata, Pa.glabra distorta, Pa. perlobata, Pa. gracilis sigmodalis, Palmatodella delicatula,Falcodus variabilis, Polygnathus sp., Pseudopolygnathus triangulus triangulus,Scaliognathus anchoralis, Siphonodella sp. 等。根据这些牙形刺,作者认为上述硅质岩地层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法门期至早石炭世杜内期。上二叠统底部砾岩在这一地区的不同地点不仅直接不整合在晚泥盆世地层之上,而且不整合在早石炭世地层之上。  相似文献   

16.
东北南部的地台型石炭系,按其沉积层型可划分为3个沉积地理区(块),即辽东—吉南沉积地理区(块)、辽南沉积地理区(块)和辽西沉积地理区(块),它们当属于华北型石炭系的次级层型(亚型),是在石炭纪华北总体下沉的条件下各自受不尽相同的古构造、古地理格局控制的结果。它们既有华北型石炭系的共性,又表现了其个性。现有资料表明,辽东、吉南肯定存在下石炭统,辽南、辽西存在下石炭统也可基本肯定,从而为重新认识华北地质史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以罗非鱼为主多品种混养池塘氮磷收支和氮磷利用。【方法】应用营养盐收支法检测分析罗非鱼单养(T组)、罗非鱼-家鱼混养(TD组)、罗非鱼-家鱼-对虾混养(TDP组)池塘氮磷的输入与输出、氮磷利用率及产污系数。【结果】饲料是池塘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饲料氮输入以TD组占比最高(92.63%),其次为T组(91.92%)、TDP组最低(89.22%);饲料磷输入以TD组占比最高(93.73%),其次为T组(92.31%),TDP组最低(90.94%);渔获物和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途径,渔获物氮输出占比以TDP组最高(45.45%),其次是TD组(43.94%);而T组最低(42.34%),渔获物磷输出占比以TDP组最高(28.61%),其次是TD组(43.94%),而T组最低(23.41%);底泥沉积氮输出占比则以TDP组最低(35.25%)、其次是TD组(37.00%),而T组最高(42.04%);底泥沉积磷输出占比以TDP组最低(59.29%),其次是TD组(61.13%),而T组最高(64.31%)。TDP组和TD组的氮磷利用率均显著高于T组(P<0.05),池塘和沉积物总氮产污系数也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以罗非鱼为主的多品种混养模式比罗非鱼单养模式优势突出,有效提高池塘氮磷利用率,降低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珊瑚 Caninia dorlodoti组合带,系吴望始等(1981)研究华南地区邵东组珊瑚化石时所建立的一个上部化石带,下部为Ceriphyllum elegantum组合带。关于邵东组(段),候鸿飞(1965)、吴望始等(1981)根据其中所产腕足、珊瑚等化石性质,均将其与西欧艾特隆层对比,时代归早石炭世。王成源(1983)研究了从邵东组下部分析出的牙形刺Polygnathus一些分子,认为邵东组时代应属于泥盆纪。宁宗善等(1984)根据广西武宣下石炭统黄茆组中珊瑚、牙形刺化石,把它和邵东组对比,从而将邵东组和艾特隆层归到下石炭统。这种分歧的存在,除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外,邵东组的时代问题,实质上是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山西省寿阳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华北板块中部太行山中段地区西部的小方山地区内,发现了下古生界寒武系下统馒头组地层,增补了该区寒武系馒头组地层的空白.通过多重划分对比,建立起了小方山寒武系馒头组沉积地层在岩石、生物、时间等多维空间中的立体形态,为今后在该区域上馒头组地层划分并与邻区进行多重地层对比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西缘中元古界蓟县系墩子沟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北地台西缘龙首山中元古界墩子沟群是一套基本没有变质的盖层性质的沉积,根据岩性可划分为三个组:下组以砾岩为主,具底砾岩性质;中组是以灰岩为主的浅海碳酸盐沉积;上组是一套细粒的陆源碎屑岩。其下与古元古界龙首山岩群的角度不整合而代表吕梁运动,与华北地台主体相比缺失长城系和青白口系。墩子沟群分布特征是中组分布广,厚度和岩州都比较稳定,下组的陆源粗碎屑岩东部区域较厚,分选磨圆都比较好,岩相厚度稳定,粒度较细,如金昌的河西堡、永昌的韩母山一带。西部区域厚度薄分选磨圆均差,岩相厚度不稳定,有的部位缺失此组沉积或以很薄的底砾岩产出,如张掖东大山、山丹独峰顶一带。说明当时海侵自东向西侵进,反映出华北地台在蓟县纪中期形成海进,明显向西超覆的特点。墩子沟群虽然变质轻微但变形却十分强烈,其原因一方面内部有滑塌形成的同生角砾岩和层间小褶皱、揉皱等准同生构造,说明当时的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另一方面后期又受到祁连运动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