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阳董家店地区寒武系发育,岩石地层单位从下面上分为A组(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白云岩组),B组(红色砂页岩、白云岩组),董家店组(C组,鲕粒白云岩组),D组(薄层灰岩组)。生物地层单位从下而上为Probowmania带,Taitzeuia-Crepicephalina带,Blackwelderia-Cyclorenzella,parabola带,Chuangia带,Tsinania带,Tellerina带。年代地层单位可划分为寒武系下统(缺少化石,不能建阶);寒武系中统毛庄阶,张夏阶(因缺少化石,徐庄阶不能建立);寒武系上统崮山阶,长山阶,凤山阶。董家店组是笔者命名的岩组,其命名的主要依据是岩性、岩相特征明显,岩组全为鲕粒白云岩,在该区延展较广,与邻区同层岩组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笔者(1988)在辽东半岛南部的瓦房店、复州湾和金州七顶山的晚寒武世凤山组中发现二层笔石化石,第一层笔石产在湾湾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Mu,Dendrograptus pennatus Lin,Dendrogra-ptus viminalis Lin,Callograptus sp.等;第二层笔石产在下楸树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kelanenseLin,Dendrograptus sp.,Callograptus sp.等,与笔石共生的三叶虫为?Calvinella sp.,牙形石为Proconodontus mueller。根据笔石和三叶虫等化石产出的情况及岩性特征,笔者认为辽东半岛南部晚寒武世凤山组可以从下向上划分为燕州段、湾湾沟段、下楸树沟段,寒武系的顶界即为下楸树沟段的顶界。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下寒武统辛集组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其岩性可分为二部分:下部碳质页岩、含磷粉砂岩、砂质泥晶白云岩等,为主要含磷层位,含三叶虫Hsua-sPtS及多门类小壳动物化石:中部条纹状白云岩、白云岩(或灰岩)、角砾岩,含隧石团块白云岩灰岩等,含石膏;上部以豹皮状灰岩为主,含三叶虫Redlichia sp.本组厚4.8—334米,由南向北明显变薄。与下伏震旦系罗圈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或超覆于前震旦系不同层位上。其上覆为馒头组,两者整合接触,Hsuaspis产出层位大致与滇东沧浪铺组红并哨段Drepanuroides带相当。辛集组时代为沧浪铺中晚期。从Hsuaspis在河南和安徽出现的层位来看,辛集组底界可能比猴家山组底界略低一些,辛集组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于秦岭—大别山北部凹陷带内,这个条带西延至陕西洛南、陇县一带,东延至安徽淮南附近。  相似文献   

4.
辽东半岛市部上先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4群15组,其中细河群的三个组即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产宏观藻类化石;五行山群的长岭子组、南关岭组产蠕虫和宏观藻类化石;金县群兴民村组产类水母化石,葛屯组产蠕虫、宏观藻类化石,上覆的下寒武统碱厂组产三叶虫和古杯动物化石。上先寒武系7个宏体生物化石层位构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宏体生物序列,可分为4个演化阶段:①细河期宏观藻类发生发展阶段;②五行山期蠕虫发生发展阶段和宏观藻类发展阶段;③兴民村期类水母发生发展阶段;④葛屯期蠕虫和宏观藻类新的发展阶段。据此可以划分为4个生物群,即细河生物群(800Ma前)、五行山生物群(800—700Ma)、金县生物群(677Ma)、满家滩生物群(600Ma)。另外早寒武世三叶虫和古杯动物组成葫芦套生物群,为早寒武世晚期。辽东半岛与苏皖北部晚先寒武纪地层不仅沉积序列相同,而且宏体生物序列也基本相同,两区生物地层完全可以对比。辽东半岛南部晚先寒武纪宏体生物序列的建立及其在同一地层区的延展性,提高了本区晚先寒武纪地层剖面的地位。使其可能成为全球晚先寒武纪生物地层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5.
笔者(1986)在辽阳兰家上寒武统崮山组发现一层笔石,初步鉴定为Dendrograptus,Callograp-tus,?Bryograptus等属,与之共生的三叶虫为Drepanura premesnili,Chiawangella sp.。笔石产在崮山组Drepanura带中,这是我国已知最低层位的笔石,它的发现,对研究笔石的起源、演化、扩散等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确定山西优质冶镁白云岩的找矿方向是山西省中部、东部地区古生界寒武系凤山组申土部厚层粗晶白云岩出露地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作者(1988—1990)在辽阳兰家寒武纪崮山组发现了笔石生物群,新建Dendrograptusliaoyiangensis sp.nov..D.liaoyiangensis latus subsp.nov.,Callograptus lanjiaensis sp.nov.。其特征为笔石个体小,枝短粗,具附着盘,胞管简单,固着底栖,分布局限,具有地方色彩,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笔石生物群。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穆恩之、林尧坤)和作者的研究认为,寒武系风山组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是原始漂浮笔石,在太子河流域出现层位最低;凤山组燕州段笔石属底栖和漂浮的混合生态笔石群。同时作者在辽东半岛南部寒武系凤山组湾湾沟段和下楸树沟段发现笔石生物群,新建Dictyonema jin-zhouense sp.nov.Callograptus viminalis sp.nov.C.lashushanensis sp.nov.。作者的研究表明,太子河流域寒武系崮山组的笔石是最古老的笔石,因而太子河流域很可能是太平洋型和大西洋型笔石动物群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8.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的首现,准确地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寒武系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把长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华北寒武系与国内以及国外寒武系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据扬子台地西南滇桂交接部寒武系地层中首次新发现的球接子类三叶虫Proagnostus bulbus(此化石为彭善池所创建的芙蓉统古丈阶三叶虫带化石)。这一发现为扬子台地西南的滇东与桂西一带三叶虫化石提供了新的资料,对该地区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学、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条山地区蓟县系龙家园组和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分别沉积了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地层,白云岩质量较好,达冶镁级工业指标。通过对其分布情况、地层层序、矿体特征、矿石质量、成因类型及潜力程度的分析,总结了中条山地区冶镁白云岩找矿方向及潜力程度,认为中条山西南段冶镁白云岩找矿方向主要为龙家园组白云岩;北东段找矿方向为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三山子组白云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观察桂西三处寒武系分布区并采到较多的三叶虫化石资料,提出该地区中、晚寒武世生物地理分区,那坡县坡笨剖面三叶虫组合与吉林浑江大阳岔区非常相似,坡笨和蛇场地区的动物群可与华北—扬子型动物群对比,果乐地区为过渡型动物群。根据三叶虫化石将蛇场剖面下部划分出中寒武世早期的陡坡寺组和顶部划分出晚寒武世晚期的风山组。  相似文献   

13.
塔东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寒武系白云岩是塔东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岩石类型之一。为认识塔东地区寒武系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理,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将研究区寒武系白云岩划分为微—细晶它形白云石、细—中晶自形白云石、中—粗晶白云石和鞍形白云石4种类型;结合阴极发光分析、微量元素测试、稀土元素分析、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测温和X线衍射有序度分析等,探讨研究区寒武系白云岩成因和白云化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微—细晶它形白云石成因机制为准同生期高盐度白云化作用;细—中晶自形白云石成因机制为埋藏白云化作用;中—粗晶白云石成因机制可分为2种类型,即Ⅰ型为基性岩浆热液流体重结晶白云化作用,Ⅱ型为中酸性岩浆热液流体重结晶白云化作用;鞍形白云石成因机制也可分为2种类型,即Ⅰ型为基性岩浆热液白云化作用,Ⅱ型为中酸性岩浆热液白云化作用。该结果为研究区寒武系白云岩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阳曲县西凌井白云岩矿床位于太原盆地西北侧,阳曲县西山区。白云岩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上统凤山组(∈3f)地层中,产状平缓,倾向东南。矿层厚度大,覆盖层薄,具有广泛开发利用前景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5.
四城岭地区上寒武统生物化石的新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在桂西四城岭地区寒武系中新发现三叶虫Chuangia sp.、Skirakiella atilimbata及Rhaptagnostus sp.等,首次发现腕足类Lingulla cf.sanfangensis等及遗迹化石Chondrites sp.等一批古生物化石,填补了桂西碎屑岩型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化石空白,并将该区寒武系首次划分为芙蓉统第九阶、第十阶。江南型晚寒武世半游泳、漂游、深水混合型斜坡至次深海生物群落的发现,指示该区为次深海盆地相环境,应为江南盆地的组成部分。这一发现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寒武纪地层的研究程度,在地层的划分对比、古生物学、古地理及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枣庄山亭天青石矿位于枣在市山亭区东部的天青石矿,是山东省内首次发现的新矿种。含矿层产于寒武系下统毛庄组中,其顶板为灰色厚层或中厚层泥晶灰岩,底板为褐灰色中厚层细晶鲕粒灰岩和铁质-泥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含矿层厚1.8—2.0m,其主要特征为:(1)含...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余杭泰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砂岩、藻叠层石白云岩和下寒武统荷塘组以及中寒武统杨柳岗组产层状、似层状之固体沥青。经对固体沥青的分布范围、物化性质特征分析及古油田构造平衡剖面模拟的研究,确认了余杭泰山古油田的存在。对探索南方海相油气藏的分布,揭示了震旦统油气藏的形成—演化—破坏规律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重地层划分是测制岩石地层地质图的理论基础。在地层学研究中,首先建立岩石地层单位序列,然后才有可能详细地研究各个岩石单位在不同地点以及在整个延展范围内的古生物学特征和时限。作者依据这一原则,重新讨论了辽宁东部以往划分的一些岩石地层单位——上前寒武系兴民村组;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以及辽北上前寒武系凡河群——的重新划分和命名。  相似文献   

19.
笔者(1982—1984)采集了锦西富隆山奥陶系和上寒武统凤山组顶部的牙形石,鉴定出38个属,82个种。根据牙形石产出的层位及其特征,在本区上寒武统凤山组顶部至奥陶系顶部建立10个牙形石带,依次为Cordylodus proavus,Utahconus bei madaoensis, Cordylodus rotundatus—"Acodus"oneotensis,Scolopodus qadraplicatus—S. opimus,Scalpellodus tersus, Serratognathus bilobatus, S.extetus, Paraserratognathus Paltodiformis, Aurilobadus leptosomatus Loxodus dissectus, Tangshanodus tangshanensis. 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线划在Cordylodus proavus带与Utahconus beimadaoensis带之间。  相似文献   

20.
1 大连超群的概念大连超群包括辽东半岛南部上先寒武系的五行山群、金县群,含由类水母化石、蠕虫化石、宏观藻类化石所组成的五行山生物群、金县生物群、满家滩生物群,同位素年龄值为800—600Ma,以内源沉积岩为主的浅海相沉积物,总厚度3543m。大连超群整合于细河群桥头组之上,与下寒武统大林子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