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国家气象局(NWS)提出了改进国家天气观测和预报系统的重要计划。这些现代化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下一代天气雷达(NEXRAD)——一种新型多普勒雷达;先进的天气交互处理系统(AWIPS)——一种现代化数据处理和通信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随着下一代天气雷达(NEXRAD)的发展,单部多普勒雷达观测将在美国广泛开展.这种观测提供径向速度和反射率数据,空间分辨率优于1km,时间分辨率达几分钟.为将这些资料用于暴雨预报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层涡旋结构的分析,需要从单部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反演出另外两个速度分量和温度.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大气研究和业务部门非常需要高分辨率的对流层大气廓线测定,用来进行中尺度研究、预报及气候分析等等。美国国家天气局(NWS)和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实施了一系列的观测系统研制试验(如 NEXRAD 和示范廓线仪站网)以满足业务的需要。此外,中尺度研究中非常需要可移动式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美大气合作框架协议,应美国国家天气局(NWS)的邀请,在中国气象局的安排下,新疆气象局技术装备中心黄晓同志和福建省气象局监测网络处吴太旺同志一行2人于2006年4月26日前往美国国家天气局培训中心(NWSTC: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Training Center),参加了为期50天的NEXRAD雷达系统维护技术培训,并对雷达运行管理进行了考察与交流。这次赴美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了解美国NEXRAD雷达系统的原理、维护技术及运行管理经验,同时对美国气象部门雷达培训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过去十年中,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天气报告和预报工作有关的一些领域里取得了重大的技术进步,并且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通过使地面自动观测站网、多普勒雷达和下一代卫星遥感仪器投入业务使用,可以预期天气观测进一步改进。先进的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及显示、分析、预报和信息传送等系统将使得新的观测系统更加完善。大容量卫星通讯为预报部门获得大量的各种观测数据提供了高效、有力的传送手段,先进的计算机处理和数据显示系统将使预报人员能够:1)获得各种各样观测数据并进行同化处理,以建立一个数据连续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是以美国下一代天气雷达NEXRAD WSR-88D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的。由于NEXRAD雷达只支持体积扫描工作方式,需要对CINRAD/SA雷达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RHI/PPI扫描工作方式。对CINRAD/SA雷达RHI/PPI扫描模式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沛源  杨洪平  胡绍萍 《气象》2008,34(1):3-11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制作临近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从天气雷达观测入手.需根据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需求制定观测方法.不同预报对象,要采取不同的雷达资料的数据处理方法,以便突出预报对象的回波特征.制作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的主要依据是雷达回波分析,掌握回波演变的全过程是雷达回波分析的基础,根据回波特征判断识别影响本地区的天气系统,通过回波分析判断回波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从回波上识别灾害性天气,需要建立各种灾害性天气的识别判据和方法.预报的主要方法是外推法,但预报结果还需要预报员根据预报经验最后作出预报结论.为了做好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建立预报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的雷达观测网和D/RADEX计划美国国家天气局(NWS)的雷达共有111台,其中气象测站网雷达56台(WSR-57 51台,WSR-74 S 5台);局地天气警报雷达55台,完全是WSR-74 C型。气象测站网雷达是连续运行的雷达,而局地天气警报雷达则为根据预报、警报作业的需要临时开机的。WSR-57型是在1957年制定的标准雷达,WSR-74 S型是1974年制定的类型,以上两者都属10厘米波长(S波段);用于局地警报的WSR-74C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环境研究实验室和国家天气局与空军气象局、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以及美国联邦航空局一道共同进行了一次实验,以确定国家天气网使用的新一代雷达的实时多普勒特性及主要技术规格,这项试验称为联合多普勒业务计划(JDOP)。这个项目也是对近十年来多普勒技术的进展的一个总结。 JDOP试验中预报员用彩色显示和黑白图象显示识别强风暴,记录下观测结果与常规观测进行比较。研究飞机飞行到俄克拉何马州中部察看多普勒探测的扰动区域。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出新的雷达系统,用其改进龙卷风、风暴的公众警报,并为飞行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改善特殊的和一般的短时(预报时效为0~12小时)局地天气预报的可能。这种预报在威胁生命财产、破坏交通运输的天气出现期内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技术包括高分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声波探测仪及其他遥感设备。这些观测资料的传递和分析方法的改善及预报和警报的及时发布均可提高天气预报的效益。同时,尚须深入仔细研究局地的基本气象过程,发展那些能够改进局地预报方面的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方法。美国在过去20年里,在48小时风和温度方面的预报有稳步改进。而且在预报24小时后的降水,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个限制或削减全部工作和费用的压力正漫延着整个美国联邦政府,国家天气局在八十年代期间必须对此有所准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公众对预报准确率和提高天气服务方面提出的要求。国家天气局准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国家气象中心计算机的更换和继续改进指导产品;2.改进国内通讯(AFOS)和传递;3.提高卫星、雷达(RADAP,多普勒)和地面观测水平;4.改组预报组织。现就地面观测自动化概述如下:目前,国家天气局(NWS)现有人员1,200人,260多个地面观测站提供地面天气观测资料。观测方法仍以人工操作为主。随着各种先进传感器的出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系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依据,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结果、Doppler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MICAPS系统和自动雨量站网等获取大气运动的各种尺度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和触发机制,各种天气实况等动态变化资料,结合预报员经验,建立了“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系统”(以下简称“预报系统”),预报系统产品包括强对流天气的形势分析、0~12h展望预报、0~3h滚动预报及警报。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3.
沙尘天气的数值预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沙尘天气预报的核心问题是要理解沙尘天气形成的物理机制,并定量地描述风沙的分布、强度、输送与沉降.沙尘天气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涉及到大气运动与地表状况等诸多因素.作者介绍了一个以数值预报为核心、以卫星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为资料背景的沙尘天气集成预报系统,特别是其中的起沙模式.作者运用该系统预报了2002年春季的沙尘天气,并用天气观测和采样观测资料对预报效果进行了鉴定.分析表明,预报系统不仅能定性预报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而且能定量预报沙尘源地、大气中的沙尘浓度、沙尘的输送以及沉降.模式72 h的预报仍然有较高的可信度.另外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马霞麟 《气象学报》1990,48(3):379-384
利用气象卫星遥感的大气和地表信息进行大气参数反演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反演方法的不断改进,卫星资料无论在天气实况监视、气候研究或者作为数值预报初始场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与传统的常规观测手段相比,气象卫星可以连续地提供不受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5.
《国外强对流天气应用研究》全书选入 6 7篇文章 ,主要内容包括分析预报基础与预报方法两大部分 ,内容包括美国强风暴预报中心的预报、警报业务的新进展、中层气象条件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关系、深对流和长寿命强对流的关系、条件性对称不稳定、CAPE与 CIN、干侵入与对流下沉运动、天气雷达的应用、螺旋度、粗理查逊数和粗理查逊数切变、雷暴谱、资料及其处理方法、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流程和预报方法、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雷暴大风以及有关大冰雹的分析预报问题。其中涉及的新内容主要有 :新近引入的大气热力学变量 ,例如密度温…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天气局宣布,其制作15天天气预报的天气与气候模式有重大改进。2005年9月,美国国家天气局环境模拟中心开始提供更精细的大气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预报员提高预报准确度。随后,美国国家天气局对其全球预报系统(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进行了升级,该系统是其用来预报全球天气形势的主要模式。美国国家天气局的各种天气预报均使用该模式,例如飓风预报、暴雨预报、干旱预报、雪暴预报、冰况预报以及航空预报。  相似文献   

17.
1 为新天气雷达的投入培训人员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已开始一个训练项目,即为现代化的天气预报系统新技术的使用培训技术人员.第一期培训班于9月份开始,设在俄克拉荷马州的诺尔曼的天气服务培训所,这里将作为下一代天气  相似文献   

18.
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0年10月通过了专家论证,2001年正式立项实施。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制一套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观测资料为基础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短时预报系统,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 参数提取和风场反演:该系统需要自动从多普勒雷达实时观测中提取灾害性天气识别及预报需要的各种参数, 除雷达已有的产品外,还要提取风暴三维结构参数。为了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功能,有必要进行风场 反演,以了解风暴及环境风场结构。利用反演风场计算散度、涡度、通量等,为灾害性天气的识别和预报提供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北京、湖北、广东、安徽和厦门等省市气象局科研人员参与的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观测资料为基础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短时预报系统于2006年底完成,建立了一整套回波特征参数定量提取技术、风场反演技术、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和人机交互的0~2h暴雨、大风、冰雹的预报和0~2h降水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气科学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揭示大气运动的规律和物理过程,监视和预测各种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发生,以便趋利避害,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所以天气预报是大气科学的核心。而天气变化是多种尺度相互作用的产物,尤其是那些水平范围小、生命期短、发生突然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常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又难以事先准确地预报出来,只能运用有效的观测,探测工具和稠密的气象观测网进行严密监视。这样,现时预报便应运而生,其定义为,根据加密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