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由于测距仪的发展,平面控制测量由测角三角网发展为量边测角网,在平差计算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计算角(或方向)和边长的权P_β(或P_α)及P_s的问题,这个问题过去在导线测量平差及量边测角三角形平差中,已得到  相似文献   

2.
当平差一个按方向观测的三角网时,平差方法一般有下面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条件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未知数的条件观测平差法;第二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及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的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等)作为未知数的一般间接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第三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和当三角网按第一类型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部分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属于这类型的有:阿湼尔平差法和弗利特里希平差法等。本文将叙述一种混合间接观测平差法的基本原理,这种平差法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以及当三角网按上述第一类型的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某些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这种平差法可以看作为上面第二、第三两种类型平差法的混合。因此这种平差法亦综合了这二种类型平差法的某些优点,主要表现在法方程式数目少(有时少得很多)和便于分区平差。这种平差法可能适用于按等权方向观测的三角网平差,如:具有复杂图形的城市三角网、大规模的天文大地网、Ⅱ等补充网和某些插点的平差。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在需要进行平面位移观测的工程地区,常要布设高精度的变形观测三角网(以下简称为变形网)。这种变形网与国家大地控制网(以下简称为大地网)虽然在测量技术和平差理论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变形网有其特点。因而在布网、观测和平差计算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光速测距和微波测距仪器的发展,出现了角边同测的三角网,导线测量亦将被广泛采用。在角边同测的三角网和导线网的平差中,如何正确地确定角与边的权是很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如何正确地确定非同类观测量的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光电测距仪的发展,其测距精度及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并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从而改进着测量的传统方法。以城市平面控制网而言,除传统的三角网以外正逐步采用测边网(包括边角网)和导线网,三角网本身也因基线边可以任意布设而得到改善。本文试图从测边网与测角网(三角网)的比较开始,论述有关城市测边网的方案设计,并对城市测边网的技术规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维三角网     
本文阐述建立三维三角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以恒星为背景对卫星进行摄影的方法,求定三角网每条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定向角。三角形的每条边则用激光测距仪在地面量测激光基线,并将实测距离归化为两三角点间的弦距,每个三角形将有三个边长和六个方向角的观测值。把它们都列成观测方程式,用三维坐标平差求定各三角点的直角坐标,再换算成经度、纬度和大地高,用以约束天文大地网系统误差的积累,和水准测量的结果结合,计算大地水准面起伏,作为一种研究地球形体的几何方法。  相似文献   

7.
牛卓立 《测绘工程》1996,5(4):40-43
提出一种由GPS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的各坐标分量闭合差计算GPS平面控制全中误差的公式。给出了根据地心直角坐标系各坐标分量计算平面上环闭合差的简化公式。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各等级三角网、三边网的主要精度指标,计算了相应等级GPS平面控制网的全中误差指标。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各种观测结果(例如高精度的距离、方位和卫星网的观测结果等)进行地面网的平差计算,以改善现有大地网的精度,是现代大地测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各国已经完成的主三角网,一般建立的时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少中小城市的首级控制网建于五十或六十年代,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测图比例尺和精度要求的提高,普遍面临着改造问题。城市首级控制网的改造方法,由于具体情况不同而可能有各种不同的选择,其中可以考虑的方案之一是在原三角网基础上直接测定某些较弱边,以提高全网的精度(以下称这种网为加测边三角网)。  相似文献   

10.
在大型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与变形观测中,需要布设局部的测量控制网,即专用控制网。其特点是边短、点位密,精度要求高,常采用独立的坐标系统。为了布设专用控制网,以往的做法是先在测区内用铟瓦尺(或其他精密量距工具)丈量至少一条基线,以两个点作为网的起始数据。光电测距仪出现后,使专用控制网由单一的测角网向测边网、边角网等新形式的布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诸点近似地在一条直线上的直伸形三角网是一种高精度的准直控制网。它不能用一般三角网平差程序来计算。本文提出了直伸形三角网平差的思想:把网中各点间距作为已知数,从而把二维网简化为一维网,既使法方程组性质改善,又简化计算。相应的误差方程式为若在直伸形三角网中观测所有通视的方向,工作量太大。本文提出用比较各观测值对目标函数的贡献大小的方法进行优化。分别推导了以绝对精度、相对精度和可靠性为目标函数时“贡献”的计算公式。最后给了实例。  相似文献   

12.
控制网连接点坐标值粗差的可定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有测量控制网(称旧网)的基础上建立同级扩大网或低级加密网(称新网)时,新旧网之间的重合点(称连接点)坐标植粗差的检验是平差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边接点坐标视为带协方差阵的观测值,采用数据探测法定位其粗差。借助于Gauss-Markov模型下两个备选假设检验的理论,推导了连接点相关坐标观测值粗差可定位性基本公式,讨论了各类平面网中连接坐标观测值粗差的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  相似文献   

13.
测边三角测量又称三边测量,是据测得的三角网之边长,借助几何关系,求出三角形各顶角,进而计算其方位角和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的方法。利用测边三角测量确定控制点位置,用它加密国家三、四等三角点和工程测量上布设独立控制网,有外业工效高,内业平差计算简便等优点。这里对工程上,如何进行测边独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4.
§[3-1]大地控制网中各原素的误差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 大地网的精度,总是从网中边角等元素的误差大小来衡量。大地网中元素可以分为两类: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大地原点的座标、三角网锁中实际测量的边长、由天文观测并经过化算(见第二讲)得到的拉卜拉斯方位角等都属于起算元素。以起算元素开始,通过网锁中角度(观测值或平差值)陆续推算而得的边长、方位角、座标等等则称为推算元素。推算元素是起算元素和网中角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5.
一 小三角网小三角网是区别于大三角网来说的。我们知道,控制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基础。惟有把测量区域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地控制起来,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保证测出的地形图能够顺利地联接。而三角网就是控制网当中一个基本的形式。在测区范围较大的时候,三角网的观测,计算,使用的仪器,操作的方法,指导的理论都比较精密,严格,在三角点方面还要考虑到时间上能够保持久远,扩展方面有充分的可能性;这种三角网,因其理论精深,作法细致,并要顾及地球弯曲等对测量的影响,工作规模较大,一般称为大三角网。而在测区较小,或在大三角网基础上进行附合加密的时候,网的精度要求不高,作法与理论因趋单纯,往往在工作上力求简化,求在应用上能起一定作用就行。这种规模较小的三角网,习惯上便相对地称之为小三角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在各种平差方法的情况下,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时,平差量函数中误差的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不同的平差方法计有:(1)条件观测平差,(2)间接观测平差,(3)克吕格两组平差,(4)附有条件方程式之间接观测平差,(5)普兰尼斯-普兰(氵臼工)维奇多组平差,(6)各级控制网按不同方法平差时的复杂情况。此外,推导了原始数据误差对平差量函数精度影响的理论分析式,并作了相应的分析。还讨论了平差量函数中误差本身的精度问题,推导了计算此精度的相应公式。并讨论了计算平差量函数中误差时,允许不考虑原始数据误差影响的条件式。在第一部分中还分析了在计算平差量函数中误差时,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与不考虑此影响在本质上的差别。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讨论了现有的分析原始数据误差影响的各种方法,并提出了认为更合理的方法。作者根据建议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原始数据误差对城市典型三角网和导线精度的影响,并作了相应的建议,提供建网工作时的参考。本文第三部分中根据对原始数据误差影响过程的详细研究,提出了对平面控制网的边长、方向角和相对点位误差的预估公式(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作为完整的一组解决城市平面控制网或其他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  相似文献   

17.
润扬大桥北汊桥施工控制网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德华  岳建平 《测绘工程》2003,12(2):41-43,52
通过对润扬大桥北汊桥施工控制网三种测量方案的设计,并对实测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实践成果得出大型桥梁控制网测量采用测边网或边角网方案可以达到精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边角网平差计算采用验后定权法较合理。在精密测距边角网中,通过增加方向观测值方法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用摄影测量方法加密点的坐标时,总需要某些非摄影测量的信息,至少必须考虑到三维摄影测量网定向基准的基本秩亏,即三个平移量、三个旋转量再加上比例尺系数。因此,空中三角测量平差至少需要七个独立的大地测量观测值或条件方程。通常的摄影测量加密总是利用若干个分布合理的地面控制点(平面  相似文献   

19.
在测量平差计算中,不论是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或导线测量,不论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当法方程式的个数较多时,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式的计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且不易为一般人员所掌握。为了减少平差计算的工作量,许多人都在寻求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断改进平差工作。例如三角测量间接观测平差中,首先约化误差方程式,减少法方程式个数;国家大规模的Ⅱ等网中,应用逐渐趋近法解算法方程式。在条件观测平差中,典型图形平差可以机械地套用一定的公式,不需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式;为了减少法方程式的个数,三角网有两组平差、三组平差和逐一分组平差等;大规模的三角网还可采用分区平差。上述种种,都是为了尽量减少解算大量法方程式的繁重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用光电测距仪测定控制网起始边,按规定四等三角网,当起始边的高差在100S米(S为边长以公里为单位)以内时,改化平距(改平)用的高差可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求得,否则就必须用水准测量方法求得。这里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