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公元23年),在今河南省境内部分地区发生的一场,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在这次决战中,刘秀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一举全歼王莽军的主力,敲响了新莽王朝覆灭的丧钟。  相似文献   

2.
沈家大屋位于浏阳城区西北部的龙伏镇新开村,距省会长沙东约50公里,是长沙地区现存古建筑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具有浓郁江南宅院气息的晚清江南民居标本,结构布局气势恢弘,园林雕饰清新隽永。沈家大屋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11,(5):10-11
沈家大屋位于浏阳城区西北部的龙伏镇新开村,距省会长沙东约50公里,是长沙地区现存古建筑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具有浓郁江南宅院气息的晚清江南民居标本,结构布局气势恢弘,园林雕饰清新隽永。沈家大屋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4.
石达开,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起义军领袖之一,19岁统帅兵马,20岁封王。1856年夏,洪秀全因对杨秀清“迫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不满,密令北王韦昌辉回天京调解。然而,韦吕辉同杨秀清素有积怨,他往率军回到大京后就杀死了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两万多人,韦昌辉的这一举动使得天京人心不稳。见此情景,石达开急忙赶回天京,想要调停事端。  相似文献   

5.
建筑雄伟壮丽格局轮廓匀称风格古朴大方博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齐时期,该寺香火极盛。该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时期。隋统一全国后,佛教被尊为国教,隋文帝在位期间,曾重修龙华寺,建龙华塔,并设立龙华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时期。隋朝末年王薄起义时期,龙华寺成为民众反对佛教、起义军进攻的重点而遭到劫难。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龙华寺,但寺院比原来已逊色不少。三是清朝时期。宋朝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某些冰川和地球化学科学工作者,先后对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友谊峰等地的现代冰川冰、雪、水中痕量元素进行过若干研究,但在南峰地区还未作过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马、日、港湿地公园考察收获与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骆林川 《湿地科学》2004,2(3):238-240
通过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考察,及总结考察对建设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的有益启示,提出建设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既是实现该地区跨越式发展模式的创新,又是企业参与大型生态工益项目投资机制的创新,强调要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好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浏阳县位于湖南省东部,属幕阜、连云山丘区。全县山丘面积390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7.9%。 浏阳县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经营和立体农业的发展。 境内有连云、大围、九岭等山峰50多座,连云山脉呈北东-南西向,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构成一道天然屏障,这对冬季北来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对春季东移气旋和西南湿暖气流起滞留作用。 展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主要农业区年平均气温16.7—17.6℃,水热丰沛,无霜期235—293天,≥10℃积温值5000—5350℃,年平均日照1469—1850小时,年降雨量1457—2247毫米。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10年的各项研究成果和南极其它相关地区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菲尔德斯半岛地区陆地、淡水、潮间带及浅海4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物质的流动使得这4个生态系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物质流动的过程中,动物的作用尤其关键,如海鸟(企鹅、黑背鸥等)以及海豹的繁殖、取食等活动对营养盐的搬运有利地促进和疏通了营养物质在系统间的流动。此外,物理作用(如雨水的冲刷、潮汐作用和径流的带动等)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西藏地区10个典型泥炭地作为研究区,于2015年7月23~29日,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结合20世纪地矿部开展的泥炭资源调查报告关于西藏地区的调查结果,分析土壤碳、氮、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大多数泥炭地的造碳植物为小薹草(Carex parva)、具芒薹草(Carex aristulifera)和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泥炭地主要发育在湖盆、河漫滩、河道和扇缘洼地等。泥炭地土壤的平均灰分、有机质含量、腐殖酸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分别为39.06%、58.99%、33.63%、1.55%、0.17%和0.81%。泥炭地土壤的平均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分别为36.2、363.0和9.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碳、氮、磷含量两两之间不相关,说明该地区泥炭地土壤中不存在稳定的C︰N︰P比例;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与西藏泥炭地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都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前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方法单一、对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效应问题重视不够、节地技术研制力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研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在 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未来土 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应加强以下4 个方面:①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梳理相关技术标准、模式以及政策法 规,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与支撑理论体系。②土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应着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监 测技术方法及调查精度研究,加强基于政府、开发商、研究者、农民(居民)等多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重视 不同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下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模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与生态风险机制等研究。③土地集约利 用潜力与节地控制技术开发。包括主要行业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节地控制方法、土地集约利用 的节地工程化技术等。④退化废弃地恢复与再利用技术开发。包括退化废弃地信息挖掘与评价、退化废弃地生态恢 复与再利用、污染土地风险评估与生物修复、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等技术综合应用示范。⑤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 和规范研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及评价技术规范、重点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村庄整理与农地整理标 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城镇污染土地再生利用标准、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标 准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志三 《地理教学》2009,(11):22-22
地峡,顾名思义,即狭窄的陆地区域,在地理学概念上,是指连接两个大陆或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的陆地部分。在形态上看,地峡是狭窄而绵长的条带状区域,两侧是水域,而两侧的水域往往又互不联,由于比较狭窄,往往成为开凿运河的最佳地段,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既便捷、造价低廉,又能相应缩短两侧水域的航行里程,如从美国西部向南穿过巴拿马运河到东部港口,要比绕道南美洲南端缩短约1万公里的路程,极大地方便了上述各地的交往,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地球上著名的地峡有连接亚、非两洲的苏伊士地峡,连接南、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连接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的克拉地峡等。  相似文献   

13.
长沙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和供需匹配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宇  李德平  周亮  张栋  王嘉丞 《热带地理》2021,41(5):1060-1072
以长沙市为例,基于POI、夜间灯光、土地利用、路网、DEM等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变量因子,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2018年乡镇人口分解到100 m格网中,然后利用成本加权距离法分析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最后利用改进潜能模型计算基础教育资源的供需匹配度。结果表明:1)在村级(社区)尺度,人口空间化结果与统计数据的线性拟合R2达到0.73,优于WorldPop数据集;长沙市人口分布整体呈现“一主两副多点”的空间格局,能细致地刻画分布特征。2)长沙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整体较好,分别有97.72%、96.20%和89.46%的居民能在30 min内到达最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城乡差异明显,设施密集、交通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资源可达性较好;可达性较差的村(社区)集中分布在辖区面积大、多林地山区的县(市)。3)长沙市主城区和浏阳、宁乡城区基础教育资源多处于供需均衡状态,但仍有部分区域的资源配置有待加强;镇区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匹配度处于偏高状态,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在其服务半径内多处于匹配度高值状态,强度以设施点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需要加强校车配置和接收寄宿学生的能力,以扩大生源范围。  相似文献   

14.
河流阶地的形成、演变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演变的历史产物, 它记录了河流演变过程中的有关环境变化信息, 是剖析河流历史演变的关键地貌体。本文从河流阶地的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环境响应和有关测 年技术等方面,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河流阶地的发育、演变及其意义,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 论。认为河流阶地是河流系统和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 对河流阶地的研究可以反演研究区地质构 造、古河流动态及气候等信息, 是揭示研究区环境信息的重要地貌单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主要被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所掌控,二者所占全球锆储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0%和27%,而我国锆矿的探明储量仅50万吨,占全球锆矿资源的比重不足l%。锆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陶瓷、玻璃、石化、建材、医药、纺织以及日用品等领域。南于具有惊人的抗腐蚀性能、极高的熔点、超高的硬度和强度等特性,锆在航空航天、军工、核反应、原子能领域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关乎同计民生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当前,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研学旅行活动正在全国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众多部门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公司都以研学旅行的名义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各地中小学也依托自身和社会力量组织各种研学旅行实践。语文、英语、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都开展了对研学旅行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尤其是地理学科,改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相互交织形成合力,地理实践力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素养基础,而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利的实施途径。基于各地、各学科、各种主体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有益尝试,应当认识到,研学旅行不是随意的市场化游学,也不属于某一学科,而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属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各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综合用作研学旅行活动的基础,研学旅行活动又是对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效的实践检验。当前,研学旅行的开展方兴未艾,难免出现一些目的不明、属性不清、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规范、有效、均衡地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促使研学旅行成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特拟定了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以连载方式分四期刊登于《地理教学》杂志,作为研学旅行指导性规范,促进研学旅行规范化、课程化、优质化。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九个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段玉山、郭锋涛、周维国,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袁书琪,福州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李文等编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09,(3):22-22
2008年1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第二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总结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蒙黑两省区民政厅分管领导和区划地名处处长、界线毗邻地区的五个市(盟、地)民政局领导和区划地名科科长等2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1,(5):11-12
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击,暴动的矛头直指反动统治的中心城市长沙。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一、四团,首先在修水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艳红旗,吹响了起义的号角。紧接着第二团在安源打响了暴动的枪声,第三团在铜鼓举起了红色的战旗。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在地质领域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遥感、地质、化探多元综合信息异常分析的应用更是在地质基础研究和找矿预见性方面越来越得到认可,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内蒙地勘十院2016年开展了霍林河地区1∶5万区调项目,地质生产过程中以ETM+数据为信息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有效提取了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并利用光谱法对蚀变异常进行了优化处理,与地质、化探多信息资源进行叠加,在叠加有利部位划分出了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异常源区,对于区调工作在构造性质、矿产预测、成矿远景区及靶区圈定等方面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及前瞻性。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单、双季稻识别与生育期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尧  卓莉  易沵泺  叶涛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0):1306-1323
本文基于MODIS数据,构建并分析了湖南省典型地物的植被指数及地表水分指数的时序曲线,利用分类回归树区分单、双季稻像元,并使用转折点法和最大变化斜率法提取双季稻的主要生育期。结果表明,湖南省内双季稻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区、湘江流域株洲以下、衡阳以上河段的干流及各级支流周边的平原区,以及永州、郴州境内阳明山和南岭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单季稻主要分布在双季稻种植区外围,湘西州、怀化市等地的山间谷地也有种植。双季稻生育期在空间上保持了较好的相对一致性。洞庭湖以南平原区以及湘南山地丘陵区的各阶段生育期均早于省内其他地区,而洞庭湖区东北部、娄底、邵阳等地则相对滞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单、双季稻及生育期的分布都较为破碎,且空间镶嵌程度较高。上述结论可为后续开展湖南省水稻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风险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