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厦门香山至长尾礁沙滩修复实践及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厦门香山~长尾礁沙滩修复工程为例,研究了海滩的修复和改造技术.香山~长尾礁沙滩位于厦门东海岸,岸段原始沙滩已消失殆尽,于2007年10月完成海滩修复的一期工程,海滩的宽度和质量经一年来的监测,改造基本稳定,并明显好于历史时期的海滩.从选址条件、海滩设计要素及施工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人造海滩修复的主要内容及修复后海滩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海水、沙滩、阳光,是多少旅游度假者的梦想,海滩因其优越的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已经成为现代人休闲的主要目的地。但是,近年来却因沙滩质量出现显著退化,影响了海滩的美丽景观和旅游者的舒适体验,对海滩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明显不利影响。为了适应今后我国海滩旅游经济发展需求和海滩养护工程要求,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主任蔡锋等编著的《中国海滩养护技术手册》一书应运而生,日前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海滨城市核心区的沙质海滩是吸引人们旅游度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无论是自然沙质海滩还是人工沙质海滩,演变稳定后均形成岬湾弧形岸线形态。兴建防波拦沙堤可以对沙滩起到良好的护沙固沙作用,其不仅可以作为沙滩的硬质边界线存在,将岸线塑造成适合养滩的岬湾地形;且能遮蔽外海风浪,在人工沙滩近岸区域形成波高流速均稳定的水域。基于海口湾畅通三期工程中的人工沙滩建设项目,综合分析了防波堤的堤线布置,设计出合适的断面形式,通过建立沙滩海域波浪泥沙XBeach数值模型,分析了防波拦沙堤建设后对近岸水域的掩护效果,经研究发现东西两侧防波堤拦沙堤的设置能进一步减小堤前波高与流速,形成适合铺填人工沙滩的稳定水域;结合二维水沙运动特征及一维岸线模型预测防波拦沙堤设计对人工沙滩的演变影响,揭示出在本设计方案下防波拦沙堤对海滩的掩护效果较好,海滩在常浪作用下将处于动态平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潍坊人工沙滩二期工程竣工后海滩实测地形剖面进行研究,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提取海滩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6次剖面监测数据中的前3个模态的空间特征函数和时间特征函数,分析竣工养护后海滩剖面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海滩的平面变化特征。第一特征函数表示竣工后海滩的总体冲淤变化,受到东西两侧丁坝加长和中间T型坝修建的影响,剖面的侵蚀程度较一期工程明显减小;第二特征函数表示受地形和水动力作用影响,前滨带出现滩肩剖面和沙坝剖面的相互转化;第三特征函数反映风暴潮、人为因素等偶然因素的影响;从平面特征来看,人工沙滩中部、东部较西部侵蚀严重。可见,二期工程建设起到了优化的目的,大大改善了人工沙滩的侵蚀,但仍需要持续有规律的对海滩进行监测,进一步深化对人工养护沙滩建设和维护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砂质海滩的泥沙具有一定的级配,在波浪作用下,滩面泥沙粒径将发生分选,引起海滩质量变化。在水槽中用不同波高和周期的波浪分别对不同级配的沙滩进行作用,探究滩面在波浪外动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级配沙滩在相同波高波浪作用下形成的沙坝型海滩滩型中,破波点向海的区域表层泥沙分选会随波浪周期增大变差;相同周期(T=1.68s)波浪作用下,全级配沙滩在大波高(H=13.2cm)和小波高(H=6.7cm)的波浪作用下分别形成沙坝型和滩肩型海滩,滩面泥沙分选变好;原始沙滩级配与滩面泥沙变化密切相关,同种波浪动力作用下,中细、粗中沙滩沙坝表层泥沙迎波面粗于背波面,粗细沙滩粗颗粒集中在沙坝和滩顶之间。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在城市饱受环境污染之苦时,常常向往着大自然,于是海滩就成为优先选择的旅游胜地。在那些终日面对内陆山丘、平原和河川的人们看来,大海有一种神秘感,能在海滩上接受和煦阳光的沐浴和湛蓝海水的洗礼,似乎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就这样,海岸沙滩以她宽广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在阳光、海水、沙滩赋予人们丰富多彩的观光游乐活动。同时,海岸沙滩也承受着人为作用,这就是我国海岸沙滩正处于不断加大的侵蚀状态之中的原因。由于旅游海滩没有合理的防治措施,受人为负面影响侵蚀更甚,那些开发较早的旅游海滩情况则尤其严重。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0 2012年两年4季莱州三山岛黄金海岸沙滩综合勘测结果,分析上述沙滩形成过程,并进行了沙滩近期变化特征探讨.结果表明,莱州三山岛黄金海岸沙滩年际及年内季节性变化规律均表现出带状冲刷特征,黄金海岸沙滩及其近海海域表现为普遍冲刷特征,冲刷厚度平均<1.2 m/a.基于莱州三山岛黄金海岸沙滩近期变化特征,建议尽早开展以抛沙养滩为主,并适当辅以硬工程的沙滩养护方案,注重海滩养护工程前期调查,修复和人工再造三阶段的工作,特别应根据设计方案向沙滩开展大量抛沙、保沙和稳沙工作,使受蚀海滩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8.
海滩养护是当前全球广泛流行的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软式海岸工程手段。文章以广东珠海外伶仃岛小石嘴沙滩为例,首次选取珠江口海岛沙滩,开展近岸动力、近岸地形、海岸动力地貌、沉积特征等多方面的研究,最终通过补沙方法修复了一个适应于该研究区近岸动力条件的人工海滩,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海滩抗蚀能力,而且较好地改良了海岸景观。  相似文献   

9.
福建旅游沙滩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福建滨海沙滩的特征概况,阐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滨海沙滩在旅游经济以及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福建滨海沙滩经济价值现状及前景,根据滨海沙滩面临的侵蚀、退化问题,提出海滩养护是将来滨海旅游沙滩保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砂质海滩对于海岛旅游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伴随着沿海开发进程的推进,海岛砂质海滩的稳定性逐渐受到考验,与其相关的海滩侵蚀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唐山市沿海一线海岛沙滩的踏勘,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分析了2010—2016年唐山海岛沙滩的长度、面积变化,结果表明受陆域来沙减弱及海洋动力诸如风暴潮的作用及人工构筑物(虾池)等原因,唐山海岛沙滩长度、面积每年在以较快的速度不断缩减。同时,以唐山湾三岛(祥云岛、菩提岛、月岛)为例,提出了对三岛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修复相应的方案,包括退养还滩、沙滩整治修复、防浪促淤工程、生态廊道构建等工程,以期为当地决策者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海滩养护是当前抵御海岸侵蚀的常见措施。通过人为地向海滩补充沙源,以达到海岸防护、修复沙滩等目的。本文建立了XBeach一维海滩剖面演变数值模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常浪条件下不同方案补沙后海滩剖面达到平衡状态的速率;通过对比补沙工况与未补沙工况的风暴后剖面,分析风暴作用下的防护效果。结果发现,补沙量较大时,沙坝向海侧位置补沙在常浪条件下补沙效率高于滩肩补沙,在风暴条件下防护效果优于滩肩补沙。此次研究对于在实际海滩养护过程中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评估沙滩养护工程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岛 《海洋世界》2004,(2):11-12
走在一场风雨过后的沙滩上,触目的疮痍景象是被海浪冲上岸的枯叶、树枝、树干、海草,还有数不尽的海洋贝类的遗骸,一堆一堆的贝壳散落在沙滩各个角落,最不能忍受的是那随浪飘来的塑料瓶、塑料袋。这污染了海滩的垃圾不只是海岸线上的,还有与它衔接的海洋,那里有更  相似文献   

13.
海滩是海岛海岸重要的沉积地貌单元,其沉积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海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海滩养护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烟台长岛明珠广场海滩(人工沙滩)和威海荣成镆铘岛海滩剖面形态特征,结合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了海滩剖面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岬湾海滩静态平衡模型(MEPBAY),对两海滩平面形态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明珠广场海滩处于前滨严重侵蚀的不稳定态,镆铘岛海滩处于局部微侵蚀的轻度不稳定态。另外,从海岛海滩地理特征、水动力环境、泥沙来源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简单归纳了两个海滩的侵蚀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岸补沙养护海滩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  拾兵 《海洋科学》2011,35(8):108-112
在海平面上升、风暴频率增加等自然因素和人工挖沙、河流水利及海岸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海滩侵蚀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我国厦门岛、北戴河、青岛汇泉湾等黄金海滩滩面变陡,颗粒粗化,岸线萎缩,可用沙滩面积大幅减少,海滩资源的损失已成为滨海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海滩地形动力学、遥感影像的风险预识别以及现场排查等方法,对西涌滨海旅游区海滩裂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地形动力分析结果显示,西涌滨海旅游区泳场逐月平均沙滩类型大部分是沿岸沙坝和裂流沟槽交替的沙坝型(B),风险等级高;影像特征判断该沙滩属于沿岸沙坝和裂流沟槽交替的沙坝型(B)或者低潮位附近伴有冲流沙坝及裂...  相似文献   

16.
江泓 《海洋世界》2021,(3):56-59
海风阵阵,摇曳的树影在沙滩上晃动着,空气中能够闻到海水特有的淡淡咸味。这片海滩位于今天的云南省,但是在距今2.4亿年前却是热带海洋的边缘。在沙滩上,几只张氏幻龙正在晒太阳,由于自身无法产生热量。  相似文献   

17.
面向日本海的韩国东海港(Donghae)位于朝鲜半岛东部的江原道海岸,该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新港区,为了降低该工程对邻近沙滩稳定性影响,拟建用于进行岸滩防护的突堤与离岸堤群。本文主要研究了工程实施前后沙滩剖面变化以及工程对岸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波浪持续作用达到沙滩剖面基本稳定时,不同角度布置的离岸堤群和突堤所共同构成的防护措施可以对沙滩岸段进行有效防护,根据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动床试验结果,入射波在传至离岸堤后能量有所衰减,对于削弱波浪侵蚀力的改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结合试验现象和测试结果可见,离岸堤在减少附近海滩的侵蚀和侵蚀海滩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振 《海岸工程》2019,38(1):52-62
选择威海双岛湾附近海滩、国际海水浴场海滩、金海滩、青叽岛以西海滩、青叽岛以东海滩、天鹅湖海滩、桑沟湾海滩、楮岛海滩、南海新区海滩和乳山银滩十处代表性岸滩进行了海滩地貌和底质调查,结合沙滩表层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对研究区海滩地貌、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海滩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威海海滩沉积物主要包括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四种类型,其中中砂分布最广,约占所有点位的35.6%,细砂、粗砂、砾砂分别占34.4%,26.7%和3.3%。岸滩坡度一般较缓,宽度中等以上,岸滩质量整体较好,部分岸滩受沉积物粒度影响,质量稍差。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具有快速高效、体积小和成本低等特点,不仅可以监测淤泥质潮滩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还可以观测到卫星难以捕获的潮滩短历时发育过程。文章基于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通过后期图像处理生成正射影像,获取临港新片区潮滩的沙滩和植被区域面积,分析潮滩短周期沙滩和植被时空分布特征和对不同事件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临港潮滩潮上带从淤泥质海滩逐渐转变为沙质海滩;潮滩植被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秋冬季枯萎,春夏季生长茂盛,分布在潮滩西侧的植被变化最为显著;沙滩随着植被枯萎而裸露,易受波浪、潮汐冲刷;相比于季节性转化,沙滩在事件上的响应更为显著,洪水期淤积和台风冲刷导致潮滩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20.
<正>滨海沙滩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据统计在美国夏季有75%的旅游者选择海滩作为旅游目的地,海滩旅游在各发达国家旅游业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滨海旅游业收入增长较快,目前已经成为海洋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