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中国菊花石的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菊花石产于二叠纪栖霞组碳酸盐岩层位中,菊花石经光学显微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其原生矿物主要天青石和菱锶矿,两种含锶矿物后期广泛被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交代,依据其菊花石原生矿物组成,将我国菊花石划分为天青石型(浏阳菊花石为典型)菱锶矿型(宣恩,来宾菊花石)和青青石-菱锶矿混合型(永丰型菊花石)菊花石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陆石基  周宏  刘伟  陈乾龙  燕子琪  陈丽 《中国地质》2021,48(6):1865-1874
为探究岩溶地区水流系统控制下地下水中锶的分布现状及富集规律,本文以秭归茅坪河与九畹溪两个岩溶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8年期间针对研究区典型泉点、典型断面地表水以及主要含水岩组的岩样进行了采集,共分析了415组水样数据,93组岩矿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上锶多富集在以潮坪-潟湖沉积相沉积的嘉陵江组、娄山关组、灯影组地层中,且多以天青石、菱锶矿等矿物等形态存在;富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型和Cl型;在水流系统结构上,包气带以上地层中富锶矿物较少,主要受淋虑作用影响,浅循环地下水中的天青石与菱锶矿均未达到饱和,在少数深循环地下水流中趋于达到饱和状态;封闭还原且富含石膏、天青石的环境下有利于地下水中锶的富集。  相似文献   

3.
重庆玉峡锶矿床中分散元素锶的超常富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玉峡锶矿床位于华蓥山构造带的南段。含矿岩系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一亚段的含藻含膏白云岩,含矿层位自下而上有三个矿层。矿层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西山背斜北段的背斜转折端及相邻两翼的层间虚脱部位。矿石矿物有天青石、菱锶矿、钡天青石,脉石矿物为白云石、...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赋存于上侏罗系蚀变凝灰岩型地开石矿床中的磷铝锶石矿物。它的含量不到3%。通过氢氟酸溶蚀,富集了磷铝锶石。用XRD和IR研究了磷铝锶石的矿物学特征,并获得了良好IR图谱。磷铝锶石矿物具有特征的3475cm-1和3070cm-1OH吸收峰可区别于其他同族矿物。这种磷铝锶石形成于成岩作用后期,晚于地开石。  相似文献   

5.
谭雪英  张小毅  赵威 《岩矿测试》2008,27(5):379-382
对化学物相法分析矿石中红柱石的含量作了初步探讨。试样经氢氟酸冷浸12 h,过滤后残渣用过氧化钠熔融,热水提取,用乙酸锌标准溶液滴定三氧化二铝含量,最后以三氧化二铝的含量换算成红柱石的含量。结合青海乐都矿区红柱石与其伴生矿物的组成特点,试验了排除其他含铝矿物的工作条件与红柱石的溶解特性,并用人工模拟样品中的红柱石溶解率求得校正系数,确定了铝量法作为矿区红柱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赋存于上侏罗系蚀变凝灰岩型地开石矿床中的磷铝锶石矿物。它的含量不到3%。通过氢氟酸溶蚀,富集了磷铝锶石。用XRD和IR研究了磷铝锶石的矿物学特征,并获得了良好IR图谱。  相似文献   

7.
方解石族与文石族矿物振动光谱的因子群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无水简单碳酸盐矿物分为方解石和文石两种结构类型。属于方解石结构类型的矿物有方解石、菱镁矿、菱铁矿、菱锰矿、菱锌矿、菱钴矿和菱镉矿;而文石、菱锶矿、毒重石和白铅矿则属文石结构类型。同一结构类型矿物的红外光谱十分相似,但不同结构类型的矿物,其红外光谱差别甚大。在以往文献中,大多是讨论同一结构类型各矿物的光谱特征及影响吸收频率的因素,而对两种类型之间的光谱差异则研究较少。本文在结构资料基础上,以方解石和文石为代表,通过位置群和因子群分析阐明它们的光谱特征与结构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水-岩反应的锶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锶同位素和水化学资料,对该区水-岩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方法对锶同位素示踪水-岩反应的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生了石膏、少量碳酸盐矿物及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反应,且北区地下水对石膏等硫酸盐矿物的溶滤作用强于南区,而南区地下水对铝硅酸盐矿物的溶滤作用强于北区;同时,南区碳酸盐矿物发生了溶解/沉淀的不一致性,即白云石发生溶解反应而方解石发生沉淀反应。采用锶同位素方法得出的水-岩作用结论与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知含锶矿物有十余种.它的独立矿物只有天青石(SrSO_4)和菱锶矿(SrCO_3),是提取锶的主要原料.锶在地球上的平均含量很低,据克拉克和华盛顿为170ppm. 锶的用途很广.它可用做原子电池、特种合金,改进生铁性质、难熔金属还原剂;锶盐常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是针对平山县罗圈矿区的,该矿区的矿物组合为矽线石,石英、钾长石、白云母黑云母,钛磁(赤)铁矿等矿物。本方法用氢氟酸为选择性溶剂,先将样品经过800℃以上的高温灼烧,而后再用氢氟酸在室温下浸泡,过滤分离其它含铝矿物,用EDTA容量法测定出矽线石中三氧化二铝含量,换算出矽线石含量。(一)选择性溶解最佳条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华蓥山锶矿带构造控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锶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锶矿成矿带。在华蓥山大断裂及其以东的川湘台褶带区域构造变形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总结提出了构造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古构造环境,含矿岩系和锶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地区上新世湖相沉积中发育有我国储量最大的内陆湖相蒸发岩型天青石矿床,长期以来针对该矿床主要进行了地质勘查与开发,而对于大风山天青石矿的成矿物源及成因模式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大风山天青石矿床短轴复式背斜之北翼、轴部及南翼典型蒸发岩剖面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前人相关锶同位素数据特征和区域地质资料,利用柴达木盆地内现代河流锶含量的分布特征,蒸发岩剖面的主量元素特征及岩石薄片分析等手段,对大风山天青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柴达木盆地周缘长英质基岩长期的风化作用为湖相天青石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锶源;(2)围岩富锶碳酸盐岩显著发育的溶蚀与交代作用对天青石矿物的二次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3)高山深盆构造背景下的振荡干化作用有利于沉积物中锶的溶解迁移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3.
董悦安  孙彬 《现代地质》1998,12(2):249-252
应用热力学原理对平顶山煤矿八矿地层中的长石、石英、高岭土及碳酸锶在该区热力学条件下溶解的可能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区矿泉水中的可溶性硅主要来自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石英,锶来源于灰岩中碳酸锶的溶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采集和分析河南固始史河一带土壤、作物样品,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查明了区域土壤锶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以及锶在土壤、作物中迁移富集机制,确定了土壤锶形态含量表现为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态>腐殖酸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态,其中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锶累计占98%,Sr主要以难溶态稳定形式赋存在土壤中。在弱酸性环境下,难溶含锶矿物SrSO4、SrCO3通过水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形成易溶于水的锶岩Sr(HCO3)2、SrCl2,并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锶在土壤-作物中的迁移。对比国内外相关作物Sr含量,提出了花生、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富锶标准,即:水稻中的富锶下限值为0.65 mg/kg,花生、小麦、玉米的富锶下限值为1.08 mg/kg。依据此Sr含量标准,研究区内小麦、花生籽粒富锶,水稻部分富锶。本研究成果为固始史河流域富锶土地资源开发、发展富锶农产品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扬子板块北缘马元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马元铅锌矿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脉石矿物有白云石、重晶石和少量石英、萤石、方解石等。本文着重对主要矿石及脉石矿物的锶、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其成矿机制。早期沉淀产物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及白云石的~(87)Sr/~(86)Sr比值为0.71111~0.71241,表明Sr来源以壳源锶为主;晚期重晶石~(87)Sr/~(86)Sr比值为0.70918和0.70971,表明重晶石中的锶主要来源于海水锶,有少量壳源锶加入。早期产物白云石、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稀土元素具有类似热卤水特征的明显正Eu异常(去掉特高值后平均值为1.99),而晚期重晶石则具有类似海水特征的负Ce异常(0.26)。硫同位素表现出富重硫(δ~(34)S12‰)的特点,表明硫可能主要来源于海相硫酸盐。还原硫的形成机制为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有机质如甲烷可能充当了还原剂。闪锌矿、方铅矿及重晶石的δ~(34)S值各自集中分布在较小的范围内且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暗示金属、还原硫和硫酸根可能是同一成矿流体搬运的。矿质沉淀机制可能是地层中循环的富含放射性锶以及多种金属元素的成矿热卤水与下渗的海水(或大气降水)混合导致的。早期沉淀白云石、闪锌矿以及方铅矿的流体以热卤水为主,晚期与重晶石沉淀有关的流体则具有相对富含海水(或大气降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锶矿资源丰富,矿床成因类型比较齐全。本文是笔者对我国主要锶矿床勘查、研究、考察的基础上编写的。在此对向本文提供过资料的江苏、内蒙古、青海、湖北及云南省(区)地质矿产局表示感谢! 一、锶的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分类锶属碱土稀有金属,其克拉克值为0.048%,富集成矿不多。锶在岩浆、热液、沉积、后生及表生阶段均有活动和富集。其工业矿物主要为天青石和少量菱锶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在新疆库车盆地首次发现天然氯化锶矿物。该矿物大小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具有形态不规则、在空气中易潮解等特征。由于颗粒太小,暂时无法测定其晶体结构参数。初步认为极度干旱气候条件下,如有锶的来源,在蒸发盐壳中可形成天然氯化锶矿物。其晶体结构参数、确切成因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重液变温分离单矿物在铷锶年代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自超  王桂华 《岩矿测试》1992,11(4):299-305
报道了应用重液变温分离法分离白云母、黑云母、透长石和石英等单矿物,进行铷锶等时线年龄测定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同一单矿物具有微小比重差的组分,其Rb、Sr同位素比值具有明显的线性展布,在铷锶年代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9.
生物矿化作用是在有机基质全程参与调控与诱导下形成矿物的过程。本文以钙锶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球藻对钙锶的生物矿化诱导,探索钙锶形成稳定矿化体的条件和方法。通过SEM,FT-IR和XRD来考察小球藻表面基团酯基屏蔽前后对钙锶生物矿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锶离子浓度较高时,晶体更易生成文石结构;2钙离子浓度偏高时,则更偏爱方解石;3在小球藻的作用下,晶体的取向更易受浓度较大的离子的影响;4当屏蔽小球藻表面基团酯基后,钙离子及锶离子对晶体的成核取向上的调控能力减弱。简言之,小球藻表面基团酯基能促进晶型的转换,并且对晶体的形貌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还原气氛下制备了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 ,Dy^3 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在1050℃已经得到纯相的SrAl2O4产物,1150-1400℃物相没有改变.仍是SrAl2O4相.研究了灼烧工艺、铕和锶的比值、硼酸的加入量、激活剂铕和镝的比值、基质元素铝和锶的比值等条件对SrAl2O4:Eu^2 ,Dy^3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2作还原气氛,灼烧温度为1200℃,恒温2h,然后随炉自然降温的生产工艺,可制备出发光性能优良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