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围绕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发展计划,概括介绍了大洋海底矿产资源研究的动态、重大成果和发展趋势,希望在我国的大洋工作当中加强系统论指导下的海底成矿系统研究,重视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争取今后在多种资源矿区申请工作中有的放矢、把握主动。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我国大洋钻探船的设计和建造,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保障我国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文章概述世界主要大洋钻探船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必要性和经验基础,并提出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大洋钻探船主要包括美国"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地球"号;从开发利用深海矿产资源和深度参与国际海底事务的角度,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需求迫在眉睫,且我国已在深水勘察船和钻井船等的设计和建造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船型、总体布置、推进和定位方式、钻探和岩芯采集系统以及船载实验室等方面,应参考其他相关和类似船舶,结合我国深海大洋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具体任务需求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3.
大洋矿产资源信息管理是海洋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总结回顾了大洋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和现状,提出大洋矿产资源信息管理未来发展设想。多年滚动式发展的大洋矿产资源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大洋矿产资源评价、矿区圈定、海洋权益维护等领域提供了可靠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撑。伴随大洋资料量的迅猛增长,用户需求增加,大洋矿产资源信息管理运行体系急需完善,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要不断提高,才能满足社会对大洋信息的使用需求,更好地实现大洋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大洋钴结壳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钴结壳资源是一种生长在海山上的海底矿产资源,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日趋枯竭和人类对海洋认识的日益深化,分布在海山上的钴结壳已成为世界各国瞩目的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和陆地矿产资源在资源评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选择计算方法和建立理论模型时必须针对大洋钴结壳资源这一特殊矿床特别对待。根据大量实践研究工作,系统扼要地介绍了大洋钴结壳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论述了多元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地质统计学(克里格法)、神经元网络分析、分形方法以及进行钴结壳资源评价的资源量计算方法等的原理,并对实现双边界指标(边界品位、边界厚度)条件下的钴结壳品位-厚度-吨位分析的《大平洋钴结壳资源动态评价系统》软件开发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3):F0002-F0002
4月24日,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中国大洋协会)成立1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日子,展示我国在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由该协会主办的“进军大洋造福人类——中国大洋资源研究开发15年成果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出席开幕式,并为成果展剪彩。开幕式由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主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查进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查的进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80年代第一阶段多金属结构资源的概查,为中国申请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打下良好基础;90年代第二阶段多金属结核资源的详勘与评价和结壳资源的探索性调查,为开辟区50%的区域放弃和获得7.5万Km^2的专属矿区以及6000m自治水平机器人在大洋矿区详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我国大洋领域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了解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趋势,推动深海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基因资源的产业化。2005年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邀请近40位来自中科院、全国齐地儿所高校、国家海洋局第一、三海洋研究所、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事大洋领域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在厦门召开“2005中国大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战略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地矿部“海洋四号”地质科学考察船完成东太平洋地质科学调查任务,其重点由以前科研探索转向矿产资源评价.历时227天,创国内同类船大洋科学考察持续时间最长的新记录.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6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对太平洋洋底资源进行了调查,在夏威夷南面洋区圈定锰结核矿区15万多平方公里,对30万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成果展示出我国深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技术已渐趋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申请登记国际公认海底富矿区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国家功能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于2015年正式成立。实验室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研究,以服务于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调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拓矿产资源勘查的新领域、新区域,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后备接替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矿产资源评价的协同区域化理论和协同克立格方法,同时结合大洋CC西区锰结核资源评价工作,探讨其在大洋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在CC西区的锰结核矿石中铜、钴、镍是三种相关而经济价值又不同的金属,同时矿石的分布水深也是制约开采成本的重要因素.利用协同克立格方法建立资源评价模型,估计上述区域化变量在空间中的有利组合分布样式来圈定更加有潜力的矿区位置以及估计资源量,达到资源定位预测和定量评价的目的.这种方法对锰结壳资源评价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1.
<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国家功能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于2015年正式成立。实验室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研究,以服务于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调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拓矿产资源勘查的新领域、新区域,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后备接替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的学科领域包括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矿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中国大洋资料中心基于深海大洋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对大洋航次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综合管理。面向高效、可视、在线的“一张图”综合分析应用需求,以国内外多来源深海大洋数据资源为基础,面向深海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需求,紧密衔接综合数据库,对现有深海大洋数据进行必要的空间化矢量化改造,利用Java+SpringBoot、基于WebGL的Cesium等技术,开发了基于GIS的深海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综合展示与可视分析系统,研发了深海空间数据资源地图、深海态势分析、工作规划部署、资源潜力评估、装备效能分析和数据评估检验等专题应用分析功能,架构起数字深海“一张图”综合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已部署在国家海洋通信专网并投入业务化试运行,为我国深海大洋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 GIS 的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和资源评价是大洋富钴结壳矿区圈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阐述了基于GIS组件MO构建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组成和设计思路。该系统利用VC采取面向对象的方法编程,设计开发了富钴结壳资源量计算评价程序,实现了地质块段法等多种计算方法。该系统吸纳了资源评价和矿区圈定中水深、丰度、品位和坡度等几个重要评价指标,可方便地实现钴结壳资源量计算,为大洋富钴结壳矿区圈定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近年的大洋科学考察中,深海摄像作业作为重要的可视化调查手段之一,在大洋结核、结壳、热液硫化物以及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航次均取得近百小时的视像资料数据,海量的视频数据包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如何管理获得的大量视像数据以及如何检索、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资源,直接关系到航次获得的视像数据在大洋资源评价中的意义和价值.文中从视像数据的特点出发,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开发特点,阐述了我国大洋摄像视频数据库的建立、实施技术方案,以达到与同行的技术沟通,提高我国视频数据库技术在大洋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国家功能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于2015年正式成立。实验室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研究,以服务于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调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拓矿产资源勘查的新领域、新区域,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后备接替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的学科领域包括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  相似文献   

16.
信息之窗     
“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信息系统”通过验收 2001年9月7日,“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信息系统”课题通过了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 “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信息系统”是中国大洋协会“九五”课题(DY95-05-07)。国家海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国家功能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于2015年正式成立。实验室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研究,以服务于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调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拓矿产资源勘查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国家功能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于2015年正式成立。实验室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研究,以服务于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调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拓矿产资源勘查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海洋信息》2021,36(2)
自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综合环球考察航次发现深海多金属结核矿物后,国内外先后掀起了对国际海域固体矿产资源勘探的热潮。我国自1983年在南太平洋海域开展了锰结核资源调查,揭开了我国在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勘探的序幕。目前我国已实施60余航次调查,累计海上作业5 477天。本文综述了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技术的现状,从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勘探研究、海底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勘探和开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目前影响发展的因素,并研究了目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调查和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对国际海底区域分布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深海稀土几种深海固体矿产资源的关注程度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国家为占有国际海底资源,加快了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步伐,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的竞争形势愈加紧迫。通过调研的方式收集了大量资料,对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深海稀土几种深海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勘察现状进行评述,从而对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研究趋势有所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