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普遍比一般城市严重.在实现城市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将环境问题纳入其转型战略中。本文以甘肃省“镍都”金昌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环境制约因素,转型战略中应关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问题,提出了金昌市在产业转型中可以采取的缓解环境危机、生态恢复和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煤炭城市发展出现了经济衰退、竞争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实现煤炭城市的产业转型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分析了煤炭城市产业转型中的集群效应,认为立足于传统产业优势,发展煤炭产业集群是煤炭城市实现依托式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淮南市煤炭产业群发展现状及特征,提出了煤炭产业群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其经济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的主要障碍,在对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沧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同类城市产业转型可资借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老工业区改造是当今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发展创意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老工业城市再生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外对老工业城市创意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区创意转型的现状与成效,而较少对其机理层面进行理论剖析。该文以路径依赖和路径创新为理论依据,以北京石景山老工业区创意产业发展为例,研究城市老工业区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机理。介绍了路径依赖、锁定、路径创新等概念及其对老工业区转型的解释;分析了石景山老工业区的历史由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石景山老工业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即工业设计与研发、数字娱乐产业和娱乐休闲旅游业;最后提出政府在转型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及其就业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董丽晶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08,28(2):162-168
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在深入分析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与就业变化两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典型的老工业城市沈阳市为例,探讨了沈阳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升级、产业替代和产业融合,对城市就业结构、就业制度以及就业文化方面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与就业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沈阳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促进就业的对策措施,以此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有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会因资源枯竭而呈现"矿竭城衰"的现象,然而有些城市根据发展实际,进行适时转型,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共性分析,在总结国际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来判定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和城市转型定位等四个维度框定城市转型理论分析,进而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及其特征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不同转型阶段内涵及特征,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体系。引入具有隶属函数性质的分段函数模型,识别转型阶段、分析转型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转型效果均有所提升,总体进入基本转型阶段,经济转型特征最为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石油类城市转型较好,森工类、煤炭类城市转型较差,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其他城市转型难度大;同时城市的资源依赖特征仍然突出。评价结果符合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最后从中央政策、产业基础与空间区位、资源禀赋、地方财政等方面分析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特征成因,并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周建发 《西部资源》2012,(2):117-119
我国资源型城市多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原有经济结构僵化、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污染严重、人才资源匮乏等制约了其产业转型。要实现产业转型,政府必须及早进行规划,找准城市转型定位,发展替代产业;同时要加大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此外还要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以人才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9.
成长型资源城市产业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国计民生和区域绿色发展,尤其在“双碳”目标下,亟需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和接续产业发展。采用产业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方法,以陕西省榆林市县域为例,分析了其转型能力时空演变特征,确定了榆林市产业转型方向和具体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8—2018年榆林市县域产业转型能力呈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要素投入的使用效率和技术利用程度是产业转型能力提升的关键。② 县域产业转型方向应依据产业转型能力和地域资源优势,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如北六县(市、区)为能源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物流业,南六县为特色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盐化工产业。③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更适宜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成熟型资源城市处于转型发展的最佳阶段。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众多,但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产业特征及内部差异等复杂。分类探讨该区成熟型资源城市特征与转型障碍有助于其转型发展。基于区域视角,尝试选取影响城市转型的发展基础、产业特征、民生状况、生态环境等5类28个指标,采用定量聚类和综合对比分析对该区11个地级成熟型资源城市进行类型划分、特征与转型障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级成熟型资源城市可划分为四类:Ⅰ类城市(雅安、自贡)主要面临创新发展不足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障碍。Ⅱ类城市(安顺、保山、广元、达州、广安、曲靖)数量多、人口与GDP份额大,主要面临资源产业链延伸和污染治理等障碍。Ⅲ类城市(普洱、临沧)主要面临全域发展与人文生态落后、产业转型与文化保护和绿色发展难协调、自身优势与支柱产业不匹配等障碍。Ⅳ类城市(攀枝花)比较特殊,主要面临对外协作难度大、资源产业刚性约束、固体废弃物数量巨大、区域内部差异突出等障碍。  相似文献   

11.
Numerous domestic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a remote location is the major factor prev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Research to date, however, has not presented releva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hypothesis or explained how to identify the concept of ‘remoteness’.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alongside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that contain such entities and three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that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his phenomeno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evaluate the location remoteness degrees (LRDs)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erms of both resource types and reg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are indeed remote from the overall samples. Based on spatial distances, the LRDs are α1 = 1.36 (i.e., distance to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nd β1 = 1.14 (i.e., distance to regional central city), but when based on temporal distances, α2 = 2.02 (i.e., distance to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nd β2 = 1.44 (i.e., distance to regional central city). Clear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the LRD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resource types, with those in western China and forest industrial cities the most obviously remote. Finally, the numbers of very remot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 (i.e., α > 1.5 ∩ β > 1.5) are 14 and 19, respectively, encompassing 17.9% and 24.4% of the total sampled. Similarly, 25 and 30 not remot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 (i.e., α ≤1.0 ∩ β ≤ 1.0) encompass 32.1% and 38.5% of the tota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d 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olicy making for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given different LRDs.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影响着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一个度量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含有4个层次35项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客观的改进的熵值法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划分的等级标准对我国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属于"较健康"级,伊春、辽源、白银、焦作属于"临界状态"级,盘锦、白山、萍乡属于"较不健康"级,而石嘴山则属于"不健康"级。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上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与中央政府的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性质更主要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经济发展问题。文章阐述了以资源开采为主导部门的城市走向经济衰退的经济规律,细致分析了在我国发生这类问题的制度因素和历史背景。针对具体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分析了它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作者认为,中央政府必须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难承担历史性和制度性的责任,并且提出了中央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工作领域、工作措施和措施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转型和空间重塑的关键时期,探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对于破解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与土地低效利用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15座地级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运用产业结构层次指数与基于DEA的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刻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面板Tobit模型探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1)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再生型、煤炭型和钢铁型城市升级效果更为明显。土地利用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值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以经济基础较好的再生型和成长型城市为主。(2)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尚未形成普遍的驱动效应,其影响机制在不同类型城市中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仅再生型城市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经济产出提升、要素配置优化与环境污染控制等渠道驱动土地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化。现阶段,土地经济产出偏低、用地结构失调、环境污染负外部性过高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症结。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特征,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发展密度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黎夏  叶嘉安 《地理科学》2006,26(2):165-172
元胞自动机CA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模拟复杂的城市系统,但这些模拟基本不考虑城市的发展密度。不同的城市发展密度会对城市的形态有很大的影响,有必要将城市的发展密度引进CA的城市模拟中,以获得更好的模拟结果。本文将密度梯度函数引进了CA模型的转换规则中,并定义‘灰度’来反映状态的转换。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可能的城市发展组合进行了模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面对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诸多困境,产业转型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认为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是当前我国产业转型的主体,成熟期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时期。以济宁市为研究案例,通过分析采矿业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得出济宁市已处于资源型成熟期,并运用产业综合竞争力方法对济宁市的34个产业进行了竞争优势强弱的层次分类。最后,依据该分类标准从资源产业的深加工和接续产业的培育角度构建了济宁市产业转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Simulating urban landscape dynamics in metropolitan area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lately, but the difficulty remains. Although large-scale urban simulation studies consider spatial interaction as an important factor, spatial interaction cannot be accurately measured based on a single element flow, and its effects may not strictly follow a distance decay function. Furthermore, different cities may require different transition rules. In this study, we combined bidirectional flows of population and information and an improved gravitational field model to model the 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 and we then integrated a partitioned cellular automata (CA) model to simulate the urban growth for different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middle reaches megalopol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generated by the CA model considering spatial interaction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urthermore, partitioned conversion threshold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del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model showed a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simulation of subordinate cities surrounding the core cities, than for the core cities and fringe cities. We suggest that large-scale urban simul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tioned transition rules. The effects of intercity urban flow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in the simul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near the regional cores.  相似文献   

18.
陈妍  梅林 《地理科学》2017,37(7):1080-1086
借助H-P滤波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2000~2014年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保持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与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历程相吻合;第三产业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而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作用强度仍然较弱;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可划分为试验阶段、全面启动阶段和深化阶段,经济转型深化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探索,激励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衡量测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