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吉林荒沟山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文宏 《吉林地质》1997,16(3):27-30
以荒沟山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为基础,研究了区域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矿床地表及深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原生异常元素分带性规律。初步总结出寻找该类型矿床的若干地球化学及异常指标,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2.
据钟丘洋火山热液型铜矿床的地层、侵入岩、矿石和矿体中元素的分布规律,阐明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特征;确定了与矿床有关的指示元素及其分带序列;建立了矿床剥蚀程度的评价指标及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明道 《贵州地质》1993,10(3):226-233
本文根据钻孔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探讨了某矿床的成矿、成晕元素在成矿前后的含量变化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特征,建立了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的横向和轴向分带模式,最后提出了异常的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原生异常规模大小分类的原则,结合成矿成晕建造,将山西省主要金银矿(化)床原生异常分类。根据异常元素组合,对原生晕分带、矿致异常特征和成矿有利条件作了初步总结。多建造矿床形成的原生异常元素组合复杂,其经济意义比单一建造矿床要大的多。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是近年在大别山北麓发现的特大型隐伏斑岩钼矿床。通过梳理该矿床从发现到突破近30年的找矿历程,研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与矿床相关的元素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和原生异常特征,总结了该钼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该矿床的找矿实践又一次证明了斑岩型钼矿化探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无论是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还是1∶1万土壤测量或钻孔岩石测量等方法,均能揭示斑岩型钼矿的指示元素,并具有良好的找矿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兵  雷振东 《物探与化探》1988,12(3):169-181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成县李家沟层控铅锌矿床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根据矿区各种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相关性和组合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找矿标志。为了研究矿床剥蚀程度的判断标志,文中探讨了化学元素的含量、比值、相关性和组合特征在矿体不同部位上的变化。对成晕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原生晕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分带指数的计算确定了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的垂向和水平分带序列,这些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类型矿床的找矿和评价工作。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层控矿床和典型热液矿床原生异常的一些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拜仁达坝西矿区锌多金属矿床为典型的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通过对矿区内岩石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原生异常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垂向变化、硫与铁及成矿元素的协同平衡关系等的研究,发现矿床中发育成矿及伴生元素正异常和贫化元素Ba、Sr、Na2O的负异常,矿床整体产于贫化元素形成的亏损晕中;矿床直接指示元素为Zn、Ag、Pb、Cu、Cd、Sb、Hg,间接指示元素为Ba、Sr、Na、As、W、Rb;矿床原生异常轴向分带序列为Ag-Hg-Pb-As-Cd-Zn-Bi-AuCu-Sb-Na2O-Sr-Ba-W-Co-Mo-Rb,出现As、Sb等元素"反分带"现象;元素含量及地球化学参数垂向变化波动较大,反映叠加成矿作用强烈,成矿过程复杂;各类异常特征均显示成矿地球化学系统在矿床深部尚未终止,推测已知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盲矿体。初步构建了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滇西北衙红土型金矿特征及其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土型金矿常产于原生金矿或富金地质体的附近。原生金成矿带或化探异常区是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远景区。滇西富碱斑岩带是重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已知矿床地质特征、岩体成矿微量元素丰度值以及该带气候特点分析,滇西富碱斑岩带不仅是重要的原生金金属成矿带,也是重要的具有很大找矿前景的次生红土型金矿的成矿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526个岩石样品的Hg、Zn测定及闪锌矿单矿物Hg的热释温度测定为基础,探讨了甲生盘层控硫铅锌矿床Hg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出了以Hg×100/Zn为指标研究成矿后侵入体的热力对Hg的驱赶作用的可能性。从岩体向外250m的距离内,该比值逐渐从2升高到7。原生Hg异常的研究有利于解释该地壤中汞气异常的形成。已经证实,壤中汞气测量对寻找这类矿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新疆蒙西铜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被视为准葛尔盆地东部最有前景的铜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区内岩石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及原生异常分带的研究发现,蒙西铜矿床中存在着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既有成矿元素、成矿伴生元素及矿化剂元素形成的正异常,又有稀有元素等发生贫化形成的负异常,成矿信息极其丰富。贫化元素形成的负异常比富集元素形成的正异常空间展布范围更大,矿床整体产于贫化元素形成的负异常中。富集元素形成的正异常不仅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元素浓度分带现象,同时具有较为显著的元素组分分带特征,建立了蒙西铜矿床原生异常分带序列;[(Au),Bi,Cd]—[Sb,Ag,Hg]—S—[Mo,Cu,(Au)],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荣杰 《吉林地质》1992,11(1):88-98
本文从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原生晕特征研究入手,查明了山门银矿床在三度空间上指示元素的分带规律,确定了元素的分带序列,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深部隐伏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紫金山铜金矿区地表岩石测量和矿床钻孔剖面原生晕研究结果,详尽讨论了成晕元素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异常分布特征,确定了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计算了矿床元素分带序列,阐明了矿床异常元素的分带规律.以矿上、矿下晕和元素分带关系为基础,运用元素对累乘比值对矿床Cu、Au矿带的剥蚀水平制定了评价准则.结合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紫金山矿区(田)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在矿区外围的勘查地球化学找矿研究中,还发现了具工业意义的矿体及新的矿化类型(斑岩Au、Cu和Mo矿),从而为紫金山地区发展成为大型铜矿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湖北鸡冠咀隐伏铜金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崇民  徐外生  庞庆恒 《物探与化探》1996,20(3):189-197,172
文章据鸡冠咀铜金矿床的岩石、矿石等介质中元素的分布,阐明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与矿床有关的指示元素和元素的分带序列。应用矿上和矿下元素组累乘比值从上至下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异常的评价指标,制定了该矿床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4.
阎鹏仁 《物探与化探》1990,14(5):365-373
本文根据红透山矿区的岩石、矿石的微量元素和某些常量元素的特征,以及矿床中硫同位素的分布,对矿床的原生异常和次生异常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普查和详查的化探方法。认为1:5万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可有效圈定有希望的远景区,进一步的详查可用1:1万或1:5千比例尺的土壤测量(配合自然电场法)能直接圈定矿体或矿化带。对于找盲矿体可投入原生晕方法,并与地电化学、壤中汞气测量等方法配合可获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矿区地层、岩石、矿石和矿物中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分布分配,矿床原生晕的特征,矿石中流、铅同位素的组成以及反映环境特点的元素对比值等方面,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综合论述了该矿床成岩、成矿、成晕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后期热液改造元素的活动特点.确认该矿床应属沉积富集为主的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舍勒铜多金属矿床原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地表及钻孔岩石测量资料为基础,研究阿舍勒铜多金属矿床的原生地球化学特征,查明主要指示元素及其三度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有效的地球化学找矿评价指标.研究表明,阿舍勒矿区地层、岩石的微量元素含量显着高于成矿带和区域背景,其含量从区域→成矿带→矿区呈递增趋势;该矿床的地表原生异常沿矿化带呈“面型”展示;指示元素原生分带具有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上Zn下Cu的双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成矿预测实质上是在正确的成矿分析基础上的合理推断。埠上金矿是胶东招掖金矿带中部的一个中型金矿,经过多年开采之后,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争待扩大远景储量。由于有50~200m标高的采矿坑道及几个钻孔资料,使得采集不同垂深之样品成为易事,为矿床原生晕方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研究后认为,埠土金矿原生晕为正向分带序列,在-300m标高之下有盲矿体存在,矿体向下仍有很大延伸,深部矿体向SW方向测伏。到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