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沧州市地面沉降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河北省沧州市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至2001年的30年间,沧州市沉降中心的地面沉降量已超过2m,导致了城市内涝积水,河床下沉,影响南水北调等引水工程安全。经研究提出了地下水等液体资源的过量开采是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而厚大的粘性土层为地面沉降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粘性土的释水压缩的永久性决定了地面沉降的不可逆性。通过不同时期沧州市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和地下水位降深的相关分析,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公式,提出了警戒水位降深(临界)值(40m)和限制降深(止采)值(70m),并进行了地面沉降发展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以调控地下水位为主,避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以期对沧州市地面沉降防灾减灾工作有所促进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线性回归模型在北京平原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平原的地面沉降日趋严重,地面沉降问题已经成为北京平原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本文在一系列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Excel软件建立了地下水开采量与沉降量、地下水位与沉降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基于地面沉降量和地下水开采量或地下水位之间的回归方程对地面沉降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的可靠程度进行了验证。本文利用所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对地面沉降量进行预测,可以为地面沉降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韩彦霞 《地下水》2012,(2):82-84
河北省沧州市多年来由于严重超采深层地下水,形成水位降落漏斗,中心埋深已近100 m,造成地面发生沉降。地面沉降于1970年开始出现,当时沉降量只有9 mm,但到2001年底,沉降中心累计已沉降到2 236mm。地面沉降导致城市内涝积水、危害水利防洪工程、埙坏建筑物、管道变形断裂、发生地裂缝、风暴潮危害进一步加重、浅层地下水位抬高引起环境恶化等问题。对地面沉降应采取积极、行之有效、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防治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面沉降是对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为了探究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的关系,本文对北京顺义地区天竺地面沉降监测站多年分层地面沉降及对应含水层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该地区基于累计沉降量与含水层组水位标高、水位变幅及水位波动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研究分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定量关系,并结合《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中北京市的控沉目标,设置该地区不同地面沉降速率控制阈值,计算得到各层位达到控制阈值时所对应的地下水位,为下一步合理调整地下水开采层位,开展地面沉降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沧州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敏  孙炳华 《地下水》2010,32(3):35-36
针对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为维持村地区民众和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并由此而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地面沉降机理的分析、沉降层的确定等,结合多年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超采已引发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6.
华北平原年地面沉降量大于50 mm的严重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量的80%,防治形势严峻,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有效防控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华北平原建立了较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基本掌握了地面沉降现状及演化规律,但受华北平原含水层系统影响因素复杂与时空变化大等因素制约,对地下水位变化驱动下的土层变形特征及其机制研究迄今仍比较薄弱,限制了对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的科学研判和预测预警。在总结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进展、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监测数据分析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下的地面沉降研究方向。目前,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出现减缓态势,天津、沧州、衡水等重点城市主城区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但华北平原尤其是河北平原地面沉降总体上仍然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是农业灌区地下水开采得不到有效控制。未来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研究应聚焦地面沉降机理和预测预警、地下水位回升驱动下的土层变形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地面沉降区地下水资源属性及地热开发与地面沉降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模拟评价沧州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为沧州市政规划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建立了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校正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在地下水现状开采情况下,从2010年12月31日至2025年12月31日逐年的地面沉降变化趋势,并根据地面沉降速率对地面沉降进行了地质灾害预警分区。结果表明,到2025年12月31日,沧州市累计最大地面沉降量为466.82 mm,最小地面沉降量为241.54 mm,大部分地区为四级预警区和五级预警区,仅肃宁县为三级预警区。  相似文献   

8.
沧州市由于超采地下水等原因,引发地面沉降灾害已成为困扰该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破坏影响也正愈演愈烈。进行地面沉降机理研究,找出沉降规律,针对主要原因进行科学攻关,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沧州市地面沉降的继续发生,对沧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宁  黄树义 《地下水》2011,(4):55-56
针对沧州市深层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探讨利用外调水、咸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建设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管理措施和保障措施,实现对深层地下水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预测由高层建筑引发土体应力场和渗流场变化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比奥固结理论中的本构关系拓展到黏弹塑性,并考虑了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及变形参数随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建立了沧州市高层建筑荷载、地下水渗流与土体变形三维流固全耦合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沧州市在地下水停采、仅存在高层建筑荷载的影响下,从2010年12月底到2025年12月底逐年的各含水层组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和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沧州市由高层建筑荷载引发的最大地面沉降量为40.57 mm,最大地面沉降速率为2.7 mm/a,位于沧州市区。  相似文献   

11.
张俊杰 《地下水》2010,32(6):178-179
针对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为维持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大量超采地下水,引发了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下水漏斗扩展、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缓解沧州水资源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实施跨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12.
济宁市地面沉降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济宁市地面沉降的特点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济宁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集中超采地下水引起局部地段的沉降。本文着重分析了济宁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水位变幅之间的关系,对该区地面沉降的现象、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控制济宁市地面沉降的简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面沉降通常由于地下水的超采而引发,其发生发展相对于地下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滞后性。如何获取准确的地面沉降滞后时间一直是地面沉降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北京平各庄地面沉降监测站2008—2018年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长时间序列的分层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连续小波变换、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层位地层形变对地下水位动态的滞后特征。结果表明:中–深层承压水具有1 a左右的主震荡周期,潜水和浅部承压水在大部分时域无显著周期;深部严重沉降层的形变量具有1 a左右的主震荡周期,地下水位与形变量共振周期显著,地层由浅到深形变时滞分别为(16.58±8.91)、(7.16±7.09)和(9.66±6.62) d;浅部弱沉降层中,埋深在32~63 m地层形变量具有1 a左右的主震荡周期,与中层承压水存在显著共振周期,形变时滞为(32.02±9.67) d,其他地层形变量与地下水位无显著周期及相关性。研究成果为构建地面沉降精细化模型、提高地面沉降预测精度以及研究更有效的地面沉降防控措施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三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济宁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对引起地面沉降诸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建立了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变幅之间的相关关系。集中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济宁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准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和一维地面沉降模型。通过水力联系建立地下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数值模型 ,运用有限元法对地下水渗流场和地面沉降量进行模拟 ,并对 2 0 0 0年和 2 0 10年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谭荣初 《江苏地质》2002,26(2):92-94
通过对吴江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研究,证实地面沉降在时空分布上与地下水开采量基本一致,地面沉降速率与地下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运用太沙基的有效应力原理及一维固结理论,对地面沉降极限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6.
陶福平  陶虹  李辉 《江苏地质》2015,39(4):686-690
采用二维有限元法模拟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增加建筑荷载等不同工况引起的地面沉降量。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密集的多层建筑,规划中的高层建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推断,西安市近年来地面沉降超常发展是由于城中村过量开采地下水和不断加盖多层建筑所引发。  相似文献   

17.
吴江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吴江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研究,证实地面沉降在时空分布上与地下水开采量基本一致,地面沉降速率与地下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地下水累计开采量与地面累计沉降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运用太沙基的有效应力原理及一维团结理论,对地面沉降极限量进行估量,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段树义  汪春桥 《地下水》2006,28(3):54-58,110
临清市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县市之一,城区用水全靠提取地下水.由于大量超采,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势必引起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因此,摸清地下水位下降与地面沉降的状况,提出阻止地面沉降的补救措施,对地上建筑物及地下构筑物的保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临清市地下水漏斗区地面沉降量研究的过程及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缓解地面沉降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温州市永强平原经济发达,工业化的发展和地下水无计划的开采,使永强平原地面沉降较为严重,永中累计沉降量超过300mm。为了更好地对永强平原地面沉降做出分析预测,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环境、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特征及2005~2010年的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分析地面沉降速率、范围、沉降量,从而进一步探讨地面沉降与地层结构、地下水动态的关系,同时采用年开采量和年平均沉降速率预测2015年的地面沉降量。分析结果对深化永强平原地面沉降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沧州市地面沉降的预测及方法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沧州市为例,采用多种方法,对到1994年地面沉降中心的累计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并对各种预测方法进行了讨论,对如何防治地面沉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