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中国大气臭氧高空探测业务化进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联合组织了对国产GPS数字化大气臭氧探空仪(GPSO3)和芬兰Vaisala 公司产大气臭氧探空仪(Vaisala)主要技术性能的比对。现场平行施放比对于2002年1月在北京进行,共施放了7对臭氧探空仪。对两类大气臭氧探空仪现场平行施放比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两种臭氧探空仪所获得的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在12~27 km高度范围内,两种探空仪臭氧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平均在10%以内,而在10 km以下和27 km以上,GPSO3探空仪的臭氧测值偏高。本文介绍了比对方法,分析了两类探空仪对臭氧廓线某些特征值的比对结果并讨论了平行施放比对时气球升速的差异可能对臭氧测值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为测得地面到几百米高度之间的σ_θ值变化,我们试验了连续放测风气球的方法。例如定气球升速为150米/分,双经纬仪读数时间间隔20秒,每放一个气球读数3分钟即弃去,则在45分钟内可得到每一规定高度上的15次风向风速记录,用以求得400米高度内的σ_θ和平均风向风速廓线。观测所需达到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气球升速等方式予以改变。由于用这种方法测风的平均时间是20秒,所以高频脉动被平滑。  相似文献   

3.
用初估场对比中芬探空仪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部分高空台站2007—2009年近3年探空记录的统计分析表明:邻近测站同一型号探空仪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与6 h数值预报初估场的平均偏差一致,但不同型号探空仪记录与初估场的平均偏差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利用初估场进行邻近测站不同型号探空仪之间的间接对比。该文利用初估场与台站探空记录的差值,分析了使用芬兰Vaisala公司RS92型探空仪的中国香港站与邻近的使用L波段探空仪的梧州、汕头、东源、阳江4站2年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的系统差,结果表明:19:00(北京时,下同),L波段探空仪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在平流层分别偏低达1℃和30 gpm;07:00,L波段探空仪的温度记录在对流层偏高0.4℃,导致其位势高度记录也在对流层偏高;两套设备的系统差不仅有显著的日夜差异和季节性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年际差异。  相似文献   

4.
影响探空施放高度的主要原因,有气球质量、气球充灌技术、探空仪、天气状况等综合因素.如果以上几个方面都能达到技术要求,就能测得满意的高度,若其中一方面有问题,施放高度就很难达到要求. 近来发现回答器讯号不好,探空仪机械故障较多,电池有受潮等现象.我们除采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阳江探空站高空气象探测用750g气象气球施放的实际高度的现状,结合中国大探中心组织国产GPS探空仪在阳江用国产2000g气象气球比对试验时施放的高度以及广东阳江第8届国际探空仪系统比对期间施放的实际高度,探讨雨天和高空相对湿度较大的气象条件下对国产气象气球施放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雨天或高空相对湿度较大时,对国产现有的气象气球施放的高度存在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解决了国产气象气球的球皮防雨、防潮问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产气象气球施放高度不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大气中各高度上气压、温度、湿度随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资料,对于研究大气中的各种物理过程,以及天气分析和预报等气象服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高空探测主要采用由探空气球携带无线电探空仪升空进行压、温、湿的测量。在探空观测中,气球飞升的高度越高,越能取得更大高度范围内的探空资料。所以,如何提高气球的上升高度,获得更完整的气象资料,进一步提高我省的探空业务质量,是每个探空业务人员必须面对和致力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影响气球上升高度因素的分析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的阐述,供广大探空业务人员参考借鉴,希望能够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空探测是指利用遥测和遥感手段进行从地面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大气层的温度、气压、湿度和风向风速的探测,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高空探测方法是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探测,为了获取更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就要求尽量提高探测过程的气球施放高度。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当时的天气状况、雷达运行的可靠性、探空仪(含回答器、回答器电池)质量、探空气球的质量和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等等。在雷达、探空仪和气球质量均相对有保证的情况下,探空业务人员在气球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就成了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从事高空探测…  相似文献   

8.
利用日常探测中探空出现的异常记录,分析得出在常规探测中探空仪信号突失、丢球、气球下沉或超升速等异常情况时,可及时运用L波段秒数据来判断温压湿3要素及测风数据的正确性,通过秒数据找出原因,进一步选取删除飞点、重新追踪目标、做部分资料缺测或重放球等处理方法;丢球时立即查询该次丢球前和前一时次该时间段的秒数据资料,迅速锁定目标,准确抓球,杜绝补放和重放球;遇气球下沉或升速异常时,查看下沉前后温压湿3要素秒数据,准确确定记录下沉段,并按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要求,在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处理软件中做删除下沉记录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常规高空气象观测是由探空气球携带探空仪,以自由升空方式对大气气象要素和运动状态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因此探空气球施放高度越高,探测到的资料越多,为气象预报和气候分析提供的依据越多。近年来,齐齐哈尔站使用的探空气球都是由广州与株洲两厂生产的。2气候条件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对试验,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德国GRAW探空仪作为比对标准,使用总共12次同球比对数据,对中国长峰、华云和大桥3种型号探空仪的珠状电阻温度传感器开展比对分析.经典型个例分析与统计分析表明:3个型号国产探空仪高空温度廓线与德国GRAW探空仪具有较好的整体一致性,温度测量夜间性能均好于白天;长峰探空仪温度探测性能随高度变化比较稳定,而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性能相仿,均随高度性能下降,尤其是30km以上高空;长峰探空仪温度探测整体性能最好,相对系统误差在0.2℃左右;而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误差可达1℃,且均表现为整体上温度测值偏低.体积较小的珠状温度传感器将是未来高空温度探测的一个好的选择,下一步需要改善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温度传感器表面涂层工艺,两者的温度辐射订正算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张辉华  叶孝伟 《气象》1986,12(12):36-37
近几年来,我所在开展GZZ6型,GZZ7型探空仪施放试验以及701雷达测高误差分析等工作中,发现我国高空资料存在着多种情况的测温误差,其中气球尾流对测温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本文就气球尾流造成的测温误差作一些分析。 一、气球尾流概述 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与大气作相对运动,类似船在航行过程中船尾的水流一样,也有气球的尾流,流过气球下面的探空仪,如附图所示。当气球上升时球皮表面温度(以至球内气体的温度),在对流层顶以下高  相似文献   

12.
太无 《气象》1977,3(1):24-25
测风雷达升压回答器,简称回答器。它附在探空仪上,用气球带到高空,一方面将探空仪所测得的高空温、压、湿讯号变成超高频的电码讯号发射到地面;另一方面,当它接到地面雷达发射来的询问讯号时,立即发回一个回答讯号,以测定雷达站与探空仪之间的距离。由于地面雷达站对探空仪的连续定位,即可算得各高度上的风向和风速。现根据我们的体会,对它韵使用和维修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由测风雷达和气球携带的探空仪两部分组成。测风雷达测定气球的空间位置,探空仪提供大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数据。全国120多个高空站中,除少数台站使用“GTS数字探空仪—GFE型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和“TK-2电子探空仪—707型C波段一次测风雷达”外,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南探空仪换型平行观测期间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观测数据以及对应的ECMWF模式预报场数据,利用偏差、标准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等对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一致性较好,在100 hPa以下两者温度绝对偏差小于1.0℃,位势高度绝对偏差小于30 gpm,100 hPa以上温度和位势高度最大绝对偏差分别为3.9℃和151.0 gpm。除高层个别等压面外,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离散性基本一致或新探空仪离散性相对较小。新探空仪观测数据与模式数据更为一致,在中高层表现更为明显;相对于模式数据,新、旧探空仪温度偏差分别集中在±0.7℃、±0.9℃左右,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0℃、4.5℃,平均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78、0.73;新、旧探空仪位势高度最大偏差分别为28.5 gpm、130.9 gpm,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7.6 gpm、136.9 gpm,平均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86、0.78。  相似文献   

15.
沸点气压计     
叶孝伟  张辉华 《气象》1986,12(1):31-33
一、前言 在自由大气的探测中,大气压力的测量是一个重要的项目。 目前,测量60km以下大气压力较理想的技术是利用以下原理制作的元件:热传导,辐射吸收,离子电离,测定纯液体的沸点,弹性膜盒等。高空气球测量大气压力通常采用弹性膜盒和沸点气压计。因为它们既能满足技术精度,又能符合经济效益。其中,半量程沸点气压计在测量20km以上的大气压力的精度比空盒气压计的精度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实现电路转换和自动记录及数据处理,是一种测量高空压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国外在50年代研制成功沸点气压计后,经过不断完善,逐渐应用于等高气球,高空科学气球,无线电探空仪,火箭投掷下降探空仪中。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9,(1):8-9
美国的辐射探空仪是用热敏电阻测量辐射仪上、下两个有黑色涂层的感应面的温度。辐射资料的遥测方法与常规探空仪传递空气温度的方法相似。这种探空仪很轻,可以被一个无线电探空仪气球带到高空。探空仪上附加了一个为遥测空气温度、湿度、高层和低层温度的程序装置。它是用机械或电子启动的。编排信息顺序时还使用了一个电子“环形计数器”。  相似文献   

17.
王永山  刘书明 《气象》1986,12(12):25-28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702型气象雷达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的接口硬件和应用软件,实现了雷达在跟踪携带探空仪的探空气球的过程中录取坐标信息和气象信息,进一步推算出空中不同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还讨论了处理程序与探空仪的时间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临河高空站是内蒙古10个非GCOS探空站中唯一使用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探空仪的台站,针对2016年6—8月探空高度异常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参照气象气球行业标准中的最大气球爆破直径,计算气球升空高度,得出,临河站存在探空高度普遍偏高的情况,2016年6—8月>36km的探空高度占比为47.2%,全月>38km的探空高度占比为23.4%;探空终止瞬间气压高度和计算所得雷达观测高度相比较,在30km以上,存在平均>3502m的高度差,也存在差值异常偏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张冲 《气象》1982,8(8):25-25
常规的气球法测风,为确定气球在空间的位置,在直角坐标系中,需已知x,y,z三个分量,如图1所示,P_1为气球所在空间的位置,P_1'为水平面上投影点。图中z分量即气球高度H,这可以根据探空仪探测的温、压、湿数据,用著名的压—高公式计算得到。x、y两个分量在实际探测时很难直接探知,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复杂地理环境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廓线探测能力,本文自主研发了基于平流层高空气球平台台的下投探空系统,并在青藏高原开展探测评估实验.该系统主要由下投探空舱,携带降落伞的下投探空仪,下投施放装置,数据接收通讯天线和GPS模块等组成.下投探空仪测量数据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和无线电信号实时发送至数据接收机存储处理.2020年青藏高原实验中8枚下投探空仪全部成功施放,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大气廓线探测数据.后续会进一步提高下投探空仪传感器性能,全面评估其探测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