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主体和行政区界限的制约,严重影响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益的发挥和旅游品牌的树立。安徽省牯牛降景区是一处典型的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在分析其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旅游协作开发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企业经营、旅游产品3个层面对该景区旅游协作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湘粤赣省际边界区“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条件的基础上,从开发空间结构、时间序列和参与主体三个维度探讨并构建了基于共生理论的“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共生组织和共生行为模式,并通过构建共生模式5圈层结构图阐述了“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此圈层结构模式也能为省际边界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效忠  张捷  叶舒娟 《地理科学》2010,30(6):826-832
行政边界是跨界旅游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边界效应测度是分析其影响性质、方向与程度大小的重要尺度。借助社会网络的密度和中心度等网络指标,构建了跨界旅游区的整体边界效应和节点边界效应两类测度指标,以大别山天堂寨跨界旅游区为例,对其边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省界旅游区的整体边界效应显著大于跨县界旅游区的整体边界效应,边界两侧的整体边界效应也存在分异;跨省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显著性节点组织的比例高于跨县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显著性节点组织的比例,其中非显著性的节点主要集中在景区管委会、旅游局、景区经营公司等社会组织。边界效应大小取决于行政边界的层级、地理交通、边界两侧旅游发展水平和成熟度的差异、情感认知等因素。跨界旅游区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的源动力来源于旅游资源共生性、利益主体对旅游市场拓展意愿,根本动力来自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转化途径。基于社会网络的边界效应分析法为研究跨界旅游合作机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基于"五缘"优势的闽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台旅游合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是闽台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以闽台"五缘"优势为基础,分析了闽台旅游资源的现状.将"五缘"优势融合到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中,提出了闽台旅游资源整合的"三力"整合模型:以血缘、商缘为内动力,明确闽台两地的相对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旅游互动为闽台优势旅游资源对接的主要方式;以地缘、文缘为外扩力,实施闽台品牌旅游资源对接、黄金旅游线路组合与策划及"海峡旅游"品牌共推的策略;以法缘为保障力,提出闽台旅游资源整合所需的保障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湘西旅游"金三角"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郑群明 《热带地理》2004,24(2):196-200
随着"大三峡"旅游圈的形成,湘西旅游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开发湘西旅游"金三角",打造湖南旅游航母,是保证湘西旅游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充分挖掘大湘西的旅游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优势,营造张家界、吉首凤凰、沅陵3地旅游联动,实现三位一体,实施形象战略、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内核到外缘打造整体的湘西旅游"金三角",是实现湘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选择从旅游通道、开发序位、市场培育和旅游网络等方面逐步构建湘西旅游"金三角",使大湘西成为大三峡地区一个强大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都市化及人工化,引发人类种种生理、心理问题,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逃出"现代围城"的欲望日益强烈,让身心回归真正的自然,于是"3N"旅游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德化县的实例,探讨"3N"旅游及其产品的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7.
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应该得到更好的开发,以便推出特色鲜明的专项旅游产品"厦门博物馆之旅".本文对厦门博物馆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析,指出其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厦门博物馆资源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旅游共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游地多主体互惠协作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旅游企业的视角,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从定量评估的角度对青海湖环湖旅游企业同当地政府、社区居民、外来游客及旅游企业之间共生行为路径组合的均衡状态及共生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湖旅游多主体"E→G-R-T-E"共生行为路径主要由强度共生因子组成,关联主体间最大共生利益维度存在不均衡、不对称等问题;(2)青海湖旅游多主体"E→G-R-T-E"的共生模式为非对称正向共生模式。本文认为应通过引导、决策、监控、利益分配等共生机制的建立,并规范青海湖旅游多主体"E-G-R-T"的参与机制,同时以旅游企业为主导,通过强化一体化供给和营造一体化效应,来优化"E→G-R-T-E"间的共生模式,最终形成"当地景区带动、社区居民响应、地方政府效应、外来游客体验"的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9.
肇庆市"千里旅游走廊"开发的理论解释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光明 《热带地理》2004,24(4):381-386
运用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阴影区理论对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开发"千里旅游走廊"的行动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肇庆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具有战略意义;分析了其旅游空间总体布局和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并提出若干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影响是跨界旅游区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大别山跨界旅游区为例,通过测度不同交通方式影响下的景区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普适性交通等交通方式对大别山跨界旅游区整体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力不同。通过测度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低等级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强于高等级交通设施。以典型的跨界景区——天堂寨为案例,构建"时间可达性非直线系数"指标测度跨界景区的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存在于跨界景区之间,其作用效果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呈现显著的行政区域对称格局。运用可达性方法为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的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开发是旅游开发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分析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区域背景、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先定位后整合、先设施后市场、有重点显特色”是韶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的主要原则,并从旅游资源内部功能、旅游区域合作、旅游市场角度提出旅游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措施,以期对同类旅游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江苏环太湖旅游带旅游开发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把江苏环太湖旅游带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区域,分析了其开发的背景、资源赋存与组合状况以及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区域旅游开发方向的形象导向、功能导向和市场导向等核心问题,总结了文化精品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区域协作战略、结构效益战略等4项江苏环太湖旅游带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杨秀春  朱晓华  严平 《中国沙漠》2003,23(6):691-696
文中在概述中国沙漠化地区丰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为了实现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发展的形式定位在生态旅游,进而对沙漠化地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还提出了若干有利于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展的生态学、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以梅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万源  李海山  刘远清 《热带地理》2006,26(1):66-69,80
文化旅游是名城旅游开发的核心,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梅州市为例探讨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与文化生态.文化环境问题是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客都"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环境感应下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的分析,提出名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理念:尊重名城文化生态要求,保护好名城文化生态,以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方式科学展示名城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三个资源优势,一个地缘优势和交通、贫困、人材、环境、思想观念五个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伟强  陈玲  刘少和 《热带地理》2004,24(2):187-191
以广州市为例从文物建筑的基本特征、文物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面对庞大的都市旅游市场的需求压力出发,提出基于文物保护法规前提之下符合两者不同利益需求的合作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桂林这样一个资源驱动型的旅游地来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直接到其旅游业发展的兴衰。文章在对大桂林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对桂林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并对桂林资源的区际比较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接着找出了其在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丁媛 《热带地理》2007,27(2):170-174
在对南岳衡山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岳衡山进行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地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旅游、体验旅游4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就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应采取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因此,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文章先将贵州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和若干小类,在此基础上对其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指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建议,旨在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西藏阿里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睿  明庆忠  刘嘉纬  朱桂香 《热带地理》2002,22(1):57-61,75
从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了描述,并通过定量评价、功能结构评价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阿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