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层积宽测速方法是利用过河缆道设备测流的一种革新方法。它把水道断面划分4~5层,让流速仪在沿各等深层等速移动中连续积宽测速。在测法上改变过去布设垂线定点测速为分层积宽测速,计算上改变过去以垂线划块计量为分层划块计量。这种测法既能直接测到全断面各层流速,又可节省三分之二测流时间,并相应提高测流质量。一、对积宽测速法的认识积宽测速法是让流速仪在一定深度上沿全断面河宽等速移动中连续测速。在渐近移动的每一瞬时中,可视为在每一微宽上定点测速。  相似文献   

2.
缆道积宽法是采用缆道使流速仪保持在水面下同一深度,以等速沿着断面从一岸移动至另一岸,边移动、边测速的一种测流方法。据其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部分积宽法和全断面积宽法。全断面积宽法,只记载起点至终点的总历时和总转数据以计算断面平均流速;部分积宽法,不但记载起点至终点的总历时和总转数,同时还记载到达各个不同起点距位置的转数和  相似文献   

3.
凡是实测条件无法测到实际流速的空白区,均称为盲区。一般所谓盲区,通常指靠近岸边和河底,不能依据实测流速直接计算平均流速的部分。缆道积宽测速中,由于仪器吃水深度的限制,和防止仪器撞碰岸边的事故,积宽测速的实测河宽不可能达到整个河宽,两岸岸边积不到的部分,便成了岸边盲区。多层(等深)积宽测速法是分层积宽测速和以层划  相似文献   

4.
王子臣 《水文》2000,20(5):45-47
动车积宽测流法是“流速-面积”法流量模型积分法的一种,它的原理是流速仪沿垂直水流方向匀速移动,测定表层(或水面以下等深)水流与流速仪移动的合速度,据以推求断面平均流速,计算断面流量。指出了这种测流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改水上作业为桥上作业,保下测验安全,大幅度缩短测流历时,从而提高水文信息时效性,一套测流设备可取代多处水文站常规设备,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开展站队结合和巡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吉俊峰  马永来等 《水文》2001,21(3):42-44
主流平均流速法是通过实测主槽部分断面面积的主流区内3-5条垂线流速,计算出断面流量的一种测验方法,该方法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测流历时,能够完全整地控制洪水过程呼水位流量关系的转折变化。以具有代表性的范围口水文站为例,探讨了主流平均流速法在黄河下游宽浅河道断面洪水测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矿井排水沟测流便捷,基于某矿排水沟实测数据与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其三种宽深比不同的矩形断面所在沟段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各断面流速分布,并利用流速实测值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断面流速均呈对称分布,且离壁面越近,流速值越小;流量相同时,不同宽深比断面其流速大小及分布形态均有所不同,但断面平均流速基本均在中垂线上水面以下0.8倍相对水深处,可作为单点法测流位置。  相似文献   

7.
李正最  李昕潼  张志明 《水文》2023,43(3):101-106
为解决超声波时差法比测率定的难题,采用二层测速方式构建基于垂向流速分布的河流断面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转换数学模型,通过二个水平层流速的信息提取与流速分布模型参数识别,获取河流断面流速分布特征,进而完成流量计算参数的率定,实现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转换计算。通过湘潭水文站实例验证,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转换模型计算的流量成果精度能够满足流量测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明渠规则断面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现有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方法-"流速-水位法".首先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经验公式,给出"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及测量步骤;然后应用该法对某实际灌区的两个典型断面进行流量测量,并与流速-面积法的实测结果作对比,两者符合的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是准确可行的.实例应用成果表明,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可用于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横断面流速分布特性,提出横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分布模型及计算公式。该模型利用大断面、河道水位及断面上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即可较准确地计算出断面上任意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从而计算出断面流量。这种方法缩短了测流历时,在保证测流精度的同时,为防汛调度决策延长了预见期。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误差来源和误差控制方法。为明渠实时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明渠流量计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江都水利枢纽大型水闸和泵站水工建筑物为例,依据多年流速仪实测资料,以系统误差和随机不确定度等指标分析各垂线平均流速推算断面流量的精度。结果表明:大型水闸和泵站的上下游河道断面稳定,均存在多条测速垂线,其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在高、中、低水期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与断面平均流速相关性较高且推算断面流量精度较高的测速垂线,均位于测流断面主流区,即中水位时河道中部约1/3水面宽的区域内。河道主流区中泓两侧相距较远的相关性较高的2条测速垂线,综合反映了全断面的水流状态、测站特性和水工建筑物运行控制的特点,其平均流速推算断面流量的精度远高于相关性较高的任意单垂线,且对水工建筑物在闸门低开启或开启高度不一致等工况下的出流,均可达到一类精度水文站的规范要求。分析成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供全国同类型水文站的流量测验精简分析借鉴和参考,为实现高精度的在线流量监测提供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81,(3)
我区十好桥水文站1979年汛期使用缆道积宽法测流,共测流53次.现将该站的缆道积宽法测流的基本方法、资料和分析情况、成果比较、几点建议分述如下.一、基本方法缆道积宽法测流是用缆道悬吊流速议沿着横断面作等速移动,仪器在横向移动速度和水  相似文献   

12.
颜开 《水文》1993,(6):29-35
传统的谢才-曼宁公式只能计算断面平均流速,不能计算垂线平均流速。但垂线平均流速的研究对于解决断面流速分布以及对水力学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对均质边壁矩形、对称三角形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和水力学试验,建立了用谢才-曼宁公式计算上述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公式。进而通过拟手段求出均质边壁不规则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经用实验资料验证表明,计算与实验点据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来,我们在一般传送流速仪渡河设备的基础上,对积宽法测速设备进行了探索和革新,研制了一种缆道积宽法测速控制设备。这种设备包括了三个主要部分:一、位置自动跟踪器,能自动控制流速仪在水下作等深或等相对位置水深运行,跟踪测速;二、信号记录装置,能将积宽历时和流速仪信号数据进行自动记录,便于分析计算。以上一、二部分经过两年使用,与一般积宽测速设备相比,能提高测速精度,简化操作,减少人员,三、数字式悬索测角仪,是我站1981年与湘西自治州无线电厂协作研制,现正试用考核中。它能在动态运行中连续、快速地测定悬索偏角,每两秒钟测读显示一次。现将一、二部分有关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种计算洪水条件概率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费永法 《水文》1989,(1):18-23
河流上一断面和另一断面的洪水条件概率,在水利工程规划方案的合理选择和经济分析中用处很大。但迄今尚无适宜的方法来计算。本文根据概率论事件积的概念,先将两断面之一洪水系列通过简单转换,求出两断面洪水系列的事件积,由积事件组成的系列分布即为两断面洪水系列在某一特征线上的联合分布。然后进行简单的频率计算,并由条件概率公式求出洪水的条件概率。本文还举一个计算实例,说明怎样应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姚志明 《水文》2000,20(4):21-23
根据缆道积点法与积宽法二种测速方法在测站的验证资料,提出了积宽测速的应用条件、流量与积宽的系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分析了二种测速方法在不同水流情况下的测速误差。  相似文献   

16.
CCD画像处理量测技术在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模型试验中目前主要采用的各种位移量测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先进的位移量测技术-CCD画像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小块体堆砌成的节理岩体断面模型试验中测量位移。  相似文献   

17.
以往“流速—面积”法流量测验误差的计算公式都忽略协方差项。本文分析了当考虑协方差项时,协方差项各个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提出了考虑协方差项流量误差的计算公式,并用兰西水文站的试验资料加以验证。一、简单的回顾测量河道中的流量有各种方法,其中尤以“流速—面积”法最常用。该法测流量是通过测量垂线的水深,平均流速和间距来实现的。所以,实际上,断面流量是间接测量结果。估算一次实测流量的随机误差应通过误差传播公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的泥沙淤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峡蓄水运行后的泥沙淤积问题,基于实测资料,采用输沙率法和断面法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初期的泥沙淤积特点.结果表明:三峡水库2003—2013年泥沙淤积总量为15.31亿t,平均排沙比为24.5%,均较论证阶段降低;库区泥沙淤积主要分布在常年回水区的宽谷和弯道河段,宽谷段全断面发生淤积、弯道断面流速较小一侧淤积、峡谷无累积性淤积;常年库区近坝段泥沙淤积速度逐年减小,而上段泥沙淤积速度则呈增大趋势;淤积物粒径沿程分选不明显,常年回水区淤积物中值粒径多在0.01 mm以下.库区峡谷段深泓线无明显变化、尚未出现泥沙淤积三角洲、库尾泥沙淤积上延和尾水抬高不明显,据此初步推断峡谷河段存在富余挟沙力而成为局部侵蚀基准面,整个库区将无统一平衡比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地形,气候与湖面波动对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松辽盆地北部东区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基底整体一致下降,气候干旱,地形平缓,河流入湖发育浅水三角洲。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通过填积和湖面的频繁波动向湖泊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发育很有特色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了宽层的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在平面上,三角洲平原和宽层的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平缓相接,不存在Gilbert型三角洲模式的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三褶结构。  相似文献   

20.
陈卫东  潘杰  胡尊乐  费国松  汪姗  华晨 《水文》2022,42(2):19-24
根据江苏平原水网区河道顺直化、规整化的特点,基于常用的水平流速分布曲线、垂向流速分布曲线和流速分布测验结果,推导和构建了天然河道的流速分布(曲面)模型、全断面流量表达公式以及纵剖面流量表达公式,进而采用超几何函数原理,推导和构建了横剖面流量表达公式。结果表明:江苏平原水网区河道H-ADCP安装高度建议在相对水深0.4~0.65之间,横剖面层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采用一元一次函数关系推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