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浙江省仙居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为例,在信息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灾害区划的信息分析系统,从而建立了多因素分析的地质灾害预测区划方法。结果表明,用信息量模型对仙居县地质灾害进行的空间区划,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及危害情况,与调查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故该模型在县市地质灾害空间区划中的应用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仙居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恺  孟高头等 《地球科学》2002,27(2):217-221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调查仙居县具体地理情况、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地质灾害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建立了敏感因子评估模型,由于地质灾害致灾害因素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引进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依据区划结果在仙居县土地规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光亚 《地质学刊》2004,28(1):57-57
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盱眙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于2 0 0 4年1月6日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和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重要内容都有相应的图件表示。专家们听取了项目组的成果汇报后认为,成果报告在充分利用工作区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工作手段和精度进行了野外调查,区划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严格按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及实施细则》进行。基本查明了地质环境背景…  相似文献   

4.
吴跃东  向钒  赵家厚 《安徽地质》2006,16(3):215-219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调查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发育规律、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等特征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对该地区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延安市宝塔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示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宝塔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示范项目的实施,总结了详细调查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从宝塔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形成条件与触发因素,以及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危险程度区划、气象预警区划和应急搬迁避让场址等8个方面总结了详细调查取得的主要成果。认为做好项目的部署、组织与实施是详细调查成败的关键;紧密与各级政府结合,做好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是减灾防灾的必由之路;提高成果的实用性是详细调查的根本目的;新技术新方法是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重要手段;详细调查成果为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预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试点调查中采用的技术路线与调查方法可行,在全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开展详细调查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6.
陈明  刘钦 《安徽地质》2023,(3):255-258
歙县位于皖南山区,是安徽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在歙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中,通过移动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与电脑桌面端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成果数据的数字化建库过程。建立了统一的调查格式与数据格式,实现了歙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数据库建设,数据格式规范统一、内容完整丰富,有利于全省或全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类项目的数据整合与管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阳原县具体的地理情况、地质环境,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查明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划分出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稳定区,并依据区划结果提出治理阳原县地质灾害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出在不同地质灾害区中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民生 《四川地质学报》2023,(4):687-692+701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涉及内容丰富、评价过程较复杂、评价结果争议较多。作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就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分区、详细调查内容、风险区划、风险管控等几个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研究、标准修订、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等工作提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江西永丰县1∶50000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表明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应用的效果。文中简述了遥感解译的工作方法,通过MAPGIS平台进行图像处理,建立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解译标志。在Google earth高清影像覆盖区,可对小型地质灾害进行精确的解译;通过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断裂构造,岩溶盆地也可进行相关解译;最后提出了地面野外调查的相关建议。实践证明,遥感解译可对地质灾害地面调查起互补验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辉南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建设是以Mapgis6.0软件作为工作平台,利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软件将辉南县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为辉南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是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险情进行的紧急调查,需在一至数日的调查期间及时提供实时信息,并尽快提交应急调查报告,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应急调查技术条件,划分为单点和群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两大类。文章论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工作流程,即:基础资料准备、现场协调会议、制订工作方案及协调安排、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野外应急调查、资料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以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方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采用野外现场调查访问、地质测绘与卫星定位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便捷有效的工作方法。文中定义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详细分析评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本规则、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近年来开展的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工作所取得的大量成果,对西南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几大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溪市南芬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专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为基本建库工具,以MapGIS和FoxPro等软件为辅助工具,建立本溪市南芬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广安区洪水灾害频发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结合广安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在地质灾害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系、降雨作为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模型,通过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栅格运算,完成广安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吻合,可为今后广安区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预防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位于黄土高原西端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特定的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及环境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使得西宁市地质灾害频发。依托《西宁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和《青海省西宁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在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岩土体力学实验结果,阐述了西宁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成因等特点,着重分析主要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对今后西宁市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恢复力)等入手,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省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全省地质灾害进行风险区划。该模型在吉林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中应用表明,评价结果合理,与野外调查情况吻合,可以为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省龙门山区某地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为例,说明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结论为定性的、概略性的,而政府部门在使用专业地质报告时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地质专业人员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作出结论与建议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2010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元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项目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为主要工作手段,查明了该区域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采用了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调查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控制,该调查数据集提供了2010年雅江县行政范围内的327组地质灾害数据,调查精度达到1∶5万级别,有效地反映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内工程地质研究、减灾防灾和制定区域防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灾害依据。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频发,危害严重,在延安市宝塔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试点中,选用高分辨率的Spot5和快鸟卫星(QuickBird)数据,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与信息提取,获取了丰富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以及承载体信息,为开展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发挥了遥感技术的先导作用。笔者从遥感调查的内容、数据选择和处理、解译技术方法、地质灾害信息提取、解译及解译效果等方面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宝塔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认为该技术方法和本次所取得的经验可以在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陶  陈文俊  罗光强  宋军 《探矿工程》2016,43(10):22-24
我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提高地质调查队伍的应急调查效率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发的便携式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具有在地质调查的团队合作性、应急性、野外性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现场应用证明,便携式工具箱配合野外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快速采集、储存、传输现场资料。野外无纸化录入数据后,自动生成各种规范的地质调查表,实现采集、编辑、输出一体化,大幅度提高应急调查的综合效率,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