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地震学家为什么对圣安德烈斯断层那样感兴趣?圣安德烈斯断层是太平洋与北美地壳板块之间的一个活动边界。历史上发生的地震与该断层有关,它在过去一千万年中,一直是平均每年移动约0.5英寸。地震学家对圣安德烈斯断层关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靠近加利福尼亚的主要人口居住区。2.地震图记录的地震波与断层几何结构有关吗?  相似文献   

2.
一种板块边界断层运动的力学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了一种描述板块边界断层运动的力学模型,即将板块边界的地壳运动表述为板块的相对刚体运动加边界断层面上的负位错分布。应用该模型描述北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界处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带,并用该地区近30年的大地测量数据反演了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方法可利用测量数据确定沿板块边界断层带的相对闭销区,从而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3.
加利福尼亚州1983年5月2日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当地石油工人称为“背斜脊”下6英里的地方。地质学家们认为,“背斜脊”的很多特征是加利福尼亚州最令人费解的难题之一。据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地震没有把沿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多年积累的应变释放出来,据推测它还会引起一次非常大的地震。但这并不是说该震预示着新的迫在眉睫的地震威胁。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圣华金山谷西边的一个油田,即圣安德烈斯断层东部25英里处。大多数加利福尼亚的地震被认为与太平洋板块和部分大陆边缘的北西向运动有关,所谓的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洲大陆相对应。这一运动的大部分(不是全部)是沿圣安德烈斯断层发  相似文献   

4.
加利福尼亚帕克菲尔德附近横跨圣安德烈斯断层(SAF)带5 km长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测量和建议中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深孔观测(SAFOD)表明,速度在横向及垂向上均有变化。速度从地表附近的<1.0 km/s变化到750m深度的4.8 km/s。最低的速度(<1.0~3.0 km/s)对应于地表附近的未固结的沉积岩、泥岩和砂岩,而较高的速度(>4.0 km/s)可能对应于萨林断块的花岗岩,该岩出露在圣安德烈斯断层西南数千米处。沿地震剖面可能的花岗岩顶部的埋深存在横向变化,但是在建议中的SAFOD场址处约为600m深。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地表迹线的西南部之下,我们观测到一个优势的横向低速层(LVZ),低速层在300m深度上宽约1.5km,但是在750m深度上逐渐减少到约600m宽。在速度模型的最大深度(750m)上,低速层集中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地表迹线西南大约400m处。在低速层两侧差不多的深度上观测到了相似的速度及速度梯度,说明低速层相对其任何一侧的岩石都是异常的。低速层内的速度低于圣安德烈斯断层断层泥的速度,而且,相对于重力、地磁、电阻率测量值,低速层也是异常的。由于低速层接近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地表迹线,使人认为它代表了深部破碎的结晶岩地层。然而,低速层也可能代表了现在仍然与圣安德烈斯断层邻接或包围圣安德烈斯断层的沉积岩的构造破碎带。这种沉积岩的破碎带意味着断层横跨两侧并可能位于破碎带中,说明断层带在300m深处上至少为1.5 km宽,在750m深度上逐渐减小到约600m宽。沉积破碎带内的流体可能是造成观测到的低电阻率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板块与希拉内华达大峡谷微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大多数是通过沿圣安德烈斯断层的走向滑动来调整的。在圣安德烈斯断层中部(CSAF),沿走向的滑动近于以无震断层蠕变的形式发生(Thatcher,1979;Titus等,2006;Rolandone等,2008;Ryder and Burgmann,2008)。  相似文献   

6.
预计加利福尼亚的下一次较大地震将会沿圣安德烈斯断层某处发生。地质学家计划钻一口5公里深的井,可能有助于预报这一预期地震的时间和地点。在圣安德烈斯断层附近钻此井是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教授佐巴克(Mark Zoback)的主意。他想了解为什么沿该断层的两个板块之间相互摩擦的摩擦力似乎不产生什么热量。佐巴克教授将在洛杉矶以东的圣贝纳迪诺钻一个耗资250万美元的井。在圣贝纳迪诺运载着北美洲大陆与太平洋盆地的构造板块正以每年3厘米的速率相对滑动。根据各种科学理论与预测,构造板块间的摩擦力即使以如  相似文献   

7.
假设圣安德烈斯断层(加州)中存在高孔隙压力流体,并用其来解释断层的主动性失稳,这或许直接影响着对地震发生机理的认识.但最近在位于加州东部圣安德烈斯断层上的钻探(SAFOD,San Andreas Fault Observatory at Depth)中,未发现存在高孔隙压力流体的相关证据[1].假如没有高孔隙压力普遍存在的证据,这将影响我们对圣安德烈斯断层或其他活断层上地震发生机理的认识.然而,笔者认为圣安德烈斯断层深钻现有的证据,尚不足以否定高孔隙压力流体存在的假说.要充分认识断层中孔隙压力的特征,还需要在圣安德烈斯断层的钻孔上进行长期监测.以上分析结果或许对解释其他活断层钻探项目结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华莱士(R.E.Wallace)继《圣安德烈斯断层上地震发生的重复率如何?》一文之后,又从他1970年所写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上地震的重复间隔》一文节录成一篇题为《圣安德烈斯断层上各个地段的活动情况》的文章,刊登在《地震情报通报》1978年1卷4期上,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小组与土耳其有关专家一起 ,总结和探索上星期在安纳托利亚发生的毁灭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安纳托利亚断层与圣安德烈斯断层几乎孪生  对美国科学家的问题是 :发生在遥远的土耳其地震能否帮助科学家们预测下一次加利福尼亚大地震将会发生在哪儿 ?这次强度为 7.4级 ,震中在土耳其伊兹米特附近的大地震是由北安纳托利亚断层造成的 ,而美国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同它几乎孪生。这两个断层具有相同的大小和长度 ,相同的运动速度 ,相同的地质条件和板块构造运动起因。因而 ,美国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测量土耳其的地面运动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与科学团体正在谱写一曲新的和令人振奋的、称为地球镜的乐章,它由一些现代化的地震和大地测量仪台阵组成,多数台阵集中在太平洋活动的大地构造带上和美国西部的北美板块边界上.沿圣安德烈斯断层帕克菲尔德地段布设的地球深部观测系统也将是这个观测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测量地震活跃断层区内的应力变化一直是地震学长期探寻的目标。在此我们指出,利用在圣安德烈斯断层深部观测台(SAFOD)钻孔点进行的井间主动源试验所得的地震波波速对应力的依赖性就可测量到这种应力变化。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观测到沿着地下固定路径传播的S波走时变化(几微秒)与气压变化之间存在非常好的负相关性。我们还发现在走时数据中有两次很大的偏移,这两次偏移的时间与两个预计在圣安德烈斯断层深部观测台会产生最大同震应力变化的地震的时间吻合。有趣的是,这两次偏移分别在地震事件之前约10小时和2小时的时间开始,说明它们可能与早期实验室研究(Braceetal,1966;Scholz,1968)观测到的破裂前应力导致的裂纹性质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美国政府出版局1975年出版由华莱士(Robert Wallace)提供的题为《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宣传材料,主要谈及该断层系的有关情况,摘译如下:1906年4月18日,圣安德烈斯断层的位移所造成的旧金山大地震和大火灾戏剧般的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谢觉民  王若柏 《地震地质》1996,18(3):212-214
板缘地震地壳形变前兆一例谢觉民,王若柏,李延兴(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天津300180)板缘地震又称为板块边界地震。全球尺度的大板块的周边地区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也是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带,这已被美国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监测和日本列岛的形变监测所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伊豆半岛的伊东近海1998年4月震群期间,我们在近场地区观测到了地面旋转和平移运动的6个分量。为了检验我们使用MotionPack传感器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安装了8301F传感器,即灵敏度比MotionPack传感器高的惯性角位移传感器。MotionPack的噪声水平远高于8301F的噪声水平,但这些信号分量的波形却相互相当相似,说明MotionPack记录旋转速率正确,但噪声较高。我们的观测使人们知道了垂直轴周围最大旋转位移和最大平移速度之间的线性相关。围绕垂直轴旋转运动的波形与平移水平速度的波形类似,说明最大值之间线性相关。这些旋转运动远大于由圣安德烈斯断层台阵数据计算的旋转运动。这种大差异可由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作用来解释:单一回转仪测量和台阵观测所得旋转运动空间尺度的差异;记录伊东近海震群的台站受陡峭地形的影响;圣安德烈斯断层和伊东近海震群区之间成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杂志1979年第206卷4417期报导栏刊登佐巴克(Mark D.ZoBack)等人的一篇题为《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剪切应力大小:浅部应力测量剖面的含义》的文章,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研究了加州几个地区古地震记录的时间分布,时间的尺度从数十年至数十万年。分析时使用了断层泥的电子自旋共振坪的定龄方法所获的年龄数据,断层带~(14)C定龄的沉积物及历史地震的记录。在加州中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中历史记录和圣加布里埃尔断层带的古地震记录都具有自相似特性,分维为0.43~0.46。在历史地震和古地震时间尺度上,加州南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带的分维是0.67,表明比加州中部更为均匀的断层活动。在小于一年的时间尺度上,很大程度的分布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地震工作者在加州中部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帕克菲尔德地段上,有计划地进行着地震预报实验。1985年12月8—13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上,报告了实验工作的某些进展。 在圣安德烈斯断层上,帕克菲尔德地段长约二十五公里。这里曾在1851年、1881年、1901年、1922年、1934年和1966年先后发生了六次6级左右的中强特征地震。所谓特  相似文献   

18.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象台及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一些地震学家和地壳构造物理学家的分析,迫切需要对南加州境内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系进行广泛研究。虽然围绕着圣安德烈斯断层系哪一地段下次可能发生地震的问题争议很大,但雷利(C.B.Raleigh),西赫(K.Sieh),赛克斯(L.R.Sykes)和安德森(D.L.Anderson)在报告中说,“…可以设想,南加州的整个断层会立刻发生破裂。”  相似文献   

19.
地震监视     
除非发生意外的扭转,1200万年之后,现在相距400英里左右的旧金山和洛杉矶几乎要靠在一起了。显然有足够的时间来弄清楚详细情况。在这期间,这两个城市以每年大约2英寸的平均移动速度越靠越近。它们各自上骑在一块运动的地壳板块的边缘向前移动,这将是一场艰难曲折的历程。象装有粘滞离合器的汽车,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不时地相互辗磨,沿它们不平整的边缘,从旧金山半岛的南端切入加利福尼亚湾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带上犬牙交错的地方互相牵制,然后两边挣脱开,继续向前移动。南加利  相似文献   

20.
1992年7月28日,加州南部的居民们被该州40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惊醒。虽然这次地震异乎寻常地大,但却不是发生在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上,而是发生在该断层以北不远处的沿一系列分支构造的兰德斯镇附近。这使人立即想起许多问题。这次地震是不是“那个”大震?这次地震是否释放了圣安德烈斯断层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