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研究了1991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涝时期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指出江淮流域旱涝与东亚低纬度到高纬度经极地再到大西洋低纬度一线的EAA波列密切相关。进而,讨论了EAA波列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黑潮地区和亲潮地区海温的反位相变化可能是形成EAA波列的原因之一。1991年6-8月大气环流的模型类似于EAA波列。  相似文献   

2.
用500hPa高度场资料及中国160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EO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500hPa高度场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关系密切,EAP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500hAa高度场的配置及长江中下游降水。文中重点讨论了EAP指数的振荡周期及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特征。EAP指数3 ̄6年,准两年  相似文献   

3.
用 500 h Pa 高度场资料及中国 160 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 E O 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 500 h Pa 高度场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 E A P)关系密切, E A P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 500 h Pa 高度场的配置及长江中下游降水。文中重点讨论了 E A P指数的振荡周期及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特征。 E A P指数 3~6 年、准两年及年代际变化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趋势。 E A P高指数年(对应涝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纬向型,随季节南北移动较缓慢,副高位置偏南偏西,并且强度偏强;而 E A P低指数年(对应旱年),西太平洋副高呈经向型,随季节由西南向东北移动较迅速,副高偏东偏北,并且强度偏弱。  相似文献   

4.
NINO区SST与SOI的耦合振荡信号及其预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奇异交叉谱(SCSA)分析方法,提取Nino 海区各区的平均海温(SST)和南方涛动指数(SOI)之间的耦合振荡信号,由此描述其年际和年代际的时变特征。基于SCSA,重建耦合振荡分量序列(RCCS),并与回归分析相结合,对Nino 各海区平均的SST月际序列作短期气候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各海区SST与SOI的显著耦合振荡周期各有特色,其年际或10 年际变化不尽相同,从而构成了ENSO信号在时空演变型态上的复杂性。SCSA基础上的回归预报模型的预报技巧绝大部分优于SSA-AR预报模型,实际预报试验证明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改善了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环流模式,我们对IAP短期气候距平预测系统(IAPPSSCA)中的大气模式部分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前后的IAPPSSCA,我们对1980~1994共15年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集合预报检验,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改进后的IAPPSSCA对江淮和华南地区的预报技巧与原先的系统相比只是有略微的提高,但对我国东北、华北、河套区域以及整个中国东部的预报技巧则比原系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表明气候模式中陆面过程的正确表述可以提高模式气候预测的能力。利用改进的IAPPSSCA和IAPENSO预测系统提供的预测海温距平,我们对1998年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预报(该预测3月份提供给有关单位)。今与实际情况比较表明,改进了的IAPPSSCA和IAPENSO预测系统耦合,对1998我国夏季旱涝形势的预测与实测基本相符,但强度较小,说明有一定预报能力,但也还有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ENSO循环在夏季的不同位相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采用SSTA、风场、OLR以及中国160站降水、气温等资料,根据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的逐季变化,将ENSO循环过程在夏季的位相分为5种型。对其相应的Walker环流的显著性检验发现,A型与C型夏季的差别最为显著。夏季要素场合成分析发现。A型与C型的情形差别最明显。A型夏季的要素场与弱夏季风年的相似;C型夏季的要素场与强夏季风年的相似。  相似文献   

7.
NOAA宣告:在减少自然灾害、推进海岸综合管理和召开一次气候变率学术会议上将与中国继续合作。这份宣告是1999年4月9日在美国国务院可持续发展科学工作组会议期间中美环境和发展论坛第二次会议上发布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是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随后,NOA...  相似文献   

8.
郑洪初 《气象》1995,21(7):51-53
年旱涝时间序列是一动态系统。我们采用特殊的CARMA模型即带受控制项的自回归模型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并试图用较少的状态变量来描述系统的宏观行为。观察结果认为:用3个受控变量就可以描述安康市的年旱涝演变规律,并建立了CRA模型。用CAR模型作年旱涝预报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特别是大旱、大涝年预报效果最佳。试用表明预报与实况的相对误差为8.7%-12.6%。  相似文献   

9.
Terra卫星及其5种新一代遥感探测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希友 《气象科技》2001,29(1):55-57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SSC)在1988年提出了一份研究指导性报告,建议为监测地球变化、测定地球的各种重要信号而建立一项长期战略计划。美国国会迅速作出反应,为此项计划特别拨款74亿美元,到2001年设计并实施该项计划。1991年NASA出台了与该计划相关的地球观测系统计划(EOS),这是一项卫星探测计划,主要是实施对地球变化的监测,而Terra卫星探测计划是此项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该系统中的Terra卫星及其5种先进的遥感探测仪。1 Terra卫星与地球观测系统Terra卫星…  相似文献   

10.
气象卫星绿度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拴 《应用气象学报》1996,7(4):511-512
气象卫星绿度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应用钱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自1985年我国开展冬小麦主产区冬小麦气象卫星(以下简称NOAA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与估产的试验研究和业务服务以来,积累了大量的麦区(产麦县)NOAA卫星绿度资料,研制了...  相似文献   

11.
陇东伏旱的气候变化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陇东伏期降水量和蒸发量两要素,定义了伏旱指数来定量表达伏旱,通过对陇东15县(区)伏期降水和伏旱指数的分析,探讨了陇东伏旱的气候特征。对陇东伏期的500hPa平均形势,早年及多雨年环流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早年、多雨年的主要差异。通过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与伏旱的相关性,探讨影响陇东伏旱的成因。最后建立了伏旱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预报,经评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SVD和修正Z指数的汛期旱涝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和降水资料,建立起汛期降水的预测方程;经过适应本地化的Z指数修正,将预测结果转化为旱涝等级;将SVD技术与修正的Z指数结合起来,实现旱涝的气候预测;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气象、防汛抗旱部门。结果表明:1)影响江淮分水岭地区汛期降水的因子有5个,分别是太平洋地区2个,印度半岛附近2个,欧洲地区1个;2)理论上的Z指数等级不符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状况,因而必须对Z指数进行修正。经过修正后的各个旱涝等级的划分概率较为合理,说明Z指数的5级指标是可靠的;3)利用5个影响因子可以建立汛期降水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预报方程,在共计8年的旱涝滚动预测和实况检验中,等级相符的有7年,只有2003年的预测试验相差一个等级,5级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7.5%;4)经过气象、防汛抗旱部门2008年的应用,旱涝等级的预测意见和实际基本吻合,说明预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MODIS资料监测和预警干旱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提高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的技术水平,在对常用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方法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热力学理论,提出了利用EOS/MODIS资料遥感监测农业干旱的新方法———能量指数模式。实际监测应用结果表明,能量指数模式更适合农作物土壤水分和干旱的监测,监测效果明显优于已经业务化的其它模式。农作物生长季节干旱的预警应当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的基础上,考虑未来预警期内的预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并且把这个预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定量转化为土壤水分订正值,按照当地的标准划分成干旱预警等级。  相似文献   

14.
干旱指标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义昌 《气象》1995,21(4):54-56
通过确定干旱指标,计算干旱指数,将干旱指数分几个等级,表征干旱程度,再将这些特征值直接运用到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干旱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而干旱预报为科学地进行防旱抢险提供了决策支持。选取反映不同类型干旱的指标,即标准化降雨指标(SPI)、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标(SSWI)和标准化径流指标(SRI),通过SWAT模型和带有时滞的灰色关联判断了各干旱之间的时滞。以陆浑水库控制流域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该流域有很好的适用性,1975—2009年间发生各类干旱的次数在增加,且变率上从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到水文干旱有所增加,同时不同类型干旱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时滞关系,气象干旱对农业干旱的响应时间为1个月;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时间为4个月;水文干旱对农业干旱的响应时间为2个月。  相似文献   

16.
气象干旱指标在内蒙古干旱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干旱监测评估业务中经常使用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三种气象干旱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适用性分析。并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指标能较确切反映出干旱程度,尤其在对干旱过程的跟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反映干旱程度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7.

A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drought should include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lann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n early warning method to forecast drought using the Standardis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and a non-homogeneous Markov chain model. A model such as this is useful for short-term planning. The develope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forecast droughts at a number of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stations that have been regionalised into six (6) homogenous clusters with similar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PI. The non-homogeneous Markov chain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drought probabilities and drought predictions up to 3 months ahead. The drought severity classes defined using the SPI were computed at a 12-month time scale. The drought probabilities and the predictions were computed for six clusters that depict similar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in Victoria, Australia. Overall, the drought severity class predicted was quite similar for all the clusters, with the non-drought class probabilities ranging from 49 to 57 %. For all clusters, the near normal class had a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varying from 27 to 38 %. For the more moderate and severe classes, the probabilities ranged from 2 to 13 % and 3 to 1 %,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model predicted drought situations 1 month ahead reasonably well. However, 2 and 3 months ahead predictions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until the models are developed further.

  相似文献   

18.
山东日照市2种干旱指标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日照市年和各季节的旱涝情况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和Z指数旱涝指标2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旱涝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用Z指数指标对日照市1955年以来的旱涝进行了逐年分析,发现日照市年和各季节旱涝变化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及群发性特征,总体上旱情重于洪涝。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的旱度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妙芬 《气象》1991,17(1):23-28
本文应用帕尔默旱度模式的基本原理,选取平凉等11个站点的资料,建立了适用于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的修正的帕尔默旱度模式。并用此模式分析了本区的干旱特征。结果表明,此模式是分析本区干旱的一个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持续的干旱事件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存在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及多种干旱指数,然而区域和全球尺度干旱事件的监测仍具有挑战。采用TRMM(Tropical RainfallMeasuring Mission)数据量化降水异常、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陆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表征植被生长异常,构建了一种兼顾降水异常和植被生长状况异常的多传感器陆表干旱严重程度指数(Multi-sensorsDrought Severity Index,MDSI)。结果表明:MDSI 能够准确检测准全球范围(50°S~50°N,0°~180°~0°)的气象干旱事件,如亚马逊流域2005 和2010 年干旱、中国川渝地区2006 年干旱、中国云南2010 年干旱、非洲东部2011 年干旱、2012 年美国中部干旱等;MDSI 与PDSI(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干湿空间格局,并且MDSI 有助于湿润地区干旱程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