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300个远震事件在中国东部(100°—125°E,20°—45°N)近50个台站的P波到时残差。事件的选择标准如下:(1)地震相对于台网中心有良好的方位覆盖和距离分布,震中距遍布30°—100°;(2)绝对走时残差小于5秒;(3)体波震级大于5级。研究包括:残差的频度分布,台站绝对残差平均值和相对残差平均值,相对残差的方位角-入射角分布。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地区的上地幔存在严重的横向不均匀性;(2)似乎有一条北北东走向的深层构造带将中国东部地区分成两部分,西部速度偏高,东部速度偏低,这与由重力资料反演的中国地区上地幔密度分布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选取震中距在0°~40°的1 024个地震,统计南昌台P波走时残差和MS震级偏差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波走时残差受方位角和震级大小影响明显,其中东北方位走时残差最大,达2.8s,东南方位最小,为1.1s,震级越大,走时残差越稳定;震级偏差受方位角影响明显,方位角在东北、东南方位时,南昌台定位震级比国家台网测定震级偏低0.12左右,而在西南方位则比国家台网震级偏高0.08左右;没有发现震源深度对P波走时残差和震级偏差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收集2008-2016年山西地震台网记录的震中距30°-90°范围内1 253个远震事件波形,拾取7 600余条高质量P波初至到时,使用IASP91模型计算相对到时残差,分析残差水平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以山西地区中部的山西断裂带为界,西部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东部位于大同火山区的地震台站记录则主要表现为晚到时;②位于山西断裂带内部的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残差水平显著低于西部地震台站;③研究区P波到时整体呈现自西向东逐渐由早到晚的分布特征。推测山西断裂带西部地区下方可能存在高速异常结构,山西断裂带内部及大同火山区下方可能存在低速异常结构。  相似文献   

4.
收集2008—2016年山西地震台网记录的震中距30°—90°范围内1 253个远震事件波形,拾取7 600余条高质量P波初至到时,使用IASP91模型计算相对到时残差,分析残差水平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以山西地区中部的山西断裂带为界,西部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东部位于大同火山区的地震台站记录则主要表现为晚到时;②位于山西断裂带内部的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残差水平显著低于西部地震台站;③研究区P波到时整体呈现自西向东逐渐由早到晚的分布特征。推测山西断裂带西部地区下方可能存在高速异常结构,山西断裂带内部及大同火山区下方可能存在低速异常结构。  相似文献   

5.
冉慧敏  张志斌  赵庆 《中国地震》2014,30(3):432-441
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Ms6.6地震节面Ⅰ的参数为:走向299°,倾角68°,滑动角164°;节面Ⅱ的参数为:走向35°,倾角75°,滑动角23°;P轴方位角166°,倾角5°,T轴方位角258°,倾角26°;矩震级Mw为6.3;矩心深度为21km.此次地震序列破裂优势方向为NWW,倾角以60°~90°为主,滑动角以±180°±30°为主;P轴方位的优势取向为近NS向,T轴优势取向为近EW向.初步分析表明,主震节面Ⅰ为发震断层,是走向为NWW、近乎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此次6.6级地震震源断错性质和主压应力方向以及序列P轴优势方位与震源区周围构造应力场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基于研究区域地震震相到时资料及地震波数据,给出了两个局部地区地壳介质微动态变化的实例。一个是汶川8.0级地震起始破裂区域,即A区;另一个是三岔口地区,即B区,该区域为活动断裂交汇部位,未发生过大地震,但近年来中小地震频繁。分析A区后发现,在汶川8.0级地震前,部分台站观测的地壳介质微动态出现了中短期异常,震源区正东及北东方向波速升高,反映出地壳介质受到显著挤压而处于硬化阶段;震源区西南方向的波速则比较稳定。分析B区后发现,可能受到汶川8.0级地震的影响,部分台站给出的计算结果在地震前后发生了变化,显示出不同方位地壳介质承压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1980—2012年河北省及邻区测震台网地震记录,使用了河北省南部及邻区(34.0°—38.0°N,112.0°—118.0°E)63个固定地震台站和4 540个地震事件,得到27 709条P波到时数据,采用速度结构与地震位置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研究区内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重新确定中小地震震源位置。速度结构揭示:研究区域内地壳的P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在10—25 km深度上横向不均匀性更加显著;大地震基本发生在速度异常体或高低速交界区域。地震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P波走时均方根残差(RMS)从1.68 s降到0.82 s;地震呈明显条带状分布,震源深度与地质构造年代具有一定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近震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理论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震源深度是地震学中最难准确测定的参数之一,各种方法对于震源深度的估计都具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人们对震源过程的认识。各种因素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本文从近震走时公式入手,分析了震中距、到时残差和速度模型(地壳模型)对震源深度的影响。当地震波传播速度一定时,震源深度的误差随着震中距或台站距离的增大和走时残差的增大而增大。走时残差一定时,震源深度误差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也表明,当速度已知,走时残差一定时,越浅的地震,定位误差可能越大。定位精度产生的水平误差随着震中距、走时误差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震源深度误差也将增大。另外,震源深度的误差会导致发震时刻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结果都会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湾电站水库诱发地震台网之青华地震台记录到的93个远震地震事件,挑选其中效果较好的55个远震地震事件进行接收函数的计算,研究同一个台站下方地壳厚度随反方位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在青华地震台下方地壳平均厚度约为40.5 km;②不同方位的远震事件反映出台站下方不同方位的地壳厚度存在差异;③青华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存在由南向北逐渐增厚的特点,而东西向的横向变化不明显;④青华地震台反方位角在112°附近区域地壳厚度变化异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各向异性地壳中,来自Moho的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不仅取决于入射角和地壳厚度,而且还随地震事件方位角而变化.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区,地壳变形十分强烈.本文利用川滇地区的108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地震波形数据提取台站下方的P波接收函数,并把接收函数被校正到了同一参考震中距处(例如67°).然后按后方位角10°为间隔将接收函数叠加成一道信号以增强信噪比,并从叠加信号里拾取不同后方位角对应的Pms相的观测到时.在快波极化方向和分裂时间构成的解的平面上,能使观测到时与理论到时之差最小的点即为所求的分裂参数的位置.合成地震图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实验表明,这个方法不但稳定性较好,而且误差估计也较小.我们从108个台中获得了96个Pms相的分裂参数,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十分强烈,Pms相分裂时间在0.05s±0.06s到1.27s±0.10s之间,平均值为0.54s±0.12s.地壳各向异性的快波极化方向与地表GPS速度场的差异性表明,印支块体的上下地壳之间是解耦的,而川滇菱形块体北部、松藩—甘孜和四川盆地的上下地壳之间是耦合的.然而,川滇菱形块体南部,地壳变形主要受控于小江断裂和金沙江—红河断裂.  相似文献   

11.
以淮北地震台为中心,按32°~37°N、114°~119°E截取自1970年以来历史上所有的M_L≥4.0级地震事件,分析震中分布特征,建立区域历史地震时间间隔、方位角、震中距参数概率自回归模型,并进行检验与验证。结论显示,该区域发生M_L≥4.0级地震的方位角有84%可能分布在30°~60°、150°~240°和270°~330°范围内,震中距有67%可能分布在120 km~240 km范围内,尤其是时间间隔在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左右的4个时间节点上需重点关注,且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与地壳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天然地震P波到时资料,采用纬度和经度方向分别为05°×06°的网格划分,反演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初步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京津唐地区地壳中上部的速度异常反映了浅表层的地质构造特征,造山带和隆起区对应于高速异常,坳陷区和沉积盆地对应于低速异常;地壳下部出现大规模的低速异常与华北地区广泛存在的高导层相对应,估计与壳内的滑脱层和局部熔融、岩浆活动有关;莫霍面附近的速度异常反映了地壳厚度的变化及壳幔边界附近热状态的差异;上地幔顶部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可能是上地幔软流层热物质大规模上涌所致.  相似文献   

13.
利用震相方位角改善地震台网稀疏地区地震定位精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深入认识震相方位角对测震台网稀疏地区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联合震相到时和位于震源区150 km范围内方位不同、震中距不同的地震台震相方位角,对2014年新疆于田MS 7.3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表明:联合于田台、民丰台、应急B、流动1和流动2等5个地震台的震相方位角对地震重定位,发现:前震和主震更加靠近阿什库勒—硝尔库勒断裂和地表破裂;余震分布更加密集,位于地表破裂带西南侧的余震分布由重定位前的近南北向变为近北东向,位于地表破裂带东北侧的余震分布更靠近阿什库勒—硝尔库勒断裂带,并呈现在该断裂两侧分布;位于震源区附近且与大多数固定台站方位(西北向)相同的流动1、应急B和于田台3个台的震相方位角对改善定位结果精度影响不明显,但位于震源区附近与固定台站稀疏方位(东北向)一致的流动2和民丰台的震相方位角在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地震定位精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走时残差分析与走时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了30个速报台站的观测数据,计算了100多个中国境内外的地震事件初至波走时残差。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台所记录的所有地震事件的残差随方位角和震中距的分布,及产生这些残差的地球深部非流体静力平衡状态和地球表面构造等方面的原因,并给出了不同区域地震走时的平均校正值,从而提高了地震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单台地震自动定位网格搜索法及其MATLAB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个地震台站三分向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进行单台地震自动定位的网格搜索法。该方法以台站为中心,建立辐射状网格,按可变震中距步长和方位角步长进行搜索。对一个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对每个震中距,计算预测波形特征函数与记录波形特征函数的互相关函数值,选其最大值对应的震中距;对每个方位角,合成沿径向和沿横向的波形分量,并计算P波段的径向绝对积分值与横向绝对积分值之差,选其最大值对应的方位。对于选定的方位,如果合成的径向分量与记录垂直分量乘积在P波段的积分值为负,则取该方位角为震中相对于台站的方位角,否则该角要加上180°。在MATLAB环境中对该方法的基本步骤进行了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着眼于与民乐地区地震活动有紧密关联的地壳深度(≤20km),利用1987-2008年的Pg波到时数据反演了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上地壳速度横向变化结果以及速度横向动态变化结果.分析表明:(1)河西走廊过渡带为低速区,北祁连褶皱带为高速区;(2)地震位于低速体南边与高速区相交的部位,且震前6年,震中边侧逐渐出现速度显著升高区;(3)研究区北东-南西的主压应力方向与两个速度升高区呈现出的延伸方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说明了在主压应力方向上更容易积累应力的合理性;(4)主震的静态应力变化与震后Pg波速度的横向动态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6年丽江地震序列反演震区应力状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1996年丽江MS7.0地震为例,以地震目录和强震震源模型为输入参数,将力学计算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反演计算了1986~1996年间丽江震区2.5°×3.0°空间范围内的地壳应力状态.结果表明,丽江地区应力场最大主应力为近南北向,方位角为355°,最小主应力方位角为241°,二者倾角为近水平,应力形因子为0.398,最大主应力大小约为53 MPa,远小于完整岩石的强度.该方法可获得地壳深部绝对应力大小、有效摩擦系数,反演获得的震区地壳深部应力状态的方向性特征与震源机制解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表明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强震孕震的地壳深部应力状态信息.这些结果对了解震区应力场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震中距范围约200 km内的P波初动资料,确定了西宁盆地及邻近区域2008~2011年发生的62个M_L2.3~5级的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并统计了与震源机制解对应的主应力轴的方向性等参数.结果显示,地震性质主要显示为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小震的震源机制解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北部区域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P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47°~52°,仰角为4°~5.5°,T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142°~148°,仰角为43°~45°;南部区域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P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155°~255°,仰角为1°左右,T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0°,仰角为89°~90°.综合数据结果显示,北部区域地震的性质以逆走滑为主,南部区域较为复杂,但显示出地震性质仍以逆断层性质为主.从区域应力场统计特征来看,看似无规律的小震震源机制卖质上主要受北东—西南向压缩应力及北西西—东南东方向上的拉张应力所控制.分析表明,在区域应力场的构造背景下,地震(尤其是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能存在多样性,但大量样本反映的主应力轴仍然与该区域内的构造背景一致.这一现象可为相关工作,如小区域震源机制解和余震震源机制解的统计等方面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汪素云等利用全国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 补充了约5万条区域地震台网Pn波到时数据, 再次反演了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横向变化和各向异性变化. 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布、大地热流分布、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和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 并探讨了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的成因.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Pn波速度与地壳厚度成正相关变化, 与大地热流成反相关变化. 根据Pn波速度随地壳厚度变化而估计的P波速度vP随压强p的变化率δvP/δp, 与(Matsushima和Akeni)由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岩石实验所得结果非常接近. 在扣除了增厚地壳引起的压强增大对Pn波速度的可能影响后, 青藏高原地区的低Pn速度区更加显著. 低Pn速度区与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几处波速各向异性显著的区域, 快波速方向与地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和现代地壳运动方向一致, 可能与研究区上地幔顶部沿挤压方向的流动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新疆、青海、西藏数字地震台网和新疆和田台阵都十分清晰、完整地记录到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波形,故采用区域地震台网和地震台阵联合定位的方法精确测定该地震的震源位置。具体定位时采用了以下技术:①根据MS7.3地震震中的位置,360°等方位均匀选取台站,平均每隔约15°选取1个台站参与初始定位;②将于田台的记录波形旋转至径向和切向上精确测定S波的到时,并以此控制震中距;③测定震中位置时采用的速度模型,是以震源为中心、半径约为1.0°范围内发生的历史地震资料为基础,经重新拟合后获得的速度模型;④利用和田地震台阵记录的主震波形资料,经波形聚束方法处理后测定方位角,并以此方位角修正震中位置;⑤采用确定性方法测定震源深度。最终得到新疆于田MS7.3地震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6.197°N、82.467°E,震源深度为12km,发震时刻为2014年2月12日17:19:4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