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和研究了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Ms7.6地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时空演化图像, 对继澜沧地震13 min后发生的耿马M7.2地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对澜沧-耿马地震后24 d内发生的Ms5.0~6.9后续强余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 澜沧地震断层破裂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图像具有很强的非对称性, 正值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区域均具有与强余震分布位置吻合较好的现象. 耿马Ms7.2地震受到了澜沧Ms7.6地震产生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 绝大多数后续强余震受到了动、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综合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云南的地壳S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远震三分量宽频数字记录获取了云南地区23个台站下方的体波接收函数, 以此反演得到云南地区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与地壳泊松比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从北到南逐渐减小, 西北端的中甸地壳厚度可达62.0 km, 而最南端的景洪仅为30.2 km.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楚雄地区存在一个近乎南北向走势的Moho面隆起区域, 在东川地区存在一个大概与之平行的Moho面凹陷. 另外, 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有的地区不但在上地壳10.0 ~ 15.0 km范围内存在低速层, 而且在下地壳30.0 ~ 40.0 km之间还存在低速层. 地壳泊松比整体偏高, 但与地壳的速度结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在这样一个高泊松比的背景上仍呈现出了明显的块体分布特征. 综合分析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 发现在以小江断裂为东边界, 玉龙雪山断裂为西边界的"川滇菱形块体"上, 除了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外, 还具有高泊松比和复杂的壳幔速度结构特征. 这一特征与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别, 这将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物质东向流动提供了地球物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In continent Lg is usually one of the predominant phases recorded by short-period or broad-band seismometers. A ray-theoretical approach shows that Lg wave is the superposition of higher-mode surface waves propagating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1—4]. The g…  相似文献   
4.
运用叠加谱比法,对分布于新疆地区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51个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与各射线路径相对应的Lg尾波Q0(Lg尾波在1Hz处的Q)值。结果表明:Q0值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特点,与构造活动关系紧密。在较为稳定的塔里木地台,Q0呈现出高值,在350~450之间。在南部构造活动较为激烈的昆仑褶皱系,Q0呈现出较低的值,约为200~250。在构造活动最为激烈的帕米尔地区,Q0值在170~200之间。在北部的天山褶皱系,Q0值约为220~270。准葛尔褶皱系比天山褶皱系的Q0值略高,约为260~290。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震仪(或雷达)的文件格式及其转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SEG新规定的SEG-2标准及其文件结构,这一标准不但适用于数字地震仪,而且也适用于地质雷达等数字化记录设备。同时给出了一个在IBM-PC环境不读取SEG-2数据文件的C语言示范程序,根据这个示范程序,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SEG-2数据文件转换成适用于特定应用软件的数据格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区共8个台站所观测到地震事件的S波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的手段以及对观测数据重建的技术,进行了S波分裂参数—快慢波延迟时间与快波偏振方向的计算,并分析了S波分裂参数与中国陆区上地幔物质运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台下的S波分裂时差最小,北京台下的最大.中国东部地区上地幔运动方向以西北向为主,西部地区以北偏西为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的分布,换算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分布规律;结合岩石类型,地震及地壳相对运动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并针对人们关注的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驱动力是什么?它还会上升多高?它会不会突然下落?)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岩石层三维和二维结构与大陆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Q值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个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台站和5个全球地震台网(GSN)台站所记录的785个浅源地震的宽带垂直分量, 被用来研究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衰减特性. 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各记录进行处理, 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Lg尾波的Q0(1 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的平均值. 进一步应用反投影技术, 得到Lg尾波的Q0值和η值的成像图及其误差分布. 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 Q0在200~500的范围内变化. 最低的Q0发生在滇藏地区; 最高的Q0发生在西伯利亚地台的南端. η值的变化范围在0.3~0.8之间. 对于所研究的大部分地区, η值呈现出与Q0值的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北地区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区包括中国西北地区几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即准噶尔、阿尔泰、天山、内蒙古褶皱、塔里木盆地、柴达木和祁连山地区.从群速度和剪切波速度模型上可以看出,除塔里木具有十分明显的稳定构造体特征外,其它地区均具构造活动地区的特征,但其速度表现各具特点,并与它们的构造演化史有关.莫霍界面的起伏基本上控制了布格重力异常的分布;另外,天山地区与北山的速度结构在土地幔盖层中差别很大,天山的上地幔高速盖层可能与应力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