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宝石,自古以来驰名中外,远自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把新疆之玉称“昆山之玉”,近又把新疆闻名的软玉称“和田玉”,因产于和田.新疆玉石的成因类型有以下几种:一、原生矿有两种类型,一是接触交代型,分布于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是玉的主要类型.产于海西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侵入体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往往沿断裂带分布.矿床一般规模不大,长几米到几十米,厚一米以内,围岩有透闪石  相似文献   

2.
新疆和田玉是世界软玉品种中最好的一种,有“玉王”之称。该文对和田玉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进行了鉴定分析,提出了和田玉原料及玉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06,30(2):134-134
松石是珠宝界的俗称,古代称为甸子、碧甸子等名称,国外称土耳其玉。矿物学上常采用绿松石一词。松石因其形态呈结核团块状似松球而得名。松石之色常见为绿色,因而得名绿松石。绿松石之名出现较晚,据《清会图考》记载:“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又据《石雅》记载:“中国绿松石之名始于清,甸子之名始于元,元作碧甸子或云朗甸子即今松石。”有趣的是,随着对松石的开发利用,不仅常见绿松石,而且常发现有蓝色、蓝绿色的松石。笔者认为,在矿物学上宜采用松石一词较好,白色、蓝色的松石也都称绿松石不…  相似文献   

4.
辽宁岫岩河磨玉岩石地球化学组成及锆石U-Pb定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奋  刘琰  张红清 《岩矿测试》2019,38(4):438-448
河磨玉是产于辽宁省岫岩县细玉沟沟谷及白沙河河谷底部和两岸阶地的和田玉,目前仅依据产出位置判断河磨玉来源于细玉沟沟头的原生和田玉矿床,但河磨玉的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年龄等并不清楚,与原生和田玉是否一致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全岩主微量分析、氢氧同位素分析、锆石SHRIMP U-Pb定年等测试方法对河磨玉的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年龄进行研究,确定河磨玉与老玉是否为相同成因。结果表明:①河磨玉中主要矿物为透闪石、阳起石,次要矿物为透辉石、磷灰石、绿泥石、绿帘石、石英、榍石、锆石、磁铁矿、菱锌矿等。②河磨玉的成因类型为大理岩型。河磨玉稀土总量低,相对富集轻稀土,普遍显示Eu正异常。③河磨玉中透闪石δ18O值为8. 00‰~10. 60‰,δD值为-94. 95‰~-75. 20‰,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为岩浆水。④河磨玉中的岩浆锆石U-Pb年龄为220. 8±7. 6Ma(n=4,MSWD=2. 3),代表河磨玉成玉年龄的上限。本文提出河磨玉的稀土分配特征、氢氧同位素组成、成矿流体来源及形成年龄均与原生和田玉不一致,河磨玉并非来源于细玉沟沟头的原生和田玉。  相似文献   

5.
新疆和田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透闪石玉矿产资源之一,和田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玉产地.对新疆和田玉、天山玛纳斯碧玉和辽宁岫岩老玉的硅、氧同位素对比研究表明,和田玉δ18O值为+2.3‰~+6.5‰、δ30Si为-0.1‰~+0.3‰;天山玛纳斯碧玉δ18O值为+9.4‰、δ30Si为-0.5‰;辽宁岫岩老玉δ18O值为+8.7‰~+12.4‰、δ30Si为+0.1‰~+0.3‰,所有玉石矿的δ18O和δ30Si值均低于含矿围岩.由此认为新疆和田玉和辽宁岫岩老玉矿床属于岩浆热液交代型成因矿床,天山玛纳斯碧玉矿则属于变质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通过和田玉玉器在史前三大玉板块、文明时代各个王朝玉文化所处的帝王玉的中流砥柱般的强力地位及其诸多侧面,论述其玉、玉文化独有的德、符优势及其光辉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7.
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的产地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用电子探针研究了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的矿物成分,结果表明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玛纳斯碧玉是阳起石,而岫岩老玉则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并论述了它们的产地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透闪石玉命名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穆尔1863年发表了对来自我国圆明园的和田玉及翡翠的矿物学分析成果,将它们分别命名为“Nephrite”和“Jadeite”。这两个词后来被译成“软玉”和“硬玉”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它们之间硬度并无不同,“软玉”一词在矿物学界和玉石界使用中也有一定混乱。根据玉石命名原则及和田玉的矿物成分和它在我国悠久的命名历史,建议“软玉”一词以“透闪石玉”取代。透闪石玉是由微晶透闪石组成、具毡状结构、符合工艺要求的玉石。可按地质产状、颜色、工艺等级、并考虑传统名称进一步划分品种。按产状可分为子玉、山玉、山流水等,按颜色分为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碧玉等。  相似文献   

9.
和田玉的名称、文化、玉质和矿床类型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田玉是我国的传统玉石,有悠久的历史.和田玉有丰富的玉文化内涵,开拓了玉石之路,是我国历代宫廷玉器的主要玉料,为中国玉器的辉煌做出了贡献.和田玉属于透闪石玉,其玉质有其特点.矿床属中酸性侵入岩与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交代型,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软玉"提出距今约一百多年历史,尚存在一定问题,建议采用透闪石玉取代"软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石籽料价格不断增长,大量的皮色染色的和田玉籽料也充斥着市场。本文通过对比和田玉籽料原料皮色及人工皮色的颜色、成因、颜色分布等,对和田玉籽玉原料皮色染色进行了鉴别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中的地质矿产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相传为禹和伯蓝所记,是一部别具风格的奇书.全书三万余字,记载了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约四十个邦国,包含着先秦时代有关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丰富知识.从地学的角度看,先秦古藉中关于矿产、地质方面知识的记述,以《山海经》记载得最为丰富.《山海经》记载矿产知识最多的是“山经”部分.矿产的种类常与矿产的产地联系起来进行叙述,有的还分别指出在某山或某水的什么部位.如:“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其木多樗.”矿产的种类,总的来看,可以分为石、玉、碧、丹垩、金属等,而以石、玉两类最  相似文献   

12.
浅析汉中玉宝石学特征、成矿模式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玉是继和田玉、岫岩玉、蓝田玉、独山玉之后国内尤为难得的玉石新种,其玉质温润细腻,色泽丰富艳丽。按矿物种类将汉中玉划分为蛇纹石玉、透辉石玉、花玉和云母玉四大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编的《地质辞典》(二)中,认为独山玉是“次生石英岩”.1983年出版的《翠钻珠宝》一书中,认为:“独山玉为一种蚀变辉长岩”.其实,这些论述都是错误的.1981年,笔者前往河南南阳独山玉石矿进行调查研究,对现正在进行开采玉石矿的坑道进行详细观察,并收集了原河南地质十二队的大量普查、勘探资料.笔者认为独山蚀变辉长岩并不是独山玉,独山玉是产于独山蚀变辉长岩体中的蚀变斜长岩.所谓独山玉是“次生石英岩”,更是显而易见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莱州湾滨海平原地下卤水成因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韩有松  吴洪发 《地质论评》1982,28(2):126-131
我国有长达18000公里的海岸线,海水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沿海地区以海水为原料晒盐,称为“海滩制盐”。另一方面,据《史记·夏本纪》称,早自三千年前起,渤海莱州湾沿岸(古青州地),有“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厥贡盐缔”的记载。人们于斥卤之地,掘坑取水,  相似文献   

15.
金华武义县有两座神秘园:俞源素有“星象太极村”之称,郭洞则是按《内经图》规划的村落。人们对“星象太极”、《内经图》之类也许无从领悟,或一知半解,或有所研究。可是,当这些玄妙融入了村庄,演绎为人间烟火,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难懂的符号了。它们变得“人性化”起来,那两座村庄却蒙上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子探针、等离子质谱、等离子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河南栾川透闪石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国内其他产地的透闪石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河南透闪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其化学组成特征与和田玉相似.初步推断其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17.
和田玉的电镜显微形貌和能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田玉驰名中外,亦被称为中国玉、中国软玉.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虽然不同类型和田玉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相近,但其颜色和质地却有很大的不同.利用电子显微镜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和田玉进行系统的显微结构观测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上等品质的和田玉,如羊脂玉、白玉,矿物成分为透闪石,粒度小于3 μm,晶形好,呈交织结构,能谱曲线由单纯的硅、镁、钙组成,无铁、铝等元素;青色-绿色系列的和田玉,矿物结晶相对较粗,粒度3~10 μm,并有铁、铝等离子的加入,矿物结构已由透闪石向阳起石转化,其颜色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变深;黄色-黄褐色系列的和田玉,有异常增加的钙,具有特征团粒状结构和似纤维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和田玉是商代以后中国透闪石玉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最好质量的新疆和田玉的价格已达每克万元水平,和田玉成为我国重要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产;与此同时,新疆和田玉文化也是中国8000年玉器文明最重要的代表之一[1]。邓燕华(1991)按透闪石玉地质产状曾将透闪石玉矿床分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交代型、超基性岩交代岩型和变质岩型三种;或将和田玉的成因归为变质成因(metamorphic)和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19.
食玉是魏晋六朝时代的一种流行风气,其积极价值在于以一种粗俗的现实主义精神破坏了汉儒的形式主义比德于玉观,建构了玉审美的俗世主义精神取向,也为复兴先秦以玉类比人之美的生命精神创造了条件.玉石和玉雕本身的美,高度契合六朝美学对自然与人格之美的推崇,在《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等美学经典中,可以看到当时人心中玉之审美经验的高度.因此,六朝,并非一般认为的“古玉”衰落期,而是中国传统玉文化审美转折与范型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据《辞源》考证,“琢磨”与“捉摸”历史久远。“琢磨”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壁以通其意。”意思是雕玉刻石。唐以后,“琢磨”一词被引申为修养品行或修饰诗文,研讨义理。“捉摸”一词最早见之于宋代赵长卿《满江红》一词,“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捉摸”即揣测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