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发育,其地层划分对比清楚,沉积类型丰富,地表露头良好,是进行层序地层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进行了精细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详细阐述了层序建立和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探讨了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地层的层序划分、层序区域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时空格架示意图。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首先对柴达木盆地露头区的石炭系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古群的对比,确定了岩石地层的时代;然后根据柴达木盆地新完成的参数井--霍参1井的资料进行地质、地震统层;在解释了现有的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作出了盆地东部地下石炭系的分布范围图,这一成果对指导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碎屑岩的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依据全球海平面变化,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本文划分了塔河地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层序,并提出其层序格架内的三种体系域沉积模式。塔河地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碎屑岩地层处于一个二级层序之内,其内部砂泥岩段被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本文总结了每个层序界面、层序的内部特征及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塔河地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三级层序内的低位、海侵和高位3种体系域沉积模式,并分析了其内部沉积特征。塔河地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碎屑岩地层沉积物源为塔北剥蚀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陆棚沉积体系,其中上泥岩段整体主要发育浅海陆棚沉积,砂泥岩段(SQC1-2k^(5)—SQC1-2k^(1))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退积型前三角洲,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低位体系域发育期主要作用于前一个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为三级层序界面形成期。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物源供给及古气候是塔河地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三级层序及其内部体系域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详细的岩石岩相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苏皖地区石炭系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阐述了沉积层序的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探讨了三级层序和层序区域对比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苏皖地区石炭系可识别出9种主要岩相、20种微相和11个三级沉积层序.Ⅰ型沉积层序边界识别标志有地表或海底侵蚀、地层上超,界面上下岩性岩相、古生物及氧碳同位素值的突变,界面的区域可对比性等,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古风化壳面、古岩溶面、侵蚀面和暴露面四种类型.陆表海盆海水较浅,沉积物常露出水面而遭受侵蚀,形成较多的Ⅰ型层序边界.三级层序发育TST,LST不发育或难以识别。  相似文献   

5.
甘肃靖远石炭系纳缪尔阶高分辨率生物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对甘肃靖远纳缪尔阶的定量地层研究 ,介绍了图形对比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建立了靖远石炭系纳缪尔阶生物地层复合标准 ,确定了剖面间的精确对比关系 ,提出了榆树梁剖面是该区发育最为齐全的剖面。榆树梁东沟剖面纳缪尔期地层与榆树梁剖面同期沉积相比 ,缺失了约 30 m厚的地层 ,大水沟剖面靖远组仅相当于榆树梁剖面靖远组中部。  相似文献   

6.
黔桂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石炭系到下二叠统,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底面为紫云运动主幕不整合面及其相关面,顶界面为黔桂运动不整合面及其相关面,包含6个三级层序。研究区范围内,从连陆台地到孤立台地乃至台沟背景,沉积特征明显不同,如在连陆台地上发育煤系地层并且发育较多的白云岩地层,而在孤立台地上则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特征,台沟背景中以暗色细粒沉积为主包括台盆相和台棚相沉积。因此,三级沉积层序的相序特征形成有规律的空间变化,虽然在不同的地点三级层序的形成时限和相序组构存在差异,但它们所代表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在前人大量的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索各三级沉积层序界面的空间展布特征,以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为基本要素,可以建立黔桂地区石炭系(含下二叠统)的地层层序格架。  相似文献   

7.
新疆博格达山宽沟地区的石炭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廖卓庭  周宇星 《地层学杂志》1992,16(2):105-110,F003,T002
<正> 新疆博格达山南北坡广泛出露石炭系,上石炭统的分层系统基本确立,自下而上是:居里得楞组、柳树沟组、祁家沟组和奥尔吐组,前三个组的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即三分的中石炭世),后一组的时代为晚石炭世晚期(即三分的晚石炭世)。本区是否存在下石炭统的问题,由于缺乏生物地层资料的确凿依据而长期不能肯定,其症结主要在于“宽沟组”一名造成的混乱。  相似文献   

8.
黔桂地区石炭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黔桂地区的石炭系可划分为下统和上统,其中下统又划分为岩关阶、大塘阶和德坞阶,上统划分为罗苏阶、滑石板阶、达拉阶和逍遥阶。多年来一直作为石炭系的马平组则成为一个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因此石炭系最顶部的地层与下二叠统一起构成1个三级层序。从石炭系到下二叠统构成1个二级层序,其底面为紫云运动主幕产生的不整合面,顶界面为黔桂运动产生的不整合面,包含6个三级沉积层序,分别简称为SQ14,SQ15,SQ16,SQ17,SQ18,SQ19。研究区范围内从连陆台地到孤立台地乃至台沟背景,沉积特征明显不同,连陆台地上发育煤系地层并且发育较多的白云岩地层,孤立台地上则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特征,台沟背景中以暗色细粒沉积为主。所以,尽管三级层序的相序特征在空间上变化较大,但它们所代表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在前人大量的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以及相应的古地理图较为清楚地反映了研究区石炭纪至二叠纪船山世复杂而有序的时间相变与空间相变。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朱怀诚  赵治信 《地质论评》1999,45(2):125-128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东河塘组,甘木里克组和巴楚组产生丰富的孢子,牙形刺和鱼化石,本文依据古生物地层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含砾砂岩段)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下泥岩段和生屑灰岩段)的时代限于早石炭世早期,论证了泥盆系一石炭系界线应划在含砾砂岩段和下泥岩段之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莱芜煤田石炭系多门类化石的研究,建立了本区石炭系及牙形刺组合带,在此基础上对其地层层序及生物地层的划分和二叠系的确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宁武煤田高庄井田的区域地质、井田地质及含煤地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庄井田石炭系可采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及该井田的服务年限,从而对该井田石炭系煤炭资源进行了整体评价。该井田石炭系煤炭资源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联情 《河南地质》1995,13(1):38-41
1882年李希霍芬在太原西山建立石炭系的太原系含煤建造以来,石炭系与二叠系的分界意见,归纳起来有三:(1)以Pseudoschwagerina(s.1)带之底为界,下面为石炭系,上面为二系系;(2)以晋东南的灰白色“佳祥砂岩”与太原西山黄绿色“骆驼脖子砂岩”对比,山西组的地层时代定为晚石炭世;(3)以晋东南灰白色第三砂岩(陵川砂岩)与太原西山“北岔沟砂岩”对比,砂岩底面为石炭系与二叠系的分界线,下  相似文献   

13.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气藏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石炭系仅残留上石炭统黄龙组,总厚度不足百米,但为四川盆地重要产气层。石炭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非烃气体含量低,碳同位素值较轻,且甲垸、乙烷同位素之间存在明显倒转。石炭系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矿化度一般小于250g/L,矿化度和钠离子及氯离子含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地层水中一些离子的含量与地层岩性分布有一定关系。地层中的有机碳含量普遍不高,储集层有机质中判断成熟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已经失效,但各类指标的变化仍可进行气源追索、运移判断等地化解释。依据石炭系气、水、岩的地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古油藏的天然气注入史、运聚成藏史。  相似文献   

14.
吉木萨尔凹陷为准东地区重要含油气单元.吉15井工业油流的获得显示出石炭系具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 该区石炭系地震反射特征研究发现其地层超覆、削蚀关系明显,可追踪对比性强,是区内石炭系重要层组划分标志, 可划分出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简称巴山组)和下石炭统,首次对该区石炭系构造单元进行系统划分.  相似文献   

15.
贵州惠水石炭纪锶同位素曲线及年代地层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根据贵州惠水地区石炭系剖面中的19个锶同位素测试数据建立了此锶面的锯同位素演化曲线并与R.E.Denison的北美同时代铅同位素曲线进行了对比。两条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的极大相似性,证实了地质历史上古海洋中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全球一致的演化规律,是进行全球年代地层对比的可靠工具。根据对比,笔者讨论了石炭纪的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和惠水石炭系剖面的年代地层划分对比,认为下石炭统与上石炭统的界线大致位于摆佐组的近底部,证实了石炭一二叠系的界线位于马平组内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分布在织金地区的摆佐组结晶白云岩的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及厚度和区域分布情况,结合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它的区域对比及地层时限,认为分布在织金落水洞-三甲以南地区的摆佐组白云岩是成岩斯后产物,并包含了黄龙组-马平组层位,推测它是一个跨越石炭系中上部的穿时地质体。  相似文献   

17.
《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的石炭系包含密西西比亚系和宾夕法尼亚亚系,各分3统,共7个阶,是全球煤炭、油气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富集层位.为了统一标准、提高对比精度,并服务于资源勘探开发,本文在详细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主要剖面的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中国的石炭系划分为4个地层大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西欧石炭系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廖卓庭 《地层学杂志》1999,23(1):1-9,41
综述西欧与中国石炭系展布特征、地层分类、研究沿革和近年的进展,着重介绍了西欧石炭系库尔木相、凝缩层序等特色沉积组合,并就两区石炭纪地层划分系统、划分依据、系统界线、代表剖面和石炭纪含煤地层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讨论和对比。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地质》1987,(Z1):94-97
陇东地区即甘肃平凉、庆阳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岔地西南部,地史上是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区内缺失下石炭统,中石炭统缺失下部与靖远组相当的地层。中统上部本溪组直接平行不整合于寒武系、奥陶系之上。本区石炭系仅在西部边缘零星出露,而且研究程度不高。袁复礼(1925)在奥陶系平凉页岩之上采到植物化石Sphenophyllum,认为时代为石炭纪,但依据不足。甘克文、郭勇岭(1958)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区内石炭系仅分布于环县石板沟以北一线,平凉一带石炭系缺失。后来的调查工作及区调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实际上,平凉地区可能存在陆相的上石炭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炭系中间界线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灰系中间界线的演变沿革和最新定义,概述了我国石炭系中间界线附近的生物地层研究进展,指出我国桂北和黔南的纳缪尔期地层剖面可望成为全球性的石炭系中间界线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