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各种地球物理资料表明,软流层内长波长的温度变化偏离平均值士200℃,而不是地幔柱理论家们采用的±20℃。由板块构造过程(俯冲冷却、大陆绝缘和小尺度对流)引起的“正常”温度变化范围涵盖了被认为是由热喷发和热柱引起的盈余温度。地球物理方法给出上地幔可能的平均温度为1400℃。在洋脊、裂谷、破裂带和大陆裂解起始处,软流层内的对流在本质上是三维的,形成了不受深部热不稳定性影响的浅部似柱状结构。深部窄热柱没什么作用,这一看法被隆起和沉降数据所证实。“板块中央”火山活动的位置和体积似乎受岩石层结构、应力和裂纹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COSMIC大气掩星与SABER/TIMED探测温度数据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3年的COSMIC大气掩星观测数据与SABER/TIMED探测数据开展15~60 km大气温度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计算COSMIC与SABER/TIMED探测温度的绝对偏差(TSABER-TCOSMIC),并统计其平均温度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温度偏差随高度、纬度和季节的分布特征,为COSMIC大气掩星与SABER/TIMED探测数据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OSMIC与SABER/TIMED数据所反映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是一致的,数据的大体趋势吻合较好.全球范围的平均温度偏差在38 km左右接近于0 K,在38 km以上,平均温度偏差表现为负的系统性偏差,且随着高度逐渐增大,在38 km以下,平均温度偏差表现为正的系统性偏差,在23 km左右存在极大值,约为2.7 K.COSMIC与SABER/TIMED温度偏差的分布存在着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特征,35 km以下,平均温度偏差在高纬地区和冬季较小,低纬地区和夏季较大,35 km以上,平均温度偏差在高纬地区和冬季较大,低纬地区和夏季较小.温度偏差的标准偏差在低纬地区和夏季较小,高纬地区和冬季较大.纬圈平均的温度偏差在南北半球的分布基本呈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3.
《地球》2020,(6)
正珠穆朗玛峰,屹立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世界第一高峰。作为地球之巅,全年平均温度仅为-29℃,如今却每年都吸引着数以百计的登山者,只因为比山更高的,是屹立在峰顶的勇者。2020年,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壮举,5月,中国入再次踏上了攀登珠峰、测量高程的征途!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世界防灾日 ,联合国在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 ,目前全球自然灾害日益增多 ,对世界各国 ,特别是那些缺乏抗灾救援手段的贫穷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联合国的报告说 ,从 1 980年以来 ,世界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增加了 2 2 % ,而受灾人数增加了 3 5%。这些自然灾害中大部分是气候灾害 ,例如飓风、台风、龙卷风和暴风雨等。从 1 980~ 2 0 0 1年 6月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 ,这一类的自然灾害占了 61 %。在 2 1世纪 ,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地球地表平均温度在 1 990年是 1 .4°C,预计到2 1 0 0年 ,这一温度将上升到 5.8°C。随之而来的是海平…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献中的物候记录是揭示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本文从隋唐时期历史文献中提取出周期性气象、水文事件(如初霜日期等)、农业物候记录(如春耕日期等)和观赏植物物候记录(如山桃始花等)等77个年份的87条历史物候记录.通过建立现代物候期与气温的转换方程,并代入上述历史物候期,重建了中国中部关中地区公元600~902年的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温度变化.关中地区600~902年气候可划分为前暖后冷等2个阶段,这一时期冬半年平均温度比1961~1990年高0.23℃.其中,600~800年冬半年温度比现代高0.38℃,而800~902年比现代低0.08℃.上述重建结果与已有研究在整个时段内的平均温度和由暖转寒的阶段相一致,在各阶段的冷、暖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中国隋唐时期的温度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7)
正据了解,非洲刚果的尼拉贡戈火山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火山之一,火红的熔岩在沸腾中涌动与周围的黑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尼拉贡戈火山活动越来越频繁,科学家相信,如果它发生灾难性的喷发,整个非洲可能就此瞬间被摧毁。尼拉贡戈火山海拔3469m,是非洲中部维龙加火山群中的活火山,也是非洲最危险的火山之一,火山口直径为2000米,深244米,底部有  相似文献   

7.
华南陆缘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地热资源区.晚中生代以来,在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地幔热对流活动共同作用下,该区出现多期岩浆-热事件和大规模爆发式成矿作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利用地表热流观测资料、地震剪切波资料、重力位球谐系数,计算了壳-幔温度结构,分析了动力学背景.计算结果表明:华南陆缘东南沿海地带,地壳10 km以浅温度达200℃以上,居里点温度475℃,莫霍面平均温度550℃.地壳浅层较热,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衰变放热是地壳浅层地下水热活动的重要热源,但地壳总体温度不高,为"冷壳热幔"型热结构.地幔中,90 km深度,温度950~1250℃;120 km深度,温度1050~1400℃;150 km深度,温度1200~1450℃;220 km深度,温度1500~1700℃."热"岩石圈底界深度在110~150 km之间,西深东浅.岩石圈内,地幔应力场为挤压-伸展相间格局;岩石圈之下,地幔应力场为一个以南昌为中心、长轴NE-SW向的椭圆.分析认为,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导致华南陆缘在区域性SE向地幔对流背景上叠加局域性不稳定热扰动,在175~85Ma期间,上地幔物质向上流动,形成不同的岩浆活动高峰期.同时,岩石圈地幔受俯冲洋壳流体的影响,含水量高,黏度小,在地幔流切向应力场作用下,岩石圈底界由西向东"波浪"状减薄.现今岩石圈之下仍具备地幔小尺度热对流温度条件,但除地表浅层外,地壳整体温度不高,岩石圈构造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MSIS90大气模式和3D NeUoG电离层模式为大气背景,用三维射线追踪法模拟研究了太阳活动强度、地方时、掩星平面方位角对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和温度电离层残差的影响,以及电离层残差对全球日平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层残差是平流层顶部(35~50 km)和中间层底部(50~70 km)掩星大气温度反演的主要误差.在太阳活动活跃期,电离层残差对单一掩星事件的平流层顶部平均温度的影响可达1.8 K,中间层底部平均温度的影响可达7 K;对全球日平均温度的影响在平流层顶可达-0.6 K,在70 km高度处可达1.2 K.发展新的电离层改正方法或电离层残差修正算法对提高掩星大气反演精度和全球气候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COSMIC掩星数据在平流层的温度特性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掩星技术的反演精度在上大气层(一般在35 km以上)的验证会受到限制,本文选用2007年1月、4月、7月和10月COSMIC掩星观测的月平均温度数据,与MERRA再分析场和ECMWF再分析场月平均温度数据进行比较,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比,主要对20~50 km COSMIC掩星温度资料进行精度和可用性的检验.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已为世人所瞩目.利用代表性较好的全国160个站1951~1999年逐年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80年代以来我国年和四季温度的变化,发现中国的气候变暖表现为非均衡响应,区域和季节差异颇大.在区域变化上有“北暖南冷”的趋势,在季节变化上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并从数理统计学角度,对温度变化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达到了95%以上的信度水平.同时根据335个站,自1951年或50年代初建站以来至1999年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积温资料,对近19年与前30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0℃积温及≥10℃持续日数的变化幅度,发现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普遍北移,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移明显,南亚热带和边缘热带变化不大,我国西部地区除滇西南、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西部所处的各温度带有北移或上抬趋势,其他地区变化不大或略有南压和下移.  相似文献   

11.
太湖梅梁湾口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研究了太湖梅梁口1991年8月—1993年2月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以及初级生产力与光、温、叶绿素、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全年初级生产力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份)。水柱日毛生产量的更大值在7月份,达4.63g O_2/m~2·d;最小值在12月,仅为0.12g O_2/m~2·d。初级生产力的最适温度为25℃。根据室内模拟实验,它与温度之间拟合方程为:P=0.22θ_(25-r)。初级生产力还受可利用光的影响,最高初级生产力一般出现在透明度一半的水层。初级生产力与光辐射能之间的关系(T=18℃)为:P=0.162·(I/1.33)·exp(1-(I/1.33))+0.05。  相似文献   

12.
《地震》1981,(4)
在非洲的赞比西河上,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卡里巴水库。该水库坝高128米,库区长250公里,最宽处30公里,总面积约66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3米,库容达1604亿立方米。世界上五个超过一千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水库中,卡里巴是唯一发生强烈地震的水库,其地震活动又具有一系列显著特征,是目前国内外水库地震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花岗岩的脆塑性转化和失稳型式,在固体围压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上进行了3组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小于300℃时花岗岩为脆性破裂,大于800℃时为塑性变形,在300-600℃,花岗岩为半脆性破裂和碎裂流动,在600-800℃,花岗岩为半脆性流动,花岗岩的渐进破坏发生在低压区域;突发失稳发生在室温高压(≥300MPa)和高温高压(550℃600MPa-650℃700MPa)两个区域;在突发失稳与渐进破坏区域之间存在大范围的准突发失稳区,在实验温压范围内,影响花岗岩脆塑性转化的首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围压;而花岗岩的失稳型式同时取决于围压和温度。  相似文献   

14.
李秋香 《地球》2012,(1):136-139
他曾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市政府公务员;他曾生活在一个惬意的城市——四川成都;他毅然放弃了在别人看来如此优越的条件,一个人来到非洲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过家人的强烈反对,周围人的百般不解,刚到非洲时一度被认为是乔装的偷猎者,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岩石层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地表大地球热流观测资料、岩石生热率及热导率数据研究了三江和四川盆地6个地区的岩石层平均温度结构及强度分布。结果表明,整个三江地区岩石层温度较高,而四川盆地温度较低;在岩石层强度分布上,四川盆地为高强度区,而三江地区则为低强度区;整个三江地区构成了一条青藏高原物质流的低强度通道;由于四川盆地高强度块体的阻挡,青藏高原向东的物质流在此转向近南向,沿三江地区流逸;不同岩石层块体的强度差异可能是控制高原物质流动态势的重要力学背景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日本政府已开始对“亚洲及太平洋地球观测卫星应用20年计划”进行研究。这项计划旨在利用围绕地球运行的许多观测卫星,建立用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灾害监视和国土开发的基础数据收集网。日本政府是想借用收集了降水量、地形和地表温度等地球环境基础资料的卫星数据,并以此在亚洲为世界做贡献。预定将在7月份召开的主要发达国家首脑会议(东京高级会晤)上,谋求拥有多数观测卫星的欧美  相似文献   

17.
高速流是磁尾等离子体片中质量、能量和磁通量最重要的输运形式.高速流在地向运动到近地磁尾后流速会降低,主导方向也经常转为晨昏方向.在等离子体流速及其主导分量、密度和温度等宏观参数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伴随有不同类型的能量转换.为此,我们分析近地磁尾方位角流事件期间的能量转换过程.基于整体流速的主导分量为晨昏向,及事件期间的平均温度比其前后增强的选取原则,从2008—2020年期间THEMIS中的三颗卫星(THA,THD,THE)运行在磁尾时的观测数据中,共筛选出821个平均温度比其前/后(事件之前或事件之后10 min)升高的方位角流事件.2011年5月16日的方位角流事例研究发现:能量超过1 keV尤其是超过10 keV的高能离子通量增加,可导致低速低温等离子体的密度、温度和流速增加;磁场减小及磁场功率谱密度的分析表明等离子体和磁能的转换发生在频率为0.01~0.334 Hz的低频波动,仅1%能量耗散.统计给出方位角流事件的平均温度约为3.7 keV,比其前后增加的幅度大部分集中在100~1000 eV.事件期间的平均数密度可能升高或者降低,二者概率大致相当.约96%的平均温度和密度同时大...  相似文献   

18.
若尔盖盆地200 ka以来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温度定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利用湖泊水体氧同位素的演化特征 ,建立了求解古温度的物理模型 ,并在若尔盖古湖研究中进行了具体应用 ,获得了近 2 0 0ka来的温度序列 .结果表明 ,相当于 7阶段 ,最高温度比现代高 2 .7℃ ;6阶段比今低 4.3℃ ;5阶段峰值温度比今高约5 .2℃ ;4阶段平均比现今低 2~ 3℃ ,而 3阶段曲线上表现为双峰一谷特征 ,内部温差在 4℃以上 .另外 ,通过比较模拟古温度值与碳酸盐氧同位素值两者间的关系 ,发现若尔盖地区 6阶段环境有其特殊性 ,并且是暖干冷湿型环境转向暖湿冷干型环境特征的过渡阶段 .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东亚地区基于代用资料的大尺度温度重建几乎都关注夏季或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而对冬季温度的研究比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利用260条温度敏感的树轮记录,重建了时间分辨率为年、空间分辨率为5°×5°、时间长度为公元1300~2000年的东亚冬季(12~2月)平均温度.结果表明,自14世纪以来冬温呈现出显著的长期升温趋势,但在公元1625(±24)年出现了年温度循环(冬温-夏温)的长期衰减.年际尺度上东亚冬温的振幅大约是夏温的4.7倍,上升速率大约是夏温的6倍.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与重建的结果一致,均表现出东亚冬温的幅度和速率大于夏温的.研究表明,冬温的这种上升趋势主要受到北半球中纬度地区(30°N~50°N)的冬季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另外,在年际尺度上,本研究检测到东亚冬温主要受到火山喷发、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2-2006年期间SABER/TIMED温度数据综合考察了中心位于120°E,宽度为30°子午圈(东经120°子午圈)内中间层和低热层(MLT)大气的平均热力状态.季节平均温度的分析结果说明该子午圈中平均温度与用相同数据集建立的纬圈平均温度之间表现出相当好的一致性,但是与国际参考大气CIRA-86温度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对MLT典型温度结构描述不同是导致70km高度以上出现这种显著差异(20K以上)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利用逐日数据开展温度梯度诊断确定了中间层顶的位置和温度,在此基础开展考察的结果显示,在夏季,与极区中间层顶高度一致(83km)的中间层顶稳定地伸展到中纬度(48°N),而热带和赤道地区中间层顶稳定地维持在97km高度,形成了“两台阶”中间层顶结构.逐日分析结果还揭示了中纬度地区夏季中间层顶异常复杂的表现,结果表明在这里可以看到两种位于不同高度的中间层顶,第一种位于83km并且伴随异常低温,而另一种位于约100km高度.虽然基于当前分析结果并利用过去用于解释极区中间层顶“两模态”的理论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全面理解夏季中纬度中间层顶的复杂表现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