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02年3月18~22日北京出现的强沙尘天气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沙尘天气影响下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特别是颗粒物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主要是受新疆地区东移的强冷空气和蒙古地区低压的共同影响所致,沙尘天气来临前后,许多气象要素(如风速、能见度、温度、湿度等)发生急剧变化;在沙尘影响下,北京地区的颗粒物浓度迅速上升,在短时间内达到重度污染,随着沙尘天气的结束,能见度转好,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春季沙尘天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若芸 《气象科技》2007,35(1):92-95
利用全国673个站每日8个时次的地面天气报告资料和T213模式产品,分析了2004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的主要特点,并初步揭示了其成因。结果表明:2004年春季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5次明显的沙尘天气过程,其中3月相对偏多,4月却明显偏少;沙尘天气过程的强度大多偏弱。原因在于2~4月上中旬我国北方主要沙尘源区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地表疏松,沙尘天气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充足;同时,3月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相对较多,但由于大部分冷空气势力不强,影响时间短,所引发的沙尘天气过程较弱。4月上中旬,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势力明显偏弱,激发沙尘天气的动力条件不足,因而沙尘天气显著偏少。  相似文献   

3.
王芬业 《青海气象》2010,(3):25-28,29
贵南的沙尘天气主要是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扬沙多于沙尘暴,浮尘很少。沙尘天气出现在11月至翌年5月。对近50年贵南11月至翌年5月影响沙尘天气的平均风速、月大风天数、月扬沙和沙尘暴天数、气温及其降水资料进行分析表明:20世纪60—70年代是沙尘天气较多期,年际间变幅也大。特别是70年代是沙尘天气最多期(地面月平均风速、大风、扬沙、沙尘暴的极端气候最大值都在70年代)。1985年以后扬沙,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小且变幅也小。年内1—3月沙尘天气较多,其中3月份为最多,随后逐月回落。沙尘天气的日变化:沙尘天气一般出现在午后,傍晚消退。  相似文献   

4.
利用3830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02年3月20日发生在我国西部一直延伸至黑龙江省的沙尘、浮尘天气过程,分析其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并用PPI和RHI上探测沙尘的特征、高度、厚度、浓度、移动特点、速度场分布以及垂直风速分布特点等。为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沙尘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 2 0 0 4年陕西春季沙尘天气进行统计 ,并对发生的 5次沙尘天气过程 ,从气候背景、天气成因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4年春季沙尘天气与历年同期比较仍属偏少年份 ,沙尘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 3月 ,多发期较常年提前了 1个月。 2 0 0 4年冬、春季降水偏少 ,温度异常偏高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3月 5 0 0 h Pa异常的环流特征 ,导致冷空气活动频繁 ,是造成 2 0 0 4年春季沙尘天气集中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郭文华 《气象》2006,32(6):121-125
2006年3月,我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月内北方地区出现5次沙尘天气过程,9—12日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云南干旱持续或发展;中旬初,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江西、贵州等地部分农作物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7.
2013年3月8~9日甘肃省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此后到14日甘肃中东部一直维持浮尘天气,这样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沙尘天气为近年来罕见。本文分析了此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特殊气象条件对连续浮尘天气的影响,并以兰州市为例基于HYSPLIT-4轨迹模式探讨了浮尘天气过程的沙尘颗粒传输特征。结果表明:(1)前期暖干的气候背景有利于此次大范围沙尘天气的发生;(2)8~9日冷锋后的偏北大风引发甘肃省出现区域性大风沙尘暴天气,11日河西再次出现扬沙、沙尘暴天气,沙尘粒子沿西北气流向下游地区输送,致使12日河东出现浮尘天气的站数明显增多;(3)9日大风沙尘暴天气过后,甘肃省中东部边界层处在弱的偏东风环境中,大气层结长时间较稳定,沙尘污染物不易扩散;(4)在连续浮尘天气期间,甘肃省各地上空频繁出现逆温层,且逆温层高度在9日沙尘暴天气过后有明显抬升,阻挡了低层空气的上升运动,以致沙尘粒子聚集在700 h Pa以下。同时还发现,边界层上部逆温层的逆温温差越大,厚度越厚,造成浮尘天气的强度越强;(5)兰州市9~10日出现的浮尘天气起源于8日河西走廊及蒙古地区的沙尘暴,11日河西走廊再次爆发的沙尘暴天气对河东的浮尘天气影响较大。此外,10~13日陕西南部也出现了浮尘天气,"东高西低"的地面形势使此地上空漂浮的沙尘粒子处在偏东风的环境中,对甘肃中东部地区的浮尘天气有一定的回流输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2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牛若芸  薛建军 《气象》2003,29(7):43-48
利用逐日8个时次地面天气图资料,分析了2002年春季(3~5月)全国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春季我国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有4次;北方地区有3个沙尘暴多发中心;与过去45年相比,北方大部地区的沙尘天气较同期偏少,但浑善达克沙地周边地区却明显偏多。另外,沙尘天气还具有早春多于晚春、高频期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等明显特点。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期我国北方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大大降低了浅层土壤墒情,地表干燥,3月及4月上中旬,冷空气又频繁影响我国,从而导致沙尘天气接连不断爆发,4月下旬以后,我国北方几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很好地抑制了沙尘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各类资料,从天气实况、大气环流形势演变诸方面,对2004—2006年3月8—12日内蒙古地区的天气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该时间段内均有明显的天气过程出现,伴随不同程度的大风、沙尘、降水及降温天气。分析表明:2004年大风范围最广、最强,沙尘出现时间最早、覆盖面积最大,降温相对不强;2005年主要以降温为主,降温时间短、强度大,出现了大面积寒潮天气;2006年沙尘天气最强,尤其9日达到了强沙尘暴天气的标准,降温幅度也比较大,但持续时间相对长,大风主要集中在西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宋艳玲 《气象》2006,32(6):126-127
3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月内,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5次沙尘天气过程,9—12日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东南部、云南干旱持续或发展;中旬,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江西、贵州等地的部分农作物遭受冻害;西藏、甘肃等地发生雪灾;我国中南部地区大雾天气较多,交通运输受到影响;江西、广东等省局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1北方地区出现5次沙尘天气过程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5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2次,扬沙过程3次。沙尘天气过程多于2000年、2003…  相似文献   

11.
杨哲  王宁  段有 《吉林气象》2009,(3):11-15
本文利用2002—2008年近7年吉林省50个气象站的春季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季沙尘天气的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上,区域沙尘天气、区域浮尘天气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局地沙尘天气呈现波动起伏状态;空间分布上,区域沙尘天气西北多东南少,区域浮尘天气西南多东北少。影响吉林省产生区域沙尘天气的沙源地、移动路径与区域浮尘天气基本相同,但相同的路径产生的影响却不同。3月区域沙尘天气的出现日数与当月平均降水量呈明显的负相关;与当月平均气温关系不明显。春季沙尘日数与上半年冬季(12、1、2月)平均气温有很大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我国共出现了11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4次、强沙尘暴1次,是沙尘天气频次明显偏少、强度明显偏弱、影响范围明显偏小的一年.春季(3~5月)的沙尘天气过程明显少于近6年的平均值,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远少于2000、2001和2002年,该季累计出现的沙尘天气、沙尘暴总站日数较2000~2005年同期平均水平偏少4~7成,创近6年的最低值.分析表明,2004/2005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雨雪偏多,地表积雪偏多,土壤表层湿度偏大,是导致2005年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强度偏弱的主要原因.此外,冬末春初北方气温偏低,土壤解冻晚,延迟了沙尘天气的发生,造成早春沙尘天气显著偏少,沙尘多发期偏晚.  相似文献   

13.
宋艳玲 《气象》2006,32(6):126-127
3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月内,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5次沙尘天气过程,9—12日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东南部、云南干旱持续或发展;中旬,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江西、贵州等地的部分农作物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环保监测数据,对2010年4月8日辽宁沙尘天气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探讨,并对沈阳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尘天气过程主要是受贝加尔湖地区东移冷空气和蒙古低压的共同影响,强大的蒙古气旋造成地面强变压导致地面风速加大,是形成沙尘天气的动力因子;沙尘天气来临前后,风速、能见度和湿度等发生急剧变化;在沙尘天气影响下,沈阳地区的PM10浓度迅速上升,而大风等有利的扩散条件,造成黑碳、气态污染物SO2和NO2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月18~22日强沙尘暴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分析了2002年3月18-22日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近几年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且影响最大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主要进行了气候背景、天气形势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这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是在前期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下受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影响造成的。沙尘天气的产生原因包括:上游沙尘高空输送沉降、本地热力作用、蒙古气旋和锋面附近大风。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春季呼和浩特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气象月报表资料,分析了2006年春季(3—5月)呼和浩特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3次;武川、清水河是两个沙尘暴多发中心;2006年春季呼和浩特市沙尘天气比历年同期平均值(1971-2005年同期沙尘平均次数为16次)偏少,但比2003、2004、2005年明显偏多。分析沙尘天气成因是前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大大降低了浅层土壤墒情,地表干燥,3—4月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造成呼和浩特市沙尘天气接连不断。5月3次较大范围降水有效地抑制了沙尘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区域沙尘天气的时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占华  任国玉 《气象科技》2007,35(1):96-100
将我国北方沙尘主要影响区划分为3个区(西北区、华北区、东北区),用网格面积加权计算区域平均的方法,比较了各区沙尘天气的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部沙尘日数的量级明显多于东北部;沙尘暴的发生有比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各区白天较夜间更易发生沙尘暴,2区(华北区)和3区(东北区)发生沙尘暴初始时刻的峰值出现在14:00,1区(西北区)出现在15:00~16:00;2区和3区出现沙尘天气的极值在4月,而1区在4、5两个月都是极值期;春季是各区沙尘天气的多发期,1区夏季沙尘天气发生的频次也较高;各区的沙尘日数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发生了由多到少的跃变,1区和2区的突变点在1987年,3区在1983年。我国北方3个区沙尘天气的日、月、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1区表现得较为独特,2区和3区则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2015年春季华北黄淮等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安林昌  张恒德  桂海林  张天航 《气象》2018,44(1):180-18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境观测资料和ECMWF预报模式、CUACE/dust沙尘模式等资料和预报结果,对2015年3月27—30日华北、黄淮等地沙尘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形成原因和模式预报等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过程由东北气旋快速变化引起的冷空气南下造成了华北、黄淮等地的沙尘天气,而后活跃的暖空气盛行一支南风把沙尘又携带返回传输至华北、黄淮一带地区;预报员对这种天气形势的快速变化预计不够充分,加之数值模式对正北路径的漏报,致使对28日的华北、黄淮等地大面积沙尘强度及区域预报偏弱,而后预报员和模式也没有充分考虑南风造成的沙尘从南向北回流传输情况的影响,特别是霾天气的同步发展更容易造成对沙尘天气的忽略,所以春季应通过PM10和PM2.5浓度的同时检测来辨识沙尘、霾和混合型天气,通过首要污染物是否为PM10来判断主要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异常偏少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将2003年春季我国的沙尘天气与2000~2002年以及1961年以来的同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异常偏少的特点.结果表明: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的频次、强度及影响范围是近4年来最少、最弱、最小的;沙尘多发期也是近4年来出现最晚且持续时间最短的;2003年的沙尘天气仅多于1997年,是1961年以来的次低值.此外,从沙尘天气的动力条件和物质条件入手,探讨了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异常偏少的形成原因,指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路径偏西、气旋偏少,同时北方地区(特别是主要沙尘多发区)降水明显偏多、干土层偏少、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持续积雪等因素,共同造成了沙尘天气显著偏少、偏弱.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4~2001年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逐月沙尘资料,重点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沙尘日数的年际变化规律、沙尘日数的月变化进行分析;分析了近3年北京地区出现的沙尘天气特点及成因;对近48年的沙尘天气出现日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小波分析,浮尘天气有12~14年超长周期和2~4年短周期,扬沙天气有8-12年超长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