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袁立明 《地球》2011,(11):79-80
百年地质人才的涌出,为中国今天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的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教育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王烈、何杰、乐森、王嘉荫、谢家荣、杨钟健、孙云铸、张文佑、王仁、何作霖、马杏垣、高之狄、潘钟祥、侯仁之、郭文魁、涂光炽、刘东升、王鸿祯、董申保……  相似文献   

2.
范如张洪涛     
张佑一 《地球》2012,(3):21-22
这是一次科学创新的盛会。2012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出席大会并参加会见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令计划、路甬祥、韩启德、李建国、桑国卫、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走过了风风雨雨8个年头,工作专题涉及成矿规律、矿产预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与集成等7个子专题组。通过各省及大区工作人员的努力,目前华东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已分层次、分阶段完成了铁、铜、锌、铅、金、磷、钨、锑、稀土、锰、镍、锡、铬、钼、银、硼、锂、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21个矿种(组)的潜力评价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湖泊科学》2008,20(4)
《湖泊科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围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反映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刊载与湖泊科学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湖泊科学》目前为双月刊,每1、3、5、7、9、11月6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地震日常分析会商数据库管理软件研制的思路.该软件构建了最优的数据库表结构和Excel模板,实现了会商登记卡、震情监视报告、首都圈地区震情短临跟踪动态等信息的浏览、新添、删除、修改、保存、打印,具有首都圈地区各学科异常频次自动统计、绘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中部的陕西泾阳、旬邑黄土剖面具有高分辨率气候记录,记录了130ka 以来的气候波动,一些细微的气候波动也被记录下来。位于大陆的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可以与南极冰芯气候记录对比。结果表明:Lorius 与 Jouzel 等将冰芯同位素曲线划分为 A、B、C、D、E、F、G、H 冷暖阶段,可与黄土磁化率气候曲线划分的1、2、3、4、(5、6、7)、8,9、10冷暖阶段对比。其中冰芯记录所反映的 A、C、E、G(或黄土记录反映的1、3、5、6、7、9)为暖阶段:B、D、F、H(2、4、8、10)为冷阶段。总之,黄土磁化率记录曲线与冰芯气候记录曲线的形态极为相似,指示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大陆气候变化与极地气候变化同受全球变化的影响。这证明了极地冰量变化与东亚大陆冬、夏季风强弱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在极地与大陆的两种表现形式。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时间滞后于冰芯记录,可能暗示着大陆气候变化滞后于极地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
《湖泊科学》2011,23(3)
《湖泊科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反映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刊载与湖泊科学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湖泊科学》目前为双月刊,每1、3、5、7、9、11月6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苗族水鼓舞     
沈好摄影 《地球》2010,(5):75-75
苗族水鼓节现在仅存于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村。水鼓舞是一种以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结合的民族民间舞蹈。村民在水中狂欢、跳跃、嬉戏、打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极具生命张力。  相似文献   

9.
吴振扬  蔡慕贞 《地球》2009,(6):79-79
2009年11月13—15日.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迎来了“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及第八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的136名选手。他们是来自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天津、潮北、湖南、安徽、福建、河北、甘肃等12个省(市)的34支参赛队。  相似文献   

10.
来稿须知     
《山西地震》2011,(1):48
1《山西地震》是地震科技季刊,以刊登地震监测、预报、科研、工程地震、地震社会学等方面的成果以及防震减灾知识为主,亦刊登国内外地震科技情报资料等。辟有地震预报、观测分析、工程抗震、异常识别、地震社会学、技术革新、技术交流、综合评述、科研简讯、学术动态、问题讨论、外文译摘、外语阅读之窗、专题汇编、新技术讲座、科普园地、资料等栏目。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东条带地震围空及条带与中强地震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0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目录,对中强以上地震进行余震删除。利用已删除余震的正式目录,研究滇西北东条带中强地震前地震空区及条带的分布情况。1970年以来滇西北东条带共发生31组5.0级以上地震,其中19组地震前存在地震空区、条带现象,占61%。中强地震发生地点与地震前空区、条带分布区域密切相关,在其内部或边缘区域。中强震发生时间与空区和条带结束时间相关,在其结束后半年内发震,对地震短临预测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1966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75次6.5级以上地震分为52组, 按华北-东北、 西南、 青藏块体、 新疆不同构造区域, 分别对其6.5级以上强震前4级、 5级以上地震活动图像进行了全时空扫描, 选取震前特征图像, 按构造区域进行分析、 总结, 研究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像演变的基本特征, 及其震前图像演化的共性和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 强震前不同级别中等地震活动出现二个阶段异常图像转化具有普适性。 5级地震图像后期在时间和空间上配套出现的4级地震的异常图像, 可能是强震孕育过程中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3.
黄圣睦  董瑞英 《地震研究》1997,20(2):157-169
以中国大陆三十年代与八十年代强震对比证实,在各种相近重复周期中存在的五六十年的优势周期,1981-1994年发生的46次强震,其中有38次大五六十前(即1930-1943年期间)都曾相近重复发生过强震,其他8次强震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无重复发震记录,可能与三四十年代该区强震记录不全有关,按现有的资料上述两时段内50年相近重复震率达80%,本在讨论了震强相近重复的基本特征的差异性后认为,强震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云南省123个气象台站1960年以来的降雨量资料,使用年降雨量距平百分率方法,分析楚雄强震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年降雨量距平百分率≥0.25的台站数大于8,次年云南地区皆有Ms≥6.0地震,也是楚雄地区发生6级强震背景条件;楚雄地区强震前表现涝异常,即该区域强震具有涝—震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盛泽 《内陆地震》1994,8(4):315-322
根据哈萨克斯坦萨特地震台、中国新疆乌什地震台的地震资料分别作出单台小地震平均机制解,研究了1990年11月12日阿拉木图附近的巴依沙隆6.7级地震前后小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同时利用乌鲁木齐地震台的资料研究了该区在强震前后小地震平均机制解的变化.研究表明:天山地区强震前单台小地震平均机制解有P轴转向、初动符号矛盾比下降等征兆反应。对将单台小地震平均机制解用于地震预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The catalog of earthquakes that happened in Greece over the period of 1964 to 2008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ir diurnal periodicity in this region. The quality of the catalog was examined with the defin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ness levels of earthquakes in different selections. The earthquakes, including relatively strong events with the magnitude M ≥ 4.0, demonstrate diurnal periodicity with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ir course reflected in their higher summer seismicity as compared with the winter one.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域近期地震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现今小震活动也较活跃。本文总结了地震活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的特征,为本地区地震灾害的防御、减灾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省地震局1989—2006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中年度预测水平、 危险区圈定和实际发生地震情况等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云南地区每年发生2.8组M≥5地震, 3年发生2组M≥6地震, 发震的自然概率较高, 1989年以来年度地震活动水平预测为M≥6的对应率较高, 达到了56%。 危险区的预测不能用异常数量的多少来判定, 对于M≥6地震, 应用4级地震频度增长显著的区域和高水位异常区域等指标能更好的预测危险区。 5级地震在云南地区有的时候异常出现最多就是2~3个月就发震, 年度很难用异常判断级地震的危险区, 但5级地震也存在10年左右的主体活动地区迁移现象, 利用主体活动地区的特征可以提高5级地震发生区域的预测能力。 年度应重点跟踪M≥6地震, 由于云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中小地震活动增长和前兆异常出现后, 对应地震的时间从几个月到3年不等, 但半年尺度前兆异常数量增加显著, 因此在看到地震活动增强后动态跟踪前兆的变化, 采用长、 中、 短、 临渐进式的预报方式, 仍然是目前提高地震预报效能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734年天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结果,734年天水地震的极震区位于秦州中都督府、麦积都尉一带,今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和麦积山一带,震中烈度达Ⅹ度,震级71/2级左右。其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向,大致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甘谷-武山断裂段相吻合,极震区正好位于甘谷-武山断裂段的东端。综合分析认为,734年天水7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甘谷-武山断裂段东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与中国珠江流域大洪水之间的关系\[1\].印尼苏门答腊以南的板块俯冲带,是强烈地震活跃地区.近200年来发生3次大地震:1833年11月24日8.7级地震、1861年2月21日8.5级地震和2004年12月26日Mw9.3级地震.每次地震后,第二年都在中国华南珠江流域发生巨灾.巨大地震产生宽阔的地震破裂带,引起地壳中放出携热水汽.由于地下裂隙的复杂性和不畅性,放气效应到达地表可滞后于地震断续达一年以上.排出的水汽被搭载在西南气流上到达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