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严伯铎 《海洋测绘》2003,23(3):16-19
介绍一种椭球子午线弧长的计算方法,并以我国常用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椭球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该法与椭圆积分计算方法相比较,公式简单明了,计算方法简便,并能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素江 《海洋测绘》2002,22(4):25-27
介绍了一种在任意独立直角坐标系中使用DGPS的方法。结合苏丹港泊位建设施工测量实践,分析了平面控制网的建立、观测、平差、WGS84坐标系到独立坐标系的转换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3.
根据CGCS 2000和PZ-90.02坐标系的椭球基本常数,推导和比较了CGCS 2000椭球和PZ-90.02椭球的主要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分析了同一点在两个椭球下的大地坐标、正常重力以及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的差异。研究表明,同一点在CGCS 2000椭球与PZ-90.02椭球下的大地坐标差值随着经纬度变化而变化,经度、纬度和高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分别约为0.147 743 00″、0.011 603 10″和0.772 345m;CGCS 2000椭球与PZ-90.02椭球上的正常重力值和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分别约为3.067 18×10~(-6)m/s~2和1.461 73×10~(-3)E。  相似文献   

4.
利用GPS测定地方坐标系转换的四参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新云 《海洋测绘》2005,25(4):35-36,43
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星历是以WGS84大地坐标系为根据而建立的,我们平时使用的是经过WGS84坐标系统转化的1954北京坐标,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我们又经常用到地方独立坐标系,因此有必要求出1954北京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之间参数。本文介绍的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求解该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海洋测绘》2016,(4):87-89
正大地坐标系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以参考椭球中心为原点、起始于午面和赤道面为基准面的地球坐标系。椭球面大地测量学ellipsoidal geodesy研究椭球面的数学性质以及以该面为参考的大地测量解算理论与方法的大地测量学分支。大地天文学geodetic astronomy研究利用恒星测定地面点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的理论与方法的大地测量学分支。物理大地测量学physical geodesy又称"大地重力学"。研究利用重力等物理观测量解决大地测量学科问题的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6.
常用大地坐标系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家琨 《海洋测绘》2005,25(6):71-74
综述了测绘工作中常用的几类大地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全面介绍了我国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和世界地心坐标系的发展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7.
沿海区域的测绘资料主要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坐标系(旧称WGS84坐标系),造成使用不便,需要构建这些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不同方法和不同分区的大量试算表明,1980西安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可以采用7参数转换模型,3个分区和5个分区的精度都能达到0.5 m,其中5个分区的精度较好。由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特殊性,简单的7参数模型不能确保系统的转换精度,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最好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实现坐标转换,整个沿海区域采用6个分区,精度可以达到0.5 m以内的转换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运动坐标系中的海浪谱为靶谱应用静止坐标系中随机波面的模拟方法─—线性叠加法和线性过滤法模拟匀速运动坐标系中的随机波面,给出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及模拟手续。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在高速运动的坐标系中线性叠加法优于线性过滤法,在低速情形,线性过滤法好于线性叠加法,并在模拟技术上给出了各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动坐标系下海浪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运动坐标系中的海浪谱为靶谱应用静止坐标系中随机波面的模拟方法--线性叠架法和线性过滤法模拟均速运动坐标系听随机波面,给出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及模拟手续。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在高速运动的坐标系中线性叠架法优于线生过滤法,在低速情形,线性过滤法好于线性叠加法,并在模拟技术上给出了各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参考框架的发展现状。结合"环渤海GPS大地控制网"的建设与动态框架维护情况,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基于CORS的区域动态参考框架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球曲率等的影响,采用解析法计算大区域、小比例尺海域面积,会引起海域测量面积变形,影响用海面积的计算精度.通过分析解析法引起面积变形的特点,定量分析了纬度差、投影方式与中央经线选择、坐标转换等海域面积计算精度影响因子,提出可采取选择合理的界址点间距、恰当的中央经线、基于椭球面计算等方法来提高海域面积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椭球体近似模型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小黄鱼(P.polyactis)和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声散射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研究。其中鱼鳔为充满气体的椭球体模型,鱼体为充满液体的椭球体模型。利用研制的散射角度可调的目标强度测量装置,对几种鱼种进行了目标强度随倾角变化关系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3种鱼类目标强度随倾角变化的经验公式。研究表明,角度分布是影响目标强度的重要参数,目标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大于15d B,其最大值出现在–10°和10°之间,最小值出现在–40°以后。修正后的椭球体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目标强度的指向性,可以作为现场测定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基于ERDAS的SPOT5卫星影像正射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海岸带卫星遥感调查与评价项目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项目区块地形有一半为山地和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常规的几何校正难以消除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影像几何变形,必须进行正射校正。根据现有数据特点和项目要求,提出了可行的正射校正流程,基于SPOT5物理模型对融合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实验校正结果完全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扩建便成为必然的趋势,为解决原有坐标系存在的不足,如何选择城市坐标系便成了新的问题。在详细分析边长的高程归化以及边长的高斯投影改化的基础上,从变更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面入手,提出了三种建立城市坐标系的技术方案,对测量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海底地形陡变、垂向密度分层明显的水域,三维σ坐标模式中会出现一种"伪"水平斜压梯度力,并会引起"伪"密度流,以至于影响模拟的精度。垂向上引入双σ坐标变换,建立河口海岸水域三维斜压水流数值模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底地形陡变水域,双σ坐标模式可以减小水平斜压梯度力处理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高程信息是时空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获取高精度海拔高是测绘导航信息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北斗导航终端能快速高效地测定大地高,结合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可实时获取精密海拔高程。在顾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之间垂直偏差的基础上,基于GOCE+EGM08重力场模型构建了统一到CGCS 2000椭球的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该模型范围对应北斗区域导航的覆盖范围,即55°S~55°N,55°E~180°E,模型精度优于米级,满足北斗导航终端对海拔高的应用需求;利用实时SQLITE数据库技术,基于该数字高程基准模型构建了北斗导航终端的海拔实时获取系统,实现了任意测点精密海拔高程的实时获取。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model study of the propagation of water waves using the parabolic approximation of the mild-slope equation in the orthogonal coordinate system. Two types of coordinate systems are studied: (a) a general form of orthogon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b) the conformal system, a special form of orthogonal coordinate system. Two typical examples, namely, expanded breakwaters and a circular channel, are studi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First, the examples are studied by use of the general orthogonal coordinates. Then the same examples are computed by use of the confonnal system.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fonnal coordinate system generally gives better predictions than the general orthogonal system. A numerical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the conformal grid is combined with the numerical model to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model.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 from the numerical grid system and that from the analytical grid system shows that reliable computational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by use of the numerical confonnal gri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