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台风“海棠”与“泰利”的移动路径和登陆地点不同于“麦莎”与“卡努”,前2次台风自东南偏东往西北偏西移动并登陆于福建中部沿海,后2次自东南往西北移动并登陆浙江中部沿海,都给浙江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影响金华地区的风雨程度不同。经分析台风移动过程,认为西风带低槽或高压影响到副高,副高影响着台风西行或北上,在西风带低槽或副高影响较弱时,台风内力和地形影响作用加强;台风在副高带状时西行为主,块状时北上为主。分析台风路径的预报过程,认为中央气象台预报为“登陆台风”有3~4天的时效;预报较准确的登陆位置,若路径较有规则为30~54个小时,若不规则路径可能仅为3个小时。分析影响金华的台风风雨程度,认为东路台风雨量分布特征是东部大、西部小;南路台风是东南部大、西北部小;最大风力落区基本相同。地形对不同台风路径下的风雨影响分布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引言 谢义炳教授提出空气湿度对大气运动有重要影响,并指出台风移动应当以能量传播观点来代替。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对台风移动的预报是有实践意义的。本文采用分析等压面图上湿热能量场的方法,试图探讨湿空气对台风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4,(7):45-57
一、台风路径的划分(一)思路:我们按台风本身的移动规律和台风影响的具体情况来划定起报区并进行分类处理,以便把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台风剔除掉。台风本身有那些移动规律呢?在空间上,浙闽登陆北上的台风,其路径分为两束,在太湖西侧约一个经度的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空档;海上北上的台风也分成两束,30°N 上、125—127°E 间也有一个空档。在时间上,不同路径的台风也各有自己的盛行期。近海台风,凡北上者都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的高温季节,凡转向者都在6月下半月。  相似文献   

4.
台风自身动力学过程(CISK)对其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崇银  钮学新 《气象学报》1988,46(4):497-501
台风的移动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气象问题,虽然已经有过许多分析研究,但仍有不少问题没有搞清楚。在台风路径预报中,目前用得较多的方法之一是所谓“引导气流法”,它把台风作为一个“质点”,其移动只受外部流场的引导。不考虑台风自身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可能是引导气流法出现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实际台风是一种极为活跃的天气系统,不能视其为完全被动的“质点”。除了外界环境(引导气流)对台风的移动有影响外,台风本身的动力学过程和结构也必然对其移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是积云对流和天气尺度低压扰动间正反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以台风天鹅(0907)和莫拉克(0908)为例,应用Liang-Kleeman信息流因果理论分析了双台风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台风天鹅强度的变化是造成莫拉克强度变化以及经向移动的部分原因,而台风莫拉克强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天鹅的南北移动;(2)台风天鹅主要是通过双台风间的"连体"通道向莫拉克输送位涡以及水汽,进而影响后者强度的变化,影响时段主要在莫拉克的发展初期以及登陆阶段;(3)台风莫拉克对天鹅移动路径变化的贡献不仅包括双台风互旋的直接作用,还包括其调整大尺度环流形势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台风"玛姬"(9903)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对台风“玛姬”(9903)个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海温和地形作用对台风“玛姬”(9903)路径的影响,分析了环境气流、台风非对称结构与台风移动路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温对台风“玛姬”(9903)路径有一定的影响,地形作用对台风“玛姬”(9903)路径的影响不可忽视,台风非对称结构对9903号台风异常路径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北上台风对黑龙江省气候背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产生于海上台风(热带气旋)北上影响黑龙江省的个例,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其移动路径、大气环流背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能够北上影响到黑龙江省的台风移动路径受到副高体的控制北上,绝大多数的必经之路是勃海湾到朝鲜半岛。不同的月份,由于副高体位置及强度不同,移动路径也不同,得出7月路径比8月路径总体略偏西。7月影响台风直接北上居多,8月影响台风北上与西风带低压系统合并居多。有台风影响的月平均环流,欧亚区中高纬为两槽一脊,乌拉尔山东侧及阿拉斯加各有一个槽。  相似文献   

8.
0813号超强台风"森拉克"和0815号超强台风"蔷薇"的登陆地点相同,移动路径相似,但他们对浙江省造成的降水特征不同,特别是对浙北地区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利用常规的探空资料及NCEP 1°× 1°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这两次台风过程的环境场、卫星云图、物理量场分析(水汽、热力和动力条件)和自动站地面风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台风与环境场的相互配置是造成两个台风降水差异的原因,特别是冷空气的影响状况是这两次相似路径台风对浙北造成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2018年8月在华东地区登陆的台风"温比亚",给河南造成的风雨影响是近40年来最大的,其日降水强度仅次于"75·8"台风暴雨的降水强度。应用实时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h间隔再分析资料、中央气象台的台风定位报资料等,对1970年以来在华东地区登陆的31个台风陆上移动路径和相应环流背景进行了归纳,选取登陆点相近而给河南带来的风雨影响却不同的两个台风"温比亚"和"摩羯",从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动力场和温湿场的演变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在华东登陆的台风陆上路径主要有西行、西北转偏北行和直接北上三种,其中西行和西北转偏北行路径的台风能够影响河南。2)500 hPa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高压带断裂并减弱东退是造成"温比亚"和"摩羯"两个台风低压陆上移动路径差异的主要原因;台风低压移动速度取决于500 hPa台风低压两侧最大经向(纬向)风速之差和台风低压中心距5880 gpm线的距离等因素,台风低压的移动方向则取决于台风低压两侧最大风速差的转变;中高层引导气流作用减弱时,低层冷空气入侵形成的v分量差可指示台风低压的转向。3)来自海上的水汽始终与台风低压相连接、能量供应不间断,200 hPa靠近台风低压的高空急流和低层925 hPa、850 hPa接近台风低压中心的低空急流使台风低压所处上空维持8~12m/s的较强垂直风切变,台风低压两侧冷暖平流形成的斜压能导致垂直速度的加强等因素,是台风低压维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影响台风移动因子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有辐散的正压原始方程模式对影响台风涡旋移动的因子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无环境风条件下,台风涡旋向西北方向移动,移速与台风切向风速、台风半径和台风区f场的特征有关,台风外区(指最大风速半径以外台风区域)切向风速越大、台风半径越大,台风涡旋移速向北分量越大。(2)均一环境风场中,台风移动受基本气流的平流、β效应和指向引导气流左侧的横向加速度的作用,其中基本气流的引导作用是主要的。台风移速与引导气流速度比在东风气流中要大于西风气流中,而台风移向与基本气流之间的偏角在西风气流中要大于在东风气流中。(3)台风涡旋有沿基本气流绝对涡度梯度方向的次级运动分量。(4)台风涡旋在有切变的西风气流中比在均一西风气流中易发展加强,而它的移动更偏向引导气流的左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卫星云图的水汽图或红外云图的分析,发现水汽图干区或红外云图上的无云区(晴空带)对台风的移动方向有制约作用,经过研究和实践,找到了应用水汽图干区轴线或红外云图上的无云区(晴空带)的中直线来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伟  陶祖钰 《气象学报》1996,54(2):225-232
利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与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16号台风进行了12h数值模拟。时间是从8月31日12时(世界时)到9月1日00时。结果显示:模式预报的台风和实际台风的移动方向一致,移动距离相当。模式清楚地预报出了由台风倒槽所造成的强降水。这表明模式对台风路径、台风降水等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还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地形和积云对流等对登陆台风发展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台风的位置和降水有重大影响,积云对流除了对台风强度有影响之外,对台风环流的位置和台风的移动速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动站资料、雷达观测资料、NECP1°×1°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对于台风中心的移动坐标合成分析方法以及WRF模式的诊断分析,对2005年8月登陆浙江造成历史罕见特大暴雨的台风麦莎(Matsa)降水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与特大暴雨有关的台风结构变异。结果表明:①台风麦莎影响期间降水量的分布与通常热带气旋以螺旋雨带结构为主要特征的风雨分布特征显著不同,台风麦莎(Matsa)系统的右前、右后(第1、第2)象限出现了结构显著变异,对台风特大暴雨的特征落区分布有明显影响。②雷达与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揭示,在台风第1和第2象限发现有多个雨团重复生成和移动,它们与雷达回波观测到的强弱相间的中尺度上升和下沉气流相间区域相对应,是中尺度"降水细胞"频繁再生与移动的强烈发展区,对构成台风特大暴雨和灾害起重要作用。③具有再生能力的"暴雨细胞"特征结构的强烈发展区域出现动能的显著聚集,有利于台风中水汽在该区域的抽吸。台风系统的局部出现这样结构变异特征,对台风强降水落区的监测预报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使用近10a以来登陆台风对庐山暴雨影响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庐山的台风移动路径主要为中路,细分为中路Ⅰ型和中路Ⅱ型,其中对庐山影响最大的是中路Ⅰ型,其它登陆台风,中心位置<25 °N或>30°N,对庐山的影响都很小.(2)中、低层以及地面合成场存在一定的共性,即(32 ~42 °N,100 ~ 110°E)一带形成高压阻挡坝,长江以南地区、南海以及台湾处于闭合低压区内.这种配置是庐山台风暴雨常见的天气系统配置类型.(3)庐山地形对台风降水的增幅作用十分明显.(4)庐山台风暴雨主要有3种云型:①台风外围环流云型;②台风螺旋雨带云型;(③台风低压(槽)云型.这3种云型表明了台风3个不同阶段的特征,庐山台风暴雨主要与西风带系统和副热带高压阻隔作用、涡旋Rossby波激发的螺旋雨带、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以及低层西南暖湿低空急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台风降水天气对海盐生产影响很大,由于盐场是露天作业,一次天气过程错报或漏报,都会给盐场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我们对1985年和1992年直接侵袭影响我区的2次台风降雨天气进行初步分析。 2 台风路径与降水的关系进入北纬36度以北、东经124度以西对我区直接侵袭、影响降水的台风,多数发生在8、9月,占影响次数的80%以上。其路径大体可分为荫条,第一条:从影响区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经山东半岛附近进入天津一带,这条路径一般可影响我区(1992年9月1~2日降水量168毫米)。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量场的变化与台风移动有密切关系的事实,本文试图从讨论能量场的变化入手,探讨通过预报能量场系统的移动以预报台风移动的方法。通过对7504、7708、7806、7909、7910号台风总湿位能场的分析,发现台风在各层等压面上均对应着闭合的能量场系统(700毫巴以上▽~2E_σ<0,低层▽~2E_σ>0),且两者的移动路径一致。此外,能量通量场和能量通量散度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的进路方向有明显的强能量输送带,台风基本上沿着500毫巴能量水平通量散度梯度的方向移动。VE_σ图和▽·(E_σ)图可以作为定性判断台风疑难路径的一种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卫星云图的水汽图或红外云图的分析,发现水汽图干区或红外云图上的无云区(晴空带)对台风的移动方向有制约作用,经过研究和实践,找到了应用水汽图于区轴线或红外云图上的无云区(晴空带)的中直线来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台风对某地降水的影响,首先决定于台风移动路径,台风移动路径虽然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台风周围基本流场的影响。台风的发生发展同周围的环境流场有密切的关系。国外研究表明:从动力学的意义来说,飓风是环境环流与整个涡旋相互作用的净力造成的复杂结果。当飓风接近常定状态时,它的移动,几乎完全由环境环流的动力学所决定。据分析,500毫巴环流形势与台风移动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玉林地区性台风大雨以上降水与500毫巴台风环流580闭合线关系极大,有580闭合线的台风大雨以上降水的历史概括率占39/41=95.1%;无580闭合线的台风对玉林地区影响只出现编码0~2的天气占30/33=90.9%。  相似文献   

19.
东风波对台风疑难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瑞闪  邹燕  宋松月 《气象》1995,21(8):49-52
讨论了东风波对台风疑难路径的影响,结果指出,东风波对台风疑难路径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东同波内形成的台风,二是由东风波西移叠加在其南侧的台风(或热带风暴)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台风路径偏离常规的引导气流,向比较偏北的方向移动,并可能穿过副高,从而形成了台风疑难路径,对疑难路径的成因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0116号台风异常移动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续康  陆文杰  刘征 《气象》2003,29(5):34-36
0116号台风(百合)生成地点偏北,维持时间较长,移动路径异常。影响移动路径的因素很多,有引导气流、双台风和高空冷涡等。作者主要利用GMS IR卫星云图,结合常规资料对0l16号台风的异常移动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