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我校航测与遥感系非地形摄影测量教研室研制的近景摄影测量程序集,于1987年2月28日通过鉴定。该程序集(是用APPLE SOFT BASIC写成的)一组程序,它包含有九个程序: 1.近景摄影测量单片后交检定摄影机程序; 2.近景摄影测量空间前方交会程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GPS的近景测量定位方法所需硬件的集成方式及功能,分析了该方法定位的基本原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定位精度.利用交向摄影方式,用一台相机,分别在两个摄站点获取同一范围的影像,利用数字罗盘测相机的姿态,GPS测摄站点坐标,利用单片后方交会及像对前方交会解求待定地物点的三维坐标,为不易...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数字摄影测量中,使用双片前方交会方法量测地面物点的坐标,因同名光线交会角大小限制而不利于提高测点坐标的精度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无人机高重叠度航摄影像的多片前方交会测图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地物坐标量测时,不受交会角大小的限制,同时引入最小二乘原理,可获得高精度的物点坐标。利用某长江大桥桥址带状测区无人机航摄影像数据,进行双片前方交会、三片前方交会及四片前方交会测图精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无人机高重叠度影像的多片前方交会测图技术能有效提高无人机航测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近景摄影机检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37  
阐述近景摄影机的检校内容,内方位元素检定精度要求的理论推证,近景摄影机检校方法的分类,近距离摄影条件下光学畸变的严格表达式,近景摄影机的框标类型,以及框标理论值的测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倪晓东 《测绘工程》2016,25(6):33-36
空间前方交会是摄影测量学重要的概念,通过空间前方交会可以确定待定点的物方空间坐标。在空间几何解析的基础上[1],根据摄站点、影像点、物方控制点坐标的空间几何关系计算像控点的空间坐标,然后求解待定点的像点空间坐标,从而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进行空间后方交会计算。该方法表达形式直观,便捷实用,并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将多台普通数码相机通过机械连接件固定成组合全景相机。在全景控制场内对其进行检校,获得像片之间姿态与投影中心位置的传递值。实际测量时要求至少有3个以上控制点,解算出其中一张像片的位置与姿态,根据相机间的几何关系参数,传递得到每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根据多摄站上拍摄的影像进行前方交会获取物方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机姿态与位置传递参数稳定,用少量控制点解算的组合全景相机各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稳定,用于多摄站像片的空间前方交会得到的物方点坐标精度较好。本文方法可以解决相机受视野限制、控制点稀少的难题,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点的布设更为灵活,为困难场景的近景摄影测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近景摄影测量中,为将所摄物体定向和检定照相机需要控制点。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前方交会,以为所摄物体提供必须的控制点。在估算摄影测量的测定精度时,控制点的精度是异常重要的。文中对所导出的公式从数学和试验上进行了论证,以评定经纬仪位置与控制点位测定精度的关系并给出获得控制点最高精度的最佳经纬仪位置。  相似文献   

8.
微型控制系的建立是近景摄影测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非量测用摄影机对各种微小物体进行摄影,然后以解析法(如直接线性变换(DLT)法,“十一参数法”,解析自检校法)测定各离散点的坐标,必须在被摄物体周围建立一个相应之微型控制系,以使被摄物体纳入此预先测定的空间坐标系内。一般说来,被摄物体愈小时,测定精度要求愈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片空间后方交会的CCD相机检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冬  冯文灏  卢秀山  张纯连 《测绘科学》2006,31(4):64-66,102
近年来,CCD相机逐步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低空摄影测量。影响摄影测量成果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相机的技术参数,因此相机技术参数的检校是保证成果质量能否满足精度要求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通过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和多片空间后方交会的比较试验,分别对两种方法实施了精度分析和可靠性分析,总结得出多片空间后方交会是一种更为可靠的CCD相机检校方法,且运用多片空间前方交会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多片空间后方交会检校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煤田地质小构造近景摄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地质小构造资料的收集一般采用常规地质野外调查配合普通测量的方法进行。为了获得大量的野外资料,特别是矿井或危险地段的测量,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是以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得地质体构造的资料。即用SMK-120同步立体摄影机或小型立体摄影机对地质体目标拍摄立体象对,用1818立体坐标量测仪量测地质体平面  相似文献   

11.
室内三维控制系统是在室内建立的一种稳定而高精度的控制系统。是近景摄影测量的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在此系统内,按一定要求分布的一群标志点的空间坐标得以确定。建立此类控制系统的目的在于:第一,检定包括非量测用摄影机在内的各类摄影机,即确定所检定摄影机的内、外方位元素以至光学畸变;  相似文献   

12.
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普通的测绘工作已经越来越成熟,但在变形监测领域中的应用还较少。本文研究了将摄影测量技术用于变形监测的可行性。以高分辨率相机为基础,首先结合变形区以外控制点,通过后方交会确定相机的精确外方位元素,然后通过空间前方交会得到监测点的三维坐标,最终通过对比实现变形结果的分析。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本文进行了模拟实验。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摄影测量后前方交会的方法可以用于基坑监测和其它低等级的变形监测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义点摄影测量的后方交会与前方交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点摄影测量将传统的点摄影测量和当代发展的线摄影测量以及无穷远点理论综合升华,将摄影测量中处理的物理意义上的点扩展到数学意义上的广义点.本文主要研究广义点摄影测量理论下的后方交会和前方交会解算方法.分析评价了不同控制线分布情况对后方交会精度的影响;依据前方交会原理,对闭合直线段和圆进行了三维重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中的人工标志点快速自动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片空间前方交会的匹配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投影线间的最短距离确定一组初始匹配点;然后通过双片空间前方交会计算相应物方点坐标;最后反求该物方点坐标在其他像片上的像点坐标,通过比较该像点与初始匹配点的坐标差确定同名像点。两组实验均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具有高匹配率和低误匹配率。  相似文献   

15.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中人工标志点快速自动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中的人工标志点快速自动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片空间前方交会的匹配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投影线间的最短距离确定一组初始匹配点;然后通过双片空间前方交会计算相应物方点坐标;最后反求该物方点坐标在其他像片上的像点坐标,通过比较该像点与初始匹配点的坐标差确定同名像点。两组实验均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具有高匹配率和低误匹配率。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普通摄影拍摄,摄影测量所用的数码相机必须精确测定相机内方位元素和相机畸变参数。但传统的基于空间后方交会的检校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外业量测工作,效率低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定向--空间后方交会"的数码相机检校方法可以有效的优化物方点三维坐标解算模型,实现控制点空间三维坐标的快速获取,减少大量外业量测工作,实现数码相机的快速校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字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工业摄影测量中摄站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个控制点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直接解法。通过四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其答解精度高,无需迭代,且不受被测目标尺寸限制,能很好地满足数字工业摄影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普通数码相机固定在高精度旋转平台上可集成为旋转全景相机,水平旋转多位置拍摄,可获取全景影像。给出了旋转全景相机的成像几何关系模型,实现了旋转全景相机的标定,利用稀疏分布的少量控制点(最少3个),即可解算出平台旋转中心坐标与起始方位角,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再利用多站旋转拍摄的影像进行前方交会就可获得物方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实际摄影测量中可少受视野和控制点数量的限制,通过较少的控制点即可解算出物方点坐标,且测量精度较好。该方法是在困难场景进行近景摄影测量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景摄影中的场景较为复杂,通常不能采用常规航空摄影测量中的摄影方式,而是以单摄站旋转拍摄、多光束交会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增加了摄影测量后续处理的难度,尤其是模型选取以及空三处理。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通过机助的可视化界面建立摄影方案图,实现检索功能,简化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20.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传统近景摄影测量相比,具有短基线、大重叠度的特点,短基线使得相邻光束交会角较小,易于提高影像匹配精度;大重叠度使得首尾交会角较大,从而可提高空间点定位精度。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影像匹配、交会角和点定位精度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首先,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进行多基线平行摄影,借助Lensphoto软件实现建筑物立面点坐标的量测,并将其与高精度莱卡全站仪测量结果进行精度对比,最后分析控制点个数与点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可以取得较高的点位精度,控制点个数的增加会提高点位精度,但存在一定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