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仲怀 《海洋科学》1985,9(2):57-58
海洋放射化学是研究放射性元素(或核素)在海洋中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海洋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能源资源、海洋环境放射性污染、地下水源的确定、地质年代的测定,以及海洋  相似文献   

2.
铀和铀系元素在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以及资源利用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了海洋铀化学的研究。四十年代,主要的任务是寻找适宜的化学测试方法;五十年代之后侧重于调查和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存在形态,筛选各种提铀的吸附剂以及发展先进的物理测试技术和方法——中子活化技术、α谱仪和同位素稀释方法等。目前,在化学分离方法和核子测试手段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精确地测定了不同海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周缘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和成礁时代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海南岛周缘分布的珊瑚礁,是陆地边缘围绕基岩海岸和岛屿发育起来的不成熟型岸礁礁体,具有进积序列的沉积相序。不存在堡礁(或堤礁)礁体类型。依据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其它地球化学资料,这些珊瑚礁的主体是末次冰期阶段发育起来的,与放射性碳等年代资料相悖。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各种GIS应用系统在空间数据获取中存在大量重复获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力、财力巨大浪费和数据二义性、难以协同使用等问题,以数字海图和地形图融合为例,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多种空间数据的融合方法。着重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空间数据模型融合,物体的分类分级融合以及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根据80-90年代中国关于草鱼出血病病毒研究的进展,就草鱼出血病病毒的发现、形态结构特征、理论特性、基因组结构及其所编码的多肽、基因组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病毒的繁殖动态、体外细胞培养特性,病毒对鱼体的致病机理和宿主范围,草鱼出血病的诊断和防治等问题进行综合评述,总结概括了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该领域以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测定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矿物的形成年代,对测定某海区的沉积速率、估算该海区沉积物的数量,推断古海面的变化和近海地区的地壳变化等都有重要意义。它与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古地磁学等地球物理学的关系都有着十分密切。特别对第四纪各个问题的解决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测定河口、港湾和航道的沉积速率和地质年代,可为疏通河道和航道、兴建码头和船坞以及环境保护等工程,提供有关地质地貌等方面的重要科学依据。测定沉积年代的方法很多,包括生物地层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如地磁倒转法)、化学方法(如氨基酸外消旋法)和放射性核素衰变法等。在这些方法中用得最广泛和最成熟的是生物  相似文献   

7.
病毒: 海洋生态动力学和疾病学研究的创新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毒在海水中的浓度为10^7~10^9个/mL,多种多样的海洋病毒几乎对所有的海洋生物都有影响,5%~40%的海洋生物是被病毒销毁的,近30%海洋蓝藻和60%游离异养菌的死亡与病毒有关。地球26%的碳循环经海洋病毒完成。病毒可以影响许多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学过程,包括营养物循环、颗粒大小分布和沉积率、细菌和藻类的多样性和物种分布、赤潮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和种闻基因转移。各种生物种群内和种群闻有机会充分接触,为病毒传播及变异创造了条件,使海洋系统成为极富多样性的原始病毒库,除了对海洋细菌、蓝细菌、真核藻类、浮游生物等重要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相关的种群的感染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以外,病毒还导致海水养殖品种发生多种病毒性痰病,病毒生态学特征对海洋生物痰病的发生和流行起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虽然国际上海洋病毒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与海洋病毒的实际作用相比,研究还只是初现端倪,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1 综述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加大海洋开发步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 现代海洋开发是融合了现代高科技成果而形成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综合社会经济活动。海洋高技术随着人类从海洋获取“渔盐之利”、“舟辑之便”而发展起来。目前,世界各国均把海洋开发列入当代高科技领域。海洋高技术已形成用于研究、开发和管理海洋的高技术群。 海洋高技术包括了海洋监测与探测技术、海洋深潜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深海采矿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化学资源提取技术、海洋能技术、海洋空间利用技术以及海洋信息技术等。海洋高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  相似文献   

9.
星载海测技术是本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测量技术,它以人造卫星作为测量仪器的载体,伴随着空间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微波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域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和多重元素(主要是C、N、P)平衡的科学,其从元素比率的角度将生态学科的各个层次(分子、个体、种群、生态系统以及全球尺度)有机联系起来。本文综述了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研究历史及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生态化学计量学在生长率假说及其分子基础、内稳态与生物进化、食物网及养分循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水域生态学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域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范晓,男,出生于1942年10月,196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藻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海藻化学和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尤其在海藻工业的开拓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自70年代开始,他主持完成了农业部的“全国海藻资源调查及其利用”,“海藻Algin提取新工艺”,“电渗析法提取甘露醇工艺研究”,以及基础理论方面的“海藻化学组成的研究”等;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及科学院重点项目“海藻活性碘的研究”,“海藻碘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感染机制、病毒病的预防与治疗、病毒分类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就酵母双杂交系统以及病毒蛋白铺覆技术、噬菌体展示、生物芯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可用来进行病毒受体鉴定研究的几种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是近一、二十年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在利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深入认识的表现。环境科学的诞生是20世纪60年代自然科学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科学的发展为化学、生物学、地学、物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开辟了新的领域,也对很多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环境科学充分利用上述各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对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土壤、水体和生物等环境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环境科学是在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由于各学科领域多边绿相互交叉渗透,给环境科学带来强烈的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融合技术在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中的不适应性,提出一种更为精确细致的图像融合方法——自适应小波包分析法,既可以对图像低频部分进行融合处理,还可以对高频部分采取所需的融合处理策略,以综合多源多时相图像中的高频细节信息。该融合算法在信息量、光谱特征和边缘特征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融合后影像不仅很好地保留了原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而且在增加融合结果信息量,改善解译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使用率等方面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ELISA检测中国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虾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依赖于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1972年由Engvall等在酶免疫试验(enzyme immunoassay,E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病毒等疾病有关的抗原抗体系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领域内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病毒纯化,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并对抗体进行纯化、酶标记,建立了双抗体夹心直接ELISA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是碳储量评估和气候变化研究必需的基础数据之一,其估算方法是蓝碳研究的热点。遥感以其宏观、综合、动态、快速、可重复等特点,已成为红树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光学遥感、微波雷达、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源在红树林生物量估算的应用现状,以及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应用的优势;总结了基于遥感的统计模型、过程模型和间接法3种生物量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从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发展机器学习算法和遥感过程模型、长时序分析,以及建立红树林地面调查数据集等角度对红树林生物量遥感估算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海底观测网络是推动海洋科学技术发展,了解地球环境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帮助人类了解海洋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回顾了各国在海底观测系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计划和建设情况;介绍了当前各国海底观测网络及其投入业务应用后,在多学科综合观测、多网络交互融合、数据交换利用以及海洋科学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海底观测探测网络建设,深海新型传感器发展,海底观测网标准化体系完善等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微藻工业作为一门与水产、食品、化学、工程等有密切关系的跨行业的新兴工业来说,发展的历史是比较短的。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解决世界性粮食匮乏而提出来的。50年代初,美国卡内基基金组织,邀集当时许多优秀的藻类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为微藻工业奠定了基础。但真正形成工业规模,使微藻产品以商品形式问世,这还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来,它却是一门正在蒸蒸日上,前途光明的工业。微藻工业是在藻类大量培养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藻类大量培养的产物是以未进一步加工的鲜品直接用作水产动物的饵料,并且绝大部分的产品没有形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是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产业 ,被称为我国海水养殖的第4次浪潮 ,发展前景十分诱人。我国目前的海水鱼类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陆上工厂化养殖。本文拟就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90年代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新进展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始于80年代初 ,80年代基本上处于起步和技术积累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 ,随着多种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以及养成技术的日臻成熟 ,网箱养殖呈快速发展。1994年全国的海水鱼养殖网箱约160000只 ,至2000…  相似文献   

20.
1第四纪地质新的分析方法和基础地层格架正在帮助研究者弄清第四纪地貌及气候的演化,以及有关第四系在地质记录中的位置的基本问题。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最近陆地研究采用了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帮助确定主要气候事件的全球年代同一性问题。这种方法代替了在许多陆源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