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5月23~24日暴雨过程的Q矢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霞 《广东气象》2000,(Z1):26-28
本文选取1998年5月23日00时(GMT,下同)到5月24日23时的暴雨过程。时间长度为1998年5月22日00时到5月25日00时。采用非地转Q矢量表达式,计算了100~125°E、15~35°N区域内,从1000到50hPa20层Q矢量及Q矢量散度,来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1 暴雨过程概述 由图1可以看出,此次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粤东在24日出现暴雨。分析逐时降水量图和24小时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到整个暴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降水主要指23日00~23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4年7月14日合作地区的一次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能量特征分析表明,冷空气的扰动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本站整层变能较大,400hPa以下出现△T_σ24≥8.0℃,500hPa关键区内有高能舌,700hPa有东南急流,行星边界层存在逆温层等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黎娜 《四川气象》2000,20(3):27-28
1999年6月25日到29日,酉阳连续5天出现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从500hPa形势、700hPa水汽输送情况等方面揭示了该次过程形成、发展和维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1大雾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共出现了5次大雾天气过程(表1)。2暴雨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出现了1次大范围暴雨过程,时间是11月1日20时~2日20时。这次过程共有25站出现暴雨、7站出现大暴雨。暴雨落区主要在宜春、南昌、上饶3市和抚州市北部,大暴雨出现在浙赣线东部。这次过程的暴雨站数、大暴雨站数均为我省历史同期(1950年以来)之最。表12001年10~12月大雾天气过程一览表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10月10日24赣中、赣南、赣西北、赣东北10月24日25全省11月1…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的EOF分析及其与500hPa高度场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王宝灵  董安祥 《高原气象》1995,14(3):342-347
本利用我国110°E以西的140个台站7-9月月降水量及500hPa10°×5°网格点资料(1960-1990年),与7-9月月降水量分别进行EOF分解,并与500hPa高度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7-9月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在青藏高原东北侧有一高值中心,该中心与有关学计算的信噪比高值中心和准3年周期显的区域一致(均指降水量);7-8月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与500hPa高度场在20°-40°  相似文献   

6.
通过1980~1989年3~5月影响广西73次南支槽活动过程分析,揭示:其中有60.3%影响广西和华南,产生局部性(≥3站)暴雨以上的天气过程;大范围暴雨和全区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4~5月;南支槽暴雨除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外,还与南亚西南季风的建立、爆发以及与对流层低层(850hPa)低纬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紧密相关,而且在全区性暴雨产生之前有一定的先兆性;初步研究,归纳出南支槽暴雨前一天500hPa的4类流型特征,并给出一些判据,为提高前汛期暴雨预报准确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次锢囚锋云系增雨作业的天气学分析刘锋,师小玲,陈君寒(延安地区气象局延安·716000)(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安·710015)1991年5月23~24日有一次锢囚锋云系的降水过程。5月23日下午4时,当酉风槽移近高原东侧,河套地区偏南气流增强...  相似文献   

8.
华南4~6月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华南4-6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华南4-6月旱、涝年的500hPa高度距平场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4-6降水存在2.5-3年的准周期变化和持续10年左右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旱、涝年1-3月500hPa高度距平场的分布基本反位相,4-6月的距平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结果表明,从冬季开始到次年6月,旱、涝年500hPa高度距平沿50°N纬圈的演变具有基本相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蕾 《广东气象》2000,(Z1):8-10
1 5.24特大暴雨概述 受冷锋低槽的影响,深圳市1998年5月24日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水过程。深圳市气象台于06时发布黄色暴雨信号,并于中午前后连续发布了红色、蓝色暴雨信号。由于雨强大,降雨集中,这次暴雨降水过程造成的灾情比较严重。据统计,这次降水过程导致全市各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浸和山洪暴发、围墙倒塌、河水外溢等现象,并造成人员伤亡。这次暴雨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比较明显,地面的冷锋低槽、850hPa的低涡和切变线、500hPa的小槽配合较好。23日起,一条NE~SW向的系统性雨带…  相似文献   

10.
春季南支槽与广西暴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1980-1989年3-5月影响广西73次南支槽活动过程分析,提示:其中有60.3%影响广西和华南,产生局部性暴雨以上的天气过程;大范围暴雨和全区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4-5月;南支槽暴雨除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外,还与南亚西南季风的建立、爆发以及与对流层低层低伟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紧密相关,而且在全区性暴雨产生之前有一定的先兆性;初步研究,归纳出南支槽暴雨前一天500hPa的4类流型特征,并给出一些判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74—1993年4—5月陕西北部沙尘暴个例分析,总结出造成沙尘暴天气的地面形势和500hPa环流形势,给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27日19∶55~20∶55时,武功机场出现了连续1h的强雷暴天气过程,此次过程是今年进入雷雨季节后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瞬时最大风速25m/s,降水量9.1mm。以下从大尺度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中尺度触发机制和地形...  相似文献   

13.
梅雨锋次天气尺度涡旋旋转风和辐散风动能收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钟兴  刘勇 《高原气象》1994,13(1):28-34
本文选取1991年7月5日20:00-6日20:00梅雨锋上移动性次天气尺度涡旋引起的长江中下游特大暴雨为实例。采用准拉格朗日球坐标系的旋转风和辐散风动能方程,计算得到次天气尺度涡旋发展和成熟两个阶段对流层各层旋转风动能和辐散风动能的收支特征为:在对流层高层(100-400hPa)两个阶段的旋转风动能源汇相同,辐散风动能源汇有异,即水平动能通量项和“摩擦”项符号相反;在中层(400-700hPa)  相似文献   

14.
陈静  桑志勤 《四川气象》1996,16(3):11-13,10
对1987年4月25 ̄27日寒潮天气过程ECMWF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场进行了预报检验,得出了些新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州醅地区9个台站春季冰雹进行了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内冰雹主要集中于4月上旬到5月上旬,500hPa高空环流与冰雹天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对该区域内冰雹天气趋进行长期预测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93年“7.13”陇南大—暴雨成因1993年7月13-14日,陇南地区出现了大—暴雨,过程降水量均在40mm以上,其中礼县、徽县分别为81.2、80.5mm。这次大—暴雨持续时间长,雨势平缓,范围广。1  500hPa环流形势大—暴雨过程发生前,...  相似文献   

17.
一次高原北侧槽个例的Q矢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郁淑华 《高原气象》1993,12(4):437-441
本通过对1982年7月24-29日一次高原北侧槽活动过程的Q矢量分析,发现低压槽在高原上南伸时,一般槽前500hPa上有Q矢量辐合带,Δ·Q500<0;对应200hPa上有Q矢量辐射中心或辐区,Δ·Q200>0;同时槽线南端伴有强冷锋锋生中心。说明上升运动的维持、加强和冷锋锋生作用是低压槽在高原上南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叠加的地面至500hPa平均温度场的欧洲数值预报图分析了1989~1997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的寒潮天气过程,总结出寒潮预报的经验指标。这项工作是对数值预报产品深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伍红雨 《贵州气象》1996,20(1):42-44
本文揭示了1995年6月24 ̄25日安顺地区暴雨成因,对地面中尺度系统、卫星云图进行了分析。指出500hPa低槽东移,700hPa切变南压,及丰富的水汽条件和高能量的释放是这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厄尔尼诺事件与灾害天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49年至今中等强度以上厄尔尼诺事件共有9次。其中有8次对应黑龙江省夏季的低温多雨,有6次造成重大灾害。通过分析北半球500hPa环流特征找到其天气成因,春夏之际赤道东太平洋暖水多数有规律的西移,对应东亚区500hPa高空有阿留申长波低槽西退,于7、8月控制东北区和日本岛在中高纬形成北脊南槽,在中低纬形成南高北低环流形势,造成黑龙江省长时间低温多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