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5·12汶川地震为例,介绍了大型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救灾过程中,灾区建筑、设备和人员的雷电防护技术,阐明了地震灾区的雷电危险性和现代救灾的特殊性,重点研究了灾区过渡性板房和人员的防雷技术,为确保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雷电业务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各地方防雷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来。青海省防雷减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专业防雷技术服务队伍。主要业务有防雷检测、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防雷工程设计技术评价、雷灾调查鉴定、雷击风险评估、防雷产品测试等。进入到二十一世纪,青海省气象局立足青  相似文献   

3.
支鹏宇 《青海气象》2007,(F06):9-10
1 提高认识,健全防雷减灾组织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青海省气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职责。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务院412号令),《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后,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防雷工程的设计图纸实行审核制度,并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据国家防雷设计规范和有关行业的设计标准进行审核。为了推动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我们多年的防雷工作实践,对防雷工程图纸的设计审核方法加以探讨。1防雷工程设计审核的主要依据规范是设计审核的依据。目前应用的防雷设计规范有: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50314-2000《智…  相似文献   

5.
防雷装置图纸审核是建筑防雷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保障,做好前期的图纸审核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审核要点以及审核中常见的问题作出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地震救灾中安置灾民的防震棚区的防雷措施,选择安装相对容易、性价比合适的独立避霄针装置。安装高度分为7m和10m二种,安装选点原则参照陕西省最新地方标准DB61/T438—2008《救灾过渡安置房防雷技术要求》第4.1.2和4.1.3规定。安装施工按规范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7.
张争  周凤芸 《山东气象》2012,32(1):45-47
文章深入分析了新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实施后,在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阐述了新规范对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了新规范实施初期防雷图纸审核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遵义市气象局防雷中心组织研发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人机交互平台》的重要意义、具体研发思路、技术路线做出阐述和介绍。指出了防雷装置设计文件对照防雷国家标准逐条逐款审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使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人机交互平台》审核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具有规范、减轻劳动强度、防止疏漏,提升准确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家启  任艳  何静  陈宏  黄亚敏 《气象科技》2012,40(3):502-506
在应急抢险救援中,临时用房的防雷安全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通过对临时用房特点阐述,分析了GB50057-1994的局限性,并采用IEC62305推荐方法对临时用房安装防雷装置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GB50057-1994对建筑物防雷装置安装的判定指标不适用于临时用房,IEC62305推荐方法适用于临时用房安装防雷装置的判定;临时用房是否安装防雷装置与临时用房的大小尺寸和雷电日参数相关,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临时用房雷电灾害风险值与其面积和周长、雷电日的关系式,为快速判定是否安装防雷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气象部门全国性地开展防雷检测工作至今已经历了20年,但是关于防雷检测具体操作的规范、文献等却很少。笔者根据《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浙江省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2008年版),结合工作实践,对防雷检测的基本流程和作业要求进行了整理,并就遵循上述流程和作业要求对检测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行了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贾沛 《湖北气象》2005,24(4):35-36
2005年8月29日下午湖北省黄梅县地震台的地震监测信息系统遭受雷击,其地震监测工作一度中断。根据对发生在黄梅县地震台的这次雷击过程的调查,并结合对此次雷击事故原因的分析,同时依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规定,对该单位的防雷装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条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青海气象》2010,(2):F0002-F0002,F0003,F0004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截止4月25日,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90%的居民房屋倒塌。调查表明。玉树县、称多县的部分地区灾害严重,涉及人口约10万人。灾区烈度达到9度。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急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几乎全部倒塌或者严重破坏。砖混结构80%以上倒塌。框架结构的房屋约20%倒塌。教育、卫生、电力、通信、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公安系统防雷设计方案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针对海南省琼中县公安系统频遭雷击而提出,从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入手,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为依据,参照有关防雷规范标准进行防雷方案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防雷装置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图纸是建筑工程诸多方面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语言,是重要的技术档案。防雷工程特别是重要建筑物的防雷工程,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必须要按照中国气象局1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及相关规范进行审核审查。这也是气象主管机构的一项日常业务。本文针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查中常见的问题,依据图纸审核工作的要求、相关规范及标准条文,逐一进行了技术要点说明。  相似文献   

15.
张汉英 《广东气象》2000,(Z2):43-44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高科技电子设备进入了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千家万户。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建筑群体内,建筑物防雷设施的接地问题,是分开好,还是共用统一接地体好,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IEC1024-1、《建筑物防雷》、《民用建筑电气接地规范》(JG/T16—92)有关条文,结合南雄市的实际情况,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建筑群体内,电子设备的接地系统要和防雷接地系统真正分开,一般很难办到。因为在地下要满足上述规范规定的距离,往往是不可能的。所以…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在防雷分类的相关内容上做了诸多修改,为了能更全面的掌握新旧规范防雷类别划分标准的区别,从爆炸危险环境分区和分类、火灾危险场所和一般性工业建筑物的分类以及用于划分防雷类别的年预计雷击次数的阈值及其计算式的变化等方面,逐一分析了防雷分类相关条款的内容及其与旧规范的区别,并通过实例比较了规范的修改对防雷类别划分结果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新规范防雷分类的总体变化:爆炸性粉尘环境由2个分区增加到3个,取消了火灾危险环境的分区;提高了对爆炸性粉尘环境、火灾危险环境及一般性工业建筑的防雷安全要求;对于按预计雷击次数划分防雷类别的建筑物,提高了其分类的阈值。按照新规范的计算方法,我国大部分地区计算得到的Ng比旧规范的大,Ae一般比旧规范的要小。因此,此类建筑物的防雷要求的提高与否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新规范的要求计算其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而判定其防雷类别。  相似文献   

17.
毕文泽  王飞  张琦 《黑龙江气象》2011,28(1):43+46-43,46
1引言 近年来,大庆市房屋新建面积平均每年200~250万,建筑物防雷安全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都能够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要求设计、安装防雷设施,起到了可靠的防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青海省1997-2010年的雷电灾害资料为基础,对青海省雷电灾害时空分布、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受灾行业、雷灾类型、变化趋势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青海省雷电灾害特点提出了雷电防御的薄弱地区和重点行业。为全省防雷减灾、雷电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关于间隔距离、过渡电阻及跨接、电缆埋地敷设时装设SPD及SPD冲击电流值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规范》的规定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间隔距离公式中所引用的击穿电压值并非定值,而是与其它参数有关的变量,按实际情况考虑计算出的间隔距离与利用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规范》关于跨接的规定没有考虑到螺栓大小对过渡电阻的影响;在审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时,以单体为考虑对象,容易忽略审查全线埋地电缆的另一端配电箱内是否安装SPD;安装有独立接闪器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接闪器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两种情况下,《规范》中SPD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因引用了不同规范的规定而略有差异,且采用公式计算得出的Iimp会因不同防雷分类所致雷电流取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当无法计算时均规定Iimp取12.5kA,这不符合《规范》的分类原则及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刘波 《陕西气象》2012,(6):44-46
针对风力发电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场地土壤电阻率高、雷击危害突出、防雷难度大等问题,结合防雷工程实例,参照IEC61400-24-2010《风力涡轮机.第24部分:防雷保护》等行业规范,在分析风力发电机的组成及划分风电场雷击区域的基础上,从风力发电机的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及接地网等方面探讨了风电厂防雷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