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姚建明  马沪平 《浙江气象》2005,26(1):41-43,F003
从防雷工程实践出发,提出在不同雷击环境下防雷器的设计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内部安装防雷元件和没有安装防雷元件的UPS遭受雷击的原因.雷电感应过电压是造成UPS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UPS的雷电防护措施,重点在于电源线路的防护,应采取合理设置SPD、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等措施,保障UPS在雷雨季节能真正起到不间断供电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物雷击灾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建筑雷击灾害的调查,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部位的分布规律,发现吻兽等突出部位、古树、塔亭、服务设施等是古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发现有雷击历史的古建筑容易再次遭受雷击,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后起火的原因,统计了古建筑遭受雷击后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讨论了古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原因,得出地理位置、古建筑的自身结构、树木引雷、古建筑内部环境变化、年久失修进水潮湿等因素是古建筑易受雷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银行大楼顶层的电梯机房内设备的雷击电磁脉冲引起的感应电压的分析,找出建筑物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电梯机房需要完善的防雷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建  许毅  夏恒 《贵州气象》2009,33(6):47-48
介绍了贵州省防雷中心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初步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后该项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4年、2006年两次强雷暴过境,致使漯河气象局周围数十个单位遭受雷击.根据雷击调查结果,分析了漯河气象局周围各单位遭受雷击及漯河市气象局免遭雷击危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高磊  梅勇成 《广东气象》2011,33(1):51-53
对全国各省市(港澳台除外)从1998~2007年的雷灾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西藏是我国雷击人身伤害风险最高的省份;江西是华东地区风险最高的省份;而北京、上海和天津的风险却都比较低.经研究发现:决定一个地区的雷击人身伤害风险的高低,不仅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唐宝均  刘刚 《贵州气象》2009,33(4):43-45
雷击风险评估是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及雷击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对项目的规划建设、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实例对加油站的雷击风险评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VC++开发陕西省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使用多个可重用的模块和函数.对雷击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多种风险分量、损害概率、缩减因子计算和选择.为开展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系统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船舶及船上人员的雷电防护措施极其缺乏,国家相关规范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安全隐患极大.本文通过对一起船舶雷击事件的调查,从地理环境、天气情况和船只结构等方面,分析此次雷击事件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船舶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宁波市农药厂的雷击火灾爆炸情况,从防雷技术的角度对事故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了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湛江新一代雷达站遭受雷击的调查过程,并就雷击现场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综合意见和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省1980—2010年共31 a逐日雷暴和雷击伤亡人数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得到:1)江苏省雷暴过程和雷击事故均呈上升趋势,但后者较前者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江苏省雷击事故过程的雷击率呈单峰型特性,气候倾向率为正值,呈上升趋势;3)江苏省历年雷暴和雷击伤亡总人数都呈单峰型特性,峰值出现在7 月,趋势线基本平行,相关系数(0.627 885)较高,上升趋势较为一致,雷击死亡人数波峰出现在7 月,而雷击受伤人数的波峰却出现在8月;4)雷击伤亡人数的雷击率呈双峰型特性,其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峰谷值相差很大,各月波动明显;5)雷击伤亡总人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各雷击率地区分布不同,雷击伤亡人数的雷击率最高值区出现在南通地区,死亡人数的雷击率最高值区在南通和淮安地区,而受伤人数雷击率最高的区域在徐州地区,其地域分布差异较大,非均一性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防雷的现状,从农居建设的选址、外部防雷装置的建设、高大树木的处理、线路的防雷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投资小,见效快的防雷方法,并对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流畅传输防雷信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凯里.黄平机场气象站2010年3月23日凌晨雷击事故发生时的天气系统、雷达资料、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和机场观测场土壤墒情、机场气象站地形地貌的分析,并结合雷击事故现场勘察和该站雷电防护设施检测结果分析,找出造成该站雷击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对机场气象站防雷设施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雷击风险评估的现状及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雷减灾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防雷安全保障,雷击风险评估作为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对建设项目事先做出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减灾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监测与人工观测数据计算的雷击大地密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4—2007年江西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探测数据获取的雷电数据资料和江西省抚州市各气象站的雷暴记录,进行了雷暴日数的比较,分析了以实测数据计算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与以雷暴日计算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的差别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赖琼娟  吴从权 《广东气象》2007,29(B12):124-125
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下简称规范)第2章的相关条款,规定了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外,同时规定了部分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需通过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来确定;在工程设计和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时,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做好雷击风险评估是保证防雷设计科学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重要环节.雷击风险评估是根据雷击大地可能导致人员、财产损失程度确定保护等级、类别的一种综合计算、分析,并向评估对象提出最大可能减小危害程度的方法.本文通过雷击风险评估的类型和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的讨论,探讨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在防雷设计及雷电防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