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氏藻的RF-RAPD分子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氏藻(Dunaliella)是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多毛藻科中的一个属(也有单独归为杜氏藻目、杜氏藻科、杜氏藻属[1]).因可以在高盐的极端环境中生存,也称之为盐藻.盐藻富含各种类胡萝卜素和甘油,其中β-胡萝卜素累积可达细胞干重的1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盐藻无细胞壁,仅有一层糖蛋白和神经氨酸组成的外膜包裹,类似天然的原生质体,是真核细胞基因工程首选的受体之一.盐藻主要用来生产β-胡萝卜素,生产中发现β-胡萝卜素产量不稳定,推测种质差异因素与此有密切关系,因此分析不同种及种内品系及其与β-胡萝卜素含量相关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四氯化碳对杜氏盐藻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等浓度对数间距0.2设置毒物四氯化碳(CCl4)浓度对杜氏盐藻进行了毒性实验,根据细胞的生长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观察CCl4,对盐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Cl4浓度小于0.13%时对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累积几乎没有影响。盐藻对CCl4的最大耐受浓度为0.20%。CCl4浓度达到0.32%时,5天之后造成细胞全部死亡和β-胡萝卜素累积消失。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和营养盐对3株盐生杜氏藻株系(BJ,OUC38和OUC8)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旨在探明适于盐生杜氏藻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光照、温度和营养盐条件,并对实验中3株株系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速率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和温度分别是145.3μmol.m-2.s-1和23℃;适于β-胡萝卜素积累的光照和温度分别是218.2μmol.m-2.s-1和23℃;适于生长的营养盐条件是NaNO30.4 mmo/L、尿素0.6 mmol/L和NaHCO318 mmol/L,而当NaNO3、尿素和NaHCO3浓度分别为0,0.2和18 mmol/L时有利于β-胡萝卜素的积累。高光照、低温有利于杜氏藻细胞β-胡萝卜素的积累,在218.2μmol.m-2.s-1光强和15℃条件下藻细胞β-胡萝卜素积累平均值可分别达10.39和12.46 pg/cell。3个株系中OUC38积累β-胡萝卜素的能力高于另外2株,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碱法絮凝气浮分离盐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盐藻(Dunaliellasalina)是一种绿色的单细胞微藻,形体微小,对pH值、温度、光照和盐度等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很强。盐藻在食品、医药保健、养殖业和化工等领域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干重的50%~60%)和甘油(干重的40%~50%)及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可达干重的10%以上[1]。盐藻中的β-胡萝卜素不仅是维生素A的前体和食品工业中的天然黄色素,而且在防治癌症、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白内障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理功效[2]。在盐藻的养殖和产品开发中,藻生物量的分离费用一般要占…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对杜氏盐藻的抑制机理,研究了DBP与DEP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tertiolecta)生长情况、β-胡萝卜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BP与DEP对藻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二者作用机制不同:在DBP作用下藻体SOD活性持续增强,细胞膜结构损伤,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DBP可能通过作用藻体的膜结构,引起细胞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DEP使得藻体SOD活性先增强后减弱,β-胡萝卜素显著增加,亚显微结构中膜结构未发现明显损伤,但淀粉粒大量增加,线粒体畸形,藻体可能通过合成β-胡萝卜素和淀粉粒抵御氧化胁迫,但大量的物质合成可能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加速藻细胞衰亡。本研究为揭示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环境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盐藻β–胡萝卜素对鹌鹑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盐藻β-胡萝卜素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提供,用综合法复制鹌鹑脂肪肝动物模型藻β-胡萝卜素以观察其预防高脂饱中料致鹌鹑脂肪肝的作用,分组喂在不同饲料,对肝脏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Ⅱ-Ⅶ组的肝系数与Ⅰ组相比有较明显的升高,盐藻β-胡萝卜素在6.25mg/kg-25mg/kg剂量范围内能使肝系数降低,肝脏脂肪变程度减轻,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证明,自盐泽杜氏藻中提取的以顺式炙主的β-  相似文献   

7.
用气体混合仪设置不同的CO_2浓度处理组,测定了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细胞密度、碳酸酐酶活性、甘油含量等生理指标,结合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CO_2浓度下细胞内主要代谢路径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杜氏盐藻的生理活性及光合活性提高;而CO_2浓度过高对盐藻生长呈抑制作用; 3%CO_2浓度最适于本实验杜氏盐藻藻株的生长。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下降。低浓度的CO_2有利于β-胡萝卜素的积累,且光系统Ⅱ(PSⅡ)光合活性在CO_2浓度0.03%~3%范围内上升, CO_2浓度达9%时降低,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趋势接近。上述结果说明杜氏盐藻可能通过调节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等捕光色素的合成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笼统,以响应CO_2浓度的变化;而过高浓度的CO_2可对细胞产生氧化损害,引起热激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蛋白含量的上调以应对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8.
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培养盐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与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积累和蛋白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盐度变化而改变:在适当盐度(60~90g/L)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很低;在较低盐度(30~60g/L)或较高盐度(90~150g/L)下,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说明盐藻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盐度逆境适应酶.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盐藻细胞密度及物质积累关系密切: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很低时,盐藻细胞密度大,同时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也多;随着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均逐渐降低,但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时,盐藻蛋白质积累又有增加,可能在盐藻体内有逆境蛋白产生.  相似文献   

9.
王培磊  张学成  孟振 《海洋科学》2006,30(12):87-91
盐生杜氏藻能适应盐度高达350的高盐湖泊,在适宜的条件下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可达细胞干质量的10%~14%,为自然界其它生物所不及[1]。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不仅能抑制致癌物质的活性、预防消化道溃疡、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青光眼和白内障,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辐射能力,而且还  相似文献   

10.
杜氏藻是目前生产天然β-胡萝卜素最好的商品化微藻,其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达细胞干重的14%(质量分数)。此外,通过紫外线或化学诱变剂处理,也能获得用来生产八氢番茄红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其他类胡萝卜素突变株。为使杜氏藻类胡萝卜素商业开发顺利进行,分析光、温度、pH值、营养、天敌等养殖条件对杜氏藻生长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比较大型开放池、循环池、回旋池、级联池、大罐、异养发酵罐及封闭式光合反应器等养殖方式的利弊;同时,总结培养液再循环、藻体采集、藻泥干燥、类胡萝卜素提取等藻体采收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