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2009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能源领域共吸引投资2500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领域吸引投资1400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56%,而传统化石燃料领域的投资为1100亿美元,仅占44%。这是历史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额首次超过化石能源。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一份最新报告说,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的投资将成为“新的金矿”。报告说,2007年世界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增长60%,达到148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对新能源的投资将达到6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机构Sanford Bernstein新近发表研究报告,估算在南海深水地块蕴藏300亿桶油气储量,基于经济效益或风险因素考虑,可采储量约50亿~100亿桶。Bernstein指出,中海油正准备在7个新发现油田进行钻井,倘若成功的话,该批油气资源价值最多达到200亿美元。中海油年报显示,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的浅海油气已往15年中,墨西哥浅海油气生产为墨西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每年产值接近100亿美元.这一贡献意味着墨西哥经济发展生气勃勃,蒸蒸日卜。墨西哥政府期望在墨西哥浅海地段,现有的油气控制区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到]995年末,墨西哥...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质译丛》2010,(1):100-100
美国《油气杂志》日前公布2009年度世界主要国家的石油产量,中国仅次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排名世界第四,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4%。根据中国石化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石油产量为1.89亿吨。  相似文献   

6.
据权威估计,截止到2008年6月份,全球已经发生了近400起自然灾害,造成了至少820亿美元经济损失,这些灾害当中,有许多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据欧洲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公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回顾年度报告说,由于俄罗斯、挪威和中国的石油储量的下降,去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出现了199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与2007年经过修改的1.261万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相比,全球2008年探明石油储量下降到了1.258万亿桶。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全球拥有的石油储量可开采42年。  相似文献   

8.
渔业集锦     
1983年美国水产品进出口额 1983年美国水产品出口数量比上年增加29%,出口额连续第五年超过10亿美元。但是,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统计,美国在同期进口食用水产品和非食用水产品额达51亿美元。 1983年美国水产品出口额达10.09亿美元,与1982年相比下降  相似文献   

9.
Emgs公司与一家大型能源公司日前签订了一项价值600万美元的合同,目的是应用Emgs公司先进的海底测井技术确定利比亚海上潜在含油构造中的油气含量。这是该地区的首个海底测井服务合同,进一步说明海底测井正在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重要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作为系统性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和难以预测把握的客观形势下,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按照美国能源部的要求,组织业界3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历时21个月,于去年7月完成了题为《面对能源问题的严峻事实——纵观203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前景》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2030年前需要重点研发的6项勘探技术,用以极大地改善未来20年的油气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11.
海洋石油“九五”上新台阶1995年第三季度,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召开会议,讨论、制订、落实了“九五”期间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任务。回顾中国海洋石油工业13年的发展,先后已和16个国家的61家公司签订了111个合同,引来外资49亿美元、完成62万km地...  相似文献   

12.
将地球沉积盖层作为统一的系统,对全球常规可采石油资源进行概率估计,并对21世纪末之前的全球石油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全球石油产量最有可能在2020—2030年间达到高峰,每年42~47亿吨。届时主要的产区将在波斯湾、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上游部门的注意力将转向北极陆架。至少到2040年前,年产量将维持在42—45亿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海经 《海洋信息》1997,(12):4-5
1.4 海洋油气业 海洋油气业既是新兴海洋产业,又是率先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行业。到1995年,我国先后与国际上60家公司签订了105个石油勘探开发合同的协议,吸收国外石油公司38亿美元的勘探风险投资和开发投资,在中国近海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开发。1995年海洋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油气储量勘探结果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预测北极将成为下一个世界能源仓库。在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北极航道逐渐开通的大背景下,未来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前景广阔,转化为世界主要油源的可能性加大,届时将深刻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系统分析北极地区油气分布、开发现状和前景以及对世界能源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北极油气做铺垫,也为我国制定北极能源开发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每水淡化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 2000年至2009年,全球海水淡化业务的市场规模总额为约300亿欧元,预计2010年至2016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将约为290亿欧元.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来看石油工业的发展.1981年世界石油价格曾达到每桶34美元的高峰,使全世界石油勘探和开发迅猛的发展,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入海上勘探.在37个海上产油国中,产油量增长最快的是墨西哥和印度.墨西哥1979年日产原油58900吨,1981年日产原油151,500吨,增长157.2%.我国在80年代初期已利用外资在南海、渤海、南黄海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勘探.由于七十年代石油价格猛涨,而使石油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造成石油生产过剩,到1985年石油每桶28美元下降到9.5美元,1986年为14美元,1987年升至18美元,由于油价下跌,影响一些国家石油产量,仍以墨西哥为例,1986年产油1,234亿吨,比1985下降9.7%,1987年产油1,2095亿吨,比1986年下降19%多.而苏联原油产量比1985年增长3.4%达6.15亿吨,1987年其原油产量为6.14亿吨,比1986年略下降.我国石油保持增产趋势1986年比1985年增长3.8%达到1.295亿吨,1987年产油14,302亿吨,使我国原油产量仅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墨西哥而居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质译丛》2010,(1):57-57
《世界炼油商务文摘周刊》2009年12月14日报道,埃克森-美孚公司预测,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势头还将继续,2005--2030年,全球能源将增长约35%,而非经合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将增长65%。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2009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以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要实现这个目标的确是个挑战,但还是具有可行性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发达国家认真展示出政治意愿,制定适宜的公共政策引导市场,并且在融资问题上发挥创新精神,以早日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他  相似文献   

19.
依据IHS数据库2009年资料,统计了北海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和储集层系发现的油气田及大型油气田的个数和油气储量,分析了北海盆地油气分布特点.通过分析得出,北海一半以上的油气资源集中在储量>5亿桶的大油气田中,北部油气俱丰,以油为主,南部则以气为主.通过对南、北北海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北海盆地发育多套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20.
近期,一份有史以来首次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所产生影响的报告表明,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而每年气候变化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