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地质译丛》2010,(4):116-116
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规划将提出“十大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将重点围绕十大工程展开。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项跨世纪工程的重合部。本文论证了发挥东营市海陆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三大基地的规划设想,同时提出了以“科技驱动”实现总体目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洋经济是海南省21世纪的战略产业,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海南省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最大潜力和最大优势所在。“十五”期间,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海洋捕捞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海水养殖业产业升级,开创水产品加工运销的新局面,把海洋油气加工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给予扶持,把海洋旅游培育成海南旅游业的精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产业化道路,实现“蓝色产业”的新飞跃,把海南省最终建成海洋经济大省、海洋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物质需求归根到底是一种能量需求。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利用有机能源跃进到利用无机能源。西欧依靠使用千百年累积起来的能源走出了17世纪危机的困境,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成为20世纪西欧复兴的一种自然因素。对周边国家来说,一方面,北海油气资源开发促进了一些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北海油气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一些国家、产业的衰落,出现了受累于自然界恩惠的“荷兰病”。与之相关,欧洲或者说欧盟的能源政策、能源结构、能源市场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海州湾地区的电力供应十分紧张,日趋成为海州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开发海州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全面开发海州湾,就必须先行开发海州湾的能源资源。一、丰富的能源资源海州湾地区可供利用的能源资源主要有风能、海洋能、太阳能以及大陆架的石油和天然气等。风能资源。海州湾是全国四大风带最佳区之一。由于受太平洋高压产生的东南季风和蒙古寒流南下而形成地形风的特点,风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开发已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抢占经济制高点的重大选择。东营市海岸线长350多km,负15m等深浅海面积4800km2,潮间带滩涂面积180多万亩,可供开发海水养殖的潮上带滩涂面积100多万亩,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设“海上东营”是21世纪东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是东营人民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也是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它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东营更快地走向世界,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建设‘海上东营”,要充分发挥东营海洋…  相似文献   

7.
港口开发是福建开发的战略重点。港口开发对福建的全面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989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几次讲话中强调:“我赞成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能源等。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要坚持10年到20年,宁肯欠债,也要加强,这也是开放。”并指出:“在这方面,胆子要大一些,不会有大的失误。多搞点电,多搞点铁路、公路、航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我国北方海岛最多的省份,海岛作为体现城市海岸带风貌的重要海洋空间资源,是山东省开发海洋的重要基地。随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增长,海岛资源的旅游开发再一次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但与海岛建设日趋活跃相比,相关理论研究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文章从山东省海岛资源的特点认知入手,通过明晰政策目标与开发现状之间的差距,提出“一个调整”“三个整合”和“两个优化”的旅游再开发策略。“一个调整”即海岛旅游开发思路方向调整;“三个整合”即青岛、烟台、威海海岛旅游线路整合,重点海岛群旅游产品整合,海岛与陆域旅游要素整合;“两个优化”为已开发海岛的旅游品质优化,无人海岛的扶持政策优化。通过调整、整合和优化策略,逐步落实相关政策目标,为海岛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提出建设“海上苏东”至今已有10午时间。通过对“海上苏东”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探索了影响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与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提出新世纪“海上苏东”建设应选择以法治海,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海,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争创名牌战略;市场导向,推进国际化战略等四大新战略组合,以实现江苏省海洋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来,迫于发展需求、急于改变能源依赖他人局面的日本,把目光投向了海底“可燃冰”。  相似文献   

11.
上海 促进海洋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泽民同志指出:“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上海临海而兴,在“十五”以及21世纪的发展中,上海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需要加强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开发与保护,重视海洋产业的培育、升级和发展,使海洋经济对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我们提出十点具体建议:一、明确海洋产业的内涵并建立海洋经济子帐户海洋产业具有相当大的渗透性,要研究海洋产业在上海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推进其发展,需要建立有关海洋经济在上海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内部结构以及增长率的基础资料和信息。首先,要…  相似文献   

12.
东营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项跨世纪工程的重合部。本文论证了发挥东营市海陆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三大基地的规划设想,同时提出了以“科技驱动”实现总体目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福建省不仅面临着传统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还亟须改变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相比于匮乏的化石燃料,福建省海洋能源储量丰富,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主要海上能源蕴藏量均居全国前列。积极地发展低碳无碳的海洋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优化福建能源资源结构。文章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对福建省海洋能源资源储量、海洋能源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海洋能源产业是解决福建当前能源资源问题的必要手段,并从发展思路、海洋调查与评价、法制体系和政策规划构建、注重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4个方面为福建省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汕头市要突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紧紧抓住一个“侨”字。汕头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有600万潮汕籍华侨和百万港澳同胞,这是发展汕头经济最有利的条件。因此,要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特别是要做好侨务工作,对华侨做到有名、有利、有情,增加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的向心力,大力引进侨资和侨资背后的国际资本,解决开发的资金困难问题。其次是努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具有汕头特色和发展前途的三大优势产业——轻工加工业、果菜生产业和水产养殖业,把汕头建成我国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果菜生产基地和海水产品基地。与此同时,还要抓好交通、能源、科技和教育几个战略重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聘请潮汕籍的海内外专家当顾问,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保障经济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已成为江苏省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苏北沿海之所以为全国沿海经济中的一块“洼地”,笔者认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根因是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没有确立。苏北沿海经济要迅速“隆起”,审时度势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是发展海洋经济迫在眉捷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青岛的特色和优势。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青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并对未来一个时期城市发展,特别是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城市战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关系。实现优化海洋资源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相统一,不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双碳”战略目标、促进海洋能源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结合典型场景提出海洋碳汇与海洋能源协同开发路径,并给出相关发展建议。研究考虑典型开发场景、碳汇技术现状、协同开发匹配性、生态环境效益等因素,提出基于生态修复工程、基于增殖放流或海洋牧场、基于大型藻类和基于矿化固化的四种海洋碳汇与海洋能源协同开发路径。同时,为加快推动协同开发的实施,建议重点从鼓励试点区域结合低碳零碳油田建设示范先行、构建海洋碳汇方法学体系、建立海洋碳汇核算认证机制以及探索纳入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林岳夫 《海洋信息》2002,(4):9-10,18
福建省是一个具有战略区位优势的海洋资源大省,合理开发海洋优势资料、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对推进福建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要加大海洋资源开发的力度,又要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合理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挥科技优势,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相似文献   

19.
鲤跃龙门     
陈万青 《海洋世界》2009,(12):46-48
“鲤”一称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春秋时代,《诗经·陈凤·衡门》里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诗·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焦鳖脍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鲤,鳞有十字文理,故日鲤。”《埤雅》中说:“鲤,里也。”《梦溪笔谈》中说:“鲤鱼当胁一行三十六鳞,鳞有黑文如十字,故谓之鲤。”汉代,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写道:“客从远方来,  相似文献   

20.
11月18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在京签署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与管理局秘书长涅·艾洛提·奥丹敦分别代表双方在合同文本上签字。该合同的签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