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本文从地震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对地震预报有关的对策问题作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1)地震预报的地震社会学分类;2)地震预报尺度与地震预报精度;3)地震预报评分及统计决策函数在地震预报对策中的应用;4)集成预报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本文从理论上对地震预报的对策给出了若干准则。  相似文献   

2.
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是日本地震学界为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目标而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实验研究项目。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日本地震学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选定山崎断层作为地震预报实验场的条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做法,实验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特点及其与苏美等国的实验场的比较,十年来实验场在一些主要科研项目中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在综合观测与综合预报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最后,还介绍了日本地震学界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地震预报实验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分析了卫星热红外遥感、InSAR技术和气体遥感方法在地震前后地表热红外增温、形变和气体含量改变的研究现状,初步探讨了该方法的成因机制.本文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在地震预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韩渭宾 《华南地震》1995,15(1):91-94
对当前我国的地震监测手段和预报能力作了分析了估计,认为对地震预报现状看法的分岐,实质上是对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的争论,指出当前地震预报所面临的困难;加强前兆机理的地震孕育过程研究,缩短战线重点攻关是推进地震预报事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将自组织临界现象理论在地震预报领域作深入的应用研究,根据各量的物理含义重新讨论了在地震科学中的应用,并用重整化群方法对强震前中小地震强现象的临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声发射技术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颙 《地球物理学报》1977,20(4):312-322
随着地震预报研究的开展,岩石力学与地震预报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声发射技术是岩石力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工具之一。本文对声发射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评述了它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用声发射技术研究地震序列和破裂机制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7.
1988年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地震局拟定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并授权国家地震局发布施行。1988年8月9日,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发布国家地震局1号令,颁布了《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规定: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四种;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要明确提出时间、地点、震级及地震损害估计。《规定》还对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有关地震预报的新闻及其他与地震预报有关的抗震、防震措施的宣传报道,发布涉及他国的地震预报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各级地震部门、地震台站及地震工作者、群测点及测报员以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地震预报意见未经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前均不得向外泄露,更无权对外发布。下面本刊全文转载《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甘肃省近20多年的地震预报工作,发现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不足8%。分析了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低下的原因和提高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在实现具有减灾实效地震预报的目标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在对甘肃及邻区地震构造环境、地球物理场和地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强震活动的关联性,寻找地震发生的时、空、强分布规律,建立具有明确构造物理含义的地震预测模型,先进行长期地震危险性分析,再开展年尺度的地震跟踪预报的新思路。沿用这一思路,预期可以减少虚报,进而提高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从广义的物理层面上对地震产生和地震预报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对地震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1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地震学会最初确定的专业委员会之一,自成立以来长期坚持举办年度学术交流.早期,参加交流的代表主要是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地震预报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一些不能在震情会商会上解决的问题.2012年,马瑾院士撰文提出了构造物理实验"地震"的亚失稳理论,指出地震有前兆,应可预报.中国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委员会与河北省地震局于201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举办以"中国地震监测预报论坛"命名的年度学术交流活动,适时邀请了马瑾院士就亚失稳理论作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地震之前的异常现象,在实验室内对岩石标本和人造样品加压时观测氡和钍射气量、水电导率以及氢气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破裂之前这些参数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地震前的某些水化学异常现象是近似的。显然,还有许多因素可引起地下水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为研究其变化机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及现场观测。  相似文献   

12.
观测井中氦含量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黑龙江省林甸观测井、山东省聊城聊古一井和云南省开远观测井观测到的氦含量变化与周围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由于氦的物理化学的特性,它在地震前能灵敏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变化,氦的异常幅度与震级成正相关,与震中距成负相关,异常一般都是在地震前15~30 d左右.根据观测井所处的构造条件和氦来源深度的不同,观测到氦含量的异常变化不一致性,有正异常,也有负异常变化,这与孕震应力场作用导致气体来源途径的不同有关.地热异常区的高温井逸出气和逸出气中以天然气为主的观测井氦气测值高,低温井逸出气的氦气测值低.人可明显感觉到有气体流出的观测井,其交换速度快,氦气异常呈现出突变型特征;而低温静水位观测井,其气体流量小的观测井,交换速度慢,其氦气异常呈现出缓变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In 2000, the region of the Koyna-Warna water reservoirs in West India was hit by two strong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six months apart and had magnitudes M > 5. The Koyna-Warna seismic zone is a typical region of induced seismicity with a pronounced correlation between seismicity and water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reservoir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ress level in the region is close to critical; thus, in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stress caused by the variations in the water level may trigger a strong earthquake.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eparatory processes in the sources of the induced earthquake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eismic catalogue for the Koyna-Warna region before a pair of strong earthquakes of 2000. The induced seismicity is found to exhibit prognostic variations, which are typical of preparation of tectonic earthquakes and indicative of the formation of metastable source zones of future earthquakes. Based on the obtained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initiation of failure in these metastable zones within the region of induced seismicity could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extern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water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reservoirs and by the internal processes of avalanche unstable crack propagation.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我国一些主要沉积盆地的较强地震与石油天然气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发现在油气储集的地区往往没有地震发生,而在地震发生的地区也往往没有油气储集。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可以把蕴藏油气的地区作为识别地壳稳定性的一种标志,无疑对地震危险区划是有意义的。同时,我们又把地震活动地区作为识别非含油气构造的一种标志,无疑对寻找地下油气资源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以芦山、汶川地震震中为中心,选择了8个井点,对2个地震引起的井水位同震变化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3口同震变化反向的井点,即重庆的荣昌华江井、北碚柳荫井和四川的泸沽湖井。为使对比研究结果可靠,进一步收集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海域8.6级地震引起的井水位同震变化资料。对汶川、芦山地震引起的同震体应变的计算结果显示:汶川地震时,荣昌华江井、北碚柳荫井和泸沽湖井水位同震变化与井点位置处的同震体应变一致,即位于同震体应变压缩区的井水位上升,位于体应变膨胀区的井水位下降;芦山地震时,3口井的水位同震变化与同震体应变不一致,表现出与日本、苏门答腊地震时相似的同震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Radon emanation was continuously monitored for several months at two locations along a creeping segment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in central California. The recorded emanations showed several impulsive increases that lasted as much as five hours with amplitude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meteorologically induced diurnal variations. Some of the radon increases were accompanied or followed by earthquakes or fault-creep events. They were possibly the result of some sudden outbursts of relatively radon-rich ground gas, sometimes triggered by crustal deformation or vibration.  相似文献   

17.
地震期间电离层扰动现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量的关于地震电离层扰动现象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的几天或者几个小时电离层扰动被观测到,电离层前兆是确实存在.但要将震前的电离层扰动作为地震短临预报的工具,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用空间技术开展大区域范围内电离层参数的实时观测,如用地震电磁卫星、GPS台网、并和地面电离层垂测仪观测相结合,建立“电离层地震前兆监测系统”,无疑会加速这项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Mean S-wave residuals from 46 earthquakes within and on the margi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exhibit systematic lateral variations that do not correlate well with elevation or with simple aspects of the geologic history. The earliest S waves come from earthquakes in western Tibet, the Karakorum, and the western Himalaya, and the latest come from earthquakes in north-central Tibet. Although S-waves from earthquakes in the Himalaya tend to be early, the east-west variation in residuals across Tibet is at least as large as the north-sout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malaya and northern Tibet. If the variations in residuals are a reflection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upper mantle associated with convection, then upwelling beneath north-central Tibet seems to be flanked by downwelling in western, eastern, and probably southern Tibet. This convective flow might reflect the detachment and removal of thickened mantle lithosphere beneath Tibet.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民乐盆地及邻近地区的历史和现今强震活动的分布、大地电磁测深重复观测与现今强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视电阻率曲线的系统变化与周围地区强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视电阻率曲线不同频带的系统变化与不同强度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地震前孕震区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地震前后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参数的计算、分析和研究,有可能提取出可靠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曾小苹等,1990)。为了进一步开展对该方法研究工作并使其在我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得到应用,我们使用了静海台的地磁记录资料,分析计算了该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在地震前后的变化情况,确立了该方法应用天津地区地震预报的短临异常特征及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