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宝石 山东蓝宝石:产地昌乐地区,产于碱性橄榄玄武岩及附近的土砾层中,颜色多深蓝或蓝黑的靛蓝色,亦有绿色或黄色,块状,晶体呈六方柱状、桶状、晶粒大,一般5—10m。 海南蓝宝石:产地文昌的蓬莱,牛岭,产于碱性玄武岩风化壳之红土层中,蓝宝石、红宝石与钻石共生,晶体是六方柱状、板状或不规则状,含杂质,多为微透明至半透明,颜色为蓝色、天蓝色、浅蓝,部分为蓝绿色、淡红色、黄褐色,粒径2—8mm。  相似文献   

2.
红、蓝宝石发现于新疆阿克陶县。以紫罗蓝色、无色为主,灰色、紫红色、淡蓝色次之。主要为单晶、最大者2.7×2.5×1cm。,金刚光泽,清彻透明者常见,质量较佳,以六方晶形为主。碧玺在新疆阿尔泰不断有新的发现。有红碧玺、绿碧玺、黄碧玺、紫碧玺、无色碧玺、棕色碧玺及黑碧玺等多种。晶体完整,对径多在O.5—2 cm,长3—8 cm,最长可达40 cm。有时在同一晶体上出现不同的颜色,构成极其美丽的串色碧玺。  相似文献   

3.
福建明溪蓝宝石矿物学特征及致色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颜色测量、顺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热谱等方法研究明溪蓝宝石的矿物学特征和结构特性,明溪蓝宝石色深,蓝中带黄,二色性强,分析表明Fe主要以Fe^3 形式存在,Fe^3 的d-d电子跃迁和Fe^2 -Ti^4 、O-Fe境塌菏转移是明溪蓝宝石致色的主要因素;H含量对蓝色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宝石和蓝宝石因其色美、透明,早在古代,人们化视为吉祥之物。它们曾与钻石、珍珠一起成为英帝国国王、俄国沙皇皇冠和礼服上不可缺少的饰物。自从近百年来珠宝玉石进入民间以来,红宝石、蓝宝石与钻石、祖母绿、金绿宝石被公认为世界五大名贵宝石,是人们十分宠爱的宝石品种。红宝石和蓝宝石同是一种矿物——刚玉,化学成分均为Al2O3。纯净的Al2O3是无色的,只因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才使刚玉类宝石变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红宝石中含有Cr而呈现红色,蓝宝石含有Ti和Fe而显蓝色。现将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定特征及其评价分叙如下。1红…  相似文献   

5.
理想晶体(包括蓝宝石)的颜色与占据其晶格的微量过渡金属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有直接的关系。玄武岩产状的蓝宝石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是蓝宝石致色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每种微量元素均对可见光的特定波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Fe^3 ,Si^4 是使蓝宝石呈现蓝色的主要离子,Cr^3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橙和绿色,Mn^4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黄色,Co^2 离子也可使蓝宝石呈蓝色。本文还做出了蓝宝石中每种微量元素对可见光的特征吸收图即波长-吸收系数图,与分子轨道理论值吻合,把蓝宝石中各离子对可见光的吸收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宝石矿床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德贤 《矿产与地质》1994,8(6):445-451
宝石矿床类型有岩浆岩型:金刚石、蓝宝石、锆石、尖晶石、橄榄石和红宝石等矿床;伟晶岩型:海蓝宝石、彩色碧玺、绿碧玺、水晶、祖母绿、黄玉、红宝石、蓝宝石和紫牙乌等矿床;热液型:紫牙乌、水晶、紫晶、方柱石和金红石等矿床;变质岩型:红宝石、蓝宝石、紫牙乌、水晶和尖晶石等矿床;砂矿型:金刚石、蓝宝石、红锆石、紫牙乌、黄玉、水晶和玛瑙等矿床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马达加斯加蓝色蓝宝石的颜色特征,采用GemDialogue颜色系统对其进行了描述与分级。对比世界上主要产地(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柬埔塞、缅甸)蓝宝石的颜色特征发现,马达加斯加蓝色蓝宝石样品的黑色罩过高,使得其最终的颜色等级大多在1~4范围内,属于“商业级”。为了进一步确定马达加斯加蓝色蓝宝石样品的颜色特征及其与全Fe,Ti质量分数的关系,采用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电子探针测试了样品。结果显示,随着全Fe与Ti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的蓝色加深;当蓝宝石样品中全Fe的质量分数为0.02%~0.75%、Ti的质量分数为0.006%~O.040%且其全Fe与Ti质量分数比值为10~30时,蓝宝石样品的颜色为纯正蓝色;当超出此范围时,蓝宝石样品通常含有绿色或紫色色调。  相似文献   

8.
天然蓝色蓝宝石的鉴别特征李觉文(1)天然蓝宝石其颜色为天然生成,是蓝宝石的固有本色。颜色不很均匀或很不均匀。而人工合成蓝宝石颜色均匀,染色蓝宝石颜色沿网脉裂隙加深。(2)天然蓝宝石有天然矿物包裹体,金红石包裹体呈长针状成群出现,气液包裹体无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明溪的蓝宝石颜色以蓝绿色和黄绿色为主。颜色不均匀,蓝色宝石中常见黄色的色带或色块。二色性明显。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明溪蓝宝石的吸收带出现在377、388、451、510、570、和810nm处。其中黄色主要是由451nm吸收引起的,蓝色与570nm和810nm吸收带有关。蓝宝石具有较高的FeO和较低的TiO2。FeO的平均含量为1-34%,TiO2的含量为0-07%。电子探针分析没有发现FeO和TiO2含量与颜色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1]。一些学者曾发现,不同颜色蓝宝石的红外光谱特征有所…  相似文献   

10.
汪建明 《地质学刊》2010,34(1):F0003-F0003
红、蓝宝石的矿物名称是刚玉(corundum),三方晶系,常呈桶状和柱状晶体,少数为板状,常发育平行于底轴面和菱面体的裂理.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明溪天然蓝宝石在氩气气氛中的改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刚生 《矿物学报》1997,17(2):149-155
明溪天然蓝宝石主要呈色元素为Fe和Ti,颜色常带有黄、绿或紫色调,颜色不纯正。在温度为1300℃,环境为氩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后,可消除蓝宝石中原来存在的杂色调,使颜色向纯蓝色方向变化。本文还对热处理后蓝宝石的光吸收港及颜色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蓝色刚玉的致色改色理论分析常晓涛郑辙郑海飞(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蓝宝石致色机理改色实验本文立足于原有蓝宝石的致色改色理论,通过实验及计算,对蓝宝石改色致色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杂质离子缺陷致色新认识,并以这一认识为原理,...  相似文献   

13.
山东蓝色蓝宝石的着色是由Ti4+离子与Fe2+离子合理配比而成,一般控制在Ti4+/Fe2+=1的配比范围内。多余的Fe2+和其它Fe3+离子存在都不利于蓝色蓝宝石正常呈色。通过穆斯堡尔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分析,测定了山东蓝宝石中铁离子的不同价态和浓度。对Fe2+和Fe3+离子所引起的吸收光谱特征作了研究,查明只有Fe3+浓度很高时才产生477nm吸收峰,是致使山东蓝宝石表观上呈深蓝带黑色调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杨林  王兵 《贵州地质》2003,20(3):183-186,182
蓝宝石优化处理方法日益成熟且运用广泛,在常规商业鉴定中,利用优化处理蓝宝石的典型特征,可迅速准确的作出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5.
蓝宝石(sapphire)的颜色主要为蓝色,但Nepal地区所产之蓝宝石为粉色和紫色。Nepal地区的蓝宝石与方解石、莹石、云母和金红石共生。研究资料表明,蓝宝石颜色的变化与其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存在有关,由于Cr的出现使蓝宝石呈粉色,Cr、Fe、Ti组合的出现使矿物变成紫色。另外沿单个晶体的不同生长面可出现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16.
一、刚玉刚玉是以含氧化铝为主的一类矿物的总称。属三方晶系复三方偏三角面体,绝大多数的晶体不透明或微透明,颜色多为灰蓝或灰黄,也有红、蓝、黄、白、黑等其他颜色。摩氏硬度为9,无解理,断口不平或贝壳状,具较强烈的玻璃光泽或半金刚光泽。比重为3.9—4.1,大  相似文献   

17.
老挝南部某蓝宝石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德斌 《云南地质》2000,19(1):46-52
矿床赋存于全新统冲积层。蓝宝石具有呈蓝色、粒度大、透明、瑕疵较少、加工性能良好的特征 ,虽与全球高档蓝宝石 (A级品 )相比略差 ,但比国内所产的蓝宝石高一个档次 ,该区且有找A级品的条件 ,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雷威  林锦富 《矿产与地质》2001,15(3):212-215
明溪蓝宝石呈色是铁,钛,铬等杂质过渡金属离子电子跃迁和电荷转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蓝色的深浅与铁的含量不呈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更多地与铁,钛间含量的配比相关,Al2O3中OH的振动应成为人们关注的蓝宝石呈色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市场上蓝宝石主要有二种成因 ,即碱性玄武岩中岩浆成因和由侵入体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交代成因。着重从成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温度、压力等成矿条件方面 ,探讨两种成因蓝宝石成分中钛、铁含量的不同而影响蓝宝石蓝色色调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经热扩散处理的蓝宝石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燕 《甘肃地质》1997,6(2):95-96
经热扩散处理的蓝宝石,其表层颜色是用人工方法加入的,因此,有必要将它与天然蓝宝石区别对待。鉴于两者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一致,目前,较有效的鉴定方法为油浸和放大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