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河北CORS系统建设情况,给出河北CORS网络RTK测量定位精度,分析河北CORS站点作为大比例尺倾斜航摄基站的可行性;结合保定市真三维城市建设工程中大比例尺DSM、真三维正射影像制作项目,通过探索、应用及分析,得出应用CORS基站及所提供的网络RTK定位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倾斜航空摄影测量中地面基站架设及检校场点、像控点的要求,保证精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王建雄  张辅霞  孔令琼 《测绘科学》2007,32(1):82-83,72
采用遥控模型直升机作为航空摄影平台,无线数字摄像头摄影,按近景摄影测量方式进行处理,测绘目标区域小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作者将此方式称之为数字近景航空摄影测量。通过对面积为1.3km2的试验区域进行数字近景航空摄影测量,并与常规数字化测图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采用近景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小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其精度可满足摄影测量精度要求,并可提供数字正射影像图,同时减少测图成本。  相似文献   

3.
地籍测量是不动产确权登记的基础工作,本文在研究已有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地籍测量方法。倾斜摄影技术利用多镜头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快速采集地面物体的多方位信息,通过专业配套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生产和三维立体测图,并经过数据编辑软件进行数据编码,最终生成地籍图。最后选取某村庄进行试验,经过基于倾斜摄影技术采集的界址点与传统测量方法采集的检查点的精度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外业成本,且精度完全满足项目要求,倾斜摄影技术完全可应用于地籍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成图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方法。经多次试验,总结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影像数据时的航飞技术参数,梳理倾斜摄影进行地籍测量的技术流程,并利用探索性统计分析方法以海安县黄陈村为例做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界址点位等精度、高精度中误差分别为±2.3cm、±3.3cm,界址点间距等精度、高精度中误差分别为±2.7cm、±3.8cm,均可达到厘米级,且符合国家地籍测量精度要求。倾斜摄影技术为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性价比、低成本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5.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中具有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成图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测绘成果精度好等特点,能够完成城乡大比例尺地籍测量任务,在现代城乡建设规划领域备受青睐。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能否实测大比例尺地籍图,其界址点精度如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中的理论与方法,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并结合辽宁省兴城市用航测方法测绘地籍图的生产实际,认真研究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并针对工艺流程中的精度规范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分析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的原因,最后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设想,展望在城市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新兴的高新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应用于城市快速三维建模中。由于目前常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不能同时满足快速成图的时间和成本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法,充分发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灵活、成本低、高效的优点,倾斜影像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和点云,简化了后续绘图工作。评定试验得到的岢岚县大比例尺地形图可知,成果平面精度达到0.140 m,高程精度达到0.150 m,符合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适合快速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  相似文献   

7.
航空摄影比例尺的大小,不但决定成图的精度要求,而且与航空摄影测量的生产成本相关。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介绍选择数码航摄比例尺的原则,并对选择航摄比例尺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在大比例尺数码航摄时,航摄比例尺选择应根据大比例尺航测测图的特点,结合测区的地形条件,在保证测图精度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测绘综合效益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8.
倾斜摄影测量是新型测绘的数据采集方法之一,它能够获取常规航空摄影无法得到的地物立面纹理信息和几何信息,但是在像控点布设和空中三角测量(简称"空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不利于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大疆210无人机搭载五拼倾斜相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工程为例,设计了4种像控点布设方案,分别进行空三加密处理,同时取部分像控地标作为检查点,分析了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对空三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在周边均匀与区域内部适当布设控制点的"倾斜摄影区域布控法".结果表明:优化的控制点布设方案,能够减少控制点数量,平面和高程精度达到1:500测图精度标准,并消除三维实景模型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9.
房屋一体测量通常采用GPS-RTK、全站仪的实地测量方法,本文分析了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优点,提出将该技术应用到房地一体项目中,以实际应用为例,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房地一体测量中的技术流程,并对获取的数据成果精度进行详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图精度能够满足房地一体大比例尺矢量测图的精度要求,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可减少投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航测带状地形图的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均 《测绘科学》2013,38(3):100-101,105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勘察,采用无人机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进行航测制图,以试验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的航测方法及其精度。结果表明,在常规控制布点条件下,基于单台普通数码相机摄影的无人机作业,能够满足对成像比例尺放大10倍测图的平面精度要求,但尚不能达到相应的高程精度要求;准确消除普通数码影像系统误差是提高该技术航测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何敏  熊先才  李晓俊  赵龙 《测绘通报》2021,(2):93-97,107
针对丘陵山区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需求,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倾斜摄影的技术方法获取高精度的影像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航线布设方法、控制点布设采集要点、空三数据处理关键点等,获取满足丘陵山区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数据模型,基于数据模型获取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然后通过与实地测量数据进行精度对比分析获取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倾斜摄影技术不但能满足丘陵山区1:1000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天狼星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庆鹏  孙斌  凌清 《测绘通报》2018,(3):158-161
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发展已经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航测无人机野外作业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提高了作业效率。拓普康天狼星无人机具有高精度的航测系统,并在无人机航测领域内首次实现了无地面像控的测量方式,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优势。本文以1:500大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为标准,对天狼星无人机小范围地形测图精度进行了验证分析,为相关航测项目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ADS40相机进行航空摄影,对海岛(礁)区域1∶2000比例尺成图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差分GPS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于ADS40航摄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ADS40相机可满足海岛(礁)大比例尺成图航摄的精度要求,缩短成图周期,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平面精度与差分GPS方法相当,高程精度较差,从工程角度考虑,海岛(礁)大比例尺成图时架设地面GPS基站比较稳妥。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发展迅速,各地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因而需要高效高质地构建不同类型场地的城市三维实景模型。本文针对传统航摄建模方法在突兀大高差场地三维模型重建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对突兀大高差场地进行阶梯式环绕拍摄航片并运用倾斜摄影技术对其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同时运用该方法和传统模仿五镜头航摄的五架次航摄建模方法对桂林市南洲大桥进行对比试验。本文方法所重建的模型精度更高,效率得到提升,模型细节完整度更好。该方法能够高质高效地对突兀大高差场地进行三维重建,为CIM的创建提供更优的选择,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旋翼无人机具有起降条件简单、便于操控、垂直起降、影像清晰、安全系数高等诸多优点,适合应用于小范围平坦地区的摄影测量。本文以六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完成小区域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制作为实例,介绍了该型无人机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及作业方法,并对航测成果精度进行检核。结果表明:在像控点布设位置、密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旋翼无人机航摄基本能满足1∶2 000正射影像图制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工程摄影测量中交向摄影方式各元素影响物点坐标精度的严密公式,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采用先进的数码相机和量测相机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在仔细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找出了工程摄影测量中交向摄影最佳的交向角、摄影基线、摄影距离和摄影比例尺等参数,对物点坐标总精度的影响规律。实际作业中,要使最佳交向摄影方式获得最理想的点位精度,所总结出的结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土方测量中存在的受地形限制,费时耗力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本文详细阐述了结合PhotoScan软件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土方计算的方法,介绍了点云分类方法与非地面点高程值修正方法。通过对地面控制点、点云分类方法和非地面点高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地面控制点布设优化三原则,并利用RTK土方计算结果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土方计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土方计算,不仅能够简化内外业工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对地面控制点布设、点云分类方法和非地面点高程改进方法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方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郑亮  王刊生 《测绘通报》2017,(11):139-143
针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控制点多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无人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基于动态精密单点定位,使用单台GNSS接收机获得高精度摄站点三维坐标,地面无需架设GNSS基站。通过平地、山地公路项目试验,分析了稀少控制条件下的控制点布设方法及空三加密精度,少量地面控制点即可满足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极大减少了内、外业工作量,简化了无人机航空摄影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9.
Detailed land-cover mapping is essential for a range of research issues addressed by the sustainability and land system sciences and planning. This study uses an object-based approach to create a 1 m land-cover classification map of the expansive Phoenix metropolitan area through the use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erial photography from National Agricultural Imagery Program. It employs an expert knowledge decision rule set and incorporates the cadastral GIS vector layer as auxiliary data. The classification rule was established on a hierarchical image object network, and the properties of parcels in the vector layer were used to establish land cover types. Image segmentations were initially utilized to separate the aerial photos into parcel sized objects, and were further used for detailed land type identification within the parcels.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objects from contextual and geometrical aspects were used in the decision rule set to reduce the spectral limitation of the four-band aerial photography.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clude 12 land-cover classes and subclasses that may be assessed from the sub-parcel to the landscape scales, facilitating examination of scale dynamics. The proposed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provides robust results, uses minimal and readily available ancillary data, and reduces computational time.  相似文献   

20.
The full provision of ground control points for oblique, small format photography used for mapping purposes is uneconomic because each photograph covers a small area of groun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bundle adjustment program for 35 mm oblique aerial photography. Image co-ordinates are measured on enlarged prints, with a digitizing tablet driven by Carto MDSD software, and are then processed with the NLHBUNT program. The measurement system was proved by using vertical standard format photographs of a test block saturated with high quality ground control. Measurements taken with the MDSD system gave acceptable accuracy when compared with a set taken with a Zeiss P3 analytical workstation. A bundle adjustment was then carried out with the MDSD data; the results obtained compared satisfactorily with known ground values. A hand-held 35 mm Pentax LX camera was flown over the test site and three strips of 1:30 000 scale oblique photography were obtained. Following bundle adjustment, the empirical accuracy of derived co-ordinates was about 1.5 m in X, 3 m in Y and 2 m in Z. Factors affecting this accuracy are discussed and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the system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