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要通过常规传统勘测和RTK勘测的比较介绍了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的更替,并结合RTK专业电力软件在重庆永川110KV交流超高压输送电线路改线测量中的应用与实施,探讨RTK电力数字化有码作业方式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
主要通过常规传统勘测和RTK勘测的比较介绍了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的更替,并结合RTK专业电力软件在重庆永川110KV交流超高压输送电线路改线测量中的应用与实施,探讨RTK电力数字化有码作业方式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3.
RTK-GPS技术及其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TK技术的出现,使得野外实时测量精度达到cm级别,RTK测量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常规测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RTK-GPS已经作为快速采集数据与定位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从RTK技术在测量中的工作模式、数据链的结构、技术特点、RTK作业步骤、RTK成果精度影响因素等方面,进一步讨论其在实际道路测量中的控制测量、线路勘测、中线测量、施工放样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任洁  韩峰 《全球定位系统》2019,44(5):111-116
实时动态(RTK)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既有轨道勘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传统水准测量效率低且由于高程误差,GPS-RTK尚不能替代传统水准测量手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二次曲面拟合模型,研究不同间隔控制点条件下的高程拟合精度. 为此,在试验现场分别获取同点位系列的内外轨RTK及水准测量高程数据,分析了基于RTK的轨面GPS高程测量数据应用可行性及处理方法. 结果表明,在引入一定控制点条件下,在500 m间隔内采用自动化二次曲面模型拟合后得到的GPS高程数据可较好地满足既有线勘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RTK技术在线路控制测量与恢复定线中的应用,对控制测量精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考虑线路控制测量在RTK作业时应求得转换参数以进行两种坐标系的实时转换,在两个控制点间的线路应选用该两点的两套坐标求转换参数,得到两个坐标系的尺度参数姿,恢复定线时考虑高斯平面上的坐标点再投影到建筑面上来,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改正系数1/K对放样元素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软硬件的迅速发展,其定位定姿精度正在不断提高。目前,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基于POS技术的像控点布设方案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文针对以上应用现状,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提出了一种经济性较好、满足特高压工程勘测作业要求的控制点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孙勇  黄明 《现代测绘》2022,(1):29-32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高精度定位的CORS系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千寻知寸FindCM为网络RTK高精度定位服务的新兴服务产品,SC-CORS是四川区域CORS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和平台功能服务都较为成熟和稳定.为了验证千寻知寸FindCM实时动态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人机航空摄影方式飞速发展,因其作业方式机动灵活,功能多样化,成本较低,时效性好等优势,在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以江苏某500kV输电线路工程为实例,介绍采用差分PPK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稀少控制点条件下进行解算,生成的产品经外业实测结果表明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勘测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节约了人力及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大高差区域,实时动态定位(real time kinematic, RTK)的站间对流层延迟差异较大,传统的RTK算法忽略站间大气延迟误差,严重影响定位精度。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范围,大高差地形都广泛分布,研究大高差RTK十分必要。由于对流层延迟参数与高程参数强相关,RTK中无法实时估计对流层延迟,引入外部模型是大高差RTK中修正对流层延迟误差的唯一手段。分析了大高差RTK对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特殊需求,总结了可用的经验对流层延迟模型。为进一步提高大高差RTK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连续运行参考站和气象站的实时实测对流层延迟模型构建方法。两种方法虽然能够提高RTK精度,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因特网航海无线电技术委员会传输协议的小区域大高差RTK服务方法,实现了RTK用户的对流层延迟无感改正。  相似文献   

10.
GPS RTK技术具有快捷、精确、操作简便等特点,特别是其定位、定线等功能显示出较强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输电线路勘测中。本文根据"中俄石油管道输变电工程220 kv输变电线路"项目中,在使用GPS RTK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电力线路断面测量及交塔位等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GPS RTK测量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勘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吉学 《现代测绘》2005,28(5):28-30
GPS RTK测量技术具有快捷、精确、操作简便等特点,特别是其定位、定线功能显示出了较强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勘测中.本文介绍了RTK工作原理以及定位、定线的勘测方法、断面图的生成过程,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无人直升机搭载激光雷达(LiDAR)进行输电线路巡检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的优点,为了获取高精度输电线路三维点云高精度地理空间坐标,采用基于基站差分动态后处理(PPK)、江苏省连续运行参考站(JS-CORS)、千寻位置(QX-CORS)等三种不同定位服务方式进行输电线路巡检,分析了三种定位下获取的点位定位精度以及点云质量. 实际结果表明,PPK定位方式平面检核点与高程检核点误差平均值皆在0.1 m以内,其精度最高,数据质量最好,JS-CORS实时定位方式与QX-CORS实时定位方式精度次之. 为无人直升机搭载LiDAR进行输电线路巡检选择定位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RTK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面临着作业距离短、远距离定位精度差、可靠性差、在山岭重丘区或有信号干扰情况下影响工作效率、对控制点校正参数影响大、对基准站架设电源供给电台不方便等缺点.而网绍RTK弥补了这一缺陷,简述了网络RTK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它在公路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设计放样中的应用,并以实例说明该项技术的应用前...  相似文献   

14.
GNSS变形监测技术在公路、铁路的实时变形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受作业范围的限制,采用传统的手段需要大量布设参考站,无法经济有效地实现对大范围工程项目的实时变形监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网络RTK技术实现大气误差的充分削弱,实现基于CORS站网的GNSS实时变形监测应用。并通过位于广西的实际算例,证明了基于广西CORS,可以为大范围工程项目提供实时厘米级的变形监测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主要阐述了利用多基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建立的南宁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介绍了一种大区域求解网络RTK转换七参数的方法,并应用于网络RTK测量,对测量成果与我院“CGQC2000与参心坐标系七参数转换研究”转换成果进行比较;应用网络RTK测量市区56个不同等级控制点,并应用基于七参数的大区域网络RTK坐标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同时应用于2009年南宁市地形图修补测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GPS-RTK技术应用于铁路测量是外业勘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其应用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铁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本文分析了实时动态测量(RTK)的原理、作业模式及其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进行相对定位的GPS RTK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将其用于工程放样、地形(籍)测图及某些控制测量,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本文着重介绍GPS RTK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在图根控制测量方面的应用,通过工程实例与传统的控制测量方法进行作业过程、工作效率及精度方面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优缺点,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人机系统获取的正射影像和激光雷达点云为高压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优化提供时效性更强的数据支撑,实现了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内植被现状调查、交叉跨越线路调查、已建房屋调查等作业任务。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基础阐述作业流程,介绍了无人机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飞马无人机系统在电力勘察设计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GPS-RTK在数字测图应用中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在临港产业区数字测图中的应用,简述了RTK的基本原理、参数转换的求解方法及其精度评定;介绍了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并对RTK所测控制点高程数据与常规水准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及对它在地形测量中人员配置、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0.
彭劲松  许俊  李娟 《测绘通报》2018,(4):152-154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现在可用于电力巡查。传统的巡查方式空间定位精度不高,难以精确判断线路走廊地物到线路距离,无法快速分类整理;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激光测量提供了方便、高效的载体平台,而无人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获取输电线路本体、走廊、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信息,建立具有对信息进行传输、存储、展示等功能的管理系统,实现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全面、高效的三维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