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异地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本跨区域流动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异地投资是资本流动的微观体现,探讨企业异地投资特征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以1998—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异地投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异地投资网络,从全国和东中西3大地区角度分析异地投资网络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和3大地区异地投资网络节点中心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5大城市群地区;异地投资网络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结构、空间集聚性、路径依赖等特征;投资净流入和净流出城市仍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但投资活动存在向中部和西部发展的趋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环境等均对全国和东中西3大地区呈现差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直接投资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引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资本投资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无论是对资本输出国还是对资本吸纳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无论是在资本输出还是资本流入中一直都占据重要地位,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投资存在逐渐加强的趋势。从国际资本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已经成为引发我国经济发展深刻变化的重要因素,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抓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会,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空间重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全球经济空间重组的重要力量。本文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由来、发展特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重要作用与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强调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的三足鼎立格局以及西太平洋地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香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极为迅速,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中遥居首位,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投资地为中国大陆。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香港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变化、区域格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大陆直接投资给香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东省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引擎,并对区域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产生显著影响。选取1979—2014年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生产总值(GDP)数据并构建VECM模型,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中,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具有正向的稳定均衡关系;短期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比较显著,成为影响广东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外向型因素。  相似文献   

6.
港资北移与粤港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一些经济一体化集团正逐步向政治协同化和军事一体化演进,将深刻地影响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在中国华南地区,港资北移推动了粤港经济垂直一体化,也造成了香港制造业空心化和粤港产业同构化,随着香港传统劳动密体型产业转移接近尾声,两地经济垂直一体化的动力正在消退,从资本流动视角,文章提出构建新的合作平台,通过两地联合设立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为科技开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推动粤港经济进入水平一体化的合作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和行业分布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20年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和行业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期;欧洲、拉美和加拿大是美国主要的投资区,集中了总投资的80%;从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征来看,集中在制造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和行业分布特征的研究,应从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层面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把握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实质。通过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时空变化研究,相对落后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投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藏高原农户的投资行为——以达孜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慎强  刘伟 《山地学报》2001,19(3):243-247
根据农户调查资料和有关的统计数据对西藏达孜县农户的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农户的投资主要以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较低;在直接投资中,又以家庭经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农户对科技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资较少,而对宗教信仰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多;其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其次是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国家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不大;受投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该县农户的投资效益基本上呈农年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国家大规模投资政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翊  朱艳鑫  王铮 《地理研究》2010,29(5):789-800
构建了一个中国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ReCGE-C),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政策。MReCGE-C根据城乡属性和年龄结构对居民进行了分组,放松了要素流动的限制,使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同时跨区域跨部门流动,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居民终生效用的区域均衡机制,通过区域差距变量可以调控和测度区域差距。最后利用MReCGE-C模型针对国家大规模投资计划下的3种典型投资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在等量新增投资下,针对中部地区投资方案的GDP增长率高于针对中西部和全国投资方案的GDP增长率,同时针对中部地区投资方案对于城乡就业的拉动也要优于其余两种投资方案,而且可以实现缩小区域差距的目标。综合比较,目前国家大规模投资的优势应该指向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国际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综合动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思想为指导,在简要评述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东道国ESP系统、投资主体OIL特征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的影响;指出国际直接投资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是来源于东道国、投资主体、母国的合力,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地域结构形成的综合动因理论,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投资环境研究面临的变革——科学化与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发展投资地理学和建立以投资环境评价为核心的投资决策咨询信息服务产业的初步设想,这是学科建设和适应市场经济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需要。投资地理学可以通过地理学的外部边缘化联合发展产生,也可通过经济地理学的内部分化产生。投资环境评价产业化通过行业管理规范化、从业单位公司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历程后,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由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转向了质量。分析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将是判断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重庆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和地位进行了总结,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从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今后进一步积极、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苏亚芳 《地理研究》1994,13(3):14-24
本文在对投资单元的量化,评价指标的选择及量化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家得分和模糊评价二种投资评价模型,并以宁波市为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投资环境优化对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系列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单排序和总排序,分析比较影响西安市的投资环境的因素系列,确定其权重重要性程度,据此提出优对策。  相似文献   

15.
蒙古国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倩  李富佳  庄岩  程昊  齐晓明  杨洋  季梦晨 《地理研究》2021,40(11):3046-3062
蒙古国作为中国的邻国,两国之间的资源和产业互为补充,贸易合作前景广阔。选择最佳区位和产业来加强对蒙古国的投资,对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目前研究较为有限,存在着投资环境不明确,投资风险未知,严重限制了对蒙投资和贸易合作。本研究团队对蒙进行了十数年科学考察研究,获得了大量一手调研数据。根据对调研数据及蒙古国区域政策的分析,本研究构建了投资环境评估模型ESE-PRT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科学评估了蒙古国22个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划分了四类投资区,进一步揭示了优先投资区的投资优先产业及主要的投资风险,并针对蒙古国投资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对策。本研究结果将为蒙古国重点投资区位选择、中资企业海外布局及中蒙双边经贸合作提供科学支撑,并将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骁啸  吴康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2):1972-1984
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对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实现京津冀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了一个“四位一体”的产业投资网络演化分析框架,以京津冀中部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工商企业投资大数据测度了非首都功能的3类重点行业在2010、2014、2018年的资本流动特征,并从“节点—路径—格局”3个层面分析了功能疏解背景下产业投资网络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北京市各行业对外投资增强,投资集聚中心逐渐向外围转移,但不同行业演化格局存在差异。制造业呈现由邻近扩散向等级扩散转变的演化路径,并向着多中心格局发展;批发零售业在资本净流动层面显示出扩散特征,在骨干路径层面呈现集聚现象,分布格局由北京单极放射状向京津双核联动演化;交通运输仓储和物流业向郊区物流园区所在地集聚,但网络整体发育滞后。研究结果能够为科学认识首都功能疏解情况、了解中部核心区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的变动态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旅游区规划投资估算是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具有按工程构成分部组合计价、经济指标的个别性、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分阶段实施等特点。在编制投资估算时 ,其内容应包括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投入运行的全部建设费用 ,其范围应包括旅游接待地域范围以内将要发生的建设资金 ,以及在旅游接待地域范围以外为该旅游区服务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依据的投资估算的误差率一般应控制再± 30 %以内 ,以旅游区详细规划为依据的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 2 0 %以内。  相似文献   

18.
SincethereformgreatChangeshavetakenplaceinsocialandeconomicfieldsandti1erapiddeveloplnentofoutwardeconomyandruralenterprisesaretwomoStoutStandingaspeCtsinti1esechanges.Withti1edevelopmatofoutWardeconomy,ti1enumberofaterpriseswithforeigninvestmentincreasessharPly.Tl1etideofintroducingfOreigncapitalsoarstoLUrprecedentedheights.Theforeigncapitalusedinl993wasl8timesthatofusedinl983.Atthesametimeti1eforeigntradehadbeenincreasingrapidlybyanaveragegrowthrateofl5.4percwtbetWeenl978andl992,Whichwa…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nature and timing of U.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e London legal market.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thirty–eight U.S. subsidiaries suggests that FDI has taken place primarily to serve U.S. clients located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early investors (pre–1990) belong to a core group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with headquarters located in first–tier U.S. cities (New York, Chicago, Los Angeles). Later investors more typically hail from smaller cities. The evidence reveals a number of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arly versus late investors. Specifically, subsidiaries that were established prior to 1990 are more likely to enjoy local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than are their counterparts that entered the London market more recently.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urvey finding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DI in profession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valuat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e Czech Republic and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consequences after the collapse of state socialism. Two types of FDIs are identified: cross border export-oriented investments and market capture investments. The cross border export-oriented investments exploit low cost labor in the service of external markets and are typically concentrated in peripheral areas, mostly along the former West German border. This type of FDI is not likely to contribute to durable regional economies. The market capture investments involve both servicing the Czech market and integrating activities within a larger, multinational corporate network. This type of investment may create more durable sour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y. A case study of the Volkswagen/Skoda joint venture is used to examine market capture investme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plant managers and trade union leaders in compani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t the various ministries and state agencies dealing with FDI, and information and data from the secondary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