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福建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环境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和分析,并以图文和声像形式综合展示系统处理信息的结果,使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安徽黄山国家地质公园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云南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福建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河南焦作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浙江常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北深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广东湛江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四川…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了加强地质公园(含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下同)建设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地质公园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地质公园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地质遗迹资源,国土资源部决定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督察员队伍。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发〔2001〕388号有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 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经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安徽黄山,甘肃敦煌雅丹等33个地质公园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为促进该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附件: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 2001年12月10日国土资源部 关于批准安徽黄山等33个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05,(19):10-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经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同意建立山东泰山、云南大理苍山等53处国家地质公园。各地质公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完善地质公园发展建设规划,建设好国家地质公园,两年内举行揭碑开园仪式。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为促进该地区资源、…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09,(16):10-10
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经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同意授予吉林长白山火山等44处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经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同意建立河南王屋山、四川九寨沟等41处国家地质公园(名单见附件)。各地质公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建设好国家地质公园。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为促进该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附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元数据库设计方案和建库方法。在分析1:50000数据库更新成果元数据基础上,从应用需求出发。面向“符合标准、满足应用、适于共享”的元数据建库口标.采用XML技术归纳设计3种元数据应刚模式和内容规范,制定元数据建库方法与流程,建设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没完成面向管理应用的牲于内网C/S结构的元数据管理系统,面向分发业务应用的基于内网B/S结构的浏览查询系统,而向共享服务的基于互联网的元数据服务系统,方便符类刚户存不同场景查询使用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成果。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通讯》2016,(16):22-38
前言 地质遗迹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途径.地质公园的建设,保护了地质遗迹资源,普及了地球科学知识,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履行保护地质遗迹的职责,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开始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为加强地质公园管理,规范地质公园建设,指导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特制订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空间元数据应用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IS应用中数据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元数据的解决方案,阐述了元数据与空间元数据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基于应用流程对元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和表达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的元数据平台开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分析国内外不同机构和组织拟订的元数据标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中小城市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的元数据标准,对元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用xML文档的方法开发了元数据平台,实现了元数据的管理和发布。该平台在扬州经济开发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其支持下实现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无缝集成和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2.
空间信息共享一直以来阻碍着GIS的发展,元数据是解决其共享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元数据和元数据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元数据库管理元数据,详细分析了元数据库中元数据定义、元数据查询和元数据编辑这三大管理模块,最后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对外建立统一的元数据库访问接口,对内建立针对每个数据源的数据访问引擎,实现实现多源异构分布的空间数据的集成。  相似文献   

13.
综合省情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元数据设计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梁湖清  马荣华 《遥感学报》2002,6(4):272-278
综合省情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需要元数据的支持,在分别对现有元数据标准和综合省情地理信息系统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使用元数据的优点,提出了综合省情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内容,以提高系统查询检索的速度和系统分析效率为主要目的,对元数据的存储采用了一种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新的存储模式,以关系表格来管理元数据,建立元数据库。元数据库的管理以图形数据的管理为基础,二者必须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元数据面向电子政务的空间信息共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平  韩景润 《测绘科学》2005,30(1):45-47,51
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不断建设,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探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空间信息共享问题。结合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空间信息的应用现状,提出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数据共享特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法,及基于电子政务中的空间元数据标准和数据共享安全机制,采用分布式结构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针对电子政务应用的空间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5.
面向共享的空间元数据管理框架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空间数据应用范围日益拓宽的同时,空间元数据的共享问题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空间元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两种可行的空间元数据共享策略及相应的国际标准,探讨了面向共享的空间元数据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防汛信息共享与元数据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FGDC、CEN/TC287等元数据标准,讨论了基于GIS的防汛信息共享与元数据的应用,设计了防汛信息元数据库,实现了元数据支持下的防汛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3S(GIS,RS,GPS)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空间信息已经从一个专题信息发展到了和其他信息资源全面整合的程度,其中元数据就是数据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当前通用元数据的基础上对元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将空间信息元数据与业务环节紧密关联,提出了“成长型元数据”模型,并将该模型成功整合到基础信息框架下,有效推动空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相似文献   

18.
Agent技术在分布式GIS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分析了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当今主流的分布计算技术——Agent技术、分布式GIS技术是以分布式计算技术为依托的,Agent技术将为分布GIS带来新的技术发展;随后,深入分析了Agent技术在分布式GIS中的应用,并结合已有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GIS建模、空间信息查找与获取、WebGIS服务体系、空间辅助决策以及GIS互操作等。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张健挺  万庆 《遥感学报》1999,3(1):77-83
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总体结构,探讨了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以建立物理上分布而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了应用符合3NF范式的关系数据库进行模型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建模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