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晚清藏南地区地图编制的历史状况为纽带,重现当时的地图绘制者在藏南地区地图编制中存放的意图;梳理多种藏南地图的表达方式,探索晚清时期中国版图之中印边界在地图中表达的状况,以及对当时中国地图上藏南地名标注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认清地图对于国家领土主权宣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图藏南地名的表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针对1958年之后,中国地图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区只标志寥寥无几地名的历史状况,以中国地图上藏南地区编制方法的历史状况为纽带,搜索相关历史事实,重现1958年针对藏南地区地图问题引发的两国交流,认清地图对于国家领土主权确认的重要性,推动标注藏南地区地名标注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藏南地名佐证门巴与珞巴的民族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不久前对《中国地图》藏南地名开展补白研究、将藏南地区东段内的图上地名点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36个之后,依据门巴族与珞巴族族名与居住地地名相重合的特点、以及藏南地名"巴昔卡"的珞巴语含义与四川地名"扎昔卡"的藏语含义相吻合的特点,论证了门巴族和珞巴族与藏南地域和祖国内地在人文地理上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了世代居住在藏南地区的门巴族和珞巴族人非跨界民族。  相似文献   

4.
《地图》1990,(2)
地图上的地名是推广地名标准化的重要工具。地图在国际地名交流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国人主要是通过地图了解中国地名,所以,地图又是反映我国地名标准拼写形式的窗口。地图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各行各业都需要地图。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界线附近的地名标注涉及行政地名、自然地名、历史地名、国外地名、少数民族地名等,其标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关于公开地图上地名表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开地图上边界线附近地名的标注不仅应考虑地图编制方面的要求,更应注重地名的政治导向、历史由来及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标准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学术界缺少对叙事地图设计进行系统研究的局限性,该文以叙事地图表达策略为具体突破点,通过厘清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叙事性特征与时空维度,提出了"载体—线索—单元—组构"的可读性框架,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叙事性进行解构,并据此形成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叙事地图的设计理念和逻辑思路,并将其应用于武汉市的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通过线索编排与叙事手法、表达对象、视觉层次、符号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等环节,说明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叙事地图表达策略制定的原则、方法与过程,旨在为叙事地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洪钧 《测绘通报》2016,(5):126-129
通过介绍杭州市萧山区编制的6大类226幅地名地图,提出了4条地名地图编制思路:围绕标准地名,利用门牌数据,宣传地名文化、综合运用多种地图表现形式,旨在为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中地名地图的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徐州村落地名中蕴含的丰富社会历史文化,该文利用数理统计和GIS核密度技术分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地理环境对聚落选址的影响,同时展现了徐州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研究发现:徐州地区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包括山文、水文地名,大都依山而生,沿水分布,与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河网分布状况基本一致;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划分为姓氏、经济活动、建筑工程、军事、愿望几类,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氏族聚落、人口迁移、生产生活、社会变迁情况基本符合.通过地名中的文化景观,揭示了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过程,有利于挖掘徐州村落地名中所蕴含的民族、历史和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9.
“左图右史”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史”包括“经”和“志”,它们又常是地名和历史地理文献。一方面图不能无名;另一方面历朝历代、政权的更迭、建制的兴废、地名的改易等又必须借助各种地图,才能更好地了解既往、探究原委。可见中国地图测绘与地名研究是相辅相成,有其密不可分的源流。我国地图测绘,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又可分为二个阶段:(一)从远古  相似文献   

10.
林筝 《测绘通报》2016,(4):124-127
全景地图作为移动测量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空间数据更新。本文将全景地图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结合,进行了街道地名地址的数据采集,建立了标准地名地址库;通过建立地名规则库和地址匹配引擎,将非标准地名进行分词处理后与标准地名地址之间对应匹配,最后发布地名服务,实现了匹配结果的在线查询和定位。  相似文献   

11.
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教学的实践,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省行政区划地图集>的资料使用、内容选题、符号与色彩设计等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福建省行政区划地图集>达到突出行政区划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制过程,叙述图集作业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编制方法,对带状分幅和抄接边处理等重难点地方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遥感影像用于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技术基础上,针对贵州省特殊地理环境以织金县为实验区,利用不同时期TM和中巴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影像增强、校正、分类等处理,提取了县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表明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胡玲  李霖  王红 《测绘科学》2011,36(6):52-55
为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语义集成,本文提出了地理本体范畴定义:即范畴中的对象描述地理本体,对象之间的态射描述地理本体之间的映射,且态射能描述地理本体间的多种语义关系;并设计了利用外推实现地理本体集成的算法,该算法既能集成同义关系,也能实现语义非对称关系的集成;最后以不同分类标准的干出滩本体为具体案例,阐述了算法的实现步...  相似文献   

16.
林春泉 《现代测绘》2005,28(5):45-46,48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服务社会化、政务公开化的基础.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本文叙述了永安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结构,模块功能.子系统模块可根据工作职能的调整任意添加、卸载等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7.
GPS水准面拟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用较多已测点的原始数据,分别采用GPS水准的六参数法、多面函数法、移动曲面拟合法、有限元法逼近GPS网中较少检核点的高程异常值;再用较少已测点的原始数据,逼近GPS水准网中较多检核点的高程异常值.通过对实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可发现,具有分区拟合性质的移动曲面拟合法与有限元法较优,使用较少的拟合点时,实测三等水准联合GPS高程观测可取代四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8.
The rivers in Nepal are classified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regions but a mor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such as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y is clearly lacking. This study was done in 9 rivers namely Jhikhukhola of the Koshi system, Aandhikhola, Arungkhola, East Rapti, Karrakhola, Seti and main channel Narayani of the Gandaki system, and two independent systems within Nepal, Bagmati and Tinau. Among the morphologies, river bed or the substratum was taken as the main variable for the analysis which was categ...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查询子系统的建立,不仅对提高城市道路管理工作效率产生重要作用,而且还能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准确、快速、权威的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机器学习算法在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地上生物量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其进行高效监测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冠层高度模型数据,通过分水岭分割算法得到单木冠幅边界;然后在单木冠幅范围内提取23个LiDAR变量,结合佩诺布斯科特试验森林的87组实测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建立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最后对样地模型估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预测结果及其精度。结果表明:本文选用的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在估算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应用中获得了较高的精度;并且,随机森林模型在基于机载雷达数据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中的估算精度更高,模型泛化能力更强,制图精度也更好,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