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雯 《地球》2009,(6):8-10
当地时间12月7日10时40分许(北京时间7日17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安排。  相似文献   

2.
高建华 《地球》2011,(1):54-55
2010年12月11日凌晨,墨西哥坎昆,经过近两周的紧张磋商,原定于10日闭幕的第1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画上了句号。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抗议、解释、再抗议、再解释,如此循环折腾中,坎昆会议最终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个决议。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1)
正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隆重举行,184个国家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涵盖全球碳排放量的97.9%。超过15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本次气候大会的开幕式。此次大会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今天,我们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借此机会,我愿向法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同时对奥朗德总统和法国政府为这次大会召开所作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  相似文献   

5.
资讯     
《地球》2015,(7)
<正>中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国家发改委透露,6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根据文件,中国确定的2020年行动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
正2015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以下简称自主贡献),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等2020年后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洪波 《地球》2010,(1):48-49
哥本哈根会议是一次空前的盛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历史上级别最高、参会人数最多的大会,共有115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4万多政府代表、非政府组织代表和媒体记者出席。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5,(8)
<正>我国政府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阐明了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与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不仅将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促进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建立,也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国情出发,我国尤其需要低碳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空气的PM2.5构成中,源于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5)
<正>4月6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评选结果宣讲会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举行。评选结果显示,"《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位居十大环境热点首位。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接受《地球》记者采访时指出,在长达30多年的能源环保事业谈判进程中,美国只有在《京都议定书》之前是积极的。《巴黎协定》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是美国主导的,而其"自下而上"  相似文献   

10.
段雯娟 《地球》2019,(6):37-39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改为5月22日。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1)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12月24日上午举行"巴黎归来谈气变"中外媒体见面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介绍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情况,并介绍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巴黎协定》:动员全球各方应对气候变化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巴黎协定》,以及对今后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时,解振华说,《巴黎协定》是一个全面、均衡、有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各个国家和所有缔约方都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费国和CO_2排放国,准确估计中国CO_2排放量对中国制定国家减排政策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至关重要.自2011年开始中外20多个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国CO_2排放数据的核算工作,系统量化了中国能源消费CO_2排放的不确定性,并根据实测排放因子构建了中国碳排放清单.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原煤的灰分含量较高(2012年原煤平均灰分含量约27%),同年份煤质热值和含碳量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原煤热值与含碳量比联合国统计建议值低40%,灰分含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15%,国际碳排放数据库普遍高估中国CO_2排放总量10%以上.其研究结果认为中国CO_2排放量在2000~2013年间比国际组织相关估计少106亿吨,此修正量大于中国同期陆地总的碳汇吸收总量(95亿吨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该研究的主要成果发表后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该研究提供的相关数据已被中国官方参考用于中国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制中,为中国低碳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6,(1)
正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晚间,被称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性一步"的《巴黎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获得通过。为了这一结果,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延长了一天会期。作为全球最大排放国,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会后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专家表示,这既是中国作为联合国气  相似文献   

14.
祝贺知识界和艺术界获得京都奖的杰出人士京都奖是为奖励在科学、文化和人文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设立的。2007年的颁奖仪式和相关活动已于11月9日~15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议中心和其他地点举行。今年摘得桂冠的是:高级技术领域的井口洋夫博士、基础科学领域的金森博雄博士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20,(7)
正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它不仅向世界敲响了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警钟,更重要的是使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5,(2):77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1999年12月,有106个缔约国。中国于199年1月3日批准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31日递交加入书,1992年7月31日对中国生效。为纪念这一重要国际公约的签署,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地学书签     
《地球》2013,(4)
正海岛海岛,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指"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根据不同属性,海岛有多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大陆岛、列岛、群岛、陆连岛、特大岛等。我国对海岛的定义根据中国国家标准《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T18190-2000》,指散布于海洋中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小块陆地。中国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500个以上,总面积6600多平方公里,其中  相似文献   

18.
哥本哈根国际会议在纷争中结束,未能达成多少共识,但却给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少失望和遗憾.然而却使得发展中国家为坚持《京都协议书》和再次认定发达国家必须履行责任和义务确定了原则.在全球排放空间、排放CO2量的分配、排放效应和时限与有区别的配置以及必须落在实处奠定了基础.为此人们必须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1996年9月,经过近40年期间遭遇许多次失败的协商谈判之后,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文本最终达成了一致并在联合国开放供各国签署,随即由5个声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俄、中、英、法)进行了签署。在签字仪式上,克林顿总统称该条约为“最长久的追求、最艰苦的战斗、核武器控制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40年前,《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自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祖先的倾心之作,以一种升华的方式真正进入人们视野,在"世界遗产"的名头与轨迹中,完成着各自不同的命运流转。自1972年《公约》施行之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