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1979年9—10月第11卷5期刊载罗杰斯(Garry C.Rogers)等人合写的题为《加拿大西部沿海的地震研究:太平洋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文章,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
蓝颖春 《地球》2013,(8):12-17
正从去年起,为了推进矿业改革,更好地为矿业发展服务,中国矿业联合会立项开展了"中国矿业产业定位研究"。日前,在中国矿联召开的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暨五届四次主席团会议上,讨论了这一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引起了矿业界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这一研究课题的意义和影响,《地球》杂志记者采访了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2,(1):45-4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相关直属单位,部机关相关司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至2010至2020)》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至2010至2015)》,按照  相似文献   

4.
观点     
《地球》2010,(6):8-8
世行专家:旧发展模式若不改本世纪气温将升5℃ 10月17日在重庆举办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王晓东发布了《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城市与气候变化》。《报告》称,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现实,各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通过政策、金融以及减排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建燕 《地球》2011,(8):68-73
“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正面临着城市病集中爆发的挑战:制造成本快速上升,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城市转型迫在眉睫。特别是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更是到了经济转型的节骨眼。”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在接受《地球》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汕头地震带(以下简称泉汕地震带)和地震活动强烈的台湾毗邻,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震带。近900多年中,曾发生过M>6的地震9次,近来小震比较活动,所以,深入开展泉汕地震带的地震、地质特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地震局东南沿海协作区于1981年7月19—26日在厦门市召开了《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粤、闽、赣、湘、桂等五省地震局以及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0,(3):20-21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Vital Resource for Life)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海洋局近期印发了《关于率先在渤海等重点海域建立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配套印发《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推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率先在渤海等污染问题突出、前期工作基础较好以及开展"湾长制"试点的重点海域,率先建立实施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在全国沿海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11)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地球》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了解到,这一文件的实施,将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蓝颖春 《地球》2014,(8):40-42
中外嘉宾云集,新兴成果汇聚。7月26日下午,“首届中西部节能环保产业国际合作促进大会”在北京开幕,众多国际性节能环保企业应邀出席,展示新兴发明成果,共同交流并展开国际性的合作,以期促进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并推动人类共同进步。本次会议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西部有关省、市产业组织共同筹办,由“中西部节能环保国际合作促进平台”(简称:IPCW)负责承办,会议主题是推动中西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以及产业规模化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车书剑、著名经济学家、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任玉岭、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南非驻华大使Bheki W.J.Langa(兰加)、韩国岭南大学副校长Jin Sam Kim、瑞士商会秘书长Andrea Nessi、中国英国商会顾问Patrik Li等众多中外嘉宾共同出席。  相似文献   

11.
闽台地震前福建水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利用福建水氡台网1990年以来的水氡资料,对福建及其东南沿海大于4.5级地震,台湾及其近海大于7.0级地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上述两区域地震异常特征的共性和特性:认为地震前存在异常加速性、同步性,形态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等共性;而在福建及其东南沿海大于4.5级地震前,异常呈现“异常加速-减速-地震”特征,在台湾地区大于6.8级地震前异常呈现“异常加速-地震”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央     
《地球》2013,(4)
正今年我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亿吨中国石油企业协会近日发布《2013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以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提出,2013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速将持续放缓,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油当量。《蓝皮书》提出,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受中国宏观经济及油气产业政策影响,中国石油消费增速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南沿海土地资源可分为五大类、四大区。过去,中国东南沿海土地利用与调查存在的问题有: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土地质量退化(水土流失、滨海土壤盐渍化,水稻土潜育化及次生潜育化,土地污染严重等),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有待更新。新一轮国土资源综合调查(1:25万)的内容有:成土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现状与发展态势,土地适宜性,土壤化学等;专项调查(1:5万)的内容有:盐渍土,侵蚀土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2)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深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各项海洋发展战略规划相继出台。近日,国家海洋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5%,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地区地震监管部门和建筑设计部门对小区划工作的理解,以《烟台市主城区地震小区划》相关成果为基础,分析并给出了烟台地区抗震不利地段的分布范围。通过与烟台地区大量地震安评报告的对比和相互印证,表明抗震不利地段主要位于丘陵、沿海、沿河、岛屿等地区,最后提出了详细的抗震设计建议和意见,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6,(10)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以深地、深海、深空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建向地球深部进军、向深海空间拓展和深空对地观测的国土资源战略科技新格局。9月19日,在国土资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对《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地球物理学进展》(以下简称《进展》)创刊22周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进展》创办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根据计量学统计,分析了《进展》目前在我国期刊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认为《进展》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地球物理学领域有影响的核心刊物.作者也指出了《进展》的不足并给出解决方案,提出了创立一流刊物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期望广大作者读者关心、爱护《进展》,参与到《进展》的共建中来.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从出版内容结构、稿件质量、作者、出版时滞等几方面分析2007年至2012年《地震研究》期刊的载文质量,对刊物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灾害损失,保证在未来十年中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公安部、交通部、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发起的“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于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一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中央有关部委和沿海省市有关领导及专家等共1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各种综合性、专业性报告论文共191份,出版了《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专集。有22位领导、专家在大会上做了报告,55位同志做了小组发  相似文献   

20.
由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会和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地质专委会及广东省地理学会地貌专委会等四个学会的五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及其对策研讨会》于1991年9月10至14日在广东省阳江市召开。阳江市政府予以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