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陆上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储量不断减少,各国将资源开发的目光转向了海洋。甚至有人提出,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作为独立章节,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刘焕启 《地球》2013,(8):44-47
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陆地面积仅约占总面积的1/3。虽然陆地上的矿产资源丰富,但经过人类的长期开采,资源的储存量已一天天减少。矿产资源的成矿时间是以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以亿年来计算。但资源的消耗却非常迅速。在世界人口压力下,资源危机日趋严峻。海洋必将成为21世纪资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姬玮 《地球》2011,(5):51-55
【名词解释】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  相似文献   

4.
岳尚华 《地球》2013,(8):41-43
正海洋的开发离不开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应用也离不开海洋这个领域。要开发海洋,发展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必须迎接21世纪世界海洋大开发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挑战,使我国的海洋科技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海洋是地球表面资源与环境的最大载体。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获取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需要进行海底勘探、取样、水下施工等。完成上述任务则需要一系列海洋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表面71%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也是最后空间,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未来50年,世界性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在这场全球大博弈之中,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显然绝不能缺席。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6.
资讯     
《地球》2012,(6):6-9
国土中国首部海洋经济地图在粤发布为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地图编制质量,发挥海洋经济地图的专业性及科普性,5月4日,中国首部海洋经济地图——《广东海洋经济地图》正式发布。据了解,《广东海洋经济地图》共分为海情篇、战略篇、发展篇和畅想篇等四大篇章,集中展示了广东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广东海洋经济地图》的编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融汇了地理信息、地图编制、  相似文献   

7.
李明明 《地球》2013,(8):23-25
正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纵观世界历史,大国无一不是崛起于海上。党和政府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已经决心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就建设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9,(6):18-18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该节日的设立为国际社会应对海洋挑战搭建了平台,也为进一步宣传海洋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海洋意识提供了新的机会。2009年6月8日是联合国正式确定的首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域划界是主权之争,主权的背后是资源的问题.摸清家底,才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主动,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因此,提出“丈量海洋国土,维护国家主权;调查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主张.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统筹规划海洋事业,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才能实现中国海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姚鹏飞 《地球》2012,(11):1-1
自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至即将召开的十八大,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10年。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举措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稳步前行。这10年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起伏和跌宕,而中国经济成为了这个格局中的稳定剂。经济的稳定必然是以可持续的资源供给为前提,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则必然又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1.
王丽君 《地球》2013,(8):33-35
正在海洋强国梦的召唤下,中国的海洋地质事业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发展良机。肩上负着以高科技手段为国家勘察、争取海洋战略资源的沉甸甸使命,"海洋六号"船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克服了各种恶劣海况,应对了多次设备故障,出色地完成既定的任务,眼水、汗水和咸咸的海水浸泡在一起。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努力,离不开像"海洋六号"这样的科考船在深海大洋中的一次次远征,离不开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水合物模型的瞬变电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采用瞬变电偶极一偶极装置(ERER)装王的海洋瞬变电磁法对天然气水舍物进行正演模拟计算中,采用了先汉克尔变换(Hankel)后逆拉普拉斯变换法(G-S)的计算方法.由阿尔奇公式计算出水合物层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典型海洋地电模型.根据已知的地电模型计算天然气水含物的瞬变阶跃响应的一阶导数.从结果来看,水合物瞬变响应梯度的最小值最能反映出与水合物含量的关系,从中找出对天然气水合物做出了综合的资源评价夏解释工作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3.
章洋莹 《地球》2013,(8):48-50
正海洋不像陆地那样疆界分明,除已明确的312海里领海之外,基本都可以进行自由航行和贸易。海上运输也不像空中运输那样昂贵,用大型船舶海运,其价格比空运要便宜90%以上,比铁路运输也要便宜50%至67%。因此,海洋通道系统是国际经济流通的一个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4.
星载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载SAR已成为海洋内波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回顾了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进展,特别是有关国内外SAR海洋内波的遥感成像机理研究、遥感成像仿真研究和遥感探测研究的发展,同时针对目前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3,(8):40
正"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广阔海域中使用,不过距离地球海洋已知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10,911米仍有相当距离,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探测高新技术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在资源环境、灾害方面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探测高新技术一蕴藏量估算技术、深水区高分辩率地震技术、井中地球物理技术、海洋电滋法探测技术,准确了解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与蕴藏量,对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产业的建立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城市海洋灾害防御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海洋灾害的频繁发生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增长率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海洋灾害的特殊性、海洋对社会发展与日俱增的重要性,对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及其危害性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探讨,并根据我国对海洋灾害的防御能力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海洋拖曳式水平电偶源数值模拟与电场接收机研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中,电磁法已成为地震勘探最有效的补充手段之一,而我国海洋水合物电磁探测中的拖曳式电场接收机此前是空白.本文从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和海洋试验等方面,对海洋拖曳式水平电偶极-偶极方法进行研讨.建立三维电阻率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收发距、发射频率、拖曳装置离海底高度等参数与电场异常响应的关系,针对特定模型给出了最佳观测参数以指导仪器硬件设计与海洋测试.在此基础上,采用高级嵌入式计算机的智能化控制、前端低噪声斩波放大、高精度同步采集等技术,研制了由拖体、承压舱、采集电路、低噪声电场传感器等组成的海洋拖曳式水平轴向电场接收机,其系统噪声达到2 nV/√HZ @(1~100Hz).将自主研制的电场接收机用于国内首次拖曳式电偶极-偶极方法的海洋试验与评估,并对海试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仪器达到了设计指标,能够用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  相似文献   

19.
温越岭 《地球》2013,(8):26-29
正600多年前,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就曾率领庞大船队远渡重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如果当时中国人以掠夺资源的心态航海,那么中国可能很早就是第一殖民大国。但是,中国的航海家是带着"和"文化出海的,从不掠夺资源,从不掠夺土地。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还是以这样的心态,认知占地球表面80%的海洋,敬畏养育地球生命的母亲。自古以来,华夏文明的辞典中就不乏"海国"一词。虽然我们的祖先世代在陆地上繁  相似文献   

20.
马云川 《地球》2012,(11):32-35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据有关媒体统计,世界上工业制成品的原料70%来自于矿产资源,能源有90%来自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原料的80%和能源的95%来自矿产资源,有近2000万人从事矿业的生产工作。由此可见对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于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得我国的资源形势变得日趋紧张,对此,我国政府先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